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跟痛症的研究进展

2018-04-04商强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痛症腓肠肌针刀

商强强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跟痛症[1]是指跟骨结节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导致足跟底部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又称足跟痛,常伴有跟骨结节前缘骨刺形成。多见于中老年人,该病属于中医学的“筋伤”范畴。该病的发生中医学多认为,是因患者足底部筋膜不当着力,其周围的骨骼受损,累及牵掣经筋,局部造成气血瘀滞,瘀阻不通,不通则痛,故出现足底部疼痛症状较明显,甚至造成行走困难;抑或因患者年老体衰,肝肾不足,肝主筋,肾主骨生髓,骨髓空虚,日久形成骨痹筋伤。现代医学[2]则认为跟痛症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1)足底跖腱膜损伤,引起炎症因子释放,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引起足跟疼痛。(2)跟垫脂肪组织病变。由于损伤和退变导致跟垫脂肪减少,纤维间隔组织破坏,引起足底周围的血管、神经、骨膜的慢性损伤和炎症,进而引发出疼痛症状。(3)多条神经在局部的卡压。胫后神经、小趾展肌神经、跟内侧神经等多条神经在循行路线上均有可能受到卡压而诱发出跟痛症的症状。

中医中药治疗该病疗效确切,方法诸多,现将中医中药治疗跟痛症的研究状况做一下总结。

1 中药内服

尹浩等[3]采用中药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法治疗跟痛症,其方为补肾活血方,其实质为六味地黄丸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而成。其具体方药为:熟地24 g,山药、山茱萸各12 g,泽泻、茯苓、丹皮各9 g,丹参、红花、桃仁、当归、赤芍、牛膝、川芎各10 g,随症加减。共观察60例患者,其中痊愈34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00%。王丽平等[4]对60例跟痛症患者使用口服舒筋活血合剂治疗,并与常规西药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表明中药组和西药组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午明显差异,而中药组在患者治愈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其舒筋活血合剂的主要成分为当归、独活、川芎、桑寄生、续断、鸡血藤等。其在方义中分析当归、鸡血藤等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效果;续断、桑寄生则具有益肾强筋的作用,而独活等药物则发挥出了行气散寒的作用,诸药和合,共奏活血化瘀,消肿通络,补益肝肾的功效。祝震亚[5]对口服独活寄生颗粒剂治疗跟痛症进行研究。研究人员以独活寄生汤为底方,采用颗粒剂,其主要的方药为:独活9 g,桑寄生、杜仲、秦艽、防风、川芎、当归各6 g,细辛3 g,干地黄、白芍、肉桂、茯苓、甘草、怀牛膝、太子参各6 g。并随症加减:血瘀气滞型者,酌情加入制川乌、制草乌,丹参、红花等;寒湿型者加附子、干姜、苍术、薏苡仁等药物;肝肾不足者入枸杞、山茱萸、菟丝子、肉苁蓉等药物。研究结果为入组病例89例,治愈35例,显效39例,有效14例,无效1例,且患者在半年内均无复发及症状加重的情况出现。李俊[6]采用加味四斤丸联合海桐皮汤外洗治疗跟痛症,疗效较为满意。其总有效率为90%。加味四斤丸组方为肉苁蓉15 g,天麻10 g,威灵仙 30 g,菟丝子 18 g,白术 30 g,木瓜 15 g,熟地黄12 g,五味子6 g,怀牛膝12 g。四斤丸是《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的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挟湿受累,腰膝关节筋骨酸痛,腿脚无力,步行艰困,筋脉拘急,屈伸不能。此方立意宜从肝肾同源,肝主筋,肾主骨,中医的筋骨疾病多从肝肾论治。其方的主要功效为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2 手法

李冬[7]采用手法治疗跟痛症,临床人员在触诊时,特别注意患侧腓肠肌中下段周围的软组织的张力及紧张度,着重寻找患者的局部的高张力区域、结节样、条索样区域,临床人员发现此类型的区域多分布在腓肠肌的中下1/3处,在此处触诊时患者常感到疼痛较剧。术者在临床中常用按揉、弹拨等手法,力度由轻而重,逐步松解患者痉挛、疼痛的部位。经临床验证,此种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者认为腓肠肌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止于跟骨结节处,此肌肉在踝关节的各种屈伸活动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是最容易引发劳损的软组织。笔者认为跟痛症的治疗的根本,是修复腓肠肌的损伤,改善腓肠肌的高张力状态,减轻腓肠肌的挛缩、痉挛,才是真正的治病求本。王学志[8]在临床中采用所在医院的邵福元主任医师独创的“邵氏无痛手法”处理跟痛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手法操作首先对足底的疼痛区域进行按揉、点按,以局部的硬结部位为主,施力由轻到重,手法力量缓慢增加,手法操作的强度以患者感到疼痛且能够耐受为宜。再则对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施以拿捏手法进行松解治疗,总有效率达98.22%。由此可证该手法治疗跟痛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使用验证。黄桂忠[9]等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其手法操作程序为先以指揉法按揉承筋、承山两穴,用指揉按法进行揉压,再以足跟部的阿是穴为中心进行指揉按压,然后取足跟部的周围穴位:如申脉、照海、昆仑、太溪等穴,施以按揉、弹拨等手法,其手法强度以患者局部出现酸麻痛感为度。最后拍打涌泉穴。该研究结果表明显示,使用该手法推拿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3 中药外用

