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社区“微心愿”服务计划的实践育人功能

2018-04-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9期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4)

一、社区服务实践育人的意义

对于高校教育来说,社会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开展思想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方式之一。而志愿服务也是一种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是“服务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具备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一样的效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获得成长。它既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获得。当前,教育依然存在不少弊端,不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足、情感淡漠、道德感缺失,而社会的发展则需要当代大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充分发挥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社区“微心愿”服务计划的立意在于,它是建立在“利人”前提下的实践,更具人文关怀意义上的色彩,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社会担当、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有着其他实践活动无法比拟的意义,它是高校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一种尝试,更具时代意义。

同时,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和生动的实践材料,在实践中履行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社区“微心愿”服务计划的界定

实践育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社区“微心愿”服务计划指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体验式教育,从实践中成长、锻炼和提高。它虽然也属于实践育人活动,却与其他实践育人活动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它立意深远,充分体现了高校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通过公益实践引导学生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感恩意识以及人文关怀的大学生;其次,它拓展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内涵,将时空延伸至学生入学之前以及社会各个角落,让高校教育走向了社会;最后,它调动了全校所有学生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志愿者的思想价值以及专业性,有利于加强建设学习型志愿者服务队伍。

三、社区“微心愿”服务计划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1.走访调研。一是深入走访社区,全面了解社区的具体情况,主要针对特殊群体、困难家庭,特殊困难群体或家庭签订精准对接项目协议书,对服务对象持续开展关爱、送温暖活动。目前,我们已经与南湖名都社区、李家桥社区和狮子山社区签订了精准对接项目协议书。二是深入农村走访调研,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等问题,开展爱心捐赠、假期教育和共渡节日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2.参与形式丰富,内容广泛。一是开展社区微服务活动。在社区内宣传普法知识,使每一位群众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为社区居民义诊电脑,为困难家庭和空巢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和他们共渡中国传统节日;二是开办“四点半学校”。挑选优秀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于每周五下午四点半为社区中小学生开展学习辅导、兴趣拓展、公益讲座等志愿服务。三是举行爱心捐赠活动,在社会和学校举办“阳光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募捐活动,将募捐来的钱物捐赠给贫困的留守儿童;四是做好留守儿童的假期教育。寒暑假期间,我们组织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前往贫困的留守儿童农村,举办“假日课堂”活动,帮助他们辅导功课,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五是定期举办六一欢乐颂活动。每逢“六一儿童节”,我们邀请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参观大学校园或武汉市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念馆等,或者我们前往贫困地区和留守儿童共渡六一,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3.分享成长,传递志愿服务正能量,将爱接力传递下去。

通过撰写调查总结报告、志愿服务座谈会、分享会以及树立典型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表达、深入思考的机会。不少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深刻,且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以及他人的志愿服务行动。而没有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则能从中感受到他人的乐趣与收获,内心受到激荡。同时我们还定期举行公益服务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社会实践公益服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4.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提升明显

大学生的公益意识明显增强,公益已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今后他们便能自觉投身各种公益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通过这种公益实践活动,不少学生家长感叹:孩子长大了。学生从高中的“书海”中走出来,直面社会,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沉淀、灵魂的洗礼,社会责任感提高。此外,他们还在服务中学会了吃苦耐劳、沟通合作、互助互爱,更加从容、优雅、大气,精神境界得以提升。社区“微心愿”服务计划的育人作用立竿见影,磨砺了同学们的心智,也体验到了生活的辛苦。

四、以社区服务活动为载体,发挥体验式实践育人的功能

在在校生中,选出比较优秀的青年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实践队,针对不同社区的需求,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

1.社区服务——对社区做维修、清洁等一般性的劳动工作,开展普法、安全、核心价值观等的宣讲活动。

2.爱老助残——针对社区的空巢老人和残疾人(根据前期调查确定服务对象作为重点)进行关心关爱,并进行跟踪服务。

3.四点半学校——与社区签订社区精准对接志愿服务协议书,并共同创建了“四点半学校”服务项目,主要服务社区的中小学生,开展功课辅导、亲子服务、兴趣班、青少年义工队伍、工作坊等服务活动。

4.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走进贫困社区,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欢乐庆六一、暑期兴趣班、“共享蓝天”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各种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努力打造从社区到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新特色,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中,鼓励、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回报社会,感恩师长、感恩社会。

社区“微心愿”服务计划形成了文化价值上的“辐射圈”。它将关爱与理解传递给社会公益组织、家长、服务对象以及其他高校学子,给社会带来爱的正能量,营造了一种人心向善、全民公益的氛同,获得了社会广泛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