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

2018-04-03史少华孙耀胜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创新

史少华 孙耀胜

摘要:随着社会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呈现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缓慢转型的特点。与此同时,社会利益主体益发多元化,不同利益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日渐频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活要求社会管理水平要进一步提升,原有社会管理体制问题渐渐暴露,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迫在眉睫。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渐渐步入全面、全新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仅有着优化社会结构、激发社会活力、加快社会发展的喜人场面;同样有诸多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来,由此,作为社会基本单位个体的人民呼吁社会秩序的重建和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社会管理要向社会治理转型。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含义

何为社会管理?它是为了实现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由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企业、公众共同介入,基于一定的价值基础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对于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控制过程。

何为社会治理?它与社会管理类似,都是为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而进行的。但与社会管理不同的是,社会治理更加强调公众参与,倡导公众在有序合法的情况下与政府通力合作,一道对部分社会问题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社会治理是一个自下而上参与的过程。

二者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对中国社会发展推动力大有不同。让我们着眼于中国社会在现有社会管理机制下产生的发展问题。

社会结构本身作为一个社会中各类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相对稳固的关系,在面临转型时,必然以整体系统形式进行过渡,具体表现为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而我们当今所面临的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包含着两个不同层面:一是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社会向相对较为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转变;二是由社会资源配置机构随社会集体利益转变而激发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演变。从理论上看,这两方面的变革的理想状态应当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随之自然而然地进行缓慢转变,然而事实上,由于以改革开放政策代表的诸多外力刺激,这些本已存在或本应呈现平稳变动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剧烈波动态势。

二、在社会管理体制下中国社会呈现的问题

目前,在原有的社会管理机制作用下,中国社会在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收入分配不均等,贫富差距日趋严重

中国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日渐增长的GDP、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财富与贫困同步积累的现象和效应同样与它相伴而生——相对贫困、城市贫困等问题渐露端倪,返贫现象不时发生。

调查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根据洛伦次曲线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标准)为0.465,虽然比2012年的0.474降低了0.009,但2016年基尼系数却比2015年升高了了0.003。这样的数据结果仅低于部分非洲国家、拉美国家,呈现出的贫富差距结果远高于发达国家、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进行调节,很可能会因社会贫富差距严重而引发社会治安不稳定、社会阶层两极分化等严肃问题。

(二)人口结构失调、社会老龄化问题日渐显著

依照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7%时,此地区或国家即进入老龄社会。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增加2.9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增加1.91%。显而易见,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

也就是说,在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以及政府行政力量控制人口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已然进入老龄社会。同时,由于跑步进入老龄社会,我国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暴露出了经验不足、准备不够充分等问题。

(三)经济开发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

不合理的经济开发给中国环境生态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工农业的过快发展辅以城市化风卷残云地发展速度,致使废水、废气、废渣“三废”污染青山绿水。河湖水域、地下水在污染重压下同样难以幸免,主要城市内水质基本为劣V质;城市垃圾数量大、产生速度快,垃圾累积堆存量超70亿吨。除此之外,对于自然资源不合理甚至在部分地区呈现出掠夺式的开发,滥伐森林、掠夺式捕捞、不适当兴修水利工程等加剧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一切,都严重破坏了现有的生态环境。

而解决生态恶化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即为节能减排。对此,政府及时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号召,然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应当绝非政府之力,比政府更有力的,是民众与社会。

(四)社会急剧转型带来道德失范

在社會学中,道德失范指人们对于何为适当社会规范这一标准的认识存有分歧。

中国社会现有社会问题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督促人民群众主动创新、尽一己之力调整原有社会管理机制,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原则下,进一步控制社会转型所诱发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冲击,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三、社会治理之于社会管理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不同

那么,社会治理是如何区别于社会管理来解决上述问题的呢?

(一)进一步优化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与社会管理中主要依赖政府支援不同,在社会治理的新思路下,更多的要求国家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系统、确保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基础上,更多地为广大群众或发展不均衡地区提供发展契机,同时,通过完善义务基础教育体制、发展成人教育等,不断提高大众文化素质水平、专业素养等。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力量,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破原有“铁饭碗”思路,开创发展新思维、勇敢的迎接挑战,才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均、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满意度的治本之策。

(二)家庭社会共同作用,努力实现健康老龄化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需要解决的不仅是如何养老的问题。对老人的服务支持、情感支持同样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年学家按照养老的不同方面把养老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老人所获取的现金或实物形式的社会支持)、服务支持(诸如家务、照顾之类,由老人们健康状况决定)、情感支持(即精神养老,包括老人们所接收到的同情、关爱等)三个层面。中国作为典型的人情社会,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对情感支持提出了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更高的要求。

解决老龄化问题,不仅要求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保险体系。更要求子女在满足老人们物质基本需求的同时,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现象不容忽视。因此,在社会治理的大思路下,延伸出社会扶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案,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困境,更能保障老人晚年幸福,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

(三)强化民众环保思想,号召全民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恶化是长期积累的后果,试图在短期内仅仅依靠政府力量解决是不现实的。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大背景下,在缺乏必要的发展经验、高度环保意识的情况下,发展经济带来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可避免就应当消极被动接受污染后果。而是应当在回顾发展历程、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情况下,不断调整发展方案,改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状。

1949年后,环境污染在两大时期达到顶峰,一是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滥砍乱伐;二是改革开放之后,发财致富的愿望敦促人们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反观这两次生态环境的浩劫,我们发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集体行为对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

恢复生态环境,需要调整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起“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才是人类发展的金山银山”的理念,划清心理底线,才能敦促人们纠正不当行为方式,让可持续发展不只生存在教科书里。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正本清源

道德失范所反映的,是人们信仰的缺失、精神生活的空虚。从社会长远发展方面着眼,若是任凭这样的社会精神状态持续下去,带来的后果将是一个民族脊梁的坍塌。一个缺乏精神信仰的民族是难以长久的,混乱的精神状态必然导致社会道德底线的虚空,缺乏道德底线,谈何社会秩序?

当下,多元文化并行无异于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疾风知劲草,多元文化的碰撞下,常常激荡出灿烂的火花;但另一方面,同样给了庸俗文化、糟粕文化以可乘之机。这不仅要求政府积极管理文化市场、正本清源,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庸俗文化、色情文化等。同时,也要求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辨别力、判断力,面对异彩纷呈的文化市场,始终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此外,政府还应当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培养人民群众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促进形成相对完善的社会基础道德标准体系;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正能量文化活动,滋养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审美水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不断调整社会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为社会发展助力无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是当代中国必然的选择。只有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变被动性管理为主动性治理,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才能在大浪淘沙般的时代潮流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边燕杰,陈皆民.社会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與管理,1998(05).

[3]金贤峰,等.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J].城市问题,2009(09).

[4]张旅平,赵立纬.自由与秩序: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J].社会学研究,2012(03).

[5]Yang C K. The Chinese Family in the Communist Revoluntion [J].Cambridge,MA:MIT Press,1959.

[6]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3).

[7]Wethington,Elaine and Ronald Ke-

ssler. Perceived Support,and Adjustment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86(27).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创新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