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X”放置类格式的演化过程以及机制与动因
2018-04-04王静
王 静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上海 200234)
“把X”放置类格式是“把X置于Y”“把X放在Y”一类格式的总称。具体而言,“把X置于Y”“把X放在Y”是放置类格式的典型形式,其他形式还有“将X放入/进/到/在Y”“把 X放入 /进 /到 /在 Y”等。
“把X置于Y”和“把X放在Y”在格式来源和演化过程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共性,本文将从局部构件、构式化过程、机制与动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文中语料均来自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所有例句全部注明出处。长句作了适当节略。
一、“把X放在Y”的构式化过程
(一)构件的源起。
1.“把”字句的源起。先秦两汉时期。《说文·手部》:“把,握也。从手,巴声。”“握持”是“把”的本义。隶变后楷书写作“把”,此外引申出“掌握,控制”“持”的意思。例如:
(1)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楚辞》)
从“握持”到“掌握”“持”义,语义虚化,“以手为工具对某物进行具体掌控”到“具有抽象的掌控义”。
这一时期出现了可以重新分析为“把”字处置式两例。
(2)甲把衣钱匿臧(藏)乙室,即告亡,欲令乙为盗之。(《秦简》)
(3)把李实提桃间乎?(《论衡》)
这两个例子是处置式,“把”可以表述为“施事人以某种动作使事物从A处位移到了B处”。这时期的“把”字句语义已经具备“空间位移性”,是汉语“把”字句原型意义的来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把”还是一个动词,没有语法化为工具介词。而处置式较先秦两汉时期大量增多,这类处置式其本质上是特定语义类型的“把”字连动式,但通过连动句的紧缩、“将”字句的影响、话语环境的制约等原因,“把”重新分析为“处置标记”,而“把”字连动式的语义、句法、语用特征也对后来“把”字句形成提供一定的理据。例如:
(4)譬如壮士,手把轻糠散于空中。(《佛说长阿含经》)
唐五代时期。“把”字处置式开始形成并成熟,这是学界的共识。此时“把”已经语法化为一个介词,能够介引具体工具、材料、方式等成分,此外NP和VP语义类型的泛化也标志“把”字工具式在唐五代时期已经实现了功能扩展。
(5)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旃檀。(《寒山子诗集》)
(6)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全诗》)
2.“放在/到”的源起。《说文解字》中,“放”:逐也,从攴方声。凡放之属皆从放。甫妄切。后引申出“放下、搁置”。例如:
(7)神农隐几拥杖而起,曝然放杖而笑。《庄子·知北游》
(8)顾反于国,放旗以入斧钺,报毕于君曰:“军无后治。”《淮南子·兵略》
动词“放”后面一般会加上介词短语作补语,战国时期出现“在+NP”作“放”的补语。例如:
(9)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战国《楚辞补注》)
此“放”还仅是二价动词,与先秦三价“放置”义动词“寘”“置”的用法有别。唐朝时期,“放”开始出现“放置”义用法。例如:
(10)怀甘者恐怖,放甘于地。(《太平御览》)
五代时期,开始出现“放”与“到”连用,表示放置义。
(11)适会此日岳神在庙阙第三夫人,放到店中,夜至三更,使人娶之。(五代《敦煌变文选》)
北宋时期,“放”“在”开始大量连用,“在”依附在动词“放”后面,表“放置义”,而至此以后“放到”表示放置义并不如“放在”普遍。例如:
(12)今日放在东边草里,明日放在西边草里,终非己物。(北宋《朱子语类》)
唐宋之后直到现在,“放”一直是“放置”类构式优先选择的动词。
3.构式的源起。元代时,介词宾语前置于动词唐五代时期已占优势。由于“把”字句表处置义的成熟,出现了“把X放在Y”格式,同时也出现了用介词“将”引出“X”,构成“PX放在/到Y”的结构,与此带来的也是构式上的大变化,即由原来的“ST+V放+(PZ)+OL”变成“(PZ)+ST+V放(+Y)+OT”。例如:
(13)舟人依命,将船放到亭边,停桡稳缆,李生上涯,步进亭子。(元《元代话本选集》)
ST+V放是“当事(受事)+陈述”的关系,V放描述ST的状态,(PZ)+ST+V放(+Y)+OT则有强调作用。从动词的内在时间结构特征来看,这些动词不再表示动作,而表示状态。从动词的情状类型来看,这里的动词已经没有动作性,不再是表示事件的动词,而是表示存在状态,表现出持续性特征,没有动态特征。
