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格助词使用技巧
2018-04-04贾智刚
贾智刚
(中央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1)
日语中的格助词与英语介词功能相似,同属虚词,这类词往往具有多重意思,且使用方法在不同语境中也不尽相同,故对母语为非日语的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误用率很高。同时,它们在语句表达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目前也暂无学者对其使用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因此,笔者将多年积累的格助词使用及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日语教学者和学生使用格助词提供参考。
一、格助词定义
格助词属封闭性词类,它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开放性词类的数量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在解释格助词前,首先需了解“格”的概念。格通常是连接名词与动词(主要以谓语体现)的桥梁,是名词在句中与谓语构成特定语法关系的核心。格可以分为表层格和深层格,一般用が、を、で等格助词表示表层格,深层格通常指“行为主体”“地点”等,它们属于语义学的范畴。
日语中,助词属功能词,它与动词、名词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实意表达。从“私は空港で母へのプレゼントを買いました”(我在机场买了给母亲的礼物)这句话就可看出,下划线标注的功能词表达了主语谓语间的从属关系,诠释了完整的表达意愿。故助词在日语表达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综上,格助词是格实现的方式之一,是一种格标记。通过大数据反馈,格助词在日语中出现频率占到所有用词的11%,但目前语言学界对格助词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表1总结了日语学大家们对格助词的界定[1],[2]。
从表1可看出,“が、を、に、で、へ、と、から”因其能明确地表示句中名词与谓语的关系,将它们归为格助词各方并无争议。而まで偶有作为副词使用,例如,“そんなつまらないものまで買うんですか”(连那么无聊的东西都买呀),より会连在动词之后,例如,“時間がないのなら、旅行はあきらめるよりしかたがない”(如果没有时间的话,旅行只好不去了),故部分学者不赞同将其归为格助词。の表示名词与名词的关系,例如,“大学の先生”(大学的教师)。“零格”指句中不需要加格助词的名词,例如,“今朝、何も食べなかった”的「今朝」。は表示句子的主题,而不属名词与谓语间的格关系,故部分学者也未将它们纳入格助词范围。
笔者参考以上学者对格助词的界定,并结合自身研究,将连接句中主语(名词),表明其与动词格关系的一种功能词定义为格助词。“が、を、に、で、と、から、まで、より”可归为格助词。“の”并非连接名词与动词,不属于笔者定义范围内;零格没有具体符号,也被排除在外;由于“に”和“へ”都有表示目的地的用法,很多情况下可互换,为保证特征的唯一性,故笔者认为应将“へ”排除在外。
表1 格助词的界定
注:○视为格助词,×视为非格助词。
二、格助词的用法
格助词用法的不统一相较于格助词的界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各学者对其使用标准和尺度认知各不相同。为便于将零散又缺乏统一标准的理论进行总结,以便大家对格助词进行灵活应用,笔者首先对其用法进行介绍[2],见表2。
表2 格助词的用法
续表2用法代码说明例句と-2想法及言语等内容絶対成功できるものと信じているから-1时空的起点朝六時から勉強し始めたから-2表意动作进行的主体私から部長に報告してあげましょうから-3事物材料构成内容水は酸素と水素からなるまで-1时空的终点駅まで一緒に行きましょうまで-2极限一人で持てる重量は二十キロまでと決められているより-1比较的对象タクシーで行くよりも地下鉄で行ったほうがいいですより-2时空起点五時より会議を始める
表2是笔者在日语语言学家对格助词用法划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理解,总结出的用法划分。格助词在主动态、被动态及使役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笔者将使役句和被动句中的格助词包含在内。使用频率越高的格助词,可供教师研究参照的样本数量越多,故分类也就越细,这样也可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有针对性地学习。
三、格助词使用策略
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格助词时都有自己的方法,总结起来分别是:根据应用规则、中日语对照分析、记忆中的程式化搭配、语感选择和逻辑推理。这些策略在特定的环境中的确可对格助词应用提供有效方法。故本文将通过对受试者进行试题测试,并对测试对象解题思路进行询问,总结其解题思路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以期为教师授课提供思路与技巧。
(一)根据应用规则
该解题方法是学生根据自己领悟的语法规则来进行格助词的选用。这些规则通常是在教科书上学到的,或是自己在生活中的总结。再对其进行划分,具体是:
1.根据格助词规则
这类策略一般受教科书影响较大,学生根据格助词在语境中表示的具体意思和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来进行使用。
大部分日语教材在介绍格助词使用时,都以“格助词X表示……”的搭配出现[3]。例如,で-5表示原因、理由的这类用法,格助词“で”接在体言后可表示某种原因和理由。例如:
(1)[私は図書館()新聞を読んでいます。](“( )”内为受试者名号,“[]”内为原题目,下同)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这个是动作发生的地点。
(2)[子供()チョコレートをや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子供」是动作涉及的给予点,所以要用「に」。
(3)[王さんは旅行()学校を休みました。]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旅行で」表示的是动作事物的原因。
