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之乡”邵阳地域美术风貌谈

2018-04-04聂世忠

关键词:邵阳市邵阳画家

聂世忠

(邵阳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刘晓路在1986年第5期《美术》为邵阳“绘画之乡”的称谓定义,得到了王朝闻等名家的赞许,1988年文化部命名邵阳隆回县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邵阳能被外界称为“绘画之乡”,一方面在于画家们承传了邵阳地方非遗“宝庆竹刻”“邵阳羽毛画”“滩头年画”“花瑶风情”“蓝印花布”等民间艺术精髓,另一方面在于邵阳的美术教学成绩突出,特别是在“文革”期间陈西川、银若湖、李天玉等美术教师相互竞赛、免费带学生习画,形成了一种张扬质朴人性、霸蛮灵泛、坚毅执着、义勇顽强的邵阳地域美术风格。以曾以鲁、李自健、刘人岛为代表的不少邵阳籍画家已超出地域意义,成为现当代中国美术的代表。这种超越地理性的文化现象,在“走出与回归”“霸蛮与灵泛”中体现了邵阳画家们勃发的艺术创作力,突出了湖湘文化特色,美术创作乡风斐然。

一、敢为人先、霸蛮灵泛的邵阳绘画

邵阳是湘中湘西南文化中心,建城于2500多年前,古称“宝庆”,是一方人文荟萃之地,除汉族外有39个少数民族居于此地,民风淳厚,代有才人。其中早期画家有曾以鲁(邵阳武冈人),这个跟火烧赵家楼的匡互生一样出名的敢为人先的“宝古佬”,在毛泽东的鼓励下考入巴黎美术专科学校,1919—1927年留学法国,1924年1月与吴大羽、林风眠、林文铮等成立“霍普斯学会”(蔡元培任名誉会长),次年在法国史特拉斯堡的莱因阿宫举办了首次“中国现代美术博览会”。曾以鲁是邵阳现代史上走出的最早的成功画家,是把中国现代美术推向国际的最早一批美术家之一。1929年4月,他在动荡政局中敢为人先,在上海策划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美展”,此画展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政府名义举办的大规模展览。他先后任教于武昌艺专、北平艺专、北师大、山东大学、华东艺专、南艺。曾以鲁的油画作品曾发表于1934年1月《艺风》第二卷第一期,其他传世作品比较少见。

邵阳县小溪市乡人简坚在北京求学时曾得到齐白石赏识,与王雪涛一起同习花鸟画,其画具有文人画特色,墨色兼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在家乡从事中学教学。

向光,1951年走出邵阳去当兵,1957年考入中央美院华东分院,而后在好几所高校任教。他带着邵阳人的霸蛮灵泛从战场到高校,从民工变成教授。他的《酒歌》《原色》《笙舞》等一流油画走向了世界,得到美国缅因美院认可。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春节,有“小香港”之称的古城邵阳市因一场迎春画展沸腾了,其中李自健带回了在广州美院学习的人体绘画作品,银小宾带回了在中国美院学习的现代实验水墨作品,轰动了全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一个偏僻的古老小城能出现大幅女人体油画、现代实验水墨、装置行为等,实属罕见,难怪外界称这个古城为“小香港”“绘画之乡”。在邵阳市出现的美术潮流可以说能与同时代的“星星”画会的绘画潮流活动媲美。

1974年笔者于邵阳市中河街小学毕业,进邵阳市二中读初中直到1978年高中毕业,记忆里那年代总是“抓革命、促生产”,学校里学工学农,到处是大字报闹派性,笔者的中学就是在“批林批孔”、打倒“四人帮”等大字报墙绘活动中过完的。班主任老师发挥了笔者的绘画特长,安排笔者画大字报刊头漫画,漫画很多是从《工农兵人物形象》画册里、电影海报上模仿的人物形象。同时,笔者在启蒙恩师陈西川、银若湖、张梅华、周丽萍老师那习画,观看李自健画《华国锋在韶山》、王文明画《华国锋在湘阴》;到大众电影院、乐群剧院、花鼓剧团、人民电影院看电影海报,如曾恕、谭捷、倪湘林、周明驼、刘三元等美工所画的影剧海报是我们这辈人学美术的直观教材之一;到青龙桥头邮电局买《工农兵画报》,自制竹蛇玩具、自制羽毛画,这就是那个年代在邵阳市笔者对美术的启蒙认识与学习。

