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8-04-04吴丹妮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摘要:《来自地球的你》围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主题,描写了来自地球的宇航员亨瑞,带着人类的登月梦想来到月球,竟与中国古典神话中的嫦娥不期而遇,二人一见如故,共叙往事,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引出了奇妙的浪漫情缘。“明月”自古以来便是中西方达成审美默契的美学符号,本剧以明月为载体,以两段情连结起“古今中外,天上人间”,打破常规的叙事结构和舞台呈现方式,将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碰撞,将戏曲本体与话剧元素相结合,充分发挥实验戏剧的创新性,做出“传统戏剧现代化”的探索。本论文的创作阐述分别从导演的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剧目特色、创作感悟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它交代了实验戏曲《来自地球的你》的整个创作过程,以及戏曲化的导演思维,总结了此次创作历程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实验戏曲;《来自地球的你》;导演创作报告

一、谈实验戏曲《来自地球的你》的一度创作

(一)剧情摘要

一个是天上的嫦娥仙女,因情奔月,独守四千年,无悔无怨;一个是地球的宇航员,只身登月,不忘心上人,情愁难解。来自地球的宇航员亨瑞,带着人类的登月梦想来到月球,竟与中国古典神话中的嫦娥不期而遇。嫦娥曾与后羿在人间朝夕相伴,因歹人蓬蒙所害,被迫吞下仙丹奔月成仙。嫦娥在月宫四千年苦苦守候,只盼有朝一日能重回人间,玉兔终日为其捣着仙丹的解药,四千余载,日复一日,药杵声声,渐渐融进岁月之歌,化作嫦娥对后羿的念想。与妻子露娜走到七年之痒的亨瑞,带着一身婚姻的苦恼执行着登月的任务,月亮之上,嫦娥与亨瑞二人一见如故,共叙往事,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引出了一段奇妙的情缘。

“明月”自古以来便是中西方达成审美默契的美学符号,本剧以明月为载体,以两段情连结起“古今中外,天上人间”,打破常规的叙事结构和舞台呈现方式,将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碰撞,将戏曲本体和话剧元素相结合,充分发挥实验戏剧的创新性,做出“传统戏剧现代化”的探索。

(二)选题的由来

《来自地球的你》的创意源于北京青年报上的一则非常有趣的新闻,原标题为“美国宇航局通讯档案显示阿波罗登月时曾寻嫦娥”。

“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首次把人类送上太空,登月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一段关于寻找“嫦娥”、“玉兔”的对话录音在互联网上走红。根据美国宇航局网站上记录的“阿波罗11号”通讯档案,1969年7月20日,在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的罗纳德·埃文斯对太空中准备登月的宇航员说,“有人要你们(在月球)注意一个带着大兔子的可爱姑娘。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一个叫嫦娥的中国美女已经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们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国大兔子。这只兔子很容易找,因为它总是站在月桂树下。”“阿波罗11号”宇航员迈克尔·科林斯立刻回答说:“好的,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位兔女郎。”美国行星科学家埃米莉·勒科达瓦拉说:“这真是一件值得分享的轶事,看起来,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44年前就已经在月球上寻找‘嫦娥和‘玉兔了。”

在当时,全国人民正处在中国首台月球车“玉兔”号随“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奔月成功的喜悦之中。在这种形势之下,一个创意油然而生:让嫦娥与来自地球的宇航员共处一个空间,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中,古代神话和现代文明将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好奇的心理诱使我们对戏剧创作产生冲动。这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创意,给予了创作者无限创作空间、给予了观众无限遐想的空间,好的创意是戏曲人创作欲望的驱使,这也是我们戏曲创作者展开想象力,在实验戏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动力。

