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播的特点及其采编要求

2018-04-03濮雨婷

视听 2018年1期
关键词:听众报纸广播

□濮雨婷

浅谈广播的特点及其采编要求

□濮雨婷

写广播稿要注意广播特点,因为广播语言与书面语言不尽相同,也就是说,语言是广播宣传的要素之一。广播语言使用的是有声语言,是讲给广大听众的。讲要顺口,听要入耳,这就是广播的特点。要想写好广播稿,就应该从广播的特点去研究,去探讨。

广播;广播语言;广播稿采编

一、广播和广播语言

广播能听不能看,这是人所共知的。广播不同于报纸、电视靠视觉与读者、观众见面,它是完全靠听觉,也就是通过声音(语言音响)来达到宣传目的的。可以说,广播与报纸、电视是听和看之别。

探索广播的特点,研究广播稿的写作技巧,首先要研究声音和听觉的规律,要研究人们用耳朵听的特点。我们知道,广播的宣传对象是在听中思考,在听中回忆,在听中引起情绪。具体地说就是,听了以后,是喜乐还是哀怒,是拥护还是反对。

我们知道,广播声音是暂时的,一瞬即逝,不留痕迹。因此,在宣传时,广播声音必须是连贯而又不容空的。在声音传播上,如何引起人们的兴趣,让人们愿意听、记得住,这就是广播的编辑、记者要研究、探讨的课题。广播要按照这个规律和特点来宣传,因此内容要新要实,使人们听之有兴趣,话还要说得准、写得短,使人一听就明白,一下子就记得住。

音响是广播的主要特点,它收听面广,群众性强,其对象是千家万户的男女老幼,不分文盲还是教授。而报纸、刊物各有对象,要有一定文化才能看得懂。广播是任何人都可以听的,要考虑到广大群众的需求,让人们愿意听、听得清、听得懂、记得住。如关于改革的成果、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等各条战线的报道,在撰稿时,不仅要考虑到专业人员的需要,更要考虑到其他行业的听众也能听懂和感兴趣。无论是政治性、社会性的报道,还是专业性、技术性的报道,在内容的选择和写法上,也都应该立足于面向广大听众。

广播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运用好广播的各种形式,对体现和突出广播的特点是很重要的。广播的形式大多脱胎于报纸,有些是与报纸相同的,相同之处为新、短、活、强,就是思想性、政策性、针对性要强。但广播毕竟有自己的特点,它用电波传送,声音、音响就是它的主要特点,广播形式就必须从这个特点出发。广播是声音,使人们听了如身临其境,就像到现场去过一样,有现场感、立体感。

研究广播的特点,既要知道它的迅速、及时、直接等方面的优点,还要弄清它的弱点。广播的弱点主要是排它性,就是在收听广播中,不能同时收听其他广播或者收看电视、报纸等。其次,是它的稍从即逝、一瞬即过、不留痕迹。广播不同于报纸,没看懂可以反复琢磨,多看几次;听广播时,没听明白就不会再重复了。

二、广播稿的采写特点

撰写广播稿件时要注意大众化即群众化,努力做到通俗化、口语化、生活化,要动听、响亮、节奏感强。实践证明,一篇广播稿如果原封不动地被报纸刊载了,那就不是一篇好的广播稿。也就是说,不要把报纸当成录音版的广播稿。

要写好广播稿,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大众化、通俗化,把广播稿写活,让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接受

我们在日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是一件事,有的人叙述起来绘声绘色,使人们听起来身临其境;而有的人说起来丢三落四,淡然无味。这就是表达的艺术,写广播稿也是如此。在写广播稿时要注意运用群众的语言,特别是写农村题材的稿件,要深入群众之中,学习庄稼院的语言,运用农民的群众语言。此外,还要注意对不同身份的人运用不同的语言。

(二)运用通俗的白话体语言,避免使用文言词

在撰写广播稿时,要注意广播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特点及其区别,让人们易听、易懂、易记,特别是写农村题材的广播稿时,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比如说拮据、乏味、高唤、购置、崛起、叮咛,就不如写成贫穷、没趣儿、高呼、购买、兴起、嘱咐那么好,这样的大众语易听、易懂、易记,还顺口入耳。

