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宗亲文化传播研究
2018-04-04任宝旗胡莎刘亚豪
任宝旗 胡莎 刘亚豪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全媒体时代给宗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宗亲文化如何运用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多媒体技术传播的研究,从而为宗亲文化如何在全媒体环境下找到自己多元化的传播途径,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全媒体; 宗亲文化;伦理道德
宗亲研究始终与社会现实保持着紧密关系。最初对中国宗亲的研究是以“革命话语”为主,把它作为封建残留而一味批判。从1949年到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1979年,宗亲研究主要集中于香港和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地区的宗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其文化观念和深层结构依旧存在。改革开放是中国宗亲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由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府不再对农村地区进行严格的政策管控,但是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社保体系,从而使得宗亲意识开始复兴。199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的流动人口从乡村走向城市,乡村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而现代化的理论又无法解释复杂多元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宗亲研究开始有了新的着眼点。总体来说,目前学界对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宗亲研究成果丰硕,而文化学研究,特别是全媒体视野下的文化学研究仍有较大深化空间。
当今社会处于互联网的笼罩下,移动互联网更是普及到邊缘乡村,全媒体技术的发展创新对社会变迁、人际交往以及思维模式的变革几乎是颠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宗亲研究也呈现出新的局面,本研究主要面向的即是新的媒介技术的变革对于宗亲文化传播模式的影响及新环境下宗亲文化模式的现代性变异。
一、宗亲文化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宗族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由此可见,宗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文化即宗亲文化,又可称为氏族文化或家族文化。宗族文化源于宗法制的社会制度,是以宗族为单位,衍生出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时代意义的文化,因此谈及宗族文化就离不了对宗族的研究。宗族,一般说来,是由共同祖先界定出来的父系群体,即是以姓氏为纽带,以血缘亲情做维系的群体性组织。我国经过漫长的氏族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宗族已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结构单位,古时人们情性的塑造,信仰的形成大都源于宗族的教导。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宗族文化中“家族本位”这一观念,即“在家族中,个人置身于群体中,只有在群体中才能体现个体的价值。个体的权利不被突出,而强调的是自己对家族群体的责任与义务。”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是与家族紧密相系的,家族中的成员间更是有相互扶持的责任与义务,个体与个体、个体和群体间有着休戚相关,甚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此外,孝文化更是宗亲文化里浓墨重彩的一笔,上慈下孝是基本的家庭伦理道德。周代实行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既是国君,又是宗子,于是君统与宗统合一,形成了宗族文化支持政权的观念。太史公之父司马谈说孝,“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由此两者来看,孝文化不仅是孝于双亲,还有忠君之内涵,民谚更有云,“宁可终身无父,不可一日无君”。
总之,孝与忠相互交融,彼此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就使得家族文化突破了家族的范围,使得孝文化不仅是对家庭和睦的保证,更是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人有姓氏,血脉不会紊乱;家有谱谍,宗亲才能凝聚。“国有史书,地有方志,家有家谱”、“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说家谱、族训是宗族文化的文字表现形式,那么家族祭祀便是极具代表性的的家族文化活动。《史记·礼书》言:“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家族的祭祖活动既是源于礼法的教诲,又是以血脉之亲作纽带,作为一项维系家族团结稳定的家族活动,对家族成员来说,它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尊祖敬宗睦族”是宗族文化不可抹灭的印记和其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撑。
宗亲文化是一个宗族的文化,但它却不仅仅属于宗族,正如宗族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结构单位,宗族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组成结构,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
二、全媒体时代宗亲文化传播的新发展
(一)全媒体的概念
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媒介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技术的飞跃和媒介的终端融合逐渐形成了“全媒体”的媒介发展新形态。全媒体指的是立足于现代技术发展和媒介融合的传播理念,其内容的传播渠道不再是单一的,也不对某一类媒体存在依赖性,受众可以在不同终端或平台获得信息。全媒体传播信息的体系所涵盖的范围也较为广泛,不再仅仅局限于电视、图书、报纸、广播等主流传统媒体,还有各类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企鹅号、微博、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等。使受众群体具有了更加全面感知信息的触角同时扩充了信息量的取集与消化。
(二)全媒体环境为宗亲文化传播提供新范式
1.全媒体环境下宗亲文化传播的多样化。虽然宗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凝聚民族感情,优秀家风传承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大众传播媒体对于宗亲文化的传播相对较少。在全媒体时代,寻亲文化,寻根文化,寻祖文化的盛行,带来了全媒体环境下宗亲文化传播的多样化。全媒体具有个性化、即时性、互动性等特征,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首先,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在扩大,在更新,人际传播方式也在变革。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终端为人际传播提供了更大空间。QQ、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让人际传播在传播区域上也变得更加强大,人们不单单停留在村落即可获得传播。并且以即时性和广泛性覆盖更多的人群。
2.全媒体环境下群体传播的普遍性。全媒体环境下的群体传播模式也在改变。传统的群体传播有家族聚会,集会亲戚聚会等等,在全媒体环境下,通过社交媒体,可以创建家庭群,通过媒体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网络媒体上,建立相应的网站,沟通更远的家族成员。如于氏宗亲网,新乡林氏认亲网等等。通过对全媒体的把握与运用,大力发扬宗亲教育。
3.两微一端助推宗族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2016年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传统媒体借力互联网巨头纷纷探索深入转型之路。以“两微一端”为切入点,传统媒体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的打造紧跟移动互联的发展脚步,配合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积极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需要。
微博、微信、客户端的低门槛和高开放度为宗亲文化传播带来了新思路,是宗族文化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各宗亲文化官方微信、微博和客户端,专业、及时、权威、定制化地发布关于宗亲文化的历史、现实事件,与关注的受众进行各种互动并为受众提供参与的渠道,让更多的受众了解自己的宗亲文化。由于“两微一端”是专为传播宗亲文化而设,除综合性的文化内容之外,可以根据宗族文化中特殊的日期、特殊的活动打造专题栏目和活动,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的传播,保持住现有受众的兴趣、吸引更多的潜在受众。以“两微一端”为代表形成的全媒体传播平台,集信息传播、观点交流、娱乐互动为一体,增强宗亲文化宣传的个性化和感染力。
基金支持: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新传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