后来,由于“把”字表示处置义的广泛运用,介词“将”被“把”渐渐代替,“将X放在/到Y”的用法继续保留,但更多的是“把X放在/到Y”,并且“把X放在Y”表示放置义最为普遍。此时“放在”已经基本定型,分界转移成了一个语法词了。例如:
(14)是夜船家直把船放到芦苇之中,泊定了。(明《今古奇观(下)》)
(15)他还把我这长兄放在心里么?(清《七侠五义(上)》)
(二)构式化过程。格式“把X放在Y”的固化真正完成是当代,对“把X放在Y”格式句法的固化过程,我们对其句法分布做了历时统计。“把X放在Y”在元代时开始出现,作谓语有2例、作状语1例,到明代时出现1例作主宾语情况、122例作谓语、2例作状语,清代有329例作谓语、4例状语、2例主宾语情况,民国时期有163例作谓语、9例状语、3例主宾语现象,到现当代时,8927例作谓语、399例状语、主宾语433例、定语11例。从历时角度看,该式经历了一个由“行动义”到“性状义”,再进一步向“指称义”转化的过程。例如:
(16)萧队长把耳机子放在耳边,一面招呼赵玉林:“快到屯子里去,叫大伙都不要惊慌,不许乱动”。(周立波《暴风骤雨》)
(17)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必须把社会发展和进步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考虑。(《1994年报刊精选》)
(18)把水果和蔬菜放在一起,是因为营养素基本相同,但并不是说二者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大话养生》)
(19)孙中山把大总统宝位让位给袁世凯,是因为上了袁世凯的当,并说孙中山让位是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风格高尚之举。(《策马入林——林思云、马悲鸣对话中国近代史》)
从例(16)中“把耳机子放在耳边”作谓语,表示行动义,“行动义”是“把X置于Y”的常态义。接着“把X置于Y”式由作谓语发展为作状语,其“行动义”转化为了“性状义”,整体实现了状况化,如例(17)中,“把社会发展和进步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作“考虑”的状语,此时“把X置于Y”式从基本的行动描写转变为对事物性状的描述。从例(16)到例(18),“把X置于Y”式则是由作谓语逐步发展为作主语,它的“行动义”又进一步弱化为“指称义”,此时,如例(18)中“把水果和蔬菜放在一起”作句子的主语,这时候的“把X置于Y”式已经可作为陈述的对象,那么它已经不仅仅只是表示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现象。例(19)中,“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作定语,修饰限定后面的中心语,“把X置于Y”式由作谓语逐步发展为作定语,它的“行动义”再一次弱化为“限定义”。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可以概括为“把X置于Y”式在形成构式义、实现构式化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四个阶段、实现的三种变化。
处于不同的阶段,构式的构式义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处于谓语位置上所形成的构式义,是该构式的初始构式义,它的初始意义是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当处于状语位置上时,该构式被状况化,表示一种方式;处于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时,从原来的行动义虚化,已经成为一种被指称化了的现象。当处于定语位置上时,它的“行动义”再一次弱化为“限定义”。这一系列过程中,“把X置于Y”构式逐步成熟,形成稳定的构式义,并开始走向固定的短语。
由此看来,谓语位置上的表达功能是构式“把X置于Y”基本的表达功能,而其表达功能从“行动义”到“性状义”再到“指称义”再到“限定义”的过程,则是该式从一般格式发展为构式,继而开始固化为短语的过程。
二、“把X置于Y”的构式化过程
(一)构件的源起。“把X置于Y”格式的原型是小句“(S)置X于Y”(S为小句主语,Y多为方位名词作介宾短语“于Y”的宾语)。该小句中的动词“置”,“置”的本义是“赦免”,《说文·网部》:“置,赦也。”例如:
(20)褒人褒 有狱,而以为入于王,王遂置之。(《国语·郑语》)
“放置”义的“置”首见于战国时期。后面主要跟名词“X”,“X”最初几乎都是具体有形的,表示主体对人或物的处置。例如:
(2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庄子·逍遥游》)
