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法视角下一战在华德奥俘虏的救济问题研究
——以黑龙江、吉林为例

2018-04-03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德奥收容所战俘

韩 燕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一、在华德奥战俘的由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集团和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协约国集团在欧洲的东西两条战线上展开厮杀。1917年8月,北京政府决定参加协约国集团,正式向德奥宣战。据国际公法惯例,一切在华德奥籍人士均被视为“敌侨”或“敌俘”,由中国政府对其实行抑留或收容。其中作为“敌侨”的平民大都被集中遣离中国,而作为军人的“敌俘”则一律被集中拘留,关入“战俘收容所”。一战期间,北京政府为安置德奥俘虏,在地方上设置8个俘虏收容所,分别为:万寿寺俘虏收容所、西苑俘虏收容所、南京俘虏收容所、海伦俘虏收容所、齐齐哈尔龙江俘虏收容所、吉林俘虏收容所、新疆俘虏收容所、汉口俘虏收容所。1915年2月,俄国公使库朋斯齐致电中国政府称:“在俄德奥俘虏有由铁路逃入贵国境内。”[1]这批战俘从俄国逃脱的德奥战俘,大多衣衫褴褛,相当贫苦,他们来自沙俄在西伯利亚和滨海地区的战俘收容所,沙俄对俘虏的管理十分严格且粗放,故常有大批战俘不堪其苦而逃入黑龙江、吉林两省。1915年3月,俄国来使针对俄国阿穆尔省所拘留的德奥俘虏,从1914年11月中旬有奥人5人,“由双城子逃走,经华官助其逃往他处”。[2]此后又发生多起德奥俘虏逃入吉林省东宁县的事件。俄国“请贵政府注意转饬各该地方官遵守中立”[3]。中国政府援引国际法中对中立国的条规,坚决履行中立国义务,对逃入中国境内的德奥俘虏一概收留,断然拒绝俄国的索要。1916年,北京政府在吉林设置收容所以及1917年在黑龙江设置收容所,这些逃俘的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

北洋政府善待德奥战俘,是依据当时中国已加入的国际公约中有关战俘的条款而行,也是借此展示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族危机日趋深重,中国在对外关系上一直处于孱弱的地位,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却给中国提供了机会。中国对德奥宣战,确如当时舆论所言:“我国处积弱不振之余,居然与欧洲强国宣战?此为有史以来之破天荒,不可谓非转弱为强之一大机会矣。”[4]

二、东北逃俘的人道主义待遇

之邮件不在此例),无论在原寄国或投递国,以及转寄国亦一律免收邮费。关于交战时俘虏之信件,无论经由交战国以及收留交战国军人之中立国特设之情报局直接收发,或由此项情报局之代理机关收发者,亦一律免收邮费。交战国之军人被中立国所收留者,亦视同俘虏按照上项规定同样办理。[5](P375)按照公约的内容,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布《俘虏通信及汇兑暂行限制办法》,其中第九条规定:“我国二十二年,信件邮费,一律豁免。”又第十五条规定:“且寄与被拘留人之小包救济品赠品等,其检查及免费办法与前同。盖亦遵照各项国际公约所制定也。”[6](P224)

(一)设置黑龙江与吉林战俘收容所。海牙公约规定中立国必须拘留进入其领土的交战部队人员,不包括逃跑的战俘,中国对于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滨海地区,越境跑过来的战俘,给予了人道主义待遇和保护,并修筑了战俘管理所。按海牙公约逃跑的战俘不在拘留的范围内,沙俄无权向中国索要逃跑到中国的战俘。1915年由于逃入黑吉两省的德奥俘虏越来越多,黑吉两省地方政府要求北京外交部委派懂德俄两国语言的军官协助办理俘虏事情。

