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池镇小学生厌学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018-04-04肖江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心理小学生家长

肖江

厌学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学生一旦厌学,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感,甚至抵触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家长有逆反心理,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学生还常伴有品行问题,严重的会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会严重阻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成因,从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给出了相应对策。

一、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1.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老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学校混日子,又怎能快乐、又怎能爱学习,又怎能不厌学。有些学生智力低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不佳,他们感受不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快乐,对学习感到乏味,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所以厌学。2.未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科目也会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将无法快速的接受越来越多的学习任务,上课时不知道如何听课,课后复习也不知道怎样做。尽管他也很努力,但成绩较差。

(二)家庭因素

1.要求过高。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求与期望过高。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甜头。2.溺爱。家长的听之任之不重视。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3.缺少关怀。有些家长由于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务,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既不督促也不检查,任其发展,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他们就大发雷霆,不打即骂,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取得了好成绩,但对获取好成绩的过程、途径则采取漠然的态度,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却无能为力,只是要求孩子如“填鸭”般地伏案学习再学习,结果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校因素

1.应试机制下的评价标准。一些学校对小学生评价的标准主要建立在分数的基础上,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失去信心。2.过重的学习负担。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使学生疲于应付题海战术,心理极度紧张,导致他们用脑过度,皮层机能降低,从而影果,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3.教師教育方法失当。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知识更新加快,使得有些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成绩一直下滑。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知道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消失,产生厌学情绪。

二、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一)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

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不要只是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质品,也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有什么不好的苗头及时解决,这样可避免或减少孩子厌学、逃学问题的发生。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在怨天尤人,那将于事无补。

(二)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学校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填写家校交流记录表、电话联系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如何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作为家长,要关心孩子平时的一些心理,生理上的变化,对孩子在家的行为举止,多与学校老师交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与班主任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存在的问题。经常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使得在思想上与学校保持一致。

(三)学校方面

培养学生兴趣,疏解心理压力。1.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2.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它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小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老师还要经常使用幻灯、投影、实验、录音、录象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如:学生偶尔答出一道题,提出一种见解,老师都应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总之,小学生厌学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人为因素长期的,多次的影响结果。消除学生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农村孩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更是中国农村的希望。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健康成长,走好人生每一步。

参考文献:

[1]王博文;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初探《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第3期

[2]岳焕芹;《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2012年4月3、周冰兰;《小学生厌学初探》

猜你喜欢

心理小学生家长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长错了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
非常小学生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