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的板块化编排思考

2018-04-03祁嘉润

视听 2018年1期
关键词:板块思路逻辑

□祁嘉润

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的板块化编排思考

□祁嘉润

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在厘清新闻角度、扩展新闻广度、挖掘新闻深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认为,改进和优化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可以从“板块化”入手。它既是更优的材料拼接与逻辑建构手段,也是更契合互联网时代的编排思路。而对于不同类型的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本文也提出了显性和隐性两种板块化编排选择。

板块化;编排;评论;视听新闻

一、板块化编排背景与思考的提出

板块化并非广播电视新闻领域的新样态,它早已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编排模式。

多数专业化或类专业化频道、频率,均在其整体节目安排上,采用了板块化编排思路。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以整点时段的《新闻直播间》为主线,串联全天不同时段的节目,围绕“新闻”这一核心,打造了消息类新闻、深度新闻、新闻评论等类型不同、各有侧重的节目板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也在其时段细分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板块化节目编排风格。

从频道频率聚焦更为微观的节目,板块化的编排也成为时下一种较为常态的选择。很多新闻访谈类节目,在节目内设置了固定的板块,有些板块甚至成为该档节目最具特色的“金子招牌”和标识。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更是明显地体现了板块化编排思路,可以说,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同板块的拼接与融合。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的《东方时空》,开中国电视改革之先河,打造了诸如《百姓故事》《东方之子》等家喻户晓的栏目板块,并在板块基础之上,孕育出《面对面》《高端访问》等一批承载了一个时代记忆的优秀电视节目。自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唯一保留至今的《新闻周刊》栏目(原名《中国周刊》),设置了本周新闻回顾、本周特写、本周人物、本周视点等板块,总结梳理一周之内的新闻事件与人物,在当下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然而,在调查类视听新闻作品与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中,显性的板块化编排却较少出现。例如,央视王牌调查类节目《新闻调查》,每周一期,每期45分钟,多数调查均是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条调查逻辑主线,一气呵成。开创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样态的《新闻1+1》,采用主持人加连线嘉宾、新闻事实加评论的编排模式,在25分钟的短时间内,围绕当天最新、最热话题,展开评论和分析,也没有明显的板块分割。

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在厘清新闻角度、扩展新闻广度、挖掘新闻深度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社会变革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如何让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更好地挑起疏导民情、反映民意、引导民论的重担,让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成为新闻中的新闻,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前沿阵地的排头兵,是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借鉴并采用板块化的编排模式,是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可以思考和尝试的一个角度。而且,当下既有的一些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已经隐性地体现了板块化编排思路。

二、更优的材料拼接与逻辑建构方式

视听新闻作品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集合。对视听新闻作品进行要素维度上的横面剖析,其构成要件包括画面、声音、字幕等。从纵向内容维度对视听新闻作品进行解构,一个成熟的视听新闻作品又包括一条或多条逻辑主线,以及围绕在逻辑主线周围的材料。

不同类型的视听新闻作品在逻辑建构与材料拼接方面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事件性视听新闻作品往往采取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逻辑思路,从事件出发,挖掘事件背后的本质。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则多借助“实”的新闻事件来呈现“虚”的话题,通常采用由多个新闻事件归纳出核心主题的归纳逻辑和从一个话题出发用不同新闻事实进行印证的演绎逻辑。调查类新闻作品的逻辑,在于不断追问与挖掘,追问事件背后的事件,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对于评论类的视听新闻作品,串联节目的思路可以有很多,但其逻辑基础可以简单归纳为“新闻事件+事件评论”。一个成熟的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不仅是针对事件本身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价值判断,更包括延伸性挖掘与思考。例如,《新闻1+1》某期节目是《冒充黑社会诈骗,咋整》,不仅对冒充黑社会进行电话诈骗的新闻事件进行了点评,更挖掘了该事件中所反映出的“地域性诈骗”的特征,最后延伸到地域性诈骗所带来的地区形象、区域治理等问题。对于并非简单依靠“新闻事件+事件评论”支撑起的一期节目,板块化可以成为其材料拼接与逻辑建构的方式。在这一案例中,事件表象与评论构成一个板块;表象所反映的特征与相关评论构成第二个板块;延伸出的问题代表第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有相对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背景材料进行说明,三个板块相互联系又层层递进,既有内容上的相对独立性,又共同构成当期节目的一个整体。

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往往是围绕一个新闻事件或者一个新闻话题的扩展、延伸与思考,涉及内容庞杂,材料之间的跳跃性也会比较大。当然,思考话题的不断深入,本就是作品自然形成的逻辑线条,但如果能从板块化编排的思路上对作品进行架构,层层深入的逻辑会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节目内容填充也会显得更为饱满。

三、更契合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的编排思路

从受众视角来看,对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进行板块化编排,更契合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能够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首先,互联网时代的电视开机率受到挑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CSM常年收视调查数据,我国城乡家庭日均分钟开机率基本在23%左右水平波动,虽未显示出趋势性的上升或下降,也不能据此唱衰传统电视,但网络视频和智能电视的扩张给传统电视带来较低的开机率水平,不容忽视。

