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海棠审美意蕴的提升
——苏轼咏海棠诗的新变及其文学意义

2018-04-03卉,程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海棠花意蕴海棠

李 卉,程 杰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南京 210097)

咏物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诗歌类型,咏花诗则是咏物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花卉诗歌吟咏风尚的形成,反映了一定文化背景下诗人们对于其审美意蕴的接受,这种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并且需要一个推动质变的关键人物的出现,即如林逋之于梅花、陶渊明之于菊花、黄庭坚之于酴醾、王安石之于杏花。