APP下载

中国民众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认识与态度研究*

2018-04-08韩凤月张继晶詹月嫦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实力民众

韩凤月,高 翔,张继晶,詹月嫦

(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2.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广东 中山 528414;3.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近些年,我国举办了许多国际大型体育赛事,2022年我们即将举办第24届冬奥会,这些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是否得到中国民众的支持?民众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认识与态度如何?为了了解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旨在探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为媒体今后有针对性的宣传提供参考素材,为今后大型体育赛事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和提升国家形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民众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态度与认识。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相关书籍及其他途径了解目前相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在全国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省市(东、西、北、南、中部),包括广东、天津、上海、湖南、河南、哈尔滨、西安、安徽等地,采用实地发放与微信发放问卷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1080份,问卷回收率98.18%;有效问卷949份,有效率86.27%。

1.2.3访谈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民众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认识与态度,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研究小组成员前往一些省市的民众活动场所,通过随机访谈的方式与民众探讨存在的问题;前往天津体院、上海体院等高校,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改革对策。

1.2.4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为研究结论提供客观的统计数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为了调查结果能折射整体民众的态度,每个群体都选取了一定比例的民众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总人数是949人,职业结构分布情况是:事业单位人员比例最高(36.25%),其次是学生、其他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公务员、工人、军人、农林、牧、鱼、水利人员;女性比例(58.80%)稍高于男性(41.20%);年龄主要集中在19~59岁(92%);研究生、本科学历占了75.45%;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5000~10000元、5000元以下的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7.37%、26.98%、65.65%。

以上统计结果显示:调查的有效样本量达到949份,样本量较为充实;调查对象所属地区基本涵盖了全国有代表性的省份,可以代表不同地区的民众意见;调查对象大部分是中青年人,女性稍多于男性,接受过高等教育,大部分是城市居民。大型体育赛事一般都在城市举办,目睹、参与过大型体育赛事的调查对象,回答调查问卷的问题更具客观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青年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更趋于理性,也能代表一定的主流民意。因此,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基本符合研究的需要。

2.2 民众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有84.30%的民众表示支持国家(城市)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说明我国民众对国家(城市)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持肯定态度。为什么大部分民众支持国家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中的缘由。

2.2.1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展示了国家实力和国家形象

目前我国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主要目的是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国家形象,对体育事业和城市的综合实力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大部分民众也认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以上这些方面有影响,其中对国家形象的展示影响最大(见表1)

一个国家(城市)的形象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展示出来。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军事力量不断加强,航空事业蒸蒸日上……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硬实力,是国家形象的基础。但要想得到国家形象的高分,软实力部分不容忽视。软实力更多是民众的综合素质、社会公共秩序、服务水平、文化感召力等体现。展示软实力的渠道有很多,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它可以全方位、较客观地展示国家和城市的综合实力,再由媒体用图、文、视频等各种高科技手段告知世人。虽然任何新闻事件在报道的过程中难免会掺杂信息输出者的个人价值判断,但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因为有足够强大的影响力,无疑会成为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因为参与的媒体众多、报道的素材广泛,受众对举办国家和城市会有较全面的了解,报道效果相对客观。例如里约奥运会,整个筹备过程遇到重重困难,使得申办时的种种承诺无法兑现,有些人甚至断言:此届奥运会无法如期举办。带着各种偏见和猜疑,里约奥运会还是如期开幕了,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媒体的报道还比较公正,让人们了解了真实的巴西:贫民窟的犯罪与贫穷,巴西足球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巴西人民的热情与好客……这就是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魅力所在,它让世界全方位了解举办城市与国家,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通过媒体的报道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表1 “您认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国家哪些方面有好的影响?”(请选出排在前三位的选项)统计结果(N=949)

中国民众通过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影响力较强体育赛事,耳闻目睹了祖国综合国力的精彩呈现,各种媒体的好评如潮也提升了国家形象的得分。

2.2.2媒体报道和外界各类群体评论对民众的态度有较大的影响

“态度”是指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状态或人格倾向。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任何行为的改变首先是态度和认识的转变,态度是影响人行为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行为有调控作用[2];影响态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媒体、群体和自身综合素质[3]。国家形象不仅仅是民众内心的自我判断,还包括媒体及他人的评价,是三者相结合的产物。

现代社会谁也不敢小觑媒体的影响力,民众对某类事物的态度同样受到媒体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一些学者就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他们的研究结果证明:大众媒介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对这一事物的重视程度成正比[4]。北京奥运会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有意识地宣传北京奥运会的意义与价值,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形成举国上下关心奥运、支持奥运的局面。

对态度的第二个影响因素是群体,有时外界的认识更能影响个体的自我判断。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众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较弱,普遍存在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态。当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得到国际认可,看到韩国抢我们并不在意的“端午节”、西方人到中国治疗疑难杂症、洋小伙痴迷中国功夫……我们个体内心的国家形象也发生了悄悄的变化。近期播放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由于亲朋好友的极力推荐,让从不踏足电影院的一些中老年人也去观看这部电影。

尤其新媒体的兴起后,媒体和群体对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正产生着不可思议的影响。调查结果也说明:大部分民众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了解与认识途径是各类媒体和群体(见表2)。因此,作为组织、策划、管理者应有意识利用媒体和群体的影响力,借助重大体育赛事塑造一个国家良好的形象。

表2 “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和认识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统计结果(N=949)

