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及艺术性思考

2018-04-03石欣孙航

视听 2018年1期
关键词:艺术性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石欣 孙航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及艺术性思考

□石欣 孙航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作为传统媒体中的一种,仍旧以其严谨性和公正性区别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然而,在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观众需求,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编辑技巧及艺术性思考的能力。本文从电视新闻的制作、播出、编排三个层面探讨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并在电视新闻节奏、结构、细节等方面阐述艺术性思考的方法和重要性。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艺术性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带动了大批新兴媒体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以大数据为载体,从数字化传媒到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以电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将面临重大的挑战。

为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满足观众多元化的品味和需求,电视新闻除了坚持传统媒体特有的严谨性、客观性、公正性之外,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在制作、播出、编排三个环节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技巧,同时,也应在电视新闻的节奏、结构、细节等方面深化艺术性思考,进一步推动电视新闻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信息平台的功能。

二、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

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主要体现在新闻的制作、播出、编排三个方面。

(一)电视新闻的制作技巧

新闻的核心概念体现在一个“新”字上,电视新闻自然也不例外。在电视新闻的制作技巧上应牢牢把握“新”的重要性,这里的“新”不仅仅指新闻的即时性、时效性,而更多代表新闻制作的选题、标题、立意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首先,在新闻的选题上要新颖。选题是新闻的支点和核心,决定了一则新闻的深度和关注率,在选题上,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时刻关注时代变化、社会发展、民心所向,及时发掘到最有价值、最新鲜的新闻点,做出既有话题性又有社会价值的独家新闻、特别报道、系列策划。这需要从业者不仅有敏锐的观察力、宽广的知识面,更要有对社会现象的感知力和责任感。

第二,新闻标题应具有新意。当前,各种形式的媒体占据着观众们的视野,如何在新旧媒体中异军突起,尽可能取得关注度,是电视媒体面临的难题。标题的新意不在于哗众取宠、无中生有,而在于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一个言简意赅、充满新意又生动有趣的标题对于新闻的传播百利无害。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能够抓住新闻的精髓,精炼出新颖、得体、言之有物的标题。

最后,要掌握立意的新意。一条新闻的思想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远的立意能够更好地发掘出新闻内容的本质。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应在每则新闻鲜明的主题中发掘出最具有前沿性、本质性的立意,真正发挥出新闻报道的价值。

(二)电视新闻的播出技巧

首先,无论是传统的纸媒(报纸、杂志、期刊等)、广播,还是新媒体(微博、微信等),电视新闻相较于这些媒体始终都保持着“现场性”这一最本质的区别,这也是电视媒体的最大优势之一。在电视新闻的播出技巧上,应充分发挥“现场性”这一优势,给观众带来既具有即时性又具有真实性的新闻报道。现场报道、第一线记者的实时解说、现场情况的插播等都是很好的播报方式。

其次,应重视电视新闻的互动功能。无论是电话连线还是现场采访,都是与观众互动的方式,通过让观众参与到新闻节目中来,不仅能够了解观众对于新闻的看法,采集到最真实的观点,更能提高观众的认可度,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亲和力,让节目风格更加亲民、灵活,更贴近百姓生活。

最后,应把握电视新闻播出内容的比例。各家电视台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受众群,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把握所播出的新闻内容的比例。例如以地域性划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应分为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在两种新闻播出比例的把握上应考虑到所面向的全国观众群体的需求;如果是地方台新闻,则应明确其面向的主要是本地观众,在新闻内容上也应以当地事件为住。若按照新闻类型划分,民生新闻应侧重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时事新闻应针对当前最新、最热的时事进行播报。

(三)电视新闻的编排技巧

首先,应重视头条新闻的作用。“要精心选择和安排有分量的头条,头条新闻是电视新闻编辑思想的集中体现,突出显示了编辑对新闻的价值判断,而这种判断往往对受众的判断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头条新闻是否有冲击力、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受众收看电视新闻时的意愿和兴趣。”一档新闻节目有一条“重磅”头条的关键性可见一斑。

其次,在编排形式上,可分为对比、归纳等方式,也可采用长短兼有、动静交错的方式。对比法在一些民生电视新闻中较为常见,例如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选择在老百姓茶余饭后播出这样的报道:上一条新闻是《垃圾堆放在过道邻居表示很受伤》,下一条新闻则是《交警宣传进社区文明行为你我他》,前一条新闻揭示了一种不好的社会现象,后一条新闻则是针对前一种弊病的正面表率,通过这种前后对比来阐明“文明生活靠大家”的主旨,这样的编排方式能够让新闻的立意更加鲜明,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归纳法是将多条同一主旨的新闻编排在一起,集中说明同一立意,通过详细、多角度的同类报道来深入发掘一个主题的内涵,常见于一些时事新闻的重大报道中。例如前不久圆满闭幕的十九大,无论是面向全国的电视台还是地方性的电视台都针对十九大做出了全面细致的系列报道。

三、电视新闻编辑的艺术性思考

一档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应具备出众的、与时俱进的编辑技巧,而除此之外,电视新闻编辑也应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和素养,在新闻编辑的艺术性思考方面加以拓展和深化。

(一)电视新闻节奏的艺术性

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理想的节奏是张弛有度、动静和谐、收放自如,而每一则新闻依据选题、立意、内容的不同也有特定的节奏。在电视新闻节奏的把握上,电视新闻编辑应针对每一则新闻特定的语境、特定的受众群体、特定的立意,找到一种最恰当的节奏,让新闻节目的每帧画面都契合整则新闻的基调。

(二)电视新闻结构的艺术性

当前学界对电视新闻结构的定义分为两种:一是单组新闻中每个镜头之间的结构;另一种是一档新闻栏目中,每则新闻之间形成的结构。“电视新闻编辑要从新闻素材中,拟定一个可操作性强、新颖全面的播出大纲,优化电视新闻和整档栏目的结构。”由此可见,电视新闻编辑不但要对新闻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外延与内涵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还应处理好整体布局与细节刻画、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之间的平衡和统一,这就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应有放眼全局的视角和美学品位。

(三)电视新闻细节的艺术性

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媒介以及发布信息的平台,新闻不仅应聚焦现实,更应该给受众带来启迪。在或长或短的新闻节目中,要把握好细节处理并不容易,但细节处理恰好是最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方式。在单组新闻中,无论是整体氛围的把握、主播的播报语言风格,还是每帧画面的选取意图,都可以认为是对电视新闻细节处理的一种形式。在电视新闻制作的后期,各个细节均可通过艺术性思考来体现新闻的主旨,经过细节处理后的电视新闻不仅能充分还原真实事件的情况,也能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还能唤起观众的认同度和共鸣感,从而提高节目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四、结语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这给电视新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需要适应环境与时俱进,但无论技术手段如何发展,新闻都应保持最本真的内涵。从电视新闻的选题到采拍,从编排到播出,电视新闻编辑不仅应不断提升工作技巧,提高职业道德感和责任心,也应增强艺术性思考,提升审美能力和美学情趣,从各种细节丰富电视新闻的外延和内涵,给观众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电视新闻节目。

1.付刚.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与艺术性思考[J].科技传播,2015(20):3.

2.胡晓.论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画面编辑水平[J].西部广播电视,2015(16):87.

3.赵卫.电视新闻编辑艺术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4(04):118.

4.李巧莲,董永庆.电视新闻报道的画面编辑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5(07):71-72.

陕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艺术性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