想不到那年代笔者跟着李自健在邵水河边的墙上画中河街,现在李自健画到了旧金山、塞纳河。自称为“犟骡子”的李自健执着“人性与爱”的主题,走了六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仅用两年多时间自建的占地面积25000余平方米的“李自健美术馆”,于2016年10月1号矗立在湘江边,被英国伦敦“世界记录认证机构”确认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家个人美术馆”。2018年3月24日,李自健在巴黎获得“联合国全球公益联盟文化(艺术)骑士金质勋章”证书,肯尼迪、丘吉尔、科菲·安南、古特雷斯、赵无极都曾经是此勋章的获得者。媒体曾称李自健为“霸得了蛮”的典型邵阳人,像脱缰的野马,绕着地球跑了三圈半自费巡展,只为做一件事——传播“人性与爱”。

敢为人先、开风气、逞风流、霸蛮灵泛在陈白一、粟干国、陈西川、何建国、李习勤、向光、银若湖、黄铁山、姜坤等这些邵阳籍画家身上就已体现。黄铁山14岁时描绘家乡洞口,有习作《故乡风景》,一路走来他熟练运用中西笔法,能够灵动自如地画出厚重的乡情土地。姜坤“当代意识中对乡土文化的反思,对家乡养育恩泽的深情,都更强化了画家艺术想象中的乡土情结。姜坤的画多取材于故乡……”[1]。聂南溪1950—1953年在邵阳资江文工团从事美工工作,直到1953年与邵阳籍画家陈白一一起调到省文化局从事美术工作,当时他们的宣传画吸取了邵阳滩头年画的特色。以陈白一、聂南溪、莫高翔等为代表的工笔画开创了湖湘优美乡土情趣风情的美学品格,影响至今。这些工笔画家也都能霸蛮吃苦,然而工笔画是蛮中有细,霸蛮中显灵泛,讲究格物,纤毫毕显,就如莫高翔告诫学生:工笔作画,工整为人。莫高翔的硕士学生姜贻华,同样是从邵阳走出去的,他于2018年6月在湖南后湖高地美术馆举办了“花心羽意——工笔花鸟画展”,引起了圈内关注。外表显蛮的姜贻华在细微中创造了工笔画时代语境图像,承传了湖湘工笔文化。

李天玉,1966—1972年在邵阳市竹艺厂任美工,创作了大量竹刻题材、花卉图案作品,出版了《李天玉花鸟画集》。陈西川,“文革”前夕回到家乡邵阳市群艺馆,致力于美术教学四十多年,在他的教育号召下,笔者记得不论多大风雪,学绘画的同学们清早就赶到邵阳市政府门口、东门口菜市场画速写,晚上大家齐聚在邵府街伙铺里,于灰黄灯光下画老农市民肖像素描。西川老师那种“以形写神、坚毅执着”的绘画理念,使我们从惘然到领悟,直到现在对笔者当前从事的大学素描教学、设计基础教学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在陈西川的美术教育指导下,邵阳如李自健、李晨、王文明、雷小洲、刘人岛、曾陆红、何愈明等,纷纷考入广州美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院、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等院校。

另一批如傅真忻、邓辉楚、陈白水、朱保平、何斌阳、刘运良等,为“文革”时期在邵阳成长起来的画家,邵阳也出了一批美术理论家如刘晓路、李路明、邹跃进、姜松荣、胡彬彬、马一鹰、曾陆红、聂世忠等。

