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与研究

2018-04-04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媒介实训受众

赖 宇

(四川师范大学 影视与传媒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基于网络的广泛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新媒体已迅速发展成为当今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媒介形态。媒体在人类社会中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每一次的媒介变革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1]。在媒介融合视角下,如何开展新媒体实践教学活动,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具备新媒体内容创意和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是新形势下传媒院校亟待思考的问题。

媒介先知麦克卢汉曾创造性地指出,媒介最重要的方面,并不是根植于与文化内容有关的各种问题,而是在于传播的技术[2]。本文所探讨的新媒体实训教学模式是将实训教学与媒介传播相结合,以自媒体为实训平台,以互联网思维作为创作训练导向,以视听产品代替实践作品。探索实训教学的模式创新,也是基于现今新媒体实训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1 新媒体实训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媒介传播方式的变革,影视传媒类院校纷纷开设新媒体专业或新媒体研究相关课程。实践是传媒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今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只是“媒体全”而非全媒体,在传媒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上存在2大问题,一是将专业基础课程与网络媒体技术课程相叠加[3],以期能够成为覆盖多种媒介形态的教学方式,如此训练缺乏针对性和实战性,形式单一且封闭;二是缺乏成体系的实践教学模式。新媒体的“新”不仅在于媒介平台的多元化,还在于传播内容的精细化以及传播途径的丰富化。根据新媒体传播特质,设计一套针对性、实践性较强的实训模式,是新媒体实训教学模式探索的目标。

2 新媒体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媒体节目兼有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4],它既是作品也是产品,因此实训模式的构建分为新媒体内容创意训练模块和新媒体运营训练模块。我校影视与传媒学院以影视专业为主,所创建的新媒体实训教学模式立足于课外实践,以弥补课堂教学缺乏综合性训练的不足。该实训模式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影像创作和展示发布的平台,采取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兴趣小组模式。通过创立自媒体平台,师生共同策划创作内容,同时进行运营推广,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大众发布创意内容。解决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怎样展示学生的影像作品、如何打造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等系列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以笔者创建的新媒体实训平台“川师影像志”为例。

2.1 新媒体实训平台的体系构建

新媒体平台“川师影像志”是一个以关注大学生活、弘扬校园文化为内容主旨,以“一个专注原创影像的平台”为定位的校园自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进行内容传播和线上互动。“川师影像志”有别于其他校内官方性质自媒体,其组织形式为兴趣小组式,通过挖掘大学生感兴趣的校园题材进行影像内容创作。下设校园人物志系列、校园图说系列和校园微影像系列3个板块。学生分为创作组和运营组,师生定期举办选题策划会,训练学生的策划和运营能力。创作组根据商定选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内容拍摄制作,运营组根据每期推送作品制定发布计划,承担文案编写和美工排版工作。通过以上体系搭建,构建出一套对应化、整合式的新媒体实训体系。

2.2 新媒体实训平台的内容创意实践

“川师影像志”定位为关注大学生活、弘扬校园文化,受众为大学师生。因此内容创意与定位紧密结合,内容策划与受众心理趋向保持一致,力图生产主题鲜明且喜闻乐见的校园影像内容,阅读时间不宜过长,但力求制作水准精良,符合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式阅读习惯。平台设置3个板块内容。

(1) 校园人物志系列。该系列以关注青年思想、展示青年风采为宗旨,采取微纪录片的制作形式,每期3~5 min满足移动端收视习惯。微纪录片通过巧妙的叙事、精美的影像画面展示新时期青年的成长故事。其中较为引人注目是“创业三部曲”系列,“粟斌——趣方花生糖”获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展映单元微视作品二等奖,“阿青——不造皮艺”获2016中国(威海)国际微电影盛典最佳形象宣传片,“罗三裁的旗袍”入围四川省微电影大赛,一经网络传播成功将创业品牌推向市场。

(2) 校园图说系列。该系列以静态影像为载体,以发现校园生活之美为立意,展示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校园故事。“便利店的胖老板”因讲述校园中风趣幽默的店老板引起了校友怀念母校的广泛共鸣,被腾讯新闻、成都商报等媒体转载刊登。“航拍毕业照”通过巧妙的航拍视角为毕业学子拍摄出了一组特别的校园记忆,被华西都市报新媒体客户端报道。

(3) 校园微视频系列。该系列以3~5 min的短视频为主,题材较为广泛。如母亲节公益短片“大学生献礼母亲节”,该片荣获首届国际大学生新媒体节原创作品大赛优秀奖;以考研追梦为主题的公益短片“为什么要出发”,该片入围第二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实验类优秀短片;也有彰显大学生青春活力的全国首档大学生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川师”,该片一经推出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东方卫视、人民网、中新网等20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平台多部校园作品被优酷、腾讯网置顶推荐,引起多家电视台、传媒单位高度关注。

2.3 新媒体实训平台的媒体运营实训

2.3.1 新媒体实训平台定位

自媒体类平台特点是受众精准、不易复制、辨识度高。定位决定了受众群体及内容走向,新媒体节目的首要追求不是以节目的完美性凸显作者水准,而是以节目的实用性满足用户的需求。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变革,使得受众心理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受众中更多的人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传播与接受活动也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多样性”[5]。在平台定位设计中,“川师影像志”将定位确立为关注大学生生活的原创影像平台,也为学生实践创作界定了范围,明确了方向。作为在校生的实践训练,立足学生身份、关注自我成长环境,是平台定位的初衷。纵观该平台推出的选题均围绕学生生活、校园文化。做大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做自己最爱看的内容,做最接地气的内容,让实践训练贴近学生生活,更符合实训教学的定位理念。

