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策研究
2018-04-03
近年来,随着昭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机动车尾气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市政道路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道路交通量需求的增长速度,城市交通经常陷入拥堵状态。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让人人都享有的安全、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公共出行服务。
1.“公交优先”的含义
“公交优先”初源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巴黎,在城市交通几近瘫痪的状况下,法国政府开始下大力气重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设置了480多条全天或部分时间禁止其他车辆使用的公共汽车专用道。随后被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所接受并逐步完善。“公交优先”的理念已于80年代传入我国。
“公交优先”是一种交通发展策略,凡是有利于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一切政策和措施。公交优先已经成为政策制定者与出行者的共识[1]。对其它交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的进行限制,城市公共交通享有五项优先特权:规划优先、投入优先、用地优先、路权优先、人才优先。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2]。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涉及到居民日常生活、工作、旅行出行等各个方面。现在,我国各大城市都开始逐渐认识到公共交通的优越性,把城市公交优先发展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昭通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昭通市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经过12年的发展,无论企业规模、公交数量、线路还是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出行质量,而且满足了人民的出行需求,但公共交通的发展仍面临如下的现实问题。
没有专门的公交专用道路。道路结构不合理,南北顺城既是交通主干道又是商业繁华路段,在早晚高峰期,全线拥挤不堪,且无其他道路可以分流。城区内交通较为混乱,出租车随意停车揽客;三轮车,面包车随意停放路边上下货;自行车、电动车和老年代步车等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任意抢道、占到行驶;行人、电动车等随意抢行红灯;车不让人,人不让车,车不让车的状况是有发生。
财政补贴力度不够。公共汽车具有社会公益性,但是它的发展运营又需要资金的保障支持。政府和公共汽车公司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对于公共汽车公司的运营成本和盈利亏损,政府也并无直接责任。政府对公共汽车公司的亏损补贴并无明确的计算方法给予一定的补偿,这导致了公共汽车公司通过减少公交车运力投放、降低车辆配置、减少线路设置等方面来减少运营成本。同时忽视了公共汽车的公益性,昭通公共汽车公司目前开通的快速支付IC卡仅仅有普通卡及学生卡及农行金融IC卡,并且使用普通卡乘车不能享受任何优惠,与现金支付一致,学生卡仅能享受9折优惠。微弱的优惠福利群众办卡率低。政府对公交票价补贴力度不够,目前还未开通老年卡、伤残军人残疾人免费乘车卡,对社会特殊群体缺乏一定人文关怀。
公共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现在昭通公共交通运营车辆较少。目前昭通市每万人仅拥有公共交通车辆3标台,运营车辆数量远远低于国家规定中小城市每万人拥有7标台公共交通车辆的标准,也远远低于云南省2015年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2.62标台的平均值。公共交通运行能力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导致车辆拥挤、候车时间过长等问题。二是交通工具多为传统车辆,新能源公交车少,无空调车。机动车尾气对环境污染大,也不利于节能减排。三是公交停车场站建设落后。昭通公交车辆停放的一个主要场地是位于东煤路的原骋宇驾校训练场地,道路狭窄仅供一辆车辆通行,且又是学校区,早晚高峰期拥堵难行,公交进出困难。
3.昭通市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机动车的急剧增长,城市道路设施的增加却相对有限,尤其是城区规划的不合理,导致交通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交通拥堵将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长期面临的城市难题。根据昭通市城市交通的实际情况,结合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环境等诸多因素,提出以下公交优先发展对策。
3.1 政策支持与补偿机制的建立
