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高端论坛简报
2018-04-04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高端论坛”(Séminaire francophone)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心举办的区域国别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由中心主任丁一凡教授主持。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就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发表学术报告,是国内唯一以国际政治经济和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为主题、以法语为工作语言的学术论坛。以下为2018年3—5月的论坛简报。
第三十五讲:关于乔治·桑一生的几个主题
3月8日下午,受法国驻华使馆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的共同邀请,法国北部里尔大学法语文学教授、乔治·桑传记的作者玛蒂娜·海德(Martine Reid)女士及该传记中文版译者、美国佩斯大学现代语言系助理教授王莹女士,在北外举办了题为“关于乔治·桑一生的几个主题”的讲座。讲座由北外法语系主任车琳教授主持。
海德女士首先为大家简略介绍了乔治·桑的生平。出生和成长于法国乡村的乔治·桑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年轻女孩一样,所接受的教育非常有限,但是聪颖过人的桑凭借大量阅读完成自学,最终达成很高的文学成就;由于时代的局限,作为女性,乔治·桑无法像同时代的文豪雨果一样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但是她以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为法国女性在文学史上赢得了重要地位。
接下来,海德女士从五个关键词入手,为大家勾勒出这位女作家的立体形象:乔治·桑的笔名、文学成就、政治活动、女权思想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海德教授的讲座使大家在较短时间内对乔治·桑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其后,《乔治·桑传》的中文版译者王莹老师阐述了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重点解释了文学研究中的“性别(genre)”概念,这是指历史、文化和社会学角度的性别,不同于生物角度的性别。从乔治·桑研究出发,王莹老师结合当代欧美国家的女性研究理论,阐发了对女性作家的社会地位和创作境遇的思考,分析了女性写作在19世纪的法国引发的一系列争议和矛盾。
本次讲座是第23届国际法语节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活动主题是致敬法语国家和地区的女性。
第三十六讲:解读造就21世纪的大趋势
3月29日下午,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家高大伟先生(David Gosset)应邀来北外做了题为“解读造就21世纪的大趋势”的主题讲座。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亿阳讲席教授丁一凡研究员主持。
高先生从人口的增长、技术的发展、权力的传播和地缘政治的风云诡谲4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了全球化背景下造就21世纪的大趋势。
首先,他强调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他从人口数量、预期寿命、城市化3个方面进行阐述。紧接着,高先生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解读未来社会的大趋势,主要从网络空间、量子及人工智能3个方面入手。第三部分他侧重对权力传播的分析。很长时间以来,权力只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而现在权力可以掌握在非政府组织、民营企业甚至普通民众的手中。主要原因是信息爆炸和手机的普及。接下来,高先生为大家介绍了地缘政治的相关情况。之后,他分析了欧洲的情况。这是一片饱受战争创伤的大陆,在二战后没有大规模的国家间冲突,要归功于欧盟的建设。尽管欧盟问题不少,但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最后,他将目光投向中国。高先生认为多极化世界将愈加倚重中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就。此外,高先生重点强调了中国和欧洲的关系:二者同属于欧亚大陆,关系紧密。他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在2006年,高大伟先生曾组织名为“合作下的新型欧亚关系:共建新丝绸之路”的论坛。他认为习主席的该项倡议极具战略眼光,深刻理解了亚欧文明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另外,高先生非常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认为这是对中国“天下大同”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而欧盟的本质,就是欧洲国家命运共同体。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中欧、尤其中法深化双边合作是必然趋势。
高大伟先生担任多家欧洲跨国企业与机构董事,创办了“中欧论坛”,曾获法国荣誉勋位勋章。
第三十七讲:法国当代文学五十年