(三)本剧的现实意义及主题思想

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正如剧中的宇航员亨瑞有一个伟大的“登陆月球”的梦想。这个“梦”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个“梦”,还将是一个人类登月的创举,是他一生为之奉献的伟大理想!这个“梦”使他魂牵梦绕,心驰神往。他忘我的工作与训练,只为有一天可以将其实现。在剧中我们设置了宇航员亨瑞的妻子露娜,露娜是一个美丽能干的职业女性,对于丈夫“登月”的理想,她是报以尊重、支持的态度的,他以自己的丈夫为骄傲。亨瑞在基地训练一连就是几个月不回家,为了不让丈夫分心,露娜出色地将家庭的里里外外都打理的有条不紊。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露娜的付出似乎被亨瑞当成了一种“习惯”。由于工作的投入,亨瑞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关心露娜,甚至没有陪伴孩子的时间。在家庭生活中,恒瑞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丈夫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对于一个有家庭的男人来说,久“痴”于一事,是存在严重隐患的,终有一天会爆发。于是我们设置了露娜与亨瑞发生争执的一场戏作为全剧的高潮。与妻子露娜走到了七年之痒的亨瑞,带着一身婚姻的苦恼执行着登月的任务,竟与中国古典神话中的嫦娥不期而遇。月亮之上,嫦娥与亨瑞二人一见如故,共叙往事。这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使亨瑞认识到,深爱他的妻子露娜终日为家庭默默付出,而自己却不知情,在地球错失真爱,悲痛无比。

我一直觉得在中国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太过悲情,悲情的让人绝望。嫦娥在月宫苦苦守候,四千余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在当今的时代,当今人们的思想意识里,这样的深情无果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我们渴望真诚的爱情得到回应。所以,在剧情设置上我们虚构了一位带着一身婚姻苦恼的宇航员在月球上采集标本的过程中竟与嫦娥不期而遇,于是产生了一段浪漫美妙的奇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嫦娥对亨瑞,对所有有情之人的美好祝愿。亨瑞通过嫦娥的爱情悲剧深刻感悟到:“真诚的爱情即为永恒”,爱就在身边,它无声无息地存在着,等待我们将它发现并珍存。这个故事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一丝希望;感受到爱的包容与伟大;感受到爱的纯洁与奉献;感受到爱的无声无息与永恒,这种对爱的感悟就仿佛一棵棵渺小却精致透亮的生命在渐渐破土成长,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我最想看到的,也是人们所期望的,我希望通过实验戏剧的表现形式来尝试表达我对这一主题的思考。

在本剧中,主创秉承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抱着最为单纯的心去塑造、去设置、去挖掘人物形象的亮点,使男女主人公的身上都蕴藏着执着的,热烈的,坚韧的,耀眼的力量,在他们身上赋予了最为炽热纯粹的主导意识,这是为自己的人生命运负责、自我选择、自我承担、自我悔悟的意识。对爱情无比认真的两个人,在各自追爱的两条路上,共诉离肠、共成长,共同领悟真爱的定义:“真诚的爱”不论以何种形式绵延存在,它从未离开。

(四)剧情设置技法

1.情境理论的运用

谭霈生先生曾指出:“特定的环境和情况,作用于剧中的人物,使人物之间潜在的矛盾关系被揭露出来,这样,矛盾中的人物产生特定的动作,使矛盾爆发为冲突。这就是情境、动作与冲突之间的辩证关系。”

根据上述理论,《来自地球的你》在大幕拉开时,嫦娥的开场的一段唱:“天上星斗转,人间桑田几度变,惆怅千百转,夜夜盼回还,月圆容易人圆百般难”表达了嫦娥盼归的惆怅心境,将人物置于特定的关系中,置于特定的背景中,暗含的人物关系慢慢展开,暗含的背景线索也在剧情发展中,密密织线,既将嫦娥与后羿的关系拉拢出来,又为嫦娥将宇航员亨瑞误认为后羿埋下伏笔,直至二人化解误会,共诉情缘与往事,最终嫦娥以孤守四千年月宫的悲惨遭遇使亨瑞悔悟真爱之不易,环环相扣,增添了戏剧性,推动了人物情感。

2.讲究意境传神

作为“剧诗”的中国传统戏曲,与生俱来就带着一股意境美的“诗气”。在唱词念白的设置上,本剧突出的展现了意境传神的理念,扩宽了形象思维的想象维度。

中国传统戏曲的意境美,不仅体现在案头剧本上,而且展露在舞台时空之中。如剧目一开始,宇航员太空飞船发射的过程以及太空飞船发射成功后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对宇宙景象的描述的全过程仅在一段不足一分钟的背景音乐以及画外音中完成。舞台时空自由靈活,充分展现了戏曲舞台时空的写意性。

