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电商将迎来大发展
2018-04-03董军
董军
去年,二手车电商领域可谓热闹异常,甚至可以用喧嚣来形容,不仅大量的资金涌入,竞争的激烈程度让这一新兴领域迅速从蓝海走到了红海;而且,这一年可以说一度被广告战和口水战掩盖了行业的本质。其实,在这喧嚣之下,行业内的企业谁的内功长进越大,未来谁才更有机会。
三大利好助推大发展
回看2017年,尽管存在C2C、B2C、C2B的模式之争,但模式异同已经不是赛道上谁能跑赢的关键。真正的命题是,二手车电商已然进入模式再造的主赛道,效率是发动机,口碑和服务成为加速器,继而将竞争推向生态的高度。
先来看3个利好。其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至10月全国二手车累计销售1002.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20.52%,创5年来的新高。按照目前年均20%的增速,2020年二手车市场销量将达到4000万台左右,赶上或者超越新车交易量,到2023年有望达到新车交易量的1.5倍以上。
其二,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取消了二手车限迁政策,并提出“积极引导二手车交易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拍卖等交易”。去年全国已有多个省市下发文件要求全面取消二手车迁入限制,而今年迁入限制还将进一步解除,二手车会在全国流通。
其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新修订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二手车车贷比例由50%提升至70%,这将进一步降低二手车买卖的门槛,也更加有利于二手车平台开展金融科技服务。
从这3个利好,可以判断二手车电商将在2018年迎来大的发展。去年12月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秋季中国二手车交易平台行业研究报告》指出:“随着限迁政策全面取消,以及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调整到70%,二手车交易市场将迎来新的成交量高峰。”
政策进一步放开,潜能得以释放,二手车电商迎来大发展良机,但要想打破同质化藩篱,运营上的效率、口碑、服务等维度就成为了取胜的关键。
“取胜之匙”是什么?
二手车行业是低频、重决策的,用户不会因为补贴而头脑一热,烧钱很难培养用户习惯。一般而言,新车到二手车使用周期约为7年,这一过程中,尤其是“次新车”时期,用户不会因为高折旧,一拍脑袋就将自己使用2年的车卖出去。
所以,不管何种模式,重要的是效率。中国二手车市场刚刚起步,提升撮合效率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人人车联合创始人杜希勇就曾表示,二手车交易涉及到数十个环节,对每个环节、每位员工的效率优化,才能带来整个效率质的提升。
效率更多地是起到优化作用,二手车交易平台要赢得用户,最终还是要看能否在服务等维度做精、做细。服务做好了,口碑自然也就好了。以人人车为例,其打造“九大客服平台+365天×24小时+‘一对一”的全景式客服体系,还有“包卖服务”、“0首付”,以及在售后环节推出249项专业检测及14天退车承诺,都是在服务方面下功夫。
做好服务有没有学问和技巧?当然有,但更多的,恐怕还是看企业是否愿意做,想不想做好。一些服务举措其实没有门槛,二手车电商都可以做,但是愿意去将服务做重的平台却并不多。
交易平台和出行平台“联姻”
去年9月25日,人人车获得滴滴出行战略投资。就在当月30日,滴滴出行App全国范围内陆续接入人人车服务,新增了“二手车”入口。这一举措,为人人车直接带来了4亿多出行用户和2100多万私家车主的精准受众。对于汽车交易平台来说,这是国内规模最大也是最精准的目标受众。
这次战略投资,让人人车从一家以C2C模式为单引擎驱动的公司,转而变成了马力更足的双引擎公司。数据显示,人人车业务体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去年11月全国交易量环比10月增长了41.2%,全国有93座城市都创了交易量的全新纪录;12月23日,人人车宣传部,平均每分钟成交超过两辆。
相对于二手车低频的行业特征,出行自然是高频需求。通过滴滴出行的高频,带动人人车的低频,让人人车得到了巨大的流量入口。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的“戏码”。以汽车和司机为核心,二手车平台和网约车平台的“联姻”,有望开启一个贯通汽车产业全链条的生态时代。除了资本层面支持之外,人人车和滴滴出行还将在产品、技术、运营、业务规划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技术創新和用户体验改善方面充分发挥出行平台和交易平台的协同效应,助力人人车迅速提升二手车交易规模,提升运营效率,加速汽车金融和售后服务布局。
由此来看,以人人车为代表的二手车电商平台,势必会将建设综合性汽车交易服务平台作为目标,通过与上下游的资源整合,结对子、建生态,携手打造开放的汽车服务生态。
展望新的一年,“新车+新零售”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二手车交易平台蜕变和布局的新方向。从二手车到新车,从线上到线下的加速和深化融合,从车辆交易到汽车产业链的赋能,从交易到金融,留给二手车交易平台的机会其实很多!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二手车平台的广告战、口水战等低级竞争策略还会持续,不会一下子消停下来。而如果因此耗掉布局新业务、发力生态打造的精力,则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谁能悟到并抓紧转型升级,谁才能在新一轮的赛道上占得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