现已八十高龄的谭仁、何建国,创作精力旺盛,体现了“宝古佬”的霸蛮灵泛、顽强坚韧,在绘画这方乐土体验着画家的永恒欢乐与幸福。何建国创作了不少表现家乡风光题材的作品,如《家住资江岸》《崀山天下无》《资水江畔染秋色》等,是对家乡山水的描绘。2017年11月16日在湖南邵阳市美术馆举行了“何建国先生书画作品捐赠仪式”,何建国共捐赠给邵阳美术馆395件书画作品,捐献给邵阳市博物馆20件文物,其文化义举遗泽后世。

二、 以形写神、坚毅执着、弘扬人性的邵阳绘画

邵阳艺术家们传承了魏源、蔡锷等“以民为本,重民恤民”的民本思想,以李自健为代表的其同时代的一大批邵阳籍画家因受到“文革”泯灭人性的创伤,更觉人性美的珍贵,他们考上美院、走出美院,不忘初心,抱朴守真,砥砺前行。

吕品田曾评论李自健:“敢为人先的湘人血性、坎坷艰辛的人生历练,造就了李自健坚韧果敢、热诚和善的人格品性。”[2]可以说李自健的绘画很多地方体现出其在故乡邵阳生活的感受,这使其艺术生命力张扬,永不枯竭!

李自健自成名作《孕》得到星云大师的赞叹后,坚毅执着地在油画创作中弘扬人性,其力作《南京大屠杀》源自于星云大师的善行。星云大师12岁与母亲侥幸逃脱屠杀,他与母亲在成千上万具尸体中没能找到父亲,便希望画家画一幅自己记忆中的图景。李自健连夜赶图,通宵达旦完成草图,连续八十多天,不计成本完成此力作,这件承载厚重使命与责任的油画在荷兰展览时曾遭到日本右翼的阻扰。作品以强烈的写实技法与内涵感动大众,是李自健人性与爱系列中的代表作。在兰州,李自健的《人性与爱》巡展留言册里记载了这样一个观众的留言:“我刚刚跟我太太吵架分手,来到这个画展,看到那么多人性和美的瞬间,感到很对不起她,我们那么幸福,有什么理由去产生矛盾呢?我要马上去找她。”这是艺术的感召力!李自健在家乡邵阳曾挑沙土,拉沙船,修铁路,抡大锤,“文革”中因父亲坐牢受到极大的心灵打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宝古佬”,为家乡建希望学校、为汶川地震捐款,其名为《听涛》的作品就捐赠给了汶川孩子们,媒体曾报道李自健美术馆的开馆“柔软一座城市的心 ”。李自健将油画古典技巧、浪漫笔触、印象派色彩融合一体,张扬人性,从普通视角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取材,流露真情实感,慈悲宽怀。其作品既有生活细节,又有史诗般的宏大场面,人物形象的造型均来自生活体验,塑造了众生像。

王文明,同样弘扬人性与爱,在他那些看上去草率不经意的作品中蕴含着人性美的厚度与弹性,画家在高度兴奋状态中表现人性真实,站在人文主义视点上使作品体现生命与人性的对话。陈侗曾说画家创作与生活在作品中是一种平衡的同量齐观,“对于王文明来说,重要的不是将‘他人’之外的东西归为‘自我’,而是要探讨‘自我’的实质。这个探讨的过程显然不是一种退缩的策略,它体现出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基本观念”[3]。

雷小洲的写意油画作品呈现的多是人与环境。画家发扬中国传统色彩,按照中国人画西画的写意系统,形成自己的艺术立场与精神取向。邵大箴评论雷小洲油画作品:“画风质朴,色调单纯而丰富,写生会有浓厚的创造性,是写意性油画创造成果……表达现代生活的感受,亲切的、自然的个人感受本身就具有当代性。”杜健先生评价雷小洲作品:“为实现对人的质的魅力的追求与展示这一目的而相辅相成。在雷小洲的作品里,我们也看到他把写意与写生结合起来的尝试。寻找自我、挖掘人文意味,丰富美学价值的凝结积淀。”画家雷小洲一辈子处在对人性美的追求中,没有止境。注重绘画语言的修饰、美化,注重形式符号、意义表达和图象结构所聚合成的画面语言的深化和调整。他的风景画里都有故事,如《母与子》《劫后余生》《寂寞如尘》《高飞燕的故事》等都体现出人性与爱主题,《澜沧江去》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传统式内在和谐的思考。