在戏曲表演意境美的体现上,焦菊隐先生曾指出,中国戏曲艺术是“从表演里面出布景”。很多演员的道具都是写意化的,如“以浆代船”、“以鞭代马”……在更多情况下,演员手上是根本不用道具的,纯粹靠着优美的程式化和舞蹈化的的身段来展示写意化的表演。比如:在月宫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嫦娥将(被玉兔当成怪物打晕的)宇航员误认为是心上人后羿。既激动又不得不嗔怪莽撞的玉兔,在玉兔的提示下嫦娥决定通过“吹仙气”使宇航员苏醒。此时舞台上在一段静谧柔美的背景音乐中渐渐的铺满了干冰,嫦娥挥洒水袖通过几组舞蹈动作“意会”地掩面给宇航员“吹仙气”,满台的灯光压暗最后汇成一个灯柱照射在嫦娥和宇航员的身上,完成了一段唯美而浪漫的“吹仙气”的过程。此时舞台上听觉、视觉等共同组成的画面,使观众在一片美好中展开了遐想。

3.语言讲究雅俗共赏

基于本剧“传统戏剧现代化”的探索,在语言设置方面,女主人公嫦娥采用“花衫”行当的传统表演方式,说韵白,剧中语言设置多讲究典雅,唯美。如唱词:“造化弄人好无端,误我情缘是仙丹。眼望银河流星雨,恰似怒泪洒人间”。主人公的唱词均体现了嫦娥被迫吃下仙丹月宫孤守四千年的凄美与悲凉之苦。男主人公宇航员亨瑞与宇航员妻子露娜用话剧的表演方式,剧中语言设置多讲究简洁、凝练、准确。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发挥话剧语言的优长,塑造出人物形象,表达出人物情感,传达出强烈的戏剧张力。玉兔的语言设置则界于京白与通俗语言之间,如,玉兔对宇航员亨瑞说:“让开!怪物,我看你根本就不是后羿!你来我们月宫到底要做什么!”剧本充分注意到了语言的本色特点,剧中众多现代观念的词语,俏皮语、俗语的使用,达到了语言风格俗中带雅,雅中含俗,适景合情的审美效果。如,当玉兔听完亨瑞讲述他和妻子露娜争吵的故事感叹地说:“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一时下最流行的网络语言,引起观众一阵共鸣。

二、谈实验戏曲《来自地球的你》的二度创作

(一)人物对演员的要求

在演员要求方面,运用戏曲现代化的导演思维,建立在以传统文化为中心的戏曲艺术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试图在话剧与戏曲表演方面达到完美结合。在人物设定时,话剧演员和戏曲演员都要以戏曲与话剧相互融合的表演方式进行表演。实施的过程中不但生动有趣而且意义非凡:在创作过程中导演和演员们经过不断碰撞,产生出了很多新颖的表现手法,给予我们极大的发挥与创作的空间。比如在玉兔的人物设置上,选用花旦演员来表演象形的兔子,为了表现出生活在月宫之中的兔子的“仙”活与灵动,我们将玉兔的表演方式介于戏曲与话剧的之间,或文或舞,展现出既不失戏曲程式性的表现优势,又不游离于观众对于生动可爱的“仙兔” 的期待之外。

嫦娥的角色我们选择“花杉”行当的演员,我们不仅要求嫦娥有高超的唱功,还要求嫦娥身段的可舞性。一方面,嫦娥通过优美的唱腔诉说爱情的悲欢离合来感染观众,另一方面,嫦娥舞“长绸”的技巧在戏曲表演中是天人之隔的标志(在戏曲表演中,只有仙女才可以有长绸,如《天女散花》),用以表现仙女的优美飘逸的身姿,同时也是情感表现的延伸。嫦娥在剧目里是唯一一个纯粹的渲染对象,说韵白。她高洁而神圣,犹如一片丝毫未被沾染的“净土”,我们以这种纯粹来致敬戏曲艺术的古典美。

