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性钢渣磷肥修复污染土壤的效果
2018-04-04韩晶晶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张 坤,韩晶晶(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诸多重工业企业改造、迁址;遗留的企业场地往往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土壤中铅、锌、铬、汞、砷等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规范限值[1]。其中,铅(Pb)污染程度较严重、分布较广泛,且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毒性较强,形成的重金属盐类溶于地下水后,易经过饮用水、植物吸收等途径摄入到人体内[2-3]。
钢渣磷肥(thomas phosphate,TP)可用于铅污染土的修复,它通过改变pH、有效磷含量和化学反应降低土壤中Pb的浓度[4-6]。与传统固化/修复剂(如生石灰和水泥等)相比:钢渣磷肥属工业副产品,价格低廉,重金属去除效果明显;利用钢渣磷肥修复污染土壤,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此外,与水泥、石灰修复后土体呈强碱性不同,其修复后土体pH<10,有利于土体资源化或场地再次开发利用。
钢渣磷肥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磷酸四钙和硅酸钙。钢渣磷肥对Pb的修复机制包括:沉淀/共沉淀、离子交换吸附等形式;钢渣磷肥中的Ca2+被Pb2+置换出来,形成的磷酸铅沉淀溶解度较低,耐酸碱性好,化学修复性好,在自然环境下极难被分解[5-11]。但是,对于TP本身,在碱性环境下,TP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度较低,从而降低了对Pb的修复化效果;因此需要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针对TP的改性,提高其可溶性以增加有效磷酸根的含量,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本文针对不同酸、不同浓度、不同龄期改性处理的TP,通过改性后TP溶液pH、电阻率、钙溶出量的变化探明了钢渣磷肥的有效磷含量变化规律。进一步地,将前期试验得到的改性效果较好的钢渣磷肥与污染土拌合,进行毒性浸出试验(TCLP),评价不同改性TP修复Pb污染土的修复效果,以期满足实际需求。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钢渣磷肥为商用钢渣磷肥,pH值为8.55,过200目标准筛得到;试验黏土取自四川省绵阳市,为低液限黏土,基本理化性质指标如表1所示。将试验用黏土风干后,过1 mm筛备用;采用硝酸铅(Pb(NO3)2)与一定质量的黏土相混合的方式制备铅污染土。对试验中所用钢渣磷肥和黏土进行X线荧光光谱仪测试,其主要化学成分分别列于表2、表3。
表1 试验用黏土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表2 试验用黏土主要化学成分
表3 TP主要化学成分
1. 2 试验方法
本文通过液固比控制,设定酸与TP的液固比为2 ∶1,各种类、浓度的酸溶液体积均为40 mL,对应20 g的TP,将酸溶液与TP混合,搅拌均匀,之后分别密封,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3、7 d。酸种类分别为:对草酸(OA)、乙酸(AA)、柠檬酸(CA)、硝酸(NA)以及草柠混合酸(OA ∶CA=1 ∶1),酸溶液浓度分别为0.1、0.25、0.5和1 mol/L,采用上述酸改性后的钢渣磷肥依次标记为O-TP、A-TP、C-TP、N-TP和OC-TP。
达到规定养护龄期后,取出并放入烘箱(60 ℃)烘干,时间设定为12 h;之后取出碾磨,并过1 mm筛备用。取10 g改性钢渣磷肥,按20 ∶1的液固比将去离子水和改性TP混合,放入250 mL的PE瓶密封,并放置翻转震荡仪震荡24 h,静置6 h,离心后取上清液,测试其pH值、电阻率和Ca溶出量(记为[Ca])[13],根据结果筛选出1~2种效果较好的改性钢渣磷肥。测试指标及方法见表4。
表4 试验用相应测试指标及方法
进一步地,测试此1~2种改性钢渣磷肥对Pb污染土的修复效果。设定土壤中Pb初始质量分数分别为:500、2 000和5 000 mg/kg(pb元素与干土质量比),即0.05%、0.2%、0.5%的干土质量(记Pb0.05、Pb0.2、Pb0.5);不同酸处理后的TP掺量分别为干土质量的0%、5%、8%、12%(记为TP0%、TP5%、TP8%、TP12%)。养护龄期分别为7 d和28 d。研究修复土中铅溶出量(记为[Pb]),以此评判铅污染土的修复效果。
2 试验结果
2.1 改性TP筛选
pH可反映出各改性钢渣磷肥中可电解出OH-的浓度,而可电解的OH-可与Pb2+反应生成难溶碱等难溶沉淀物;因此pH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改性后钢渣磷肥对铅污染土的修复效果。pH越大,OH-含量越多,对Pb等重金属污染物修复效果越好。而电阻率则反映了矿物中电解质的含量,电解质越多,电阻率越小,该物质在水溶液中产生的阴阳离子数越多。通过对比改性前后钢渣磷肥的电阻率,可表明某一种酸对钢渣磷肥的改性效果,即改性钢渣磷肥的溶解度,进而预判其用于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可行性。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几种酸对钢渣磷肥进行改性后其浸提液中的[Ca],判断其改性效果及其对应的浓度,并结合浸提液pH(见表1)、电阻率和[Ca]筛选出2种改性效果明显的钢渣磷肥,进行铅污染土修复效果的研究。
图1 不同改性TP浸提液pH
图2 改性TP浸提液电阻率
综上,优选出A-TP和N-TP 2种改性钢渣磷肥,采用此2种材料修复人工制备的Pb污染黏土,对此2种改性钢渣磷肥的修复效果进行研究。
2. 2 改性TP修复铅污染土效果分析
