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8-04-04张春梅

读写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张春梅

摘 要 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178-01

一、秉承循序渐进原则,逐渐渗透非遗元素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导入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这就要求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性和规划性,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美术水平来形成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避免“强行灌输,生搬硬套”式的教学方式。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还是一项新兴事物,起点较低,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案例可以模仿和借鉴,所以要求我们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结合校本资源构建校本课程。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其基本思路为:课前预设,根据非物质文化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欲望——根据学生的认知掌握情况,调整课程内容——捕捉学生的实际需求,适时适度进行有效支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创作空间,让学生完成对非物质文化美术资源的内化与吸收——及时做出评价与总结,保证美术教学的实效性。整个过程从学生最感兴趣,最喜闻乐见;教师教学难度最小的美术形式入手,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能为非物质文化美术课程的建构积累经验和提供参考。

二、依托非物質文化资源,培养审美情趣

初中生的求知欲强烈,但思想观念不够成熟。在当下网络媒体信息的强大冲击下,学生们容易被虚假的、不具审美意义的信息误导,一些优质的、具有强烈现实生活表达类的美术素材,被他们认为看不懂给忽略了,他们还不懂在美术教学中发现其中蕴涵的艺术魅力及价值。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让他们分辨什么是真正的美,同时也能够发现艺术就在我们身边,以此将他们引向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教师要懂得抓住机遇,带着学生体验民间美术资源的美妙,让学生在与民间美术的互动中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他们选择色彩鲜艳、新奇的、感兴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作为审美的对象,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引导他们始终在兴趣中逐步去观察、去发现、去学习。通过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为美术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创作

非物质文化自身的成型与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演变创新的过程,正因为历代民间艺人在传承这些艺术资源过程中的不断创新,才使得我们的非物质文化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所以非物质文化进入初中美术课堂并不是让学生去“全盘复制”这些美术资源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希望让学生在观摩、体验的同时,能够对非物质文化美术资源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与创作。

日常生活是学生创作的源泉。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会反映出其自身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他们创作出来的泥塑作品也就不同,所以我们鼓励并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学生的思想是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我们要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呵护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且进行技巧上的支持和引导。

四、因地制宜,统筹教学活动开展形式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自身校本条件,我们规划设计了三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高度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活动开展形式:(1)亲子创作:鼓励家长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创作活动中来,让家长与学生“大手牵小手”,共同完成泥塑作品的创作,以此实现家校互动的同时,传承民间艺术。(2)主题活动:在美术专用教室开展趣味创作活动。学生在这里可以扮演“民间艺人”,现场创作自己擅长的民间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或者其他同伴的作品进行“展览或售卖”,借助主题活动的创设来带动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营造民间美术创作的热烈氛围。(3)相互欣赏,集中展示,悬挂布置,装饰环境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享受到非物质文化美术创作乐趣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让他们对于自身身边的人、景、事、物有更加清晰的观察和了解。

五、雪中送炭,做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及时雨”

学生在各自的美术创作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问题,这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的指导和参与是要审时度势的。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毫无章法的上前去进行干预或指导,而是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要尽量不打扰学生的自主创作行为,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要让他们的这种自主意识和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当学生在美术创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们不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认真的观察分析,先找出问题关键所在,然后再“对症下药”,通过巧妙的师生互动形式,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支持与引导。让学生始终保持对民间美术资源的热情和兴趣,支撑学生能在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审美与创作技巧上有所收获,在成就感和愉悦感中得到满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就像是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升级版”,有了更加广阔的创作平台,学生们更加的自信和活跃。在美术学习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与热情。通过研究观察我们发现,在非物质文化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体验能力、创作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耐心的倾听、启发性的引导和积极地参与都成为学生美术素养成长的催化剂,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姚建国.浅谈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09.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