行为动词“置”有一定的方向性,所以“置”可以与表示方位处所的词语“Y”一起使用,战国时,出现了少量方位处所词语用介词“于”引出,“于Y”是一个介宾短语,充当补语。例如:
(22)祝降,与夏祝交于阶下,取铭置于重。(战国《仪礼》)
同时期“置”还有“废弃、舍弃”“设置、设立”“建立、建造”等义。例如:
(23)今以小忿弃之,是以小怨置大德也。”(《国语·周语》)
(24)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吕氏春秋·异用》)
“置”的“放置”义的引申线索可能是:由“赦免、释放”引申出“废弃、舍弃”,再引申出“设置、设立”“建立、建造”等义,进一步引申出“放置”等义。“放置”与“设置”“建立”都包含[+致使]的语义特征,但“放置”的[+位移]特征是“设置”“建立”所不具备的。
六朝时,“置”后面主要跟的名词“X”由“之”代替的用法逐渐增多,并出现“置之于Y”的用法。“Y”以空间概念为主,“Y”前面的“于”仍是介词。例如:
(25)干木之隐,犹退践境之攻,况于置之于端右乎?(《抱朴子·极言》卷十三)
唐代时,出现了用介词“以”引出“X”,构成“PX置于Y”的结构,“X”不在“置”与“于”中间出现,“置”和“于”句法层面上紧邻共现。此时的“于”进一步语法化,处于介词与附缀两可之间。例如:
(26)时属兵乱,东西路绝,遂以王女置于孤峰,极危峻,梯崖而上,下设周卫,警昼巡夜。(《大唐西域记》)
(27)隋高颎仆射,每以盘盛粉置于卧侧,思得一公事,辄书其上。(《隋唐嘉话》)
例(26)中,“王女”本来在“置”和“于”中间,组合成“置王女于孤峰”,介词“以”把“王女”前置,并且“王女”也不可能还原到“X”位置,这样“置于”在句法层面上紧邻,“置于孤峰”,我们可以有两种切分方法:“置/于孤峰”或“置于/孤峰”,这两种切分似乎都可以,表明此时“置于”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于”在前一种切分中可以理解为介词,在后一种切分中可以理解为附缀。例(27)中,“置于卧侧”,音节上我们几乎都要切分为“置于/卧侧”,满足韵律“2+2”的要求,“于”在这种切分下宜理解为附缀。
从东汉到唐宋时期,“置”一直是“放置”类构式优先选择的动词。
明末清初以后,随着临界结构“P X置于Y”与双音节或多音节“Y”的高频使用,介词“以”引出“X”,构成“P X置于Y”的结构,“以”渐渐被“将”“把”替代。例如:
(28)正说时,只见宫奴捧着莲花三四枝进来,三思把一枝置于昌宗耳边戏道:“六郎面似莲花。”(《隋唐演义(下)》)
此外,这一时期开始,“置于死地”的搭配较为常见,我们认为,这为后来“置于”常用于贬义或不好的语境中提供了原由。例如:
(29)就此一来,便生生的把个廷美置于死地了。(《宋代宫闱史》
(二)构式化过程。格式“把X置于Y”的固化真正完成是当代,由于频繁使用,“把X置于Y”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格式,更是完成了格式的转变。对“把X置于Y”格式句法的固化过程,我们对其句法分布做了历时统计。“把X置于Y”在明代时出现1例作谓语的情况,清代有4例作谓语、1例作状语情况,民国时期有8例作谓语现象,到现当代时,有1225例作谓语、54例状语、主宾语22例、定语7例。从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格式“把X置于Y”经历一个转化的过程,从作谓语发展成为作状语,从状语又弱化为主宾语,又从主宾语渐渐发展作定语。例如:
(30)他们把他置于武装看管之下,剥去了他的衣服,由医生搜查有无毒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六卷.胜利与悲剧》)
(31)通过这种方式,艺术家不仅使神话的象征具有瞬间性,而且还赋予这种象征以一种历史的真实感,把它置于确定的过去加以描绘和叙述。(《追忆似水年华》)
(32)趋势是赞同把这类教育看作是投资开支并把它们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而让扩大初等教育去与公路、卫生和政府必须提供的所有其他服务争政府开支。(《经济增长理论》)
(33)这也是领导者需要勇气把公共责任置于个人感情之上的时候。(《领袖们》)
从例(30)中“把他置于武装看管之下”作谓语,表示行动义,“行动义”是“把X置于Y”的常态义。接着“把X置于Y”式由作谓语发展为作状语,其“行动义”转化为了“性状义”,整体实现了状况化,如例(31)中,“把它置于确定的过去”作“加以描绘和叙述”的状语,此时“把X置于Y”式从基本的行动描写转变为对事物性状的描述。从例(30)到例(31),“把X置于Y”式则是由作谓语逐步发展为作主语,它的“行动义”又进一步弱化为“指称义”,此时,如例(32)中“把这类教育看作是投资开支并把它们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作“赞同”的宾语,这时候的“把X置于Y”式已经可作为陈述的对象,那么它已经不仅仅只是表示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现象。例(33)中,“把公共责任置于个人感情之上”作定语,修饰限定后面的中心语,“把X置于Y”式由作谓语逐步发展为作定语,它的“行动义”再一次弱化为“限定义”。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可以概括为“把X置于Y”式在形成构式义、实现构式化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四个阶段、实现了三种变化。