(二)对音乐和唱腔的要求

戏曲音乐是戏剧表现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重要的戏剧语言之一。对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烘托气氛、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原创作品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在传统的戏曲音乐上有突破,在戏曲音乐与戏剧风格匹配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最后决定选用京剧交响乐。在宏大、激越、舒缓的交响音乐中配以京剧的击打乐,使人激动万分。浓郁的京腔京韵风格特征配合人物造型感极强的西洋交响乐正与《来自地球的你》“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碰撞,戏曲本体与话剧元素相结合的 “传统戏剧现代化”的风格相匹配。同时,《来自地球的你》的剧目音乐还选用了各种原生态音乐、钢琴曲、戏曲曲牌来烘托戏剧气氛。在剧目创作中,各种类别功能的音乐都是为了故事情节和戏剧化的运动过程服务的。故事情节和戏剧性制约着音乐的内容和形式、音乐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在戏曲音乐的把握上,我们汇集一系列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在音乐与剧目的基础上使戏曲音乐在作品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 、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等。

在唱腔的要求上,我们保持传统的京剧唱腔不变,嫦娥的三段唱腔均选用二黄板式,用以表达嫦娥在月宫独守四千年思念爱人的孤寂的心境。戏曲音乐是演员心理节奏外化的表现之一,是戏剧表演的重要支撑,是观众情感的依托,如果没有戏曲音乐的良好表现,戏剧的整体表现效果就会失色。所以我们要站在戏曲音乐的“巨人的肩膀上”,拓宽戏曲创作的视野,做出新的探索与尝试。

(三)对舞美、灯光的要求

《来自地球的你》的舞美设计极简而洗练,舞台的底幕正是一个浩瀚无垠的宇宙,近处的月球与若隐若现的地球遥相呼应,仿佛象征着男女主人公两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中那种想爱却相隔千万里的离愁别绪。两个时空灵活交替,为戏剧表演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来自地球的你》在服装设计上做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宇航员亨瑞与宇航员妻子露娜我们完全利用现代服装元素,宇航员的服装是按照宇航员登录月球时宇航服的规格进行改进的,设计师以演员舞台演出的灵活性为主,减去了许多繁杂的细节,但基本保持了宇航员服装外观大体不变。露娜身着现代都市女性服装,职业化并大方得体。彭蒙、后羿、以及玉兔的服装设计则以传统风格为基础进行了改良,尤其是玉兔的服装,服装设计师进行了象形化处理,玉兔身着白色紧身衣,头戴兔耳朵,身后有毛茸茸的兔尾巴,给观众带来可爱可亲之感。然而在嫦娥的服装设计上,吸收、借鉴、综合了我国古代优秀绘画传统。嫦娥的在服装构思方面借鉴了我国民间年画《嫦娥奔月》,画面中嫦娥的长发、衣袖、飘带、珠饰在空中随风飘舞,在祥云的衬托下,人物与月亮相映生辉,非常动人。在表现形式美感的同时,重视以情来感人。画面里出现了金碧辉煌的月宫,翩翩起舞的月中仙子,但这并没有引起嫦娥的兴趣。她虽然身向月宫飞升,但眉宇间却透着无奈,眼神中流露出对人间的依依不舍,充满惆怅之感。本剧在民间年画的借鉴之下以人物性格出发,--------集悲欢离合于一身的深情又痴情的女子。在服装颜色的设计上选择了忧郁的蓝,象征了嫦娥在月宫为爱独守四千年的悲惨的一生。

“虚实结合”、“空间灵活转换”是《来自地球的你》灯光设计的主题。由于剧情设置的原因,我们不但要求灯光要在月球与地球两个空间之间相互转换,而且还要起到揭示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等作用。

