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丝眼中的《方圆》

2018-04-04■王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6期
关键词:方圆选题杂志

■王 鹏

作为一本创刊于1993年的“老牌”法治新闻杂志,如果说有什么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不一样的视角”,可能就是“方正法度,圆融情理”的办刊理念。

“读者的认可就是最大的动力”,这话不虚。每次从方圆微信公众号看到类似留言,除了虚荣心获得极大膨胀,粉丝的反馈也在不断提醒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不一样,到底哪里不一样?用商务范儿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思维”。用户需要得到什么?我们又可以给用户提供什么?

粗略梳理了2017-2018年微信留言,发现粉丝关注反馈最多的大致有5个方面,也是《方圆》“产品”所具备或可进一步提升的5个基本元素。

有视野:方正法度,圆融情理

网友竹文:正如《方圆》期刊上写的,方正法度,圆融情理。每个法律人都应懂得法的真正意义。

作为一本创刊于1993年的“老牌”法治新闻杂志,如果说有什么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不一样的视角”,可能就是“方正法度,圆融情理”的办刊理念,“大法治”观察视角,即在基本的政治框架内,以法治思维方式观察记录解读当下新闻事件,以人性人情人文的精神坐标审视现实生活。

创刊初始,《方圆》属于典型的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纪实类法制文学风格。2002年《方圆》改版,确立了“方正法度,圆融情理”的办刊理念,由原来法律文学刊物转向法治类新闻杂志,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比如《贪官为何越判越轻》《济南爆炸案,段义和》《一位退休检察官与84份阵亡通知书》等。其中,《举报庞家钰》一文,荣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近年来,杂志陆续推出了《蚁贪》《雅贿江湖》《三非老外》《白银往事》《宝贝回家》《体坛反腐》等报道,也是立足于“方正法度,圆融情理”的办刊理念,相继引发舆论热潮。

有理想:将“时代”坐标拉长

网友吴凡:有趣,有料,有态度!

每个有理想的人都自带光芒。杂志也不例外。

今日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作为新闻产品,时效性很重要,新闻产品因此也被称为“易碎品”,同时,作为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瞭望者,报道者的眼光、品格、职业精神也很重要,所以,新闻人要以“写史”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字,保持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

《方圆》的出刊周期决定了赶追新闻事实的方式方法“不一样”。2005年1月,《方圆》出版周期由月刊改为半月刊,2008年改为旬刊。但就当下的新闻传播速度和容量来说,单纯拼时效,杂志还是没有优势,只能在报道的深度上下功夫。从静态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新闻、策划选题,发掘新闻热点背后的深层规律,将新闻报道的时空坐标拉长,着力记录法治社会进程的“时代性”。

梳理近几年《方圆》选题,大致可以分成事件类选题、现象类选题、观点类选题、调查类选题、人物类选题等。其中现象类的选题最具“年代感”。近年,《方圆》在中检报业中获得“影响力报道”的大都是此类选题。

报道将新闻点聚焦当下时代社会的现象类事实,关注各类群体不同生存状态,用法治的眼光和专业的视角切入,提炼“硬核”规律,做解释性报道,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社会问题背后的法治度量和制度设计,比如,《会所腐败》《白银往事》《海外留学生安全指南》等报道。其中《“三非”老外生存状况调查》荣获全国社会综合治理新闻一等奖,《问责通钢》被评为全国法制好新闻奖深度报道类一等奖,杂志还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抗震救灾先进期刊”,荣获“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有腔调:做有质感的法治新闻

网友雪花:文章选材,实地勘察,摄影的细腻,全文的组织,都挺棒。

前几日,读到北京一名检察官写的新书《检察再出发》,其中作者提到了“我们办的不仅仅是案件,还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用在杂志报道上,同样适用。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读者爱看案例,看重的是报道里的柴米油盐爱恨情仇。杂志报道,不单是案件消息,而要依靠跌宕起伏的叙事能力,妙笔生花的文字,传递一种人心可以感受到的抓力,“做有质感的法治新闻”。比如,杂志对于赵作海案件的报道。记者用感性的文字讲述了赵作海从监狱走出来到家乡的过程,以及监狱里11年的生活经历。读完整组报道后,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可能就是“纠结”。

“质感”的鉴赏力,还体现在杂志的视觉表达上。每一期,杂志确定选题后,美编要设计至少5-20个封面,一组图片故事七八张照片,摄影记者至少要拍五倍以上备选图片。经过多年探索,目前杂志的设计风格相对稳定,总体色彩偏向冷色调,简约现代的版面,封面图片一般会优先选取冲击强富有寓意的主题式新闻图片,不计成本,向一流新闻摄影作品看齐。其次是创意图片,不少设计来源直接取自世界一流艺术家,比如讲述“被遗忘权”的封面设计《被遗忘者》明显带有法国野兽派马蒂斯的风格。类似,种种细节决定了一本杂志的腔调与品位。