处于不同的阶段,构式的构式义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处于谓语位置上所形成的构式义,是该构式的初始构式义,它的初始意义是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当处于状语位置上时,该构式被状况化,表示一种方式;处于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时,从原来的行动义虚化,已经成为一种被指称化了的现象。当处于定语位置上时,它的“行动义”再一次弱化为“限定义”。这一系列过程中,“把X置于Y”构式逐步成熟,形成稳定的构式义,并开始走向固定的短语。
由此看来,谓语位置上的表达功能是构式“把X置于Y”基本的表达功能,而其表达功能从“行动义”到“性状义”再到“指称义”再到“限定义”的过程,则是该式从一般格式发展为构式,继而开始固化为短语的过程。
三、构式的机制与动因
(一)演化机制。一个语言构式构式化的机制,是指该构式构式化的方式和语言环境条件,它决定了一个语言单位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进行变化。机制一般来源于语言系统之内。
1.背景化与前景化。对前景内容的识解,通常需要借助于背景知识,这样会更加明白准确。但是前景内容与背景知识并非一成不变,当说话人主观上有意把背景知识前景化,先前的前景内容也就变成了背景知识,二者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这取决于说话人的主观性。从文章的前部分我们知道,构式“把X置于Y”形成之初是“置X于Y”,当说话人要突出“X”时,也就是要把“X”前景化,会用标记词把“X”提前,整个结构变成“PX置于Y”,“X”从背景知识变成了前景内容,“置于Y”变成了背景知识。例如:
(34)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保证办事依法、公开、公平和公正。(新华社2001年10月份新闻报道)
例(34)中,如果使用“放人民赋予的权利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也能表达相似的句意,但在效果上有一定的差异:“放人民赋予的权利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中,“人民的监督之下”是前景内容,是说话人要重点表达和突出的,“人民赋予的权利”属于背景知识。如果使用“把”字句,“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原先的背景知识“人民赋予的权力”前景化,注意上得到突显,而原先的前景内容“人民的监督之下”背景化,帮助识解前景内容。
2.类推。“把X置于Y”的临界语境是“PX置于Y”,不论是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当代汉语中,省略“X”的“置[]于Y”结构几乎都是句法上的,根据上下文是可以补充出来的,这样的话,“置于”的固化程度仍然较低。例如:
(35)竹杠长三尺,置[]于西阶上。(《仪礼·士丧礼》)
(36)奏进册,捧册官跪进于帝左,帝受册以授执事官,置[]于案左,奏出圭,赞宣册,宣册官跪宣于帝左。(《明史·吉礼》)
例(35)中,“置于”省略了宾语“竹杠”,根据上文,补充完整为“置竹杠于西阶上”,其余类推,说明此时“置于”词汇化程度还不高。
结构“PX置于 Y”中,“X”被前景化,“X”几乎无法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此时“置于”的词汇化程度要高。例如:
(37)有的家长片面强调发展儿女的智力因素,而把非智力因素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报刊精选》1994年)
上述例句中,“非智力因素”与“他们的信仰”被前景化了,通常不再也无法还原到原来的位置,“置于”的词汇化程度要相对较高。
当“置于”可以不依赖于“PX置于Y”结构,出现在别的语境中时,说明“置于”已经词汇化了。例如:
(38)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仅被某些地方视作加快发展经济的绊脚石,土地国策也被置于脑后。(《报刊精选》1994年)
