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民办幼儿园师资发展现状与分析
2018-04-03赵伟柱
许 杨 李 敏 刘 芳 赵伟柱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一、问题的提出
民办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师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新热点。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来探讨东北地区民办幼儿园师资发展状况,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者、在园教师调查,旨在了解师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期望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民办幼儿园26所。调查对象主要为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两部分,每园所选取1~2名教学园长(教学主任)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4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6份;每所幼儿园选取2~3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共访谈75人;调查过程中观察日常教学活动24次,并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整理收集21份有效观察记录。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专业能力水平不足,满足岗位需求能力较差。
第一,部分教师专业技能呈现不同程度较低水平,组织幼儿日常教学活动能力不足。通过园长问卷调查发现专业技能较好的仅占17%,而51%的在园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较差。通过教师自身访谈及调查发现舞蹈、钢琴、儿歌弹唱、讲故事等能力水平较差,儿歌弹唱能力较差尤为突显。具体表现为:个别教师不具备独立弹唱一支完整的儿歌的能力;美术绘画与手工及讲故事能力没有显著优势;部分教师专业技能较好,但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能有效的将技能应用在教育活动中,出现严重脱节现象。其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较差,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方面需要加强。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较差,应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力不足。其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大部分幼儿教师来源与各类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生源入学的基本专业技能素质不过关。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扩招,对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的基本素质要求较低。通过对东北地区3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入学新生技能调查统计,发现:连续三年入学具有技能的学前专业新生比例呈现正增长的趋势,但其结果显示并不是大幅度的增长,只是小幅度提高;虽然部分学前专业学生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专业技能在入口水平上比例较小。其次,半数以上的在校高职高专学前专业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知存在误区。很多学生认为在校学好钢琴、舞蹈、简笔画等基本技能其教育教学能力就达到了较高水平,而在教学过程中却不能较好的应用这些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作为完成教学活动的一个充分条件,但教师的执教能力相对更为重要。因此,在校学生应强化教学组织与应用能力。
第二,专业基本理论掌握不扎实,融会贯通能力较差。部分在园教师对幼儿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不扎实,对幼儿生长发展基本特点及规律不清楚,面对很多幼儿日常管理与生活活动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调查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对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专业理论水平较差。46%的教师对专业理论课程掌握不扎实,涉及关于幼儿身心发展及幼儿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含糊不清,幼儿园课程的应用与实践能力较差。部分教师对园本课程的掌握与实践应用存在明显不足,家园共育、家长沟通能力及家长指导能力较差。由此可见,在园教师普遍存在专业理论掌握不扎实,融会贯通能力较差。
第三,教师职业理念和师德有待提高。调查发现:50%以上幼儿教师对职业缺乏正确的理解,在对职业的具体认知上不十分清晰,仅限于对收入的重视,忽视对职业的深入挖掘与理解。个别教师存在对幼儿缺乏爱心与耐心,甚至在与幼儿交流中出现语言、行为不当等问题发生,缺乏积极的态度,个人的修养与行为有待提高。
(二)职业能力水平较差,不匹配岗位需求。第一,岗位职责认知不足。调查发现,任职时间较短的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在认识上不足。由于民办幼儿园在园教师师资来源教复杂,主要包括极少一部分本科学前专业毕业生、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学前专业毕业生和非学前专业教师及无教师资格证非教育专业人员。非专业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与训练,只经过入职前与工作期间的园所培训,对具体的岗位职责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和实习生,对学校教学中的岗位职责的掌握不扎实,实习期主要从事保育工作,执教机会较少,毕业后在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存在较多问题,不能较好胜任主班教师或副班班工作。因此,48%教师不能胜任幼儿园的一日教学工作,进而引发幼儿园教师职业态度职业规划问题。
第二,职业态度消极,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调查发现42%幼儿教师职业态度较差,调查过程中很多园长反映:部分在园幼儿教师对职业缺乏热爱,呈消极应付态度,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在园实习生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可见,幼儿教师对职业认同感较低,需不断建立及完善职业规划意识。
四、教育建议
(一)满足市场需求,建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对接模式。随着高职高专院校转型面向市场化发展的趋势,满足市场的需求,建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对接模式是对院校与用人单位双赢的选择。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与各类大型民办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培养、课程植入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对接,一方面可以解决民办幼儿园师资不足、师资素质水平较差等问题,另一面院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企业的需求形成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未来职业的规划与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转变观念,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学前教育高职高专类院校与幼儿园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不断转变观念,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从重视艺体技能,唱歌、跳舞、钢琴、说课及讲故事等和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转向关注专业化教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
第一,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性。设置大学生职业理想和信念的规划课程,职业规范、道德教育课程,专业知识和幼儿园综合教育工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第二,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引导学生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的发展。第三,规划并完善各层次的幼儿教师。结合现有学生的能力与水平,采用分层培养的模式,按照保育教师-辅班教师-主班教师的层次逐一培养,使学生掌握幼儿园不同岗位的基本职责,通过见习与实习等方式实现对不同岗位职责的掌握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了解国内和国外最新的教育理念。幼儿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掌握前沿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学前发展,学前教育高职高专类院校应多开展国内、国际的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学前的发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