4月25日下午,法国著名作家与文学教授菲利普·福雷斯特(Philippe Forest)先生应邀在北外举办了题为“法国当代文学五十年”的讲座。讲座由北外法语系主任车琳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福雷斯特先生分享了他对法国当代文学的洞见,厘清了其发展脉络。首先必须承认,一般而言,由于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需的“距离”,当代文学研究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学院派的文学研究厚古薄今的倾向根深蒂固,学者们倾向于认同已经盖棺论定的作家。近些年,人们对于当代文学的看法有所改变,不再一味贬低,而是试图发现精品,当然,这样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其次,要想对某一对象进行研究,首先要对其进行界定。那么法国的“当代”文学究竟起于何时?研究者们几乎一致认为,上世纪80年代对法国文学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而促成这一转折的就是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罗兰·巴特早期对先锋主义推崇备至,但到了1979年他转变了思想,跳出了“现代性”的局限,为21世纪的文学开辟了道路。此外,有很多一线作家或评论家同时进行了类似的文学探索。比如阿兰·罗布-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也投入到新自传的文学尝试中。
福雷斯特先生介绍了法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创作特色,那就是大量出现的自我虚构(autofiction)作品。“自我虚构”一词由法国作家、批评家塞尔日·杜布罗夫斯基(Serge Doubrovsky)创造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流行,被学术界、媒体、作家、评论家广泛运用,势头之盛,甚至可以被视为一个流派。狭义而言,只有塞尔日的小说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我虚构;但广义而言,大量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都可以被看作自我虚构,即一种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创作的小说写作形式。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挫折、创伤、死亡以及私密生活往往是写作的源泉和主题。所以有人指责自我虚构带有明显的自恋和自我中心主义的痕迹,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必须指出,真正伟大的作品即便源于自身经历,也是超出了个人经验并具有普世价值的。这类小说的一大贡献是让被先锋派、结构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驱逐的现实主义,以一种新的面貌回到文学领域。回归现实还有一种重要的写作方式就是历史小说的再度发掘。小说可以讲述过去,但更应该讲述当下,这是巴尔扎克那个时代的现实主义就想实现的。
小说可以描述此地,也可以憧憬别处。这是法国文学的另一种传统——对异域的兴趣。当代文学同样实现了对这一主题的创造性回归。
讲座最后,车琳老师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向福雷斯特教授赠送了《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法国卷。该书是由我系文学方向教师团队完成的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的子项目成果,呈现了20世纪最后20年法国文学的全貌,收录了556位法国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在1980年至2000年间出版的848部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和理论批评著作,其中收录了菲利普·福雷斯特教授的3部作品——《超现实主义运动:诗歌、小说和戏剧》(LeMouvementsurréaliste:Poésie,roman,thétre)、《原样派史话》(HistoiredeTelQuel)和《永恒的孩子》(L’Enfantéternel)。
第三十八讲:乔治·西默农——生平与作品
受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署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的共同邀请,比利时列日大学文学教授、乔治·西默农研究学者洛朗·德穆兰(Laurent Demoulin)先生做了以《西默农生平及作品》(Georges Simenon : vie etuvre)为主题的讲座。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署驻华代表丁爱宇(Emmanuelle Dienga)女士出席讲座,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比利时籍外教柯丹妮(Stéphanie Crêteur)女士主持讲座。
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西默农的生平和作品简介。主讲人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西默农的生平与作品。乔治·西默农于1903年出生于比利时列日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从小自命不凡。父亲是卖保险的小职员,安静沉稳,性格忧郁,而母亲则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家庭妇女。父母的影响贯穿西默农的一生:他的父亲是其笔下经典人物麦格雷探长的原型,而母亲对弟弟的偏爱则成了他一生难解的心结,这些在西默农创作的中后期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西默农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年少辍学,但凭借自己的天赋与勤奋,很快便通过文学创作闯出了一片天地,名利双收。他一生热爱旅游和冒险,还曾在美国和加拿大生活了十年(1945—1955),自美国回国之后在欧洲受到了热烈欢迎,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的家庭悲剧:妻子精神失常,之后女儿玛丽-乔·西默农(Marie-Jo Simenon)又在花季年龄自杀身亡,给晚年的西默农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西默农于1959年定居瑞士洛桑,1989年长眠于此。他的母亲在1973年去世,此后他再也没有回到过他的家乡——列日小城。