三、“走远与回归”的邵阳画家绘画

湖南省文联主席欧阳斌在“李自健美术馆”开馆仪式致辞中,用“老马识归”来比喻李自健,作为湖南人,李自健能在湘江河畔矗立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术馆,是画家回归思绪的表现。

银小宾,先后考上湖南轻工业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一位艺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学者,其遗传了父亲的艺术基因,站在巨人肩膀上眼光更高,组织策划了不少美术学术展览活动。作为一个画家,银小宾认为:中国绘画的变化一是内涵、文化意义的变化,变化离不开生活、思想、情感等;二是语言上吸收外来的语言形式与新材料、技法构成与表现上的变化,其在“出湖·入湘”2016湖湘当代艺术家邀请展中的作品《NO.2》就体现了融入水墨画新的艺术语言。银小宾走出邵阳,志在千里,他经常回到家乡,为家乡带来新思潮,在“霸蛮”与“灵泛”中发挥张力,对艺术进行加法与减法的表达,在出走与回归中勃发艺术生命。银小宾的父亲银若湖,毕业于武昌艺专,1949年在邵阳资江文工团工作,1951年起一直在邵阳师范从事美术教育,为邵阳的美术教育做出了毕生贡献,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其《二月扑城》《评教图》《老伴》《清泉石上流》等国画作品都以身边的生活为题材。他与王憨山、易图镜、澍群、荣之七、邬邦生等成立了湖南九歌书画院并创办了网站,张扬“屈原”文化精神,活跃湖湘艺术。

水天中对刘人岛的作品做过这样评论:“作品显然是他家乡湘西南新宁崀山景色的艺术转化,层峦叠嶂、飞瀑流泉被低云薄雾掩映装饰,山间瓦舍和水上舟楫给空旷幽深的林壑添加生活温情,而空阔的江河、浑厚的山岳或者弥漫的流云则主宰着画面的基本构成,并且与笔法细密的竹木、曲折有致的溪涧形成虚实照应。”[4]

传说邵阳新宁蜡烛峰是一对文笔,滔滔的扶夷江流淌的是墨汁。崀山山水培养出的邵阳新宁籍中国美协会员有12人。邵阳新宁籍画家杨世友、陈吉昌在“文革”年代美术科班毕业,从事美术教育,影响培养了一批本土画家,如刘人岛、刘昕、李月秋、阳先顺、刘鸣、李巍、陈湘金、肖剑等,这些人通过高考走上美术之路,在高校、出版界、职业画家群里都做出了成绩,如刘鸣的“燕舟画室”在长沙美术高考培训圈中较有名气。对本土山水的钟情使画家们创作出了一大批崀山风光作品,阳先顺的《梦里家山》获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银奖,《锦绣山庄》入选 “ 第十届全国美展 ”并获银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阳先顺的工笔画在多元艺术视角下从古典拓展到现代,以新的审美视角与工笔语言表现本土文化。

走出邵阳的画家何愈明,在广州长期从事公共艺术空间艺术研究与实践。早在1987年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毕业时,其创作的《阿坝人》就在大众美术报上刊登。何以邵阳本土瑶族生活为题材的油画《瑶姑·山岚·狗 》参加了湖南省建国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油画《殇·2008.5.12》参加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何愈明创作了一批以邵阳绥宁大园苗寨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如《大园苗寨村口》《庭院》《巷》《大园冬雪》《苗女》《老汉》系列,于画布上倾诉乡情。曾在邵阳市内的湖南省汽车制造厂工作的王炳炎,当年作为业余画家创作了《胜似亲人》,这幅作品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参加了中国现代美术赴苏联的展出,同时被国家教委编入全国小学第五册语言教材,2004年被评为湖南十大中国画家当代优秀作品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厅展示。王明炎在吸收本土传统基础上“探索所谓‘无皴法’的新路,以淡墨痕配焦笔枯擦,代替传统的皴法,简而华滋,使作品既具远古无皴画的简朴古拙,又有现代画之苍茫浑厚”[5]。

