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探索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2018-04-07濮华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创设教材情境

◎濮华明

让学生通过探索的方式学习知识,总结数学学科内在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索学习过程,增长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要具备,除了数学基本考试能力以外的很多综合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初中数学教师组织整个教学活动,要依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点尝试,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索式学习的基本特点

探索式学习是近些年来广受推崇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教师设计的一些探索主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整合基本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融汇旧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在探索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培养科学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创新发散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进行探索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依据。

探索是解决问题、探求结论的过程,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讨论是合作交流,从而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的一种形式,成功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在观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结论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论是探索的结果,又进一步学习、探索的需要。

二、开展探索式学习室,可以遵循的一般方法

首先在教材中,已经比较充分的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指导思想,所以教师要首先研究教材,将教材中可以进行探索式学习的版块提炼出来,通过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真正的将教材的作用充分发挥,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探索学习,提供更充足的学习资料。

思考与建议: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形式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实质上还是一个假探索的活动。个人认为,实验不是探索的本质特征。在思想认识上不要一提到探索,就想到实验。问题的关键不是看是不是有实验。如“探索弹性势能表达式”这节课,虽然没用实验,却能将理论探索的过程体现得很好。由此可见,课堂上的探索活动,并不在于什么形式,关键在于是否体现了探索的意识,是否渗透了探索的方法。探索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结合一定的探索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围绕着共同的主题,进行探索学习,如果没有强烈的欲望,探索的学习,可能只是走了个形式,其效果到底如何?很难考证。现在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能力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加强,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的形式,可是也缺少探索学习的基本能力。长期习惯了被动学习学生虽然也会参与到探索学习过程中,但是还是期待老师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他们没有享受到自主探索所带来的成就感,更多的还是屈从于教师的权威,失去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

三、设计科学的探索式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的目标结构和基本的理论指导

在课堂学习中探索性学习要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逐渐掌握了探索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课堂自主学习的基本节奏,他们可以更主动的投入到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教材,进行一些自主学习活动,从中掌握基础知识,锻炼技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通常采取的教学模式应该是:1.“引导——发现”模式,其教学目标是: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猜测——推理验证——得出结论。主要依据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以及布兰达的“研究——研讨”教学法理论;2.“活动——参与”模式。活动主要形式:数学调查,测量活动,数学游戏,问题解决等。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教学结构是: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活动——合作交流——总结。理论依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弗来登塔尔的“数学化”思想;3.“讨论——交流”模式。作用: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目标是: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协助能力。教学特点是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比较,交流思想,探索结论,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学结构是: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一小结;4.“自学——辅导”模式。教学结构:提出要求——自学——提问——讨论交流——鉴疑讲解——同步训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为探索式学习,创设科学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

营造适宜探索的问题情境,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在探索学习中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和热情。情景创设的特点可以是风趣的、幽默的、议论、设疑的。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课课上,这样创设情境:(师):“请第二排第三个同学站起来。”(学生站起来后),(师):“这是用几个数说明他的位置的,同学们能说出自己的在教室的位置吗?”学生经过思考、描述、刻画、理解和应用,发现现实世界蕴藏着数与形的规律。直观地形成了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进而又问:“现实生活中还有用一对数来描述位置的吗?”触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兴奋状态。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便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深切感受主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这正像一位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适合自主探索学习的情境氛围,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这是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重点实践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创设教材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