按照海牙陆战规约中所载规定:“俘虏将校于其本国规则中所载明在俘虏地位需给薪俸者,得向监守俘虏国领受其应得之薪俸,但此款应由俘虏之本国偿还。”[5]北京政府制定待遇德奥俘虏办法,比照我国当时执行的陆海军饷章,陆军部于1917年11月拟订了德奥俘虏军官及士兵薪俸及月费标准,薪俸的发放必须以军衔军种的不同加以区别,规定:准尉以上军官照我国陆海军饷章发给薪俸,其中最高的S90舰长海军上校布鲁纳月薪高达420大洋。士兵除供给伙食外,班长每名月给零用4元,士兵每名月给2元。虽然士兵薪俸数量不多,但是伙食费全免,故生活状况还是很不错的。

(二)俘虏免邮费待遇与生活补贴。除发给薪俸、月费之外,每位在华德奥战俘均可获得棉衣服装和日常用品。大多数从沙俄逃往中国的德奥战俘,都是衣衫褴褛,且患有严重的冻疮,东北政府将这些东北逃俘进行医治,严重者转入北京继续治疗。后来不断有俘虏逃往黑吉两省,中国政府便设置收容所对他们进行安置保护。

1917年,中国政府对德宣战,中国政府在对待战俘问题上提出:所有战俘入收容所后寄发信件,一律准予免费,并加盖特别印记。所以一战中中国政府是按照所参与的国际公约给予俘虏照顾并保障他们的通讯权利。南京国民政府于1934年参加《开罗国际邮政公约》,公约中第四十九条第二项规定:凡寄交战时之俘虏或由俘虏寄发之邮件(代收货价

三、俘虏遣返的中转站——黑吉政府的特殊优待

一战结束后,中国境内的德奥战俘被遣返回国,但是俄国境内拘留的德奥战俘的回国之路须途径中国黑吉两省的中东铁路到达海参崴,然后乘坐美国和其它协约国的船只返回欧洲,黑吉两省就成俄国遣返德奥战俘的重要中转站。中立国瑞典负责救济在西伯利亚的德奥战俘,中国对于各国救济俘虏的人道物资给予积极协助,沿途关卡免税放行。中国参战后,救济受到阻碍,1918年2月,瑞典代办亲自到北京政府外交部同总长会晤,谈到了西伯利亚德奥战俘粮食匮乏,俘虏因饥饿死亡大半,剩余人员亦虚弱无力,“如不急行设法周济,亦不免毙于饥饿”。中国方面对于粮食和药品及其它生活必需品,只要开列清单,不许夹带偷运,一律放行出关,但是除药品及医疗器具外,其它物品必须照章纳税款。1918年2月,“取道哈尔滨运往安加德林埠地方的大量茶叶、米、糖、牛奶、咖啡等物,也均开列清单报呈中国外交部”[7]。

1920年10月,各国红十字协会特派管理土耳其、德奥等国俘虏代表美国人斯英利科,奥人法音,德国人他尔基理三人持有公文来到北京外交部,说明过境俘虏三万两千人,由满洲里站至绥芬河站,所缺粮食,请由中国救济,过了绥芬河站,由美国及各协约国供船只及钱款送俘虏回国。并请中国救济之款,一起发给俘虏,以便他们购买物品。俘虏到达哈尔滨,“按各点发每现大洋一元,以作由满至绥接济之用”[8]。由美国进款三项共计两千万元,“因俄国新党阻止俘虏通过,故行停顿,现已交涉妥协,此款一二月内当可汇到”。美国给的救济款不到,款项由吉林和黑龙江省各担一半,德奥俘虏每次按名在满洲里发给十元,到哈尔滨发给十元。1921年1月,横亘在满洲里赤塔之间的谢米诺夫军败退,德奥战俘的运输车顺利进入满洲里,通过哈尔滨赴海参崴。有了中国黑吉地方政府倾力协助,拘留在俄国境内的德奥战俘主体也顺利到达海参崴登船返遣返回国。