(三)做到口语化,多用复音词,少用单音词,不用或少用难懂的词汇

要想使广播稿通俗易懂,在听众中产生反响,留下记忆,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就必须在口语化上下功夫,使听众在收听时不费劲,一听就明白,自然而然地往下听,不至于关掉收音机。在撰写稿件时,应尽可能地避免生僻的词语。

在广播稿件中多用复音词,以便朗朗上口。例如,可、应、已、需、时、现等单音字,应变为可是、应该、已经、需要、时候、现在等多音词。还有,折本、威胁、吾辈、润笔费不如写成赔本、挟持、我们、报酬,这些常用的词汇听众一听就明白。

(四)慎用同音词,分清音同字不同的词,避免听众产生错觉

在现代汉语中,音同字不同或音同意不同的字很多。由于广播是依靠听觉的,因此在写广播稿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如全省之最、全县之最,在广播语言中,听了容易使人们产生错觉,产生反感。是“之最”还是“之罪”?再如:有些食物是致病因素,到底是致病还是治病?还有的如“养路姑娘”,人们听不明白是养护公路,还是饲养梅花鹿。在广播语言中,“养路姑娘”应该写成“甘当铺路石的姑娘们”。这样一改动,听众便可听得一清二楚了。

三、编辑主导办好广播新闻

广播媒体作为党的新闻事业中的一部分,是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和喉舌,同时也是政府联系和沟通人民群众的桥梁。广播新闻编辑是新闻编排依据稿件重要程度或内容的组合而产生编辑活动的执行者,对新闻传播有组织、有计划、有规律、高质量运行起到重要的“把关者”作用。所以广播新闻编辑要在充分把握当前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编辑思想的基础上,通过精编主导,办好广播新闻,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编辑主导新闻要有较强的策划意识。目前,众多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广播新闻媒体,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努力提升广播新闻整体水平,把广播新闻办得与众不同,使其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宣传舆论阵地和喉舌。要实现这一目标,广播新闻编辑就必须要有较强的策划意识。广播新闻策划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要更加自觉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在贴近受众上下功夫,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编辑主导新闻要有较高的把关意识。广播新闻编辑把关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新闻节目能否体现大局、服务大局。所以这就需要广播新闻编辑重视理论学习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熟悉从中央到地方的有关宣传纪律、报道要求并及时体现到编辑工作中,否则就很难担当好新闻宣传的重任。

编辑主导要有共性化品质和个性化风格,在广播新闻工作中,编辑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辑工作具有特殊地位,是一个关键的岗位。编辑只有塑造共性化品质和打造个性化风格,才能承担起艰巨的岗位职责。编辑在选择稿件、处理稿件和编排稿件时,一定要认真细致,精雕细刻,不能马虎大意,粗制滥造。大到文稿的框架结构,小到每一句、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字斟句酌,精推细敲。检查每一个字,看其是否符合字的本意,如果是错别字,一定要更正过来,检查标点符号,看其是否使用准确。原稿可能点错了一个标点,就改变了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原有的意思,那就必须改正过来。

与此同时,编辑还应该不断追求新闻的美学价值,采用美学写作、编辑和编排方式,其中包括新闻标题的拟定、精美的导语等。编辑还要有大气的风格,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要重大,主题要突出,立意要高远,文笔要精彩。在行文的过程中,要饱蘸激情,要求记者和编辑要有较高的文化底蕴、较强的文字功夫、较美的文笔天赋,在写稿和编稿时,张扬个性,彰显才华,穷尽笔墨,用通顺、流利、通畅的笔调,把文章写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在每一条新闻、每一个节目中一定要把写作的意图和意境完完全全地展示给听众,通过听觉给听众带来轻松和愉悦,拉近广播与听众的距离。

1.王树春.广播新闻编辑的个性化风格浅析[J].新闻传播,2008(11).

2.陈记生.广播新闻编辑的“中庸”境界[J].视听,2010(02).

3.朱宏伟.广播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记者摇篮,2013(06).

镇江市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听众报纸广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报纸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卖报纸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