2.2.3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民众的自信与自尊心仍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考验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综合实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向世人交了一份高分值的答卷,同时也给国人增添了更多的自信与自豪:只要中国人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能兑现!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上热情洋溢的致谢词让中国民众真正体会到祖国强大带来的荣光,从开幕式那天开始,经过16天各种正能量的反复强化和叠加,民众的自信与自尊心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3 中国民众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认识

2.3.1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国家(城市)影响的认识

近些年,由于我国举办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获得了较好社会效益,赢得了各方的赞誉,许多民众会产生一种误解: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做到政治、经济效应双丰收。但回顾体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必须清楚: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的发展肯定会产生影响,但影响存在两面性,既会产生正面影响,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近些年我国举办了各类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扩大了城市与国家的知名度,而且对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众切身体会到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综合效应。调查结果显示:在多个选项中,77.98%的民众认为这类活动“可以提升国家形象”、其次“可拉动经济增长(63.01%)”、再次“可提升民众的综合素质”;93.30%的民众认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有影响”。通过细致的访谈、深入的了解得知:大部分中国民众所指的“影响”,一般都是积极影响;各个领域较关注体育赛事赛前、赛中的研究与宣传,不太重视探讨赛后如何持续发挥其影响力、它与城市发展特色如何结合等问题。

虽然我国在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也产生了积极的综合效应,但如何降低、防备不利的影响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例如体育场馆合理布局和赛后的高效利用、安全问题、环境保护等方面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3.2民众对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频率及影响因素的认识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我国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频率有所提高:1990年举办了亚运会、2008年举办了奥运会;许多城市每年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承办了各类国际单项体育赛事;2022年即将举办冬奥会……举办这些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存在一定风险,需要一定时间做好各类准备工作,因此,必须掌握好举办的频率。2001年29届夏季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北京市政府利用7年的精心准备,呈献给世人一届“无以伦比”的奥运会。隔了14年之后,我国即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民众对我国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频率基本持肯定的态度,53%的人认为频率“适宜”,24.03%的人认为应该增加举办的次数。

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硬件任务可以集中时间、突击完成,例如体育场馆建设、城市建设等;软实力涉及的范围较广,短时间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例如组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作为城市窗口的服务行业质量、市民的综合素质等。为了了解民众对“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影响因素”的认识,课题组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4位的选项是:赛事组织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媒体宣传、市民的素质。当今社会,谁也不可否认媒体宣传的重要性,但宣传策略制定、宣传专业性和科学性的体现等都与参与者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其他3个选项也都涉及到人的素质。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民众认同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软实力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今后我国举办类似活动,在夯实硬件条件的同时应重视软实力的提高,借助各类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逐步提高我国各个领域的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2.3.3民众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有待改善之处的认识

不可否认,我们通过举办各类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积累了许多经验,对提升国家形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反思。当今社会,能够申办、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的国家(城市),一般能满足赛事在硬件方面的需求,要想得到外界的盛赞,拼的是“特色”。民众认为:在“加大体育赛事中的中国元素(55.32%)”“促进体育赛事与国家(城市)发展特色结合(52.16%)”“提高民众参与度(45.21%)”等方面仍需改善,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民众的意愿反映了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的潮流和改革方向,今后我们举办体育赛事应围绕国家(城市)的文化特色,在多个维度、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宣传,通过体育赛事吸引更多的中外民众参观、参与,进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增加国家(城市)的影响力。例如广州亚运会将“花城”和“饮食文化” 作为自己的得分点,将城市打扮成花枝招展的少女,再配上优雅、清纯的粤菜,给中外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刮目相看: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不光有高耸入云的现代化建筑、灯光璀璨的珠江夜景,还有一年四季不会凋谢的繁花似锦、令人赞不绝口的广府美食……这些文化特色更能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2011年厦门马拉松比赛也是典型的范例,为了提升厦门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厦门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策划了具有创新、广告效应的系列活动:马拉松点燃圣火仪式、马拉松市长论坛、马拉松摄影展、化妆马拉松等[5]。 成功吸引各路媒体、运动员、游客蜂拥而至。运动员在风景秀丽的赛道上奔跑,除了感受竞技的乐趣之外,又享受了自然风光;市民和游客在享受沙滩、阳光、海鲜之外,也可为运动员摇旗呐喊、参观摄影展、化个浓妆潇洒跑一回……整个城市沉浸在体育嘉年华的欢乐氛围中,大大提升了民众的参与度和社会文化的融合度,对城市和国家形象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结论

3.1大部分民众支持国家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认为此类活动对国家形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民众自尊心和自豪感仍有较大促进作用,其中媒体宣传功不可没。

3.2大部分民众只关注到大型体育赛事的积极影响力,忽视了其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民众认同我国目前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频率,并认为软实力是影响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民众普遍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应与城市发展特色相结合,注重其持久的影响力。

4 建议

4.1媒体应进一步加大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宣传,提高民众的支持度,形成“从我做起,为国争光”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奠定群众基础。

4.2利用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契机,重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通过各类赛事的强化宣传,逐渐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各个领域民众的参与,提高民众的综合素质。

4.3加强对组织管理者的培训与教育,既让他们知道成功的经验,也让他们清楚不利因素的客观存在,各个领域的组织管理者要有防患意识,尽量做到工作细致、周到,将可能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充分发挥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积极的影响力。

4.4重视国际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特色相结合,创造出令人难忘的国家(城市)品牌效应,为赛后持续的体育发展、城市旅游、文化传播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2]梁宁建. 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

[3]王玮威,叶俊华.大众传媒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0(1):9

[4]吴凡.传播学概论[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170-171

[5]祝良,黄亚玲.城市马拉松文化特点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9(9)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实力民众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实力抢镜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