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大鱼海棠》发现国产动画的不足之处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鱼海棠大鱼海棠

动画片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时代,而现代的动画片早已经成为一种动画电影的存在,其影响范围与艺术形式与动画价值观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艺术家都认为动画电影是未来国内影视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中国的动画电影创作在经历了发展、高潮、低谷、再创作的几个时期后,现代的国产动画片已经逐渐走出低迷时期,开始了全新的艺术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随着《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爵迹》《十万个冷笑话》等等动画片的推出,国产动画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无论是在票房还艺术效果上都得到了大众的好评,但是如果要衡量一部动画片经典的标准,票房效益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社会影响力与社会效应却更是衡量动画电影成功与否的试剑石。

1.国产动画《大鱼海棠》的成功与缺失

随着动画片《大鱼海棠》于2016.7.8日上映,最终收官的票房总数高达5.65亿人民币,这样高的票房可以说直接刷新了国产动画片新的票房纪录。该片讲述的是“神之围楼”里的海棠少女“椿”为了报恩而救活男孩“鲲”的命运故事。该动画片之所以得到如此高的票房不单单是得以于前期的宣传推广,更为重要的是动画片在质量和艺术效果上有了真正的提高,这也是该动画片深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可以说这种高票房的记录也代表着国产动画片在形式发展上的转型,现代的国产动画更加注重的是影片的内在质量,同时也突破了传统动画粗制滥造的束缚,开始潜心的研究动画片的艺术水平。

虽然说《大鱼海棠》动画片在艺术效果上具有突破的意义,同时在具有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下画面效果以古典韵味为主,凸显出我国传统神话故事的艺术效果,并且在很多人物细节、场景设计、打斗效果上都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这种高绚丽的艺术效果的背后《大鱼海棠》的艺术创作也存在着致命的缺失,也正是这些缺失导致该电影在与一些经典的动画片比较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最为突出的便是剧本内容平淡泛泛、故事情节老套粗糙。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种故事的内在价值与艺术创作的形式明显不成正比,实际上这种情况也直接反应了当前时期国产动画片在创作中的突出问题。也许正是这种内涵与效果不成正比的制作,直接的反映出国产电影在发展中的缺失所在,长此以往的发展不单单会影响到动画片的未来走向,同时也在消磨着国内大众对于动画片的内在涵义与故事文化的追求,实际上这点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动画片创作的主要症结。如果我们对于动画片的衡量制度仅仅存在与画面效果的精美绝伦,动画片的经济效益要高于动画本身的社会影响力,那么这点无意是令人惋惜的。单纯的从《大鱼海棠》的制作效果来说难以摆脱具有一定日式风格的元素,而动画片的故事内涵与社会效应来看,简单粗糙的剧本内容与单一的人物刻画也无法通过动画片来发人深思,就更谈不上影响社会的基础效应了。因此来说衡量一个动画片的经典与优秀,单纯的经济效益虽然是一个方面,但是明显是远远不够的。

2.《大鱼海棠》动画的缺失与经典动画的对比分析

2.1 剧本简单粗糙难以发挥引领作用

动画片具有着超脱客观现实的假设性,而同样在动画片的创作中也可以天马行空的创作,这种创作直接超越自然现状、主观意识上的创作。但是无论怎么去创作、是超越现实也好、是天马行空也可以、或者完全的是主观的意象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无论你怎么去创作故事内容必须要扎根于现实中,或者去反映现实,去影响现实,亦或者去使人被动画电影所感染,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情感与生活,否则这种动画片就如一种昙花一现般,很快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大鱼海棠》的故事背景设计在一个世外桃源之地,该地叫做“神之围楼”这里面居住着都是掌管自然规律的半神后裔,也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保证这现实社会的正常运转。故事中这个假想的世外桃源中已经脱离了现实社会的真实的存在,把人们引进一种虚空的构思中无意是脱离了社会在自我意想中,而且整体的故事构建过于的单一化与粗糙化,试想一下当一个故事脱离了社会而进入虚幻的神话世界中,那么这个故事便无法与社会产生共鸣,也就失去了动画电影的传播性与价值观。虽然在整体的画面效果中融入了很大成分的日式动漫的风格,使得画面的效果看起来有了很大的创新精神,但是这种表面的创新难以弥补动画内容的粗糙,也就是该作品的中最为主要的缺失的精神了。故事发展到最后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鱼海棠》传达给大众的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抗争,却没有与社会、种族、阶级和信仰等等产生关联,所以该动画电影无意成为一种小众的动画,与经典的动画电影也就失之交臂了。