(4)[会社の計画()はこの技術問題は扱われていない。]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で」就是表示动作进行的场所及范围,可具体也可抽象。
这是较为典型的根据教科书进行格助词选用的范例,其实也是很适用的套路。
2.根据句型规则
这种解题方法是学生利用学过的固定句式套用。一般为使役态句型、被动态句型、“~は~が”及“~より~のほうが”等。
(5)[李さんは隣の人( )夜遅くまで騒がれた。]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李さんは隣の人が夜遅くまで騒がれた。]这个似乎是我在课本中学到的句式。
(6)[山田さんは青春の大半()戦場で送った。]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填「が」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不是有「~は~が」这么一个说法,所以填了「が」。
当句子是被动句或使役句的时候,学生常常根据句型规则套用句式。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应试方法,但是当记错句式或者不求甚解地机械套用时,就会造成失误,例如上面例句。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理解习惯进行引导性的、归纳性的教学。
3.根据动词规则
这类使用方法是根据动词在句中的具体指意或词性来选择格助词的方法。在本文中以を-4、に-1、で-1为代表。
(7)[田中さんは企画会社()勤めてい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如果用「で」表示田中在什么地方工作,我觉得就可以用。如果具体表示在某个公司工作,用「で」的话,我觉得有点怪。
(8)[私はまいにち公園()散歩す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这个「散歩する」的动词好像就是表示移动性的动词,所以用「を」。
(9) [李さんは毎日研究室()実験しています]。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在研究室,其后面是表示动作,所以用「で」。
众所周知,表示场所的格助词要与句中动词的释义对应,比如表示状态性动词用に、动作性动词用で、移动性动词用を。虽知道这些搭配规则,但到实际应用时一定要分析具体动词的真实含义,否则会出现理解偏差。
4.自创规则
这类策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臆想编造的搭配规则,例如:
(10)[門の前()自動車が泊めてあ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在这句话中用「で」是因为后面有表示发生动作行为的动词,在门前发生了什么……
(11)[ロシヤ語( )日本語に訳す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因为「訳する」这个动词是自动词,但是因为这是人主动的行为,所以用「を」。
(12)[アメリカ( )タクシーに乗っても、チップを渡す必要はあ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这个句子感觉提及美国而后接着叙述美国什么的,用「では」有承接上下文的感觉。
可见,在外语的应用中,学生绝非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应用,他们通常用主观的认知来进行臆造,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提醒学生,切勿采用该方法解题。
(二)中日语对照分析
这种策略是学生将日语翻译成自己的母语(在这里指中文)进行理解,尤其是大部分可选格助词和个别必有格助词在中文中都有一一对应的词,因此这样来选择格助词也不失为一种技巧[4]。
(13)[英語を中国語()訳す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这句话里选择「に」就是感觉把英语转换成中文。
(14)[海外投資()成功した中国企業があまり多くない。]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就是表示对于海外投资而言。
(15)[彼はいつも背広()ネクタイといった服装してい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就是与什么一起的意思,所以选「に」。
(三)记忆中的程式化搭配
这种策略是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固定短语来进行格助词的应用。
(16)[中国は経済力()富む国になった。]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因为「欠ける」和「富む」是对反义词,「に欠ける」用「に」,所以这里就用「に」。
(17)[初めて北京に来たころ、人の多さ()びっくりした。]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这个记得有「にびっくりする」及「に驚く」这样的。
(18)[北京()、オリンピック大会の準備を進めてい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这句话就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进行某项事情,这个地区的国家机构就用「では」。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需要有一定的阅读和生活积累,同时也要不定时加深记忆。
(四)语感选择
这种策略是一种半意识语言能力的体现,是应用第六感来选择格助词。正如王尚文所定义的: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5]。
(19)[桃の木に桃()実ってい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凭感觉,再顺着读,觉得就是应该填写「が」。
(20)[桃の木()桃が実ってい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很多时候是自己念,然后按照感觉来写「に」。
(21)[車に雪()積もってい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读了一下感觉「が」更顺口,就填了「が」。