有知识:开拓“法智”崭新境界

网友TiAmo:这就是我的男神啊,他所有的样子我都喜欢都崇拜,唯一的男神。

不久前,方圆公号根据“抖音网红上政何以琛”推出了一篇人物稿件,网友“丝滑dogyy”留言说,“成功把我圈粉”。

被采访对象、上海政法法学院法律系讲师王绍佳接受采访时说,“我一直给学生们强调的一点是:法律是思考出来的,不是背出来的。”

王绍佳的理解对于杂志也有启发。如何与活跃的粉丝互动,如何引导读者阅读,理解法治,开拓“法智”崭新境界,都是“成功吸粉”必须琢磨的问题。

对于“思辨性”,《方圆》2002年改版之后,便自觉探索,积极引入中青年法学家、学者型作者、骨干编辑记者参与策划重点选题写作,由单纯的案例纪实向思辨法治转型。从简单的法律条文宣传到法律知识到法治意识再到法治思维方式的养成,《方圆》自身的文本写作也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杂志不断摸索,陆续推出了不少带有“知识增量”,甚至是专业检察题材的影响力作品,比如聚焦环境保护的《生态检察》系列封面、纠正冤假错案的《现代洗冤录》、解释刑事追诉期的《逃亡21年》、解读英烈名誉权的《为英烈要个说法》、分析民法典出台过程的《亲历编撰民法典》、民生关注热点的《传销洗脑术》等等,都是立足于新闻事件,又不局限于案件事实,通过采访权威的检察官、律师、法官、学者等,对于事件背后涉及的人情法理、司法实践、社会深层原因以及国际视野里的域外经验等知识点进行条分缕析。

全媒体背景下,杂志又发挥新媒体“短、平、快”的优势,根据即时热点,推出了《嫖娼被抓,你想知道的法律问题都在这里》《贪污、受贿到什么程度要判死刑?改标准了》《于欢案:为何是最高检介入而非最高法?》《刘强东涉嫌性侵,“获释等待接受传唤”是什么意思?》等新媒体作品,屡屡被长安剑、网易、腾讯等网媒转发,其中《张大伟回国投案自首,为什么追逃爱劝返?》一文的微博阅读数高达1126.7万。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参考:永远不要低估读者!读者并不排斥专业的法治报道,反而更渴求专业新闻背后的通识性解析,关键是如何做到权威专业、通俗易懂。

有前景:“互联网+”全媒体传播产品链

网友ARATA:第一次看法律文书看得让人感动。大学浑浑噩噩一年,好像再也找不到学习法学的原因了。但是看了这篇文章感觉又回来了。我们学法的人以后做的是有意义的事啊,心里这样想的。

这段留言写在公号转发的“药神”案起诉书和释法说理书的微信文章后面。这篇文章是公号转发,并不是一篇杂志稿件,只是综合了相关电影、法律文书、案情等即时推出的新媒体产品,却引起读者共鸣。近年,此类操作作品很多,很受读者欢迎。

“互联网+”背景下,杂志必须要逐步突破传统纸媒圈定的新闻选题操作规范和产品形态,看得见最热的新闻事件,用得上全媒体立体式传播渠道,玩得转“碎片化”新型新闻产品模式。这也与新时代中央政法委部署的政法网络新媒体如何创新发展的理念相契合。

近年来,杂志也在积极整合现有采编力量,融合传统出版与新媒体数字推广,设立了微信、微博、企鹅号、网易号等7个新媒体传播平台,不断探索更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新闻产品。比如,徐玉玉案件、越南新娘、赴韩整容、学区房等报道,都是有策划,有步骤,有条不紊进行“碎片化”传播。以白银案为例,杂志通过“新媒体—报纸—杂志”全媒体传播思路,先期推出了新媒体微信作品5篇,后报纸杂志作品落地,2017年11月5日杂志出版了《白银往事》封面报道,案件宣判时,再次推出新媒体作品3篇。其中《现场直击白银案庭审》推出后短短1个多小时,点击量就达近40万,回帖数万。《检察官谈白银案》被网易转发后,有近10万人回帖。

令人欣慰的回馈是,在纸媒步履维艰的当下,杂志纸质发行已经突破11万份。在数字销售方面,杂志也与龙源、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9家数字媒体建立合作关系,销售也在不断增加。2013-2017年,杂志均入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评选TOP100,排名逐年上升。

猜你喜欢

方圆选题杂志
十月打了霜
大禹治水
撞不周山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杂志介绍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