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对文化金融的影响
2018-04-03黄素雅陶思涵韦俊宏
黄素雅 陶思涵 韦俊宏
摘要:在当前大力推动的“一带一路”政策及文化强国政策下,文化金融前景具有很大发展空间。非物质文化艺术品不仅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还具有效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是推动文化金融蓬勃发展的良好助力器。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梳理出了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对文化金融的关键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关键因素一一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对应的对策建议,为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好地发挥自己对文化金融的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艺术品;文化金融;“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7.064
1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文化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不仅利于文化强国战略,对推动文化发展有极大的意义,还能为经济增长动力接续及结构转换提供助力。
“一带一路”主要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非物质文化藝术品属于文化艺术品中的一个种类。它以物质形态为载体,将非物质文化以艺术品的形式呈现。文化金融是“文化”与“金融”有机结合,它包含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生产、保护、经营等活动中的所有金融活动,只要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相关联的金融业务都是文化金融。
2015年文化金融产业发展规模达到13000亿,同比增长超过20%。非物质文化艺术品本身具有较大的价值空间以及独特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它能更好地为文化金融发挥积极的作用。
2“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对文化金融的影响因素
本文基于理论和相关文献,梳理出9个影响因素,运用德尔菲法,选择了6位专家进行三轮打分,确定了4个关键影响因素,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对文化金融的积极推动作用。
2.1品牌度优势
“一带一路”的宏伟计划蕴含着巨大经济机遇和长远收益,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但在这个背景下文化产业也将面临更多的竞争与挑战。
非物质文化艺术品作为文化产业中特殊的一类,它可以作为商品被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同时,非物质文化艺术品也是具有天然差异性及原创品质的文化产品,这是打造优秀文化品牌的基础及天然优势。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赢得消费者的眼球,赢得关注,企业在泛亚和亚欧区域市场会拥有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利于文化金融的发展。
2.2利益融合与价值融合,缓解资本逐利性及文化特殊性的矛盾
大多数文化产业都具有资本逐利性及文化特殊性的矛盾。但非物质文化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具备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效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和长久以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艺术品拥有巨大价值空间的惯性认同,使得投资前景较为乐观。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具有较大利益融合度,因此更能吸引投资,激活、带动、促进文化金融发展。
价值融合要求投资方对所投资的文化产业有足够的了解,对其怀有尊重和认同感,没有这些投资者很难对其产生信心、进行正确的判断,因此价值融合至关重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种不同的文化必然有所交集,非物质文化艺术品相对于其他文化产业来说投资方可以通过实物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内容,依靠非物质文化艺术品自带的文化历史便让投资者对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利于投资方建立对其文化特殊性的认同感与信心,在“一带一路”的“文化大锅烩”中为文化金融的发展“造血”。
因此,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具有利益较高融合度与价值融合度的特点,利于缓解资本逐利性及文化特殊性的矛盾,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金融发展。
2.3提高金融产品丰富性
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出现了文化消费的集中爆发趋势,主要表现为国内艺术品市场由收藏为主向投资为主转变。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属于艺术品的特殊种类,任何非物质的文化艺术品最终需要借助物质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物质及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但是就其特点和规律看,它与物质形态的文化艺术品有较大区别。有着差异化特性的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将围绕“艺术品”金融创新,或将成为新一代金融产品,丰富金融产品内容,推动文化金融。
2.4转换资产优势
一般的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创意、版权等虽然有价值,但与有着实物形态的商品有着不同的性质,一般文化产品投资周期长,市场不确定性大,其资产的流动性很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弱,很难吸引到投资者,中小型企业也很难进入文化金融这个领域。
非物质文化艺术品与一般的文化产业相比,非物质文化艺术品更容易将文化资源转换为资产,作为一般商品进行交易。同时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更容易吸引到投资者,中小型企业也能介入,可以更容易、快速的开发“一带一路”这个市场,使文化金融更快、更多元的发展。
3发挥关键影响作用的对策建议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艺术品要想更好地为文化金融增添助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建设。
3.1建立品牌度
3.1.1提高品牌知名度
非物质文化艺术品是文化产业中特殊的一类,具有天然差异性及原创品质,可以通过精确的市场细分,生产有鲜明特色的产品,树立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品牌形象,实现有效的市场区隔;通过细分市场,发现产品的缺陷和不足,并按照顾客需求去完善改进。
3.1.2提高品牌关誉度
在“一带一路”的竞争激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艺术品要得到良好的美誉度就要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对非物质文化艺术品所代表的特有文化内涵进行宣传,唤起公众某种情感共鸣,晓之以利,动之以情,使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深厚的、割舍不断的情感联系,从而提升品牌美誉度,也为文化金融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3.1.3提高品牌忠诚度
发现和吸引新的潜在顾客固然重要,而留住顾客更为重要。在“一带一路”的竞争激烈背景下,留住客户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有关数据表明留住顾客较之争取新顾客的难度和所需成本要低5~6倍。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由理性消费过渡到感情消费,消费者偏好追求心灵的满足。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具有天然的文化价值,是其它商品很难具备的属性,利用这个特点来满足消费者对艺术和资本的追求,留住更多的客户,带来更高的利润,从而推动文化金融的发展。
3.2大力培养人才,维护利益融合度与价值融合度
非物质文化艺术品的利益融合度与价值融合度较高的重要原因是它蕴含非物质文化,自带文化历史价值及文化特殊性,且具有实物作为载体。它必须由人才继承、发展、创新,才能维持非物质文化艺术品文化历史价值及文化特殊性,并且用实物将其展现给世人,继而维护利益融合度与价值融合度。因此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方面人才方能更好地为文化金融增添助力。
3.3完善非物质文化艺术品的配套服务
中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以“一带一路”背景下所带来的文化产业与金融战略所催生的“文化金融”将作为创新改革驱动发展的新生力,进一步使得创建附有文化符号的“非物质文化艺术品”金融产品成为可能。为了发挥非物质文化艺术品的金融作用,就必须构建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产业。除继续完善目前已有雏形的艺术品银行、艺术品交易包括份额交易等之外,还应当发展艺术品保险业,对艺术品真伪及其风险进行担保,以减少投资者的风险。还要发展非物质文化艺术品的专用运输业、库藏保养业、包装及维修业、展览业等。这将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增加新的就业门类,为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周到的服务。
4总结
发展文化金融不仅仅是金融业如何通过抵押信贷等,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更需要转变观念,打开思路,认识文化艺术品所具有的财产属性与金融功能,探究其作用。把非物质艺术品当作一种新的金融工具,一种新的资本,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来参与市场的生产与流通过程。使艺术品这类金融产品,得到最佳的资源配置,发挥其金融功能与资本功能。利益与价值融合、品牌的积极效应,更能将艺术品的文化功能、历史功能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