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转向
2018-04-03
“对世界贸易的威胁”—不久前的《经济学人》封面,把特朗普发怒的面容做成一个黄色手雷,配上了这样的标题。
新世纪以来,中国相对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增加了4倍,而去年美中贸易逆差创纪录,美国总贸易赤字创九年新高。对于标榜“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来说,针对中国挑事是迟早的。
贸易战解决不了美国经济竞争力相对下降的问题,更多是一种国际经济谈判中的筹码和国内选举政治的噱头。在贸易谈判中,中方可能被要求多采购美国的天然气,而中方的反击重点可能是美国的飞机和农业企业,那可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者。
对美出口只占中国总出口的1/5,即便全部被加征高关税,影响中国GDP也就不到0.5个百分点,所以中方才有“绝不害怕贸易战”的宣示。
问题在于美国所释放的“转向”信号。自奥巴马连任后,对中国持有负面印象的美国人比例超过了一半。特朗普当选及被“通俄门”所困,实际上将中美正面冲突的爆发时间推迟了一年多。
当前,右翼民粹势力的合流与体制化,正推动美国这艘大船驶向深水区。在特朗普依靠对冲基金起家的默瑟家族(投资了套取“脸书”用户数据的“剑桥分析”公司)赢得大选后,石化业起家的科赫家族所赞助的亲茶党政客纷纷登堂入室,让特朗普政府不那么反体制,却在外交上增添了共和党鹰派的声音。
在经济方面,美国减税和加息以构建强势美元的策略,对中国经济会产生“倒逼”。而美国国内大规模基建和能源产业投资,则蕴藏着中美合作的巨大潜力。两国密切协商,而非贸易战,才是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
对于中美经济未来的良性竞争,我们依然乐观。值得担忧的倒是,美国对华战略的一些异动,以及一些国家的跟风态度。
近期,美国抛出“与台湾交往法案”,派驱逐舰进入中国美济礁12海里以内,还在东海测试尖端的舰载隐形战机。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越南乃至欧盟,都出现了一些对华不友善的表述。一份美国智库报告甚至写道,没有外部压力,一个更加自信与强势的中国不可能改弦易辙,而没有美国的领导,外部压力不会变成现实。
但中国凭借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依然可以得道多助。作为全世界资源和高技術零部件的组装工厂,中国不是一个国家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所以,就“美国挑起贸易战”的提问,我外交部发言人有底气地回应: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会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