然而具有同样题材背景的日本动画《千与千寻》则展现出不一样的格局,整个动画片里充斥着社会、种族、理想、情感、阶级等等众多的矛盾与纠纷,同时也展现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女主人公在不断成长中逐渐理解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个人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该动画片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动画中所表达的故事精神,使得大众开始从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且也在社会现实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同时也为社会中那些不知所措的年轻人带来了生活的真实意义,帮助了很多人走出了困惑,使得人们可以从新的去审视这个社会,去理解、去挖掘这个社会的价值。故事中相对于女主角与白龙之间那种青涩的感情来,故事内容的更加要突出的是如果去改变、帮助的意义。千寻在故事中寻找这个自我、寻找名字、寻找父母、寻找生活的真谛、同时也在寻找着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对于追求生活的目标,这其实也是动画片在诠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真实的写照,当然这种追求确是基于社会的价值上的,所以说《千与千寻》比《大鱼海棠》来说更加注重的是故事中的社会格局,把整体放在社会存在的问题和人们苦苦思索的情感上,而并非把女主角的个人爱恨情仇的情感着眼于整个故事中。

2.2 角色塑造的缺失难于支撑整个动画

很多人说电影与动画片是有区别的,电影的格局大、反思深、影响力深远,而动画片只是一种娱乐,并不需要多大的格局、多么深远的影响,只需要保证动画片的特点就行了。我想怀揣着这种思想的人无疑是片面的。动画电影与电影在传播力度上是一致的,同时在影响力上也是一样的,这里面是不能去区分等级制度的。就拿《疯狂动物城》《千与千寻》两部国外的动画电影来说,《疯狂动物城》反映出美国现实的社会情况,无论是阴谋、情感、种族、人物等都是可以与社会现实进行对接的,朱迪、尼克、狮子市长、绵羊副市长、大先生、牛局长、本杰明警官等等这些人物都是美国社会现实中阶级的真实写照,动画中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描绘了社会中不同阶级的情感与思想。这样把动画片与社会进行了直接的映射,最终通过兔子朱迪在向社会传达出一个“和平造就伟大”的理想。《千与千寻》动画中我们看到数不清的日本特点的符号的展示,还有的就是动画片中的很多建筑、生活物品、场景、风俗习惯等等都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去进行对接,也就是整体的动画片虽然高于了现实,但确实也源于现实的真正内涵。如果我们去深入的剖析人物情感的话,在千寻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时日本青少年身上的影子,同时千寻的情感波动也符合那时期日本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因此来说这种人物情感的塑造作者也是基于社会的现实的。