四、战后国内外俘虏救济法的完善

(一)国际战俘公约的完善。国际法中关于俘虏待遇的公约涉及《海牙陆战例规》《战时俘虏待遇公约》,其中对俘虏的待遇均有详细的论述。《战时俘虏待遇公约》的缔约国家与未缔约国交战时仍应遵守该约,这是《战时俘虏待遇公约》第82条所规定的重要原则之一。1929年战时俘虏待遇会议闭幕式时,丹麦代表致词,对于此点特别提出,表示非常满意,称此公约为国际公法中的巨大贡献。《改善战地伤病人员日内瓦条约》第25条亦采用此项规定,历来规约中针对此项有两种情形:一种为经缔约国已签字批准或经正式或经正式加入规约的各国间适用,但不属于规约的国家没有遵守的义务。例如,1864年红十字公约第九、十条适用此约,而在1906年红十字新约订立后已不再适用。第二种交战国中如有未参加公约的国家时,则其他参加公约之国也无遵守条约的义务。例如,1899年及1907年《海牙陆战法规条例》第二条:1907年《海牙陆战时中立国及其人民权利义务条约》第二十条同《红十字条约原则推行于海战条约》在1917年8月8日停止适用。战时俘虏待遇公约第八十二条规定:“缔结国不论情形如何,悉应遵守本公约,战时遇有不属于本公约之交战国,其他属于本公约之交战国仍应一律遵守。”[5]缔结该约各国须批准该公约后,必须遵守公约内容。但未缔结的国家,有权加入该公约。如在交战时退出公约,但必须在休战时方可生效。此种规定均已列入战时《战时俘虏待遇公约》第九十一条至第九十六条内,故此规定为国际公法的又一大贡献。

(二)国内救济俘虏机构的完善。民国政府时期依据国际公约中的规定,对国内俘虏机构进行了发展。红十字会特别委员会负责国际红十字会于1902年在圣彼得堡及1907年在伦敦各届会议时,均探讨了在各国红十字会设立特别委员会之问题,但未通过具体方案。至1912年在华盛顿开幕之第九届国际红十字会会议,决定特别委员会之原则:平时在国内设立负责收集救济俘虏的一切物品,并将该物品送至红十字会干事会,转运在敌国的本国俘虏。特别委员会的主要任务,限于上述原则,与本国各红十字会在战时共同担负看护与治疗伤兵之责。1913年法国红十字会依照1912年国际红十字会之决议,设立特别委员会。1914年欧战开始时,各交战国均依照办理。

(三)相关法律的完善。民国政府依据《陆战例规》等涉及俘虏的国际公约,由外交事务处编订了俘虏的处罚与管理条例,这些内容包括对俘虏通信、伤病医治、散步会客、俘虏起居等内容,甚至有俘虏归来时间的限制。另外,在俘虏收容期间,必须服从收容国家的法律,履行义务。如有反抗者,必须加以处罚。民国政府外交事务处的处罚条例中,对俘虏收容期间有暴力反抗行为有严重的处罚规定。有出逃行为者处以重禁,领导反抗者处以死刑。

中国政府在一战时期优待德奥战俘的做法,得到了德奥两国及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中国建立民国之初,国际地位并不稳固,但是中国以中华民族的包容与大度,接纳了战争中的德奥战俘。中国在一战期间,不仅遵守国际公约中对战俘的保护与安置条规,并且推动了本国人道主义法规的健全,使中国政府实践过程中,逐步了解并接纳国际法体系,为巴黎和会和以后的国际交涉提供了法律基础。总之,中国政府优待德奥俘虏,有很多外交上的长远考虑,但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宽厚,是值得肯定的。

猜你喜欢

德奥收容所战俘
新铁德奥CN道岔换轨施工关键环节控制
拯救战俘的“大富翁”
如果所有的愿望都能成真
爱猫新人办“猫婚礼”:邀1100只猫咪见证爱情
巴西开放拉丁美洲首座大象收容所
也门交战方两天内交换224名战俘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俘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