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银行对账的问题研究
2018-04-03李园园
李园园
一、引言
对账是指将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与银行提供的银行对账单的记录进行核对,以查找出单位或银行未入账、未支付的款项,并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得调节后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调节后的银行对账单的余额相符合。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和国家对学校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加,会计的业务量也日渐增大,庞大的银行资金流,每月的对账工作困难也日益增加。而银行对账又是保证高校资金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所以银行对账是高校内部控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金内部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进行银行对账的意义
(一)银行对账可以及时发现会计记录的差错
银行对账是在日常业务发生之后的复核工作,具有保证会计核算准确性、完整性的作用,通过银行对账,可以发现账务处理过程中银行科目如国库账户、基本账户串户的问题,也可以发现金额的错记、漏记、重记的问题,银行对账便于纠正错误,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二)银行对账可以减少防范舞弊的风险
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过程中,通过对未达账项的分析,可以判断出资金在流入流出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公款可能通过现金或者转账两种方式进行。无论哪种方式,都不会记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中,所以银行对账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单位已收银行未收以及银行已付单位未付的未达账项要格外注意,彻底查清原因,认真进行核对,审核银行余额调节表能够起到防范舞弊的作用。
(三)银行对账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未达账项的产生是由于单位和银行记账时间的不同导致了双方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及时地编好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可以帮助单位了解资金运营的真实情况,帮助管理层做出可靠的决策。及时地找出未达账项,可以帮助单位分析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否则有可能造成单位大量的资金闲置或者造成资金短缺,甚至是空头支票。所以对账工作是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单位银行对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领导对银行对账工作重视不够
实际工作中,很多领导往往只听取财务人员的口头汇报,但并未审阅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往往只关注银行账户的余额情况,并不关注未达账项是什么,未达账项是否及时处理,银行账余额和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否调节一致,进账出账银行和单位是否一一对应,大额资金在银行账户前的转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目前很多单位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监管存在疏忽的现状,对银行存款对账的结果重视不够。
(二)岗位职责不明确,对账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高校根据核算管理特点进行科室和岗位的设置,核算科进行日常账务的处理,管理科进行预算、收费、票据的管理,资金科进行网银、现金、国库、支票、发票的开具和处理以及对账工作。而对账人员通常只有在结账日、每周五下午不进行业务学习的时候才有时间对账,这段时间往往也不能得到保证,影响对账工作,带来对账审核不及时。而银行对账并不是简单的对数,也不是独自一人就能完成的工作。而对账人员既需要掌握银行收付业务的流程和掌握记账时间,也要熟悉各科室业务,还需要和各岗位人员进行配合做好对账的基础工作,对于特殊支付业务更是要及时了解。由于岗位受限,对账人员只关注金额一致而容易忽略入账时间和经济业务的内容,往往造成对账结果的不准确,未达账项的不可靠。有些未达账项,甚至拖到好几个月后,到年底才给予解决,延误了发现的时机。
(三)银行的对账方法滞后
虽然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应用了很多年,但很多单位依旧采取传统的手工对账的方法。对于资金流动频繁的银行账户,这种手工对账方法对会计人员是相当大的挑战,增加了不知多少倍的工作量,手工对账,甚至可以说是沉重的负担,因为时间短任务重,很容易出现差错,导致结果不平衡,需要一遍遍查找原因,甚至重新对账,这也保证不了对账的及时性。而计算机下对账,需要把银行对账单和单位银行日记账导入系统,设置相应的对账条件,由系统进行自动对账和手工对账,这种方法显著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在实际情况中,导入的账簿格式和内容与对账系统不匹配,需要把数据一条条录入,这也给对账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量。
(四)银行存款对账工作内部控制不严、缺乏内部监督
很多单位由于人员紧张,做不到不相容岗位分离,对账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甚至是出纳人员还进行对账。这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达不到内部监督和相互制约的目的。甚至有的对账人员一干就是十几年,内部控制管理不严格。而由于工作繁忙,领导大多时间只是审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对账结果,而没有对对账过程进行监督。不同的操作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对账结果,也可能出现银行对账单借贷方相同金额的对冲现象,这就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内部财务的控制没有落到实处。
四、银行对账工作的改进对策
(一)提高对银行对账工作的重视程度
银行对账工作是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对账及时地发现会计记录的差错,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有利于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所以各级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审核的效率,这也督促对账人员工作的认真性,使对账工作按时保量地完成。
(二)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在外人看来,银行对账只是简单的数据勾兑,但是资金核算量的大幅提高和结算方式的不断增多,资金往来业务越来越复杂,如何在短时间内又快又好的完成对账工作,又能找出未达账项并及时进行处理,这就需要对账人员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僅局限于手头上的工作,更多地站在整个财务管理的高度,努力地钻研整个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善于总结规律,提高责任心。同时财务人员要努力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素质建议,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不要掩盖对账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及时地向领导反映情况。
(三)改进对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信息化时代到来已久,手工对账面对淘汰。面对这个资金运行数据巨大、周转频繁的大环境,单位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手工对账的各种弊端。采用电子对账不仅仅节约了时间,还提高了对账的准确性,起到了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对账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对账系统,尽量选择系统格式一致的电子对账单,如果不匹配,尽量选择简单的方法进行后期加工再导入对账系统。初始设置也应该尽可能做到标准化,特别注意对对账需要的关键字段,如结算方式、结算号,导入的数据和财务处理系统的数据保持一致。只有这样精心的设置才能保证电子对账的准确性,提高对账的效率。
(四)完善银行对账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银行对账的监督力度
单位进一步明确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出纳人员坚决不能从事对账工作。专岗专职,或者设专人对账,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对对账岗位职责,对账工作的完成要求,对未达账项的处理,以及对账工作的业务流程都要明确设置,加强审核对账工作的检查力度。实施银行对账的双签制度,财务部门审核签字、再有审计部门审核签字。财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各个开户银行提供对账资料的完整性,对账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关注大额资金的流向,对未达账项的分析处理情况,尤其重点关注长期的未达账项。以及关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单位已收银行未收,银行已付单位未付的业务。单位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对对账工作进行有效监督,防止舞弊行为。时刻保持警惕,保证资金安全,同时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银行之间的合作,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与会计信息系统维护人员的沟通合作。这样可以保证对账工作的顺利、及时、准确的完成,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保证单位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吉国.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的安全性管理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1(06).
[2]王桂芝.有关信息化银行对账问题的探讨[J].中国会计师,2008(12).
[3]罗苑.高校财务中实施对账工作实践探讨[J].中小企业家,2014(13).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