2.3.2 新媒体实训平台选题策划

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受众自主性、参与性,以及传播的群体交互性毫无疑问为新媒体文化的确立提供了可能[6]。一个好的选题,决定了学生创作的投入程度,也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自媒体平台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创作者能够通过内容传播表达自我,与受众产生广泛互动,这也是与以往传统影视媒介实训的不同之处。如在研究生迎新晚会期间推送考研励志短片“为什么要出发”,学生以自我考研经历为出发点讲述考研的不易与追梦的力量,使得受众感同身受,引发共鸣,此条内容获得了大量转发与好评。如此选题策划从创作者自身情感表达出发,并切合每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节点推送,以传播导向为训练目的,更符合新媒体实训的特性。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个人不再被埋没在普遍性中,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需要和希望的机会”[7]。以自媒体为实训平台优势在于,选题策划的自主性能够调动学生自我创作的积极性,而非以往被动地接收课堂教学布置的作业任务,并在教师指导下进一步有策略、有步骤地去完成实践内容,最终将影视作品转化为面向社会大众传播的视听产品。

2.3.3 新媒体实训平台推广策略

新媒体实训平台“川师影像志”在内容推广上注重训练学生对内容生产和运营推广的综合性训练,强调时效性和话题性的把控,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热点洞察能力和营销推广能力。如挖掘在学校商业街开小卖部14年的幽默胖老板的故事,勾起了无数校友对母校生活的怀念,产生了广泛的转发评论。母亲节推出大学生献礼母亲温情短片,让无数网友感动点赞。根据热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推出的高校版综艺节目“奔跑吧,川师”,更是获得从电视到纸媒到网媒的广泛关注。又如针对学校实验室科普基地首次联合开放日活动作出的及时报道、校庆日推出的校史创意短片等,将与高校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话题与热点事件紧密结合,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与广泛互动,是该平台较为显著的媒体推广运营实训成果。

3 新媒体实训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3.1 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

在传统的实训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校内进行的专业实践几乎处于封闭环境,而在校外的实习工作也基本处于边缘状态。学生的专业实践基本是按部就班模式化地进行,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思考的动力,因此实训模式的更新尤为必要。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认为,当新技术来临时,超前主要指观念而不是技术。每当新技术来临,80%不变、20%技术部分比较容易学到[8]。如何让大学生的新鲜想法和创新能力得以发挥,而不仅仅局限于封闭化或边缘化的境地,是当今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媒体受众通过自媒体平台表达个人态度、发出个人声音,逐渐成为受众参与互动和发布信息的传播常态[9]。得益于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人都能够成为媒介,都能够广泛“发声”,为传统媒介实训手段带来了新的启迪。在“川师影像志”实践过程中,学生根据专业喜好从事策划、文案、编导、后期、美工、运营等多个岗位工作。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媒体实训平台中,可以做新时期年轻人想看的内容,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自我价值,传递大学校园多元文化,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与关注,有利于增强专业认同感。以此方式开展实训活动,无需占据教学计划的课时,无需依赖实验室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实训积极性,培养专业创新能力。

3.2 构建一个师生良性互动的实践平台

在传统实训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学生,以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训练为主的方式进行。传媒实训中,教师前期指导可以为学生指明实训方向,但在实操环节由于学生实践经验较为薄弱,而视听作品具有瞬时性、不确定性等生产特点,所以一旦拍摄完成,作品水准就基本确立。新媒体内容创作从策划、制作到发布,整个流程环环相扣,实训更是跨平台、跨媒介的综合性训练,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尤为必要。

如今高校纷纷鼓励“双师型”教师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新媒体实训平台树立教师和学生共同实践的理念,有助于师生间良性互动。师生共同参与新内容的创作,对学生来说是技能的全面指导,媒体融合发展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探索媒体向外的发展路径,对高校教师来说也是全新的专业思维的再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10]。“川师影像志”新媒体平台以教师参与选题策划、带领学生拍摄制作和商定推广策略为指导方式。师生全流程共同完成每一期节目制作,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学生发挥创造力,以达到良性循环良性互动的实践成效。

3.3 构建一个与用人单位需求紧密对接的实训平台

长期以来,传媒行业的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专业熟手,而往往学生在校的实训与实际操作脱节,到了就业岗位不能立马上手,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成长。媒介技术化时代已成为现实,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跨界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颠覆传统媒体产业,以前的传媒格局濒临坍塌,互联网媒体必将成为传媒产业的主导力量[11]。如今在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视阈下,媒介机构均在不断探索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处于变革阶段的新媒体时代更是对高校传媒专业的实训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具有创新性的新媒体实训教学平台,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在实习就业和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维转变。

“川师影像志”新媒体实训平台推出的多部作品被腾讯网、搜狐网、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新闻客户端采纳报道,多部视频作品被优酷网、腾讯视频转载。学生在校代表作被社会媒体广泛采纳转载,平台实训成果显著。随着该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不少用人单位开始关注具有新媒体创作和运营经验的学生,并向学生发出实习就业邀请,这也是该实训平台更深层次的意义与价值,即变革转型的传媒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在进一步提升,自媒体时代学生在不出校门的情况下便能参与到一个接受市场和社会检验的媒介实训环境中,施展自我才华、锻炼业务水平,平台为学生就业创业开辟了新路径。

4 结语

传媒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推动了传媒业的革命性发展[12]。在这个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传播方式不断更迭的时代,传媒人才的培养方式及实训模式也应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通过有效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是实训平台的根本原则。构建一个与时代接轨的开放式实训平台,构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实训平台,构建一个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的实训平台,才能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语境下培养出更多满足业界需要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猜你喜欢

媒介实训受众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