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杂志到一个文化品牌
2018-04-04■王栋
■王 栋
所谓“互联网杂志”就是把杂志变成作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产品之间的“连接器”;变成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过滤器”。
《清风苑》是江苏省检察院主管主办的一本综合政法杂志,创刊也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
在过去,《清风苑》取得过令人骄傲的成绩,也曾深受读者的喜爱。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传统纸媒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怎么在新时期生存下来并继续发展?今年1月,我接手这本杂志后,思考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是:让《清风苑》从一本杂志变成一个文化品牌。
第一步,是要让《清风苑》这本杂志本身变得好看起来。
在我看来,一本杂志要能达到“好看”的标准,就是要做到“有料、有用、有趣”。
所谓“有料”,就要以杂志的“封面故事”为载体,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报道。针对每一期的选题,我们会选择两到三个省份,通过对相关领导、专家学者、承办干警的采访来构建一个既有宏观又有微观的叙事体系。
所谓“有用”,就是以“司法实务宝典”为载体,刊发一线干警在司法实务工作中积累出来的好的经验做法。我们的“司法实务宝典”,既包含检察工作实务、也有法院的工作实务,这样一来,就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让法检两家的干警可以了解彼此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司法实务能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全面性和包容性,能够同时学习检察和法院司法实务的《清风苑》也成为了律师学习的好帮手,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所谓“有趣”,就是在杂志中开辟了书单、书评、影单、影评、游记、美食等板块,增加了杂志的可读性,为干警工作之余提供了一些休闲娱乐的信息。
第二步,是将《清风苑》从一本传统纸媒变成一本互联网杂志。
所谓“互联网杂志”就是把杂志变成作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产品之间的“连接器”;变成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过滤器”。
“连接器”是指,我们的每一篇文章的标题下面,我们都会印上作者的微信二维码,读者可以直接添加作者成为好友进行直接的沟通联系;在文章的底部还会有一个分享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微信扫码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自己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让杂志上的文章可以在网络上传播得更广。此外,我们“书单”中推荐的好书,读者可以通过扫码一键下单购买,而在“影单”板块,读者也可以通过扫码来观看到最新的电影预告片。
“过滤器”是指,互联网新媒体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信息数量的庞大。但信息数量的庞大,也会给人们带来选择的困难。所以我们联合国内知名的法律出版机构,由他们每个月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十本好书;上海市高级法院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庭前独角兽”为杂志提供在公众号上阅读量和转发量最高的法官实务文章;我们的编辑也会对大量即将上映的电影进行调查研究,推出最适合法律人的推荐影单。
第三步,是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将“清风苑”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
一是我们推出了“清风苑系列海报”。新媒体时代,海报成为年轻人最喜爱的文化产品之一。构思巧妙、制作精良的海报往往会在朋友圈中形成刷屏之势。2018年我们推出“清风苑节日海报”“清风苑二十四节气海报”等系列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
二是我们推出了“清风苑检察官联萌”的检察文化宣传品。过去,因为检察业务的多样性,要想详细的介绍检察职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了能更加直观、也更便于受众了解,我们设计了六个展现不同检察职能的检察官Q版人物形象,制作成了一组检察文化宣传品。“清风苑检察官联萌”,也是中国第一套能够较为完整展现检察机关职能的检察文化宣传品,一经推出,供不应求。
三是我们推出了司法实务经验在线交流平台——“清风苑Live”。中国的法学院,往往只注重法学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司法实务经验的传授;检察官学院、法官学院的培训又存在着参训机会少、覆盖面小等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司法实务经验的交流和传承,我们通过邀请全国各地优秀的检察官、法官在微信群内以语音和图片向法律人讲授司法实务经验的方式,推出了“清风苑Live”这一互联网产品。经过5个多月的发展,目前已建立“清风苑司法实务经验交流群”35个,用户超过17000人,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用户人数最多的司法实务经验在线交流平台。
这个平台的推出,打破了地域、部门、身份之间的壁垒,真正地构建起一个在司法实务经验学习和交流领域的法律共同体,同时也为法院、检察院的年轻人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快速成长的平台。
除了上述创新,我们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山东泰安检察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发的App也已制作完成,正在修改完善中,近期将向公众发布;我们的音频、视频节目也正在策划、筹备中。未来,我们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前行,努力将《清风苑》办得更好,为检察机关打造出一个更好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