这种方法具有某种合理性,因为人的感觉是基于大脑平时对相关活动的刺激表现。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条件反射做出决定并非偶然,当然也绝非能反映事物实际。换而言之,在应试中这也是一种做题的技巧。
(五)逻辑推理
这种策略是学生依据对格助词使用原则的积累,再结合自己的逻辑推理来进行格助词的应用。
(22)[小野さんはドイツ製の車()ほしがっている。]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这个句子其实并不太确定,「ほしかる」用于第三人称,第一、二人称应该是「ほしい」,所以感觉用法应与「ほしい」一样。
(23)[「“よ”()始まる言葉を調べたい]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这个常用自动词一般都有这样的结构:「会議が始まる」,所以得出应该填「が」。
(24)[あの時代の仙人はびゅんびゅん空()飛んでいた]
受试者口述解题思路:因为感觉神仙在天上飞,所以是动作发生的范围地点,就选择「で」。
学生通常根据句型相似、搭配相似、意义相似等架构,结合主观逻辑来进行推理。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错误率也占不小的比例,比如以上三个学生的推理判断。
笔者根据数理统计论中的抽样分布理论,将教学过程中收集的大量调查样本,分别对应用以上五种策略进行应试的正确率进行回归分析。各策略使用频率和正确率见表3。
表3 格助词使用策略及对应正确率统计
从表3可得,使用正确率与使用比率并非完全呈线性对应关系。学生使用“根据应用规则”各项比率较高,这可能源于受教科书及教师授课影响较大,同时这也是使用正确率较高的原因。因此,在目前的语言环境下,笔者建议,在格助词教学上,应引导学生落脚于教科书知识点的积累和生活中的总结,根据自己领悟的语法规则来进行格助词的选用,这样较为合理,同时正确率也能得到保证。
四、各使用策略的应用技巧
鉴于以上策略使用的比率和正确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其应用技巧及要点作如下介绍。
(一)根据应用规则
本策略应用率为62.6%,正确率达62%,远高于其他策略应用率及正确率。但具体到各分项,情况就相对复杂,存在不平衡性。应用率和正确率最高的是“根据句型规则”,究其原因是日语被动态和使役态中的格助词相对较少,不外乎是“が、を、に”三者,且句型数量不多也便于记忆和运用。因此这种方法容易掌握要点,学生可将此作为突破口,作为先期掌握的一类词。其次是“根据格助词规则”,比如“に”表示目的/结果,“で”表示原因/材料,“から”表示起点,“まで”表示终点。该类中“根据动词规则”包括“根据动词语义”和“根据动词词性”。前者主要出现在选择跟地点有关的格助词“に、で、を”时,必须根据动词的表意来选用,即静态动词地点用“に”,动作动词地点用“で”,移动动词地点用“を”。同时,学生除了了解这类词的应用规则外,还应知道每一类动词的典型表达例句,记住这些例句,与之搭配的格助词就能驾轻就熟地运用。“根据动词词性”这一策略主要应用在,选择自他动词前面的“が”或“を”时,他动词前接“を”,自动词前接“が”。但在具体动词的运用上,部分学生经常将他动词与自动词混淆。这就要求我们在日语教学中,除了分析句型、学习语法规则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强制记忆语块。“自创规则”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表达事实,显然不应作为科学的应用方法。
(二)中日语对照分析
由于日语中的格助词与部分中文介词或连词存在对应关系的唯一性,例如に-9等同于“让”,に-10等同于“被”,で-2等同于“用”,で-5等同于“因”,から等同于“从”,より等同于“比”。记住这些,在使用中便不会出错。
但也得注意,某些格助词与中文并非存在对应唯一性,例如表地点的“に、で、を”翻译为中文时,都有“在”的意思,因此不推荐用“中日语对照分析”的方法进行应用。
(三)记忆中的程式化搭配
这种方法能保证正确率,但应注意记忆的融会贯通,比如学生除了把“名词+格助词”作为程式化搭配来记忆外,还应把动词纳入程式语。
在教学中可利用不同标注符号来突出程式化的格助词搭配,还应记录好其他格式化搭配。因所谓的固定搭配并非一成不变,比如表示场所的名词、表示变化过程的名词,等等。例如以下几个常用词的一些用法:
[合う]一致する、理にかなう。例:①意見が合う。②道理に合う。
[掛ける]①ささえてとめる。例:壁に地図を掛ける。
②とりあげる。例:この提案を会議に掛ける。
[走る]①力を尽くして行く。例:全力で走る。
②速いスピードで動く。例:ハイウエーを走るバス。
③液体が低いところへ移動する。例:汗が走る。
[積もる]①さらに加わって高くなる。例:ちりも積もれば山となる。
②値段·数量などを概算する。例:工事費を積もってみる。
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一定要广读日文报刊,留心做好笔记。
(四)语感选择和逻辑推理
从表3看出,此两种方法并不能保证使用的正确性。它与日语学习水平有关,说到底,还是需要相当的阅读量和知识点的积累。这两种方法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
五、结语
本文根据日语大家对格助词的划分的资料调研和学习教育实践,基于功能性、代表性和唯一性等原则,对格助词进行个人划分及定义,以期为教学提供格助词讲授思路。同时,对日语学习者选用格助词的几种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总结了各种方法的实用性和合理性,以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解题思路,有针对性地教学。并且建议教师在讲授格助词时,在如何使用格助词上,应注重知识要点的强化教育和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推理能力,分类总结,由易到难,多管齐下,突破这一技术难点。
参考文献:
[1](日)浅山佳郎.中上級学習者の格助詞に関する中間言語について[J].神奈川大学言語研究,2001(23).
[2](日)上村文子.第二言語の文法習得-格助詞二を中心として[J].ありあけ,2003(2).
[3]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二[J].外国语,1994(5).
[4]李荣宝.双语语义表征及其通达机制:对外语学习者的心理学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5]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