四、本土题材与非遗文化影响下的邵阳绘画

邵阳有几千年的建城史,期间名人不少,有以杨再兴、刘长佑、刘坤一、魏源、蔡锷、谭人凤、匡互生等为代表的思想政治家;有以刘敦桢、吕振羽、尹世杰、李国杰、张小龙等为代表的学者科学家;有以贺绿汀、曾以鲁、陈白一、向光、黄铁山、姜坤、李自健、刘人岛等为代表的艺术家。悠久的文化积累为本土画家提供了大量艺术创作题材,如刘人豪的邵阳名人雕塑,张松青的《蔡锷肖像》,佘焕晟的《魏源》《贺绿汀》等名人造像均塑造了本土名人形象,表现了邵阳的文化积累,佘焕晟的《你们要讲真话、讲实话》《天路》《搭伴》《归寨》《脊梁》《工地午餐》等作品荣获不少国家级大奖,其所作《百味人生图》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本土民俗题材采用了组画叙说的形式表达,如《相亲图》《提亲图》《结婚图》《有喜了》婚嫁系列表现了本土民俗,从人物动态、场景造型等方面描绘了邵阳近现代市井民俗,《好命相》中的看相人物就是街头看八字的老先生模样,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本土风俗。《农民工兄弟之工地》入选“塞上明珠·美丽宁夏”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作品展中最高奖,另有两位邵阳画家马文新的国画《绿染苗家》、胡建国的国画《圣城》入选。邵阳学院第一位美术教授李巍在水彩与水墨创作方面硕果累累,多年来外出写生创作了上千幅水彩写生。其作品《挤板凳》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湖南省展,题材取材于本土花瑶生活;获省展银奖的《瑶寨思洛克》直接对花瑶山寨进行描述;《云起》对本土崀山做焦墨表达。邵阳市美术家协会现任主席李月秋可谓邵阳美术创作的领头羊,其版画作品《勇士》《闹洞房》入选全国第七届综合美展与全国首届青年版画大展,《山媒》入选全国第一届版画展,表现本土题材的作品《瑶区梅山文化》入选全国第十届综合美展,获湖南省优秀作品展银奖。近段李月秋又拾起木刻刀,运用熟练木刻符号表现崀山的骨骼、崀山的血液,崀山山水画面构成各异,黑白主调中显露出崀山的俊秀与画家个人的情感倾向。如《八角寨云海》中大面积的白色中缀入黑色的山形状,空中仙境在李月秋刀下表现了出来;《崀山天生桥》则运用了大面积黑色中缀入天与水的流动白色,婉转起伏、天水舒畅轻快,天生桥巍峨挺拔。崀山群体的画家们赋予家乡山水现代含义,延续古老美,演绎时尚美,将军岩、扶夷江寄托了本土画家们的无限情思,画笔构筑章法气势以韵感人、以情动人,进入物我合一之境。

邵阳的隆回花瑶、城步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崀山旅游景区、武冈云山、绥宁黄桑、上堡古国、雪峰山等景点都给美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2016年10月,李月秋在北京国家画院展览的《秋韵城步》展引起关注。2017年6月,“美丽湖南·三湘巨变”湖南省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美术作品获奖入选作品中,马文新的《湖湘风情》、李月秋的《武冈机场》、朱戊扬的《嬗变》、刘华旺的《喜看资畔气象新》便是邵阳本土画家对家乡巨变进行的“传神写照”,家乡巨变被精湛描绘,珍贵的邵阳民俗遗存与乡景湘情,唤起了观众的回味和眷恋。本土画家饱含情感,运用笔墨技法对家乡巨变进行艺术加工,提升了家乡景观在大众心目中的审美地位,打动旅游者的心灵。美术创作对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承载起记录和保存的重任。谭仁收入《可爱的邵阳》画集中的作品《崀山图意》,邓辉楚出版的《奇美邵阳全图》,马文新《绿染苗家》,朱保平等以邵阳老景为题材创作的一批水墨山水画,回楚佳《山高水长云自闲》,毛政叶《巍巍家山》,石谷《溪山闻瀑声》等,是邵阳地域人文特色的记录。

