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结尾的艺术

2018-04-04高玉荣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小学艺术语文

高玉荣

摘要:精彩的课堂结尾会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令人回味,发人深思,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结尾;艺术

一节课,开好一个头,能带动一节精彩的课。但并不是说,只要开好一个头,就是一节好课了。熟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一节课如果有良好的开端,成功的过程,但结尾却草率收场,极有可能功亏一篑。精彩的课堂结尾会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令人回味,发人深思,给人力量,催人奋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的课堂结尾方法。

一、归纳结尾。

一节课结束时,教师以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的归纳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总结概括的能力,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如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可以这样结尾:本文通过叙述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发现事物的奥秘,找到事物间的联系,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这样的结尾,抓住教学重点,提要钩玄,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归纳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淡,一定要紧扣教学要点和学习重点,抓住课文的某一方面,或选材,或立意,或结构,或语言等。

二、空白结尾。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对讲授时间进行适当压缩,留出几分钟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利用。这对教师来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上留有空白,学生便可以在空白时间里朗读、演讲、讨论、阅读。当然,在课堂最后几分钟留有空白,务必使学生充分是意识到:这几分钟是教师特意留给我的,我有丰富的知识,我有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这样,学生在空白时间无形地有强烈的表现欲、成功欲而激发出一种对知识、能力的不满足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结尾时,给学生留下了3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回味课堂,感受叶老为文一丝不苟,为人平易真诚,文品与人品都堪称楷模,从而升华对课文的认识。

三、激励结尾。

即将结束教学时,以意味深长的话语厚望于学生,打动学生心扉,留下难忘的印象。如讲授《长城》一课课堂结尾时小结:“长城气魄雄伟,是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但是,现在有些地段的长城状况令人担忧。大量游人涌入,给长城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破坏。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城墙被乱涂乱画。当地村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处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自设梯子、设点收费。一

些房地產开发商在保护区内建起了许多与长城很不协调的建筑物,加速了长城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由此可见,祖国的名山名水需要我们好好地保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也需要好好地保护,希望你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把我们美丽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教师的情绪感染了学生,我想这种结尾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远的。

四、号召结尾。

学完课文后对学生发出鼓励性的号召,能教会学生向善求真,最终达到育人的效果。比如在学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可以这样号召大家:读了这篇文章,让我们知道12岁的周恩来就能够感悟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那么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该懂得珍惜:如果以前没有学习目标,那么现在我们要明确目标;如果以前我们依赖他人,那么现在我们要自立;如果以前我们意志薄弱,那么现在我们要拥有信念……让我们在周恩来总理的光辉照耀下,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竞赛结尾。

根据小学生好胜和乐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围绕教学内容选择竞赛题目,使学生在竞赛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例如教学《观潮》一课结束时,可通过竞赛背诵最后三,四段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得生动,记得牢固。或者在学习完古诗后,学生们比赛背诵曾经学过的古诗,并针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评选出“好记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朗读结尾。

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知。可见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品味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将课文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心灵,让学生品味生命的律动。《鸟的天堂》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动态、静态想结合的方法,是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在课文结束时,我安排同学们在轻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同学们动情地朗读,他们被带进了诗画一般的意境中,使他们感受到了色彩清新、笔调柔美的画面,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之美。

七、编演剧本结尾。

针对语文教材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课末,让学生将教材改编为简短的小剧本让学生表演,这样既可以总结知识,升华情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学

《将相和》一文,我在课尾留出五分钟让学生分组排成课本剧表演。学生的热情令我大感意外,下课前短短的五分钟,却调动了全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课本剧这种形式将课文中遥不可及的人物、故事一下子拉到学生身边来,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每个同学都是演员兼观众,积极主动参与、配合,发挥出极佳的水平,使表演圆满成功。而且,学生在亲身演过之后,更进一步地体味这篇课文的主题,甚至于下课以后,学生们仍兴致勃勃,余意无穷。

八、引入歌曲结尾。

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音乐能使虚无的内容变成立体可感的幻觉影像。在课堂上运用恰当音乐,更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知识宝库有三把钥匙,即数学、文学和音乐。“我在科学上成就,很多是受音乐启发的。”借助音乐在陶冶情操、培育人才和提高素质方面的这些作用,在语文课的尾声部分,让学生动口唱一唱是极有好处的。记得我听过的一节公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在下课之前全班合唱《父亲》这首饱含亲情的歌,学生都“潸然泪下”,这不仅加深了对这一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更培养他们热爱父亲的思想感情。采用这种结尾方式,可让学生的情操在优美、感人的乐曲中得到陶冶,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情韵”,教学效果特别好。

总之,课堂的结尾和开头一样重要,它可以让课堂达到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甚至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境地。

猜你喜欢

小学艺术语文
纸的艺术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