3.重新分析。构式“把X置于Y”,形成之初是“置X于Y”,“置X于Y”最初组合使用时,层次切分多数是“置X/于Y”,“置X”是谓语的核心,“于Y”后置,充当补语。例如:
(39)吾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也,生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当“X”前置后,整个结构变成“PX置于Y”。尤其是当“Y”的音节数超过两个或更多时,界线重新划分为“P X/置于/Y”。后来“把”经常位于“P”的位置上,即变成了“把X置于Y”。例如:
(40)将一则无义味、无理路的说话置于学人心头,如吞栗棘蓬相似,令其吐不出,咽不下,欲进不得,欲罢不能地生起大疑情。(元音老人《佛法修正心要》)
(41)在较低的层次上,这意味着哈佛经理必须把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之上,把群体的利益/置于/个人之上,把组织的利益置于组织内的各个部分之上。(《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置于”结构的界线发生了转移:“置”与“于”由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内重新分析,划分到同一个句法层次内。“置于”满足双音步韵律的要求,成了一个韵律词,后来由于使用的高频性成了一个语法词。
(二)演化动因。一个语言构式构式化的动因是指促使该构式发生构式化的原因、引起变化的因素,它决定了一个语言单位为什么要发生变化。动因一般来自于语言系统之外。
1.语用表达的需要。Hopper和Traugott(2003)在论述语法化动因的时候谈到了表达性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说话人往往以创新的方式去表达一些存在已久的东西,从而来增加表达性。表达性可以让听话者增加语言的信息度,也能够让说话者表达自己对于情景的态度。例如:
(42)无论平时过马路,还是开车远行,她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史传《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例(42)中,如果使用“无论平时过马路,还是开车远行,她都安全第一位”,也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但这样表达缺乏表达效果,说话人意在凸显“她”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是重点,如此表述只是陈述一般事实,达不到想要的意图所在。
2.高频的类推结果。功能语法的代表人物P.Hopper提出动态呈现语法理论,“用法先于语法”是动态呈现语法理论的核心思想。方梅(2008)认为:语言的变化就是“用法”的变化,语言单位的高频运用有可能带来高频效应-语音的衰减、功能的游移、俗语化或结构化等。例如:
(43)他们片面强调个人利益,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集体利益之上,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1994年报刊精选)
(44)孙中山把大总统宝位让位给袁世凯,是因为上了袁世凯的当,并说孙中山让位是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风格高尚之举。(对话《策马入林——林思云、马悲鸣对话中国近代史》)
从例(43)到(44),同样表示放置义,表示个人对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主次轻重看法问题,“把X置于Y”因其书面色彩较重,出现的范围有限,从语料统计数据来看,没有“把X放在Y”使用频繁。从数据统计来看,“把X放在Y”在表示放置义时,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构式,高频性对于“把X放在Y”构式的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把X置于Y”和“把X放在Y”在格式来源和演化过程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共性,本文从局部构件、构式化过程、机制与动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隐喻、背景知识前景化、重新分析、类推机制下,它们经历了一个由“行动义”到“性状义”,进一步向“指称义”转化,再到“限定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