图4、图5为不同初始Pb浓度下A-TP、N-TP掺量对修复土[Pb]溶出特性的影响。由图4可知,[Pb]溶出量随A-TP掺量增加和养护龄期增长而降低。当Pb初始质量分数较低时(Pb0.05)时,7 d龄期6%的A-TP掺量修复污染土的[Pb]已满足美国环保部法规要求(<5 mL);初始Pb浓度较高(Pb0.2)时,当A-TP掺量超过 15%并养护28 d,修复土的[Pb]可达标;而当土壤中Pb初始质量分数继续增大(Pb0.5)时,养护28 d的A-TP修复土,在A-TP掺量低于35%时,修复土的[Pb]难以满足规定要求。
图3 不同改性TP浸提液[Ca]
图4 A-TP掺量对浸提液Pb浓度的影响 图5 N-TP掺量对浸提液Pb浓度的影响
由图5可知,[Pb]溶出量随N-TP掺量增加和养护龄期增长而降低。当Pb初始质量分数(Pb0.05)较低时时,7 d龄期10%的A-TP掺量修复污染土的[Pb]已满足规范要求(<5 mL);但与相同初始铅浓度、相同掺量的A-TP修复效果相比,A-TP修复效果见效更快,7 d龄期6%即可满足要求,而N-TP需要添加10%以上才能满足要求。28 d龄期后,6%的N-TP修复土[Pb]也可达到规范要求,在此铅污染物浓度水平下,二者均可作为工程选用药剂。
Pb初始质量分数较高(Pb0.2)时,当N-TP掺量超过20%并养护28 d,修复土的[Pb]方可达标,而A-TP掺量为15%的修复土养护28 d,即可满足要求,表明同掺量的A-TP对同浓度的铅污染土修复效果更好。而当Pb初始质量分数继续增大(Pb0.5)时,养护28 d的N-TP修复土,在TP掺量低于35%时,修复土的[Pb]难以满足规定要求。
3 结论
本文针对普通钢渣磷肥中可溶磷含量较低,对修复重金属污染物效果差的问题,对钢渣磷肥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修复效果。通过测试不同改性钢渣磷肥的pH值、电阻率和[Ca]溶出量,优选了酸的种类,并对优选出的改性钢渣磷肥修复铅污染土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
1)A-TP和N-TP的pH值、电阻率和[Ca]溶出量均较大,表明经此2种改性的钢渣磷肥可电解的磷酸根、氢氧根均有效增大。它们可用作备选修复材料。
2)在土壤中Pb初始质量分数不高于1 000 mg/kg时,掺量分别15%和20%的A-TP和N-TP修复土,经7 d养护后,均可满足要求。A-TP使用掺量较小,经济性较好。
3)当土壤中铅浓度较大时,2种改性钢渣磷肥对污染土的修复效果均难以满足要求,需考虑将它们与其他修复材料结合使用,以提高修复效果。
[1]廖晓勇, 崇忠义, 阎秀兰, 等.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中国环境修复领域的新课题[J]. 环境科学, 2011, 32(3): 784.
[2]王碧玲, 谢正苗, 孙叶芳, 等. 磷肥对铅锌矿污染土壤中铅毒的修复作用[J].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5(9): 1189.
[3]赵述华,陈志良,张太平,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固化/修复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2013, 44 (6):1531.
[4]王洪才. 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和固化/修复化修复技术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4:5.
[5]刘志鹏,李书鹏,郭丽莉,等. 铅污染土修复化药剂性能的对比研究[J]. 环境工程, 2015, 33 (7):152.
[6]张亭亭,李江山,王平,等. 磷酸镁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的应力—应变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6, 37(S1):215.
[7]魏明俐,伍浩良,杜延军,等. 冻融循环下含磷材料固化锌铅污染土的强度及溶出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5, 36(S1):215.
[8]魏明俐,杜延军,刘松玉, 等. 磷矿粉修复铅污染土的溶出特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 (4):768.
[9]DERMATAS D, SHEN G, CHRYSOCHOOU M, et al. Pb speciation versus TCLP release in army firing range soil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6, 136(1): 34.
[10]MA Q Y, LOGAN T J, TRAINA S J. Lead immobiliza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s and contaminated soils using phosphate rock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95, 29(4): 1118.
[11]SU X, ZHU J, FU Q, et al. Immobilization of lead in anthropogenic contaminated soils using phosphates with/without oxalic acid[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5, 28 (7): 64.
[12]DU Y J, WEI M L, REDDY K R, et al. New phosphate-based binder for stabiliz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heavy metals: Leaching,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4, 146 (7):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