翟彦杰[10]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使用化瘀通络浴足方治疗跟痛症,研究结果疗效显著。其外用方主要组成为川芎、延胡索各20 g,乳香、没药各12 g,桃仁、红花各 15 g,秦艽 30 g,青皮 10 g,地龙 5 g,牛膝 6 g;随症加减:若疼痛较剧酌加自然铜、血竭等药物。本外用方从瘀血论治,以大量活血化瘀药物为主,配合理气通络之品,二类相合,组成活血理气之剂,共奏化瘀通络之功。张文涛[11]认为中药熏洗可以起到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等诸多作用,因此临床人员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跟痛症达到了较高的疗效。其熏洗方为自拟方,处方如下:牛膝25 g、桂枝12 g、海桐皮12 g、地骨皮 22 g、伸筋草 17 g、黄柏 25 g、羌活 12 g、独活 15 g、防己 12 g、透骨草 12 g、三棱 18 g、莪术 17 g。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江显俊[12]采用外用中药熏洗联合耳穴疗法治疗跟痛症,在改善患者的VAS评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外用熏洗方为海桐皮汤。其主要组成为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各6 g,当归4 g(酒洗),川椒 9 g,川芎、红花、威灵仙、白芷、甘草、防风各3 g,煎煮取液外用熏洗。

4 针灸

陈春花[13]研究针刺结合艾炷直接灸治疗跟痛症。针刺组针刺时选取以下穴位:阿是穴、太溪、昆仑。针刺时,毫针垂直于穴位,快速刺入,施以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务必待患者得气后留针一定时间。药物组口服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和骨康胶囊。最终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和药物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案均可以减轻足跟部的疼痛,但是针灸结合的总体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刘菲菲[14]运用手针针刺的方法治疗跟痛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其针刺组选穴为第二掌骨全息穴足穴和足跟点。针刺时以毫针紧贴于骨膜,垂直刺入穴位,其深度以不刺入骨膜为度,针刺后施以适当强度的提插、捻转手法,务必以患者得气为度,然后令患者留针,同时做各种运动及动作,如跺足或行走等,注意在活动时嘱患者尽量以足跟部的疼痛区域着地。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5 针刀

殷岳杉[15]通过临床研究跟痛症患者予以小针刀治疗前后足底应力学变化,其具体的方法为针刀切割跖腱膜松解术。通过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足底部5个不同区域的数据,而后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刀松解后足底部局部的跖筋膜附着跟骨结节处压力减轻,足部疼痛缓解。由此可见,针刀松解治疗术有助于患者恢复足部正常的力线,同时也说明跖腱膜炎与跟痛症之间在发病机制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朱镜分析了针刀治疗跟痛症的原因,认为针刀的松解治疗,可以达到松解局部软组织的黏连、瘢痕及挛缩,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纠正患者足底软组织的力学平衡。曹文吉的研究中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跟痛症。术中常规手术消毒,局部浸润麻醉,严格无菌操作,依照针刀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松解手法。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外用。结果表明针刀松解组较对照组更加有显著的疗效。

6 结语

跟痛症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中医方面认为该病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有关,因此无论是中药口服、中药外用,亦或是针刺、推拿手法等诊疗方法,在选取经络及穴位时,除了足底部的阿是穴或局部压痛点外,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均有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的功效。中医中药治疗跟痛症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的,临床疗效获得了患者的满意。但是跟痛症的治疗目前仍然存在短期效果佳,长期效果尚不理想;治疗时患者产生的疼痛感较明显等诸多现状,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寻找出更适宜的治疗跟痛症的诊疗技术。

猜你喜欢

痛症腓肠肌针刀
王培民教授辨治跟痛症经验浅析
中医治疗跟痛症的研究概述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网球腿的超声诊断价值*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泡脚加点药,跟痛症拜拜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腓肠肌损伤的MRI临床诊断研究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