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产配置的三大误区

2018-04-03邓林

金融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债券股票收益率

邓林

去年底,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联合多家财经自媒体,携手展开了为期半个月的“新中产资产配置大调查”活动,并发布了《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报告披露,如何能够在更多的投资产品、更好的投资服务中实现财富增值,是当下新中产们的共同诉求。此外,报告还指出,资产配置开始出现高端化下沉大眾化的趋势,基金组合服务将成为新中产未来主流的选择。

可以看出,如今大众的财富管理意识正在逐渐增强,资产配置的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常常能听到身边的人谈论资产配置,比方说,银行的理财经理可能会跟你讲要分散投资,投资专家会建议你“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等等。但是,有一些人可能还没有真正理解资产配置到底是什么,就急急忙忙去做所谓的分散投资,这里投一点那里投一些,最后却发现收益不如自己的预期,甚至还产生亏损。不少人在进行资产配置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这三大误区。

其一,认为资产配置能获得很高收益率。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通过资产配置能够获得比单一投资更高的收益率,所以他们往往只关注资产配置的短期收益水平是不是足够高。例如,将基金组合的收益率跟单一基金对比,认为收益率高的组合就是好的组合。

但实际上,资产配置是通过多元化的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精妙之处就在于找到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最优平衡点,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所以,如果只是关注收益率高低,而忽略了波动率大小,这就违背了资产配置的本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资产配置更适合用来帮助我们规划手头的资金,去实现长远的理财目标,比如自己的养老金、孩子的教育金等等。对于这样的长期理财目标,首要考虑的自然不是收益率,而是目标达成率。要保证将来真正要使用这笔钱的时候,能够拿得出来,这就要求风险是可控的。如果在用钱的时候,市场突然大跌,你所追求的高收益变成了高风险,那么理财目标可能就无法达成了。

其二,认为资产配置只是简单的分散投资。

大家都知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但资产配置绝非只是简单的分散投资。举个例子,小张和小李都用10万元资金进行资产配置。小张把4万元放在股票里,3万元投了基金,2万元买了债券,还有1万元是现金;小李则拿4万元投资指数基金,3万元投资股票基金,2万元投资债券基金,1万元投资货币基金。那么问题来了,小张和小李谁才是在做真正的资产配置呢?答案是:两个人都不算是真正的资产配置。

他们是把资产配置的分散投资,简单理解为投资品种类别的分散,比方说按股票、基金、债券来分,或者说按基金里面的股票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等等来分。

资产配置里的分散投资,实际上是指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属性不相关。比如股票和债券、国内股票基金和美国股票基金等等,就属于不相关的资产。如果只是简单按照投资品种的形式来做配置,风险相关性就很大了。比如市场整体不好的时候,可能国内的指数基金和股票基金表现都很差,结果导致整个配置并没有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其三,配置好资产以后不做“调仓”或“再平衡”管理。

我们在建立资产配置组合的时候,组合内的各种资产会有一个相应的初始比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变化,组合内的资产肯定有涨有跌,慢慢偏离了初始比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那就需要进行“调仓”或者“再平衡”管理,将各类资产的配比恢复到最优状态。

“调仓”和“再平衡”这两种管理方式的差异,就在于“再平衡”是将资产配置比例恢复到初始状态,而“调仓”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初始比例。但不管怎样,本质上都是卖出价值被高估的资产,同时买入价值被低估的资产,相当于在单一资产投资当中的“低位买入,高位卖出”。

如果不做管理,只是任由资产配置组合自然涨跌,那么配置当中过去表现良好的资产可能会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而下跌,同时也失去了低价购买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资产的机会。

另外,在具体管理操作当中,“再平衡”相对会容易一些,只要根据初始比例就可以轻松的计算出要卖出哪些资产,买入哪些资产。而“调仓”就更为复杂,要根据市场环境来优化初始比例,这需要更为专业的投资分析能力。

作为在线理财教育品牌“理财巴士”创办人,我并不建议大家自己构建资产配置组合。一方面,初始比例的设置,资产的挑选都是技术活;另一方面,同时管理多项资产也是比较费时费力的。还是应该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让自己更轻松地获得资产配置所带来的低风险、稳健投资收益。

猜你喜欢

债券股票收益率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连续上涨3天以上的股票
近期连续涨、跌3天以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