邵阳花瑶族群在明朝迁徙而来并形成多神崇拜信仰,具有天人合一自然观,原生态民俗化意象浓厚,因服装艳丽得名。花瑶挑花则是花瑶服饰的精华,其形式、造物观念、图腾样式体现了花瑶族人共同的审美心理认同。姜松荣、王希俊、胡彬彬、刘平、文牧江、刘铁臂、陈剑、黄勇军等艺术家把邵阳艺术特色带进高校,科研成果不断。

宝庆竹刻、滩头年画、花瑶题材是本土画家的爱好与追逐对象。1985年邵阳市成立了“滩头年画研究会”,本土人陆显中为滩头年画第五代传承人,在绘画领域“刘铁臂”重用没骨工笔染色技法——“阴阳染”,所画人物曾被观者调侃为“人菩萨”,实为运用滩头年画与剪纸的技法,纯水墨表现层次丰富,花瑶人物造型夸张、笨拙有趣。如作品《奇美花瑶·年年红》《瑶岭风》《秋高图》《瑶家黄花女》,明暗反差强,循环对比具有装饰美,简洁高雅,整体感强。

本土画家都受到了滩头年画的影响,傅真忻曾任邵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他的国画、版画吸取滩头年画技法,作品融民族、民间、现代艺术为一体,作品《打泥坨》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悬梁刺股》《1935这年冬》《山道》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版画和重彩作品,分别入选多届全国美展。其于1993年获得的“荷兰首届国际绘画双年展评奖”,1999年获得的“鲁迅版画奖”。

湖南师大数学专业毕业的奇才陈白水先后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的作品《母子》、第八届展示的《秋天,采山果的母子》、第十一届美展的《瑶女出嫁》都表现了本土瑶族生活气息,版画中的瑶山,浓艳的色彩正是瑶山儿女火热的情怀,作品融入滩头年画线条、色彩与构图简洁艳丽,是本土民间民俗文化典型代表。表现邵阳乡情市井的水彩画家周惠荣的《田家湾之晨》《铁炉巷》《清真南寺》《宝庆老宅》等作品是邵阳市井景象的描绘,谢雱评价周惠荣的水彩创作“充满着对本土乡情的热爱”。刘国志、胡继辉、吴之东曾在邵阳市美术馆举办“中国梦·故乡情”联展,三位画家都是陈西川学生,刘国志寥寥几笔水墨花鸟呈厚重踏实之象,枯润相映。

五、承传创新的邵阳新人新作

经历百多年沉淀,邵阳地域绘画精神在新一代画家中得到了承传彰显,并呈现新面貌,近年来邵阳成立了水彩画学会、油画学会、中国画艺委会、花鸟画协会、焦墨画学会等,各艺委会组织写生、竞赛展出,活动不断,促进了邵阳美术创作的繁荣。

以方伟为主的一群邵阳画家在本土成立了“邵阳市焦墨艺术学会”,并在200幅作品中选出68幅于邵阳市菩提书画院展出,美术史论家曾陆红评论道:第一个地域性焦墨画学会成立;第一个焦墨画家们集体展览会。著名焦墨画家王界山来到展览现场,认为邵阳焦墨艺术创作异军突起,在邵阳进行了12天写生,他说宝庆四周风景如画,每一次转身皆可找另一番美景。他在花瑶白水洞不禁发出“不来白水洞,枉为画中人”“若痴若醉若神仙”的赞叹。[6]

