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龄前孩子理财
2018-04-03邢力
邢力
父母怎么教孩子理财?跟孩子讲怎么计算市盈率、市净率,什么是复利效应等等这些太深奥的理论,孩子还小听不懂。其实,爸爸妈妈要做的,是用足够的耐心,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一点点理解理财的含义,一点点开发他的财商。
那具体又该怎么做呢?从国外的成熟经验来看,儿童财商教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要跟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成长,循序渐进,一点点加深他对理财的理解。
我个人觉得,4岁以下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完整连贯的记忆,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学习更多的是一种生物本能,所以孩子太小的时候是没必要特地考虑什么理财教育的。
5到7岁的学龄前儿童,已经有了完整的语言能力和辨别能力,父母就可以开始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了。
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教孩子认识钱。知道这个硬币代表1元,那个红色纸币是100元。这种纸币和饭后擦嘴的纸巾可不同,不能擦嘴不要扔。为什么不要扔?因为这是钱,能买好吃的、好玩的。还要告诉孩子:“钱可不是从天而降,是爸爸妈妈通过辛苦劳动挣来的;你想要获得钱,也要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逛商场超市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教孩子他认识价格标签,让他去数钱、付账、找零,知道钱是怎么运作的。
这个阶段,应该重点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意识,而不是具体的理财技巧。
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钱不是万能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很宝贵的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比如人的生命,比如蓝蓝的天空,比如每天呼吸的空气,比如温暖的阳光,比如时间、和平、友谊,以及爸爸妈妈对你的爱。”这些都应该让孩子逐步意识到。
有些人之所以反对或不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是自己本身对金钱有偏见。比如觉得教孩子理财就是让孩子从小掉进钱眼里,长大了会变成见钱眼开的人。这完全错误!
正是因为父母没有在孩子懵懵懂懂的时候,把正确的金钱观、理财观告诉他,才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易受到社会上不良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有的长大后就真的掉进钱眼里了。
现在有人提倡让孩子从小诵读国学经典。为什么让孩子死记硬背那些古圣先贤的话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认知能力,虽然还没有办法理解那些话,但他们的记忆力正是一生中最好的阶段。先记住了,再慢慢消化。
教孩子理财也是一样的道理。一定要让孩子明白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而且,爸爸妈妈重点培养孩子对钱的正确态度,让孩子明白钱不是万能的,钱多钱少并不是成功与否、是否幸福的标准,不要和别人攀比。这种观念,一定要在孩子上学前,就深深植入他的脑海。因为一旦进入学校,进入社会,孩子就难免受到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在物质上攀比的影响。
第二,要让孩子养成权衡取舍的能力和习惯。
经济学的核心就是权衡取舍,因为这个世界上的财富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和需求却是无限的。如何才能让有限的财富,最大限度满足全社会的需要呢?这是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让个人有限的财富,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需求呢?这是理财要解决的问题。
举个例子,孩子们都喜欢玩具,往往见一个爱一个,容易喜新厌旧,玩厌了就丢在一旁,再吵着买新玩具。其实这是人的天性,无须苛责。那么父母该怎么办呢?别总和孩子说玩具太贵,我们买不起。父母反复这样说,孩子就会形成强烈的怨恨情绪,觉得为什么自己的需求爸爸妈妈总是不能满足?为什么做出牺牲的总是自己?最后得出结果,都怪爸妈没钱,如果有钱,那就想买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或者怪爸妈太小气,孩子就会一哭二闹,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样,就会把孩子带到一个错误的思维方向上去。
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做选择题。比如,制定了规则,每个月有100元零花钱可以买玩具,但前两天刚买了钢铁侠,这个月的零花钱已经用完了,所以就算看到新的玩具,也只能等到下个月再买。又或者,这个玩具要200元,但这月的零花钱只有100元,所以孩子有两个选择:要不就是买其它便宜的玩具,要不就是等到下个月,两月零花钱凑在一起再买。
这样,小孩就知道自己能掌握的财务资源是有限的,买了这个就买不了那个,他就不得不去做选择。如果想买贵的,就要等待,学会克制欲望,延后消费。
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权衡取舍,比如就读专业的选择、职业的选择、婚姻的选择等等,还有生活中各种投资和消费上的选择。孩子越早了解这一点,越早开始学习计算得失,找到在财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获得自身满足感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那他就会越早成熟起来。
第三,要培养孩子的交换意识和合作意识。
人类是群居动物,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能够创造更大的财富。比如,买玩具的钱已经用完了,孩子还想要别的玩具怎么办呢?爸爸妈妈可以建议他去和其他小朋友交换玩具,让他逐步懂得这里道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必有失”;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紧紧抓在自己手里,而要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这样才能腾出手来,去抓对自己来说更重要的东西。
同时爸爸妈妈也要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明白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一起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这种资源互换、优化资源配置的意识对他一生都有帮助。
最后,要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
当然,要让孩子有奉献精神,光说是没用的,首先得父母自己有奉献精神,热心公益慈善,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植入慷慨和慈善的种子,让他知道帮助别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快乐。可以以孩子的名义来捐助一些慈善项目,这样能让孩子感到无比的光荣。
总之,学龄前儿童的财商教育,核心是让他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并记住一些最重要的理财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