要实施公交优先,政府的支持与否至关重要。地方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确定“公交优先”的地位。目前,昭通市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形成稳定的公交资金投入制度,建立低票价下的长效而稳定的补偿机制。对于公交企业的政策性亏损部分予以补贴,使公交企业在兼顾社会效益的时候,也追求企业的盈利。政府通过公交出行分担率与城市人口增长比例的分析,合理推算出公交车辆配置数量,根据公交企业现有公交车保有量和车辆升级换代的数量给予公交企业相应的补贴。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逐步淘汰传统公交,增加新能源车和环保型电动公交车的投入。通过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财政补贴,改善公交停车场站建设,体现用地优先;开通60岁以上老年人、伤残军人和残疾人免费乘车卡,加大普通卡及学生卡乘车优惠力度,建设一定时间内换乘优惠票价体制,真正体现公共交通惠及普通百姓。
3.2 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优化公共汽车交通线路系统。昭通城区没有专门的公交专用线路,在现有的运行模式下,不能达到准时、高效、快捷,不能真正体现公交优先。这就需要优化公共汽车交通线路系统,整理现有线路,减少线路重复率,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同时开办新的线路,增加公共汽车覆盖面积和运营里数,建立方便快捷的换乘系统,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随着昭阳城区发展重心外移,北部新区及南部很多地方成为市民出行率较高的地区,在二环线及有条件的道路应当增设公交专用车道,保障公共汽车独立路权,提高公共汽车运输能力。规划修建的轻轨也应做到与公交系统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动态网络,互为补充,使群众可以无障碍换乘。
二是建立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是指将现代通信、信息、计算机、定位技术等现代科技运用于公共交通系统,使公共交通的管理做到现代化和智能化,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3]。虽然昭阳区现阶段做不到全方位立体的智能公交系统,但城区公共汽车已经全部装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公交公司能清楚的了解公共汽车运行状况。在人流密集的公共车站台加装显示屏,轮流播报公共汽车运行状况,让乘车群众准确清楚的了解自己所需要乘坐公交车的位置以及还需要等待多久。此举能极大的提高群众的候车感受,方便群众选择交通方式出行,加大公共汽车吸引力。公交企业还可以与交管部门达成共识,使司机能够随时了解道路情况,提供运行能力。
三是加快城市轻轨的建设。目前有轨电车在我国在多个城市都有建设运行,较之地铁,更适合10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型城市[4]。昭通市区轻轨项目的规划图于2016年11月9日开始在昭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官网进行公示。在今年二月中旬,政府官方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始报道此规划,群众对此事依旧知之甚少。在调查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当前昭通市区最应当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是?”在该问题下80.65%的群众选择了地铁,而轻轨的选择率只有35.48%。地铁固然方便,群众对于地铁的期望心理可以理解,但对于昭通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来说,地铁造价过于昂贵,会给地方政府财政造成相当大的经济压力,根本无法承担修建地铁的高额费用,轻轨是最优的交通选择。昭通有轨电车项目目前共规划了8条线路,运营总长度为115.96公里,建筑长度107.01公里。多条线路连接了昭阳中心城区和北部新区及鲁甸县,有利于加快昭鲁一体化建设进程。
3.3 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多样化发展
出租车及滴滴打车是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部分,较之于公共汽车和轻轨,在运行线路、运行时间、运行速度上享有更大的自由。顾客能享受到的服务和乘车舒适度远远高于公共汽车,当然在价格收费上也远远高于公共汽车及轻轨。目前昭通出租车公司主要有三家,百信出租车公司,诚信出租车公司及迪信出租车公司,共运营出租车600余辆。出租车主要运营范围为昭通城区,农村极少。随着现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移动支付走进我们生活,滴滴出行应运而生。昭通滴滴出行于2016年3月经百信出租车公司引入,迅速占据了公共交通部分市场。滴滴出行将乘客和司机有机结合起来,乘客提供其所在地址,由就近的滴滴司机前往接单,并由后台程序计算出行账单。既方便了乘客乘车,也减少了司机的空车行驶率,有效提高了城市车辆利用率,缓解了群众的乘车困难,使出行更加便捷安全实惠。
4.结语
“公交优先”政策是解决现代城市交通问题的最好办法,并且适用于任何国家,任何城市。通过对昭通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析可以看出,“公交优先”落实不到位有诸多因素的制约。“公交优先”不仅需要道路规划建设等基础设施作为保障,更需要政府职能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撑。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管理,才能改善居民出行结构,有效解决交通问题,使城镇居民能够获得更加便捷、实惠以及优质的交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