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债权投资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涉税问题
2018-04-03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一、投资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债券发行市场和股票发行市场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债权融资或股权融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债权融资规模小于股权融资
1993年,国务院促进企业股份制改革,扩大股票发行和交易规模,各级政府对国家证券委员会下达的新股发行计划进行分解,使尽可能多公司实现上市,这使得1993年的股票发行量达到1992年发行量的两倍,此时,虽然上市公司规模普遍较小,但其数量庞大。其后我国的经济出现一段时间的低迷状态,直到1996年,宏观经济出现好转,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同时,国家决定将企业上市发行股票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与此同时,央行连续8次降息,市场出现大量的活跃资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当时低迷不振的股票市场,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二)债权股权融资远低于银行信贷融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体系的逐步完善过程中,信贷逐渐被企业熟知,首先建立和发展的是间接融资体系。银行信贷便成为了我国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据统计,我国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融资量占融资总量的70%-80%左右,而企业债券融资仅占总量的1%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值。
(三)融资周期较长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逐步好转,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方式与之前也有所差异,如众筹、P2P等。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2018年爆发金融危机,随着其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难题,甚至有些企业面临破产。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一些比较传统保守的内部股份筹资、债权融资以及对股本进行转让等方式进行,资金筹集这个过程中时间比较长,中小企业股权融资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二、融资方式分析
企业投资业务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债权投资,一类是股权投资,而这两类投资的形式又多种多样,下面针对不同的投资方式分析涉税问题处理,对企业防范风险,合理纳税有很大帮助。
(一)债权投资涉税分析
债权投资业务的收入无外乎分成两种:一种是利息收入;一种是转让债权取得的收入。
1、利息收入确认的时间
会计上按照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收入。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利息收入的确认应该在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为收入的实现。”这样就会产生税会差异,企业在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要对该事项进行纳税调整。
2、债权投资涉及的所得税优惠
企业投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免税。国债利息收入的计算,如果是平价取得,利息收入按照票面金额和票面利率计算;如果是溢价或折价发行,利息收入按照实际利率计算。
企业投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投资企业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文件规定“中国铁路建设债券”的利息收入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
3、利息收入涉及的流转税
企业取得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征收增值税”的规定进行征收。
4、处置债权收入时,以处置收入与取得时支付的差额,按照“金融商品转让”征收增值税。
由于利息收入存在较多的优惠政策,而债权的处置优惠政策很少,因此企业在会计核算时要区分清利息收入与债权转让收入,是企业获取较大的收益。
(二)股权投资的涉税分析
股权投资的涉水事项较债权投资的涉税事项复杂,本文以股权取得的各个环节顺序进行涉税分析。
1、股权取得环节的涉税分析
(1)用货币资金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取得的股权基本不涉税。
(2)发起人在上市之前取得的股权或定向增发取得的股权。
这种取得方式一般会使用非货币性资产如机器设备、厂房、土地等取得股权,会涉及土地、房屋这些资产所有权的变更,涉税较复杂,涉及到流转税(视同销售)、契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更复杂的涉及企业重组、改制、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等。除了一般情况按照税法依法纳税外,下面谈几种特殊情况的涉税处理,企业尽量运用特殊的业务政策,降低企业的成本:
一是资产重组方式取得股权:如果企业将资产及相应的负债及员工一起重组,涉及到的货物资产不征收增值税;
二是企业改制方式取得股权:涉及的房屋土地权属转移变更不征土地增值税;
如果企业资产重组、改制时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企业可以递延纳税,节省了资金时间价值成本;
用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可以分5年均匀的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随着所得的确认不断增加资产的计税基础。
企业选择适用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还是特殊性水务处理政策,企业要进行选择和衡量,找出对企业最有利的方案。
2、股权持有环节的涉税分析
持有期间对于债权来说是利息收入;对于股权是股息红利收入。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直接投资产生的股息红利,免征企业所得税;
3、股票转让环节的涉税分析
企业投资者以买卖价差为基础,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纳税
三、结论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国家经济的主力军,企业发展一定离不开融资,投资业务也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涉及,税务事项贯穿业务的全过程,税务风险潜藏在管理层及业务层面,随着税务系统加大放管服的力度,企业的风险日益增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为企业长足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