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消解的路径探析

2018-04-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9期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一、问题的提出

新医改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各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也在不断增加,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社会成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几乎永无止境的,而社会所提供的供给资源却是有限的。从现状上看,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医疗卫生领域内的诸多矛盾不断凸显。例如: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总量不足、配置结构失衡,供给价格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使患者在就医过程感到一种被剥夺感和不安全感。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为新医改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1]如何使人民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有获得感和满意感,本文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索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消解的路径。

二、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供给短缺

(一)需求侧旺盛。从现实层面看,“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将高达18.2%左右。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对护理需求和相关健康产业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自我医疗保健意识正逐渐加强,对健康更加关注,“就好医,好就医”成为新需要。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随着中高收入人群的崛起,商业保险的发展和民众健康意识的加强,高端医疗需求将成为医疗市场的关键增长点,这种日益增长不仅仅是潜在需求,而且占用基本医疗需求空间。[2]例如:从近几年医院数量增长状况看,美容、口腔、妇产等代表高端需求的专科医院增速较总体增速高出很多。

(二)供给侧乏力。相对于当前日益旺盛的医疗需求,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短缺一直是制约医疗领域发展的难题。一方面,在以公立医院为中心的医疗资源供给模式中,目前来说以公立医院集中、单一的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需求。随着国民收入增加,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3]当人们可以支付其基本需求时,就会特别关注长寿而健康的生活的重要性,使高端供给不足和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空间不够等问题显现,这些无不表明,当前医疗卫生的发展并不是需求的不足,而是供给的不足。

三、我国医疗资源主要矛盾的新特征—供需错位

(一)市场化过度。根据市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当前“看病难”的现状表明人民医疗需求大,供给不足,而“看病贵”则说明医疗服务价格过高,医疗资源的供给短缺,显然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医疗卫生领域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加上其价格体系的不完备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存在外部效应和不完全竞争,如果但凭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就出现成本与收益的分离,这类产品往往消极供给,甚至拒绝供给。[4]同时,我国医疗医疗费用负担和支付结构不合理,个人负担过高也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随着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加剧,医疗费用越来越高,导致“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结构性失衡。当前公众的医疗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快、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由于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医疗资源绝对供给量不足,且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失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过于向大城市、大医院以及部分人群集中,而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城乡区域、机构、人群之间医疗水平不断加大。另外,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社区卫生院服务能力与水平偏弱,使医疗分层就医很难有效实施。从医疗行业的发展潜力看,高端医疗需求在不断崛起。[5]

四、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消解的关键—供给侧改革

(一)规范政府机制的“有形之手”,保证供给公平。政府应较好的认识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重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出资,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力分担费用。“供给侧改革”需要破除垄断,扩大高水平的医疗供给。政府部门开放市场,准许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开办高水平的大型综合医院。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活动“外部性”的存在,利用政府机制的“有形之手”去矫正和弥补市场外部性的缺陷。真正做到基本需求公益化,高端需求市场来决定。[6]

(二)发挥市场机制的“无形之手”,促进供给效率。在消费需求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新时代。原单一的供给已不能满足当前医疗需求,而须通过分散化的社会资本投入,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和市场固有的缺陷,不能完全市场竞争,市场自由让市场自己管,而市场秩序由政府管。[7]同时,有效的市场必须尊重市场机制的内在规律,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当前激活社会资本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发挥社会资本的优势,是医疗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三)激活社会机制的“自治之手”,增加供给活力。解决医疗领域的供需矛盾,长远考虑要培育社会资本这只“自治之手”,弥补目前特需及高端医疗服务的市场供给不足,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做强、做大医疗服务产业的关键步骤。目前,通过立法政策,如慈善医疗机构法以及其他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举办慈善医院一类的非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并将其纳入公共医疗体系,改善基层民众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状况,致力于促进社会平等。因此,激活社会机制的自治之手,这是创新医疗卫生资源不可回避且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