主角的个性化塑造可以说是整个动画中的主要发展线路,角色的塑造不仅仅是故事发展的线路之一,其实也是表达正故事内涵的重要线索。然而在《大鱼海棠》动画中,女男主人公在人物的塑造中基本上是处于故事的节奏中,没有了自身的波动于成熟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男女主角在动画中只是故事中的一枚棋子,这个棋子本身是不具备任何起伏的,而作为主角魅力来说,动画中的椿、鲲让人感受不到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而男孩在死与生之间的转换形成了鲲的存在却没有感受到生死之后所带来的锐变感,而椿在得到与失去之间来回穿梭却没有发人深思的问题营造,这些可以说是遗憾的。由此可见在《大鱼海棠》的故事剧情与主角塑造上形成了偏差,主角的塑造在动画中没有深刻的挖掘,而是浮在剧本故事的表面,整个“神之围楼”的故事建立在虚空的梦境中,并不具备与现实社会接轨的能力,所以如果去完美的塑造人物形象我想将会很难,这点也许就是人物塑造缺失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最为简单的原因就是设计人物形象的失败。相比而言《千与千寻》与《疯狂动物城》在角色塑造上便具有很强的人物情感的丰富性与人物命运起伏与成长成熟的价值观的转变。例如千寻,从一个无知、无助的女孩,成长成为一名勇敢、坚强的少女,他的价值观也从自我为利的思想上逐渐转化为以社会为主的大局思想,这个转变也是塑造人物的一个过程。然后,朱迪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兔子,一心想成为一名警察,并且也为此目标而不懈的努力中,虽然中途遇见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也曾失败过,也曾放弃过,但是最后的兔子朱迪克服了自身的困难与先天性的障碍后,终于破获大案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察。从这两个动画片的人物塑造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主角的塑造上始终都是要以正能量为主,以引领观众走向希望与理想为主,同时这也是主角光环所带来的特殊价值观。反之《大鱼海棠》在椿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始终带有一种消沉与迷茫的感觉,并且人物自身的价值观在塑造上表现的并不清晰,如果要是一定要给椿的人物形象进行定位的话,那么我觉得椿身上具备的是一种执着的精神,但是这种执着精神在表达也是模糊不清的,很难人观众在内心中产生共鸣。

2.3 文化创新浅尝辄止难以创造性表达

动画片作为老幼皆宜、青年喜欢的艺术作品,可以说在传播方向上范围是十分宽广的,这也就形成了动画片在传播上具有着很强的影响力,把传统文化通过动画片的形式进行表达可以更为直接的来展现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同时在影响力和新引力上也是有着显著的提升,对于文化与动画之间的隔膜也更容易打破,同时对于动画片来说也更容易进行创作与创新,使得动画的效果更加的贴近一些传统的文化。《大鱼海棠》的创意灵感来自于古文经典《逍遥游》,片中主角的名字皆源于此。例如,主角椿与湫,名字就出自《逍遥游》:“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这种取自古典神话题材的创意是十分优秀的,动画中试图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现实进行一种转换与对接。但是《大鱼海棠》并没有精准诠释《逍遥游》的内涵精髓,对文学名著中“无我,无己、无功、无名”思想境界的把握存在偏差,其实《逍遥游》传递出来的是一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的思想,但是在动画中却把这种思想演化出一种琼瑶的女男之情,并且这种感情还是处于懵懂期的孩子身上,这无疑以及脱离了作为原著的原始初衷。并且动画中的创新并非是直接的文化嫁接或是说是为了迎合社会而产生的一种商业性的动画电影创作,强行的嫁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观念,那么最后只能是断章取义、误导大众。

比如,日本动画《火影忍者》《海贼王》,都是采用传统文化与古典神话为主,并且在创作中更加突出文化中的日本的风格,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是鸣人、路飞的那种无穷取决的坚定的信念与决心,感染了全世界很多的年轻人,他们的精神也是整部动画片所要诠释的真正的内涵。在日本正是有着这种鸣人精神存在使得很多年轻人都受到了感染,并且也为着自身的梦想而不断的努力着,可以说一部优秀的动画影响着一代人,感染着一代人、启发了一代人。可见,传统文化需要现代化的表达方式,但前提必须是以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而现代化的表达方式是手段。

3.结论

综上所述,《大鱼海棠》作为国内优秀的动画作品,既具有自身的优秀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本文主要以分析故事剧情、人物塑造、文化延伸等方面的问题所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光有华丽的外表而缺失内在文化内涵的《大鱼海棠》在通往经典动画的电影道路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但是无可回避的是今天的国产动画已经越来越好了,通往经典动画的道路也越来越近了,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分析可以给予当前国内动画的创作敲响一下警钟,并且文中也提出了自身的看法与启发,希望今后的过程动画可以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大鱼海棠大鱼海棠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大嘴狗》
找春天①
“会海”养不出“大鱼”
大鱼带来的启示
《大鱼海棠》: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及美学风格
《大鱼海棠》在日本获赞(观察)
《大鱼海棠》的误解和正解
《大鱼海棠》,神作掉进“深坑”
海棠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