三、演出总结

(一)原创戏曲《来自地球的你》的创作特色

1.古今中外,天上人间

嫦娥与后羿的爱情故事人人皆知,讲述的是嫦娥与后羿原是民间一对恩爱的情侣,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一次,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奸诈刁钻的逢蒙也混了进来。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药,交于嫦娥保管。后羿恶徒逢蒙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于是便飘离地面,飞落月亮上成了仙。从此两个有情人被天地相隔,悲痛万分。《来自地球的你》以“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为基础,在戏曲化的导演思维的基础之上将现代元素(话剧、现代音乐、创新的表演方式等)和谐的融入其中,打破了常规的叙事结构和舞台呈现方式,将古代神话和当代科学结合,让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发生了新的碰撞,将话剧元素和戏曲本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充分发挥了戏曲艺术的创新性,做出“传统戏剧现代化”的探索。

在民间神话故事的范围之中,我们大胆融进了当今最现代的高科技元素。宇航员的身份的设定以及古老传说中美得象征的嫦娥的情感碰撞给予创作者和观众无限想象的空间。如何在“古今中外,天上人间”的基础之上塑造中国式的戏曲故事框架,是该剧着重研究的课题。我们努力吸收当代情感生活以及中国古代神话爱情故事的思想营养、艺术营养,通过全新的排演方式,结合传统戏曲艺术程式以及话剧的表演方式展现,在充分尊重话剧以及戏曲艺术基本规律之上,充分发挥戏曲艺术的虚拟性、综合性和歌舞性,以创新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新面貌。

2.多元素的融合

为了更好的将话剧的表演方式与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有机结合,在展现出一个唯美、浪漫、神奇的戏曲舞台时,又能最大程度的展现戏曲艺术的魅力,该剧在基于戏曲本体之上,融入了现代音乐、古典舞蹈、戏曲武打、特效等艺术元素,意图达到在中国戏曲艺术特征之上进行创新的最佳表现。然而,多元素的融合,并不是意味着失去戏曲本体而进行创作,而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戏曲本体,突显戏曲艺术高超的融会贯通特色,在汲取多元化的因素之中,展现戏曲的人,展现戏曲人的情绪,展现戏曲人情绪当中的真情厚感。

(二)原创戏曲《来自地球的你》创作的感悟

实验戏曲《来自地球的你》自建组到剧目诞生,我从深度参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在二十余场的演出实践中不断对作品进行优化,感受颇多。总结演出经验,我们的原创戏曲之所以受到大部分观众的欢迎,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作品始终根植于戏曲艺术的土壤中,将现代元素(话剧、现代音乐、创新的表演方式等)和谐的融入其中,打破了常规的叙事结构和舞台呈现方式,让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发生了新的碰撞,将戏曲本体和话剧元素相结合,是“传统戏剧现代化”导演思维的一次大胆探索。

这部戏跨越了四千年的历史,将中国古典神话人物嫦娥与现代宇航员一起呈现在舞台上,力求通过这两人的对话,展现亘古不变的人间真情。

《来自地球的你》的创作过程正如一棵小小的嫩芽破土成长,有心酸,有泪水。但更多的是在排练场,构思的火花迸发时的兴奋以及在指导老师创作指引下的感恩。经过编排这部作品,使我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的导演技法、创作理念以及综合协调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在舞台排演实践中,在“传统戏剧现代化”导演思维的指导下,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古典与浪漫相结合的排演方式上有了新的探索,充分的认识到了剧本创作与舞台时空的密切关系,对剧情节奏、人物设置、思想情感都有了良好的认识与把握,更深切的认识到文字的真挚、传达人物的真情实感不单是作为创作学子孜孜以求的创作境界也是作为戏曲导演在古典文学知识积累方面着重需要提升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卢昂《导演的阐述》上海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出版。

[2]卢昂《东西方戏剧的比较与融合》上海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出版。

[3]胡芝凤《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梅兰芳述,许姬传,許源来记 团结出版社2005年出版。

作者简介:吴丹妮,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演实验戏曲《来自地球的你》荣获【第一届世界教育大会暨第三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APEC)】 “优秀剧目奖”。担任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大型粤剧《璎珞传》执行导演。导演【2015年中国东盟戏剧周】“丝路起航戏海扬帆”颁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