开机率的较低水平,带来的是电视节目普遍的收视率压力。一档电视节目要实现有效的传播,依赖于对观众的捕获。已经建立起密切联系的忠实观众,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收视群体,而对更多在搜索、换台过程中观众的捕获,则依靠节目本身的吸引力。板块化编排带来的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有利于对潜在观众的捕获。对于一部时长较长的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如果采用一条主线逻辑贯穿始终,观众若在节目进行中看到作品,往往不能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难以理清逻辑思路,进而打消继续收看的念头。如果该作品采用了板块化的编排模式,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相当于为节目打开了若干个窗口,观众能够跟上节目节奏的可能性被提高,捕获机会大大增加。

其次,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泛滥与自媒体平台的传播模式,带给受众的是海量与碎片化的信息。每天都有无数信息吸引眼球,但一件新闻事件的热度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浪潮之中。接触的信息变多了,留下的信息却变少了,泛泛而谈的新闻变多了,对新闻事实的探求与持续关注却变少了,烂尾新闻、反转新闻等现象频发。

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的一个使命就是作为观点的提供者,启迪民智,引发思辨,通过新闻作品的广度深度挖掘,或推动事件的解决,或促进机制的改变,将新闻作品深深嵌入这个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去,并提升整个社会民众的认知水平。板块化编排所具备的特征是,借助各个板块的子话题属性,使整个节目的主题得以突出,而板块与板块之间的间歇或“气口”,也增强了整个节目的节奏感。主题的突出与节奏感的增强,带来的是叙述逻辑和节奏的改善,有利于观众在收视过程中对节目信息进行梳理与整合。

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本就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之中,引导观众做出选择和判断,帮助观众在海量与碎片的信息中把握自我。而板块化的编排可谓“锦上添花”,用更强的逻辑和更富有节奏的叙事模式,梳理出更清晰的新闻事实,在受众更易于接收的同时,也完成其自身被赋予的使命。

最后,互联网时代传播平台的多元化,也给传统电视节目的样态带来了新的挑战。无论是PC端视频网站等互联网时代的“老面孔”,还是时下移动互联所带来的“微拍”“秒拍”“小视频”,都打破了传统电视平台上一部视听新闻作品固有的整体属性。

PC端的视频网站,虽然支持完整节目的整体打包上传与分享,但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时间轴上的节目节点分割,完整节目的切割再传播,成为节目线上传播的一种新常态。移动端上的传播更是如此,受移动端固有特征、运营资费等多方面影响,短小精悍的视听作品是移动端传播分享最常见的内容。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多平台传播模式,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节目时长较长的视听新闻作品,采取板块化的编排思路,将节目切割的阶段前移,能避免视频网站在“二次创作”过程中对节目结构的破坏,也更适应互联网上多平台的传播。对于节目时长短的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板块化编排也可成为更好的选择,精品的片段在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推广,不仅对节目品牌的打造与影响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而且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推动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背后问题的解决。

四、显性与隐性的板块化方式选择

对于类型不尽相同的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板块化的编排可以选择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简单地从时长角度进行讨论,时长较长的节目,可以选择显性的板块化编排方式,即设置固定的节目板块,用子标题进行标注,将节目的各部分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来,缓解收视疲劳。而时长较短的节目,如果再采用显性的编排方式,设置固定板块,则会显得过于复杂和零碎,使得完整的收视单元被打破。其实在现有的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中,隐性的板块化编排思路已经有了部分体现。例如,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1+1》在形式上,贯穿了“零存整取”的编排理念。一档25分钟的节目,没有显性的板块划分,但节目在一个主持人、一个嘉宾的前提之下,多次连线,多层次提问,有意识地对一个整体性的节目进行分割。这种“零存整取”的理念,实质上就是一种隐性的板块化编排思路。

五、总结

板块化的编排是一种模式,也是一种思路,更是一种理念。板块化的编排,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节目中设置固定的环节,用子标题的方式对板块进行标注,用节目的包装视频或者广告进行分割,板块化的编排也要服务于节目主题的统一性与节目内容的整体性。一档节目,应该是一部完整的视听新闻作品,即使采用了板块化的编排思路,其完整性也不应该被破坏。

如今,对频道和时段的细分,带来了专业性的频道和频道内部的大时段节目安排,板块化的编排思路在频道这一中观层面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在节目层面,类似益智竞赛、真人秀等娱乐性较强,话题偏软性,节目内容相对固定的视听作品已经在自觉使用板块化编排模式,周刊类、谈话类新闻视听作品也在不断实践这种本就适合其特征的编排模式。

而在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中,也可以看到隐性板块化编排思路的体现。这种板块化编排是对传播压力的被动应对还是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主动尝试?评论类视听新闻作品中的板块化特征和规律是什么?这种编排模式从作品质量、传播路径、受众接收情况考量,效果究竟如何?这些疑问,还需要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

1.林智勇,廖雪方.初论板块节目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06):58-60.

2.田芳.“板块化”——早间新闻节目的提升之路[J].记者摇篮,2011(08):48-49.

3.王磊.《新闻1+1》开创中国电视评论新范式[J].当代传播,2008(05):111-112.

4.吴杰霞.央视《新闻1+1》栏目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5.孙亚琼.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编排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3.

6.毛慧.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板块思路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不同思路解答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换个思路巧填数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