西默农以惊人的创作速度著称,曾创下在三天内写完一部小说的记录。他一生创作的小说数量多达数百部,单“麦格雷探案”系列就有102部。他的作品被翻译为57种语言,在44个国家出版,真正地使法语侦探小说走向了世界。西默农的作品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以《麦格雷探案集》为代表的侦探小说,另一类是犯罪心理小说,比如《白雪污痕》、《猫》等。从西默农开始,侦探小说开始注重对犯罪人物的心理和作案动机进行剖析。
西默农成长于小产业者、小商人、手工业者的阶层中,年少辍学进入社会,独特的成长经历给他的创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因而他的作品多立足于普通人的生活,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是平庸人物。 “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被讲述”,“理解而不评判”,这是西默农的创作箴言。
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乔治·西默农作品续写大赛的颁奖仪式。2018为侦探之年,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署与中国法语联盟一起,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广州大学,在今年4月组织了侦探小说续写大赛,邀请所有在大学或法语联盟学习法语的中国学生为乔治·西默农的小说《死刑》创作结尾。本次大赛历时一个月,分为北京、西安、武汉和广州四个赛区,北京赛区最终匿名评选出了三位获奖者,由丁爱宇女士和德穆兰先生公布优胜者名单并为其颁发奖品。我系研究生潘晨茗荣获一等奖,我系本科二年级学生陈银荣获二等奖,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初中生周星锐同学获得三等奖。
第三十九讲:和平共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月15日上午,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阁下(Ahcène Boukhelfa)应邀访问我校,并发表了题为《和平共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以庆祝第一个“国际和平共处日”的到来。本次活动由我校法语系副主任王鲲主持。
阿尔及利亚大使阁下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国际和平共处日”的诞生过程。在阿尔及利亚的动议下,联合国大会于2017年12月8日通过第72/130号决议,宣布将每年的5月16日定为“国际和平共处日”,以定期激励国际社会促进和平、容忍、包容、理解和团结,鼓励国际各方打破种族、国籍、性别、文明、语言和宗教之间的隔阂。布哈利法阁下强调,此项决议是国际相关各方共同商讨的结果,是一项反映了各方关切与希冀的共识性文件。
布哈利法阁下表示,阿尔及利亚之所以向联合国提出此项建议,是因为“和平共处”的思想深深植根于阿尔及利亚的国民性之中。作为一个汇聚了多种文化、传统、宗教和文明的国度,阿尔及利亚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国家独立和现代化过程,如今又积极参与到国际反恐行动和国际调停斡旋活动中,这一切都孕育了阿尔及利亚人民心中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和平的热爱。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阿尔及利亚一直在为维持世界和平稳定以及国际友好关系做出不懈的努力。另外,阿尔及利亚与中国的友谊也非同一般。1971年,阿尔及利亚等23国向联合国大会发起提案,申请“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最终,中国在自身的努力和各方的支持下重新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在演讲中,布哈利法阁下还特别赞许中国在重获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为维护国际间友好关系所做的贡献,特别是中国1954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大使阁下着重强调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与阿尔及利亚提出的设立“国际和平共处日”提议相互呼应、异曲同工。他同时表示,中国通过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完成《巴黎协定》减排目标等行动,已经向全世界展示出了中国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决心和诚心。
布哈利法阁下最后表示,若想实现阿尔及利亚提出的“和平共处”号召以及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还需要国际社会各方付诸实际行动,以期构建一个和平、团结、和谐的可持续世界。
艾哈桑·布哈利法大使阁下是阿尔及利亚外交界的重量级人物,曾历任驻布基纳法索大使、驻阿根廷大使、驻乌拉圭和巴拉圭大使以及外交部美洲司司长等职,并从2016年5月至今担任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
本次演讲的法文概要刊登在本期“学术论坛”栏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