陈西川之子陈小川现任邵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邵阳油画学会主席,近年为表现邵阳地域美术的创作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物力,如组织画家写生创作,现任珠海美术家协会主席的邵阳籍油画家刘文伟,本土油画家刘建华、金大状、蔡文武、康建中、丁君君、谢勋雄等油画家们,在陈小川的组织下,经常在邵阳各县乡“师造化”。一批油画家以家乡风景为题材,发扬了“开风气,逞风流”的邵阳艺术特色,如陈小川早期作品《嫁女》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待嫁的回族姑娘》《穿》《哥仨》,刘建华的《小背篓》《乡音》等作品,均取材于本土,展示乡情。两人合作的作品《赤壁饬》由湖南省选送中国历史博物馆大型历史题材作品参评。罗艳良的《父亲》、舒欢欢的《大南山下》获得“从心出发”湖南省第七届油画展展览的金奖。

邵阳籍女画家周玲子以女性视角进行绘画创作,画家在谈到自己的《早春》《初夏》《秋凉》《梦回家园》这些作品时,说到“情怀多以都市女性为主题,基于我身处都市生活的感受,主要思考的是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对人的发展关系”[7]。邵阳现在活跃的一批女画家,以邵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周冰为代表,有谢朝玲、何娟、陶慧、马金玲、张海燕、陈春岚、王唯、付寒、毛文丽等,周冰为邵阳当前青年美术家代表,创作了一系列没骨花鸟画《苗寨情韵》《幽香素影》《含熏待清风》等,多次获得中国美协奖励。早在1995年,谢朝玲的作品《山媒》就入选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女画家作品展,2005年《山寨奥运》入选第六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2014年《惑》获湖南省第三届水彩女画家展二等奖。何娟作品《飞鸟》曾获湖南省第六届水彩展优秀奖。在湖南省历届花鸟画展中,邵阳女画家陶慧的花鸟画《荷塘一夜秋风冷》、陈春岚的作品《雅韵四品》、王唯的作品《一树香雪眠不足》等,分别获得优秀奖或入选。

青年画家姜建清、邓新影、阳志华、彭晓智、刘德高、李晶莹、张志涛、羊辉武、吴飞等,寻找邵阳地域族群美术,挖掘开拓地域绘画空间,创作不断,新作迭出。姜建清不少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其《鱼乐图》《春声》《竹溪渔隐》《释然境》《野塘清趣》《观自在》等作品张扬了“含道映物、天人合一”美学观。水彩画家邓新影《芳草凄凄鹦鹉洲》参展2017中国水彩画家新春新作展,《身轻亦有傲骨》获2012第六届亚洲华阳奖佳作奖,《守望》入选“2013·我爱水彩作品展”(上海·朱家角)。这些作品表达了画家深厚的乡情,青年画家阳志华的《秋染家山》《绿色家园》《家山秋语》《苗乡新绿》《绿染苖乡》这批国家级展览作品,浓情笔墨于本土风光,彰显邵阳地域风貌。彭晓智表现土家族的题材作品多次获得省级奖励。历时五个月的2018年“欢乐潇湘 大美邵阳”群众美术展于今年九月在邵阳市美术馆举行,作品征集在全市全面铺开,一等奖作品有邓集军的《泌境》、邓南洋的《牧归图》、龙志勇的《山里娃》、申春兰的《梦里侗寨》、伍茂兴的《湘西印记》等,这些新人的新作显示了邵阳地域美术的延续。

六、结语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对邵阳籍画家与作品进行分析,无意要对邵阳地域绘画标上什么流派,而是梳理了曾被称为“小香港”“绘画之乡”的邵阳的大批画家作品中的地域特色、个性特色。邵阳籍画家受“宝庆竹刻”“滩头年画”“花瑶挑花”“蓝印花布”“布袋戏”等国家非遗民间美术的影响,加上本地民风彪悍,具有敢为人先、霸蛮灵泛、义勇顽强精神,于是形成了以形写神、坚毅执着、张扬人性等邵阳地域美术特色。近年邵阳新人新作在各种艺术创作活动中踊跃出现,“绘画之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邵阳绘画已超越地理性,在走出与回归中彰显了艺术的社会生态性。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弘扬民族美术、增强文化自信,而邵阳美术地域特色是文化艺术多元化的表现,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邵阳市邵阳画家
雪之韵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春天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酷炫小画家
邵阳市举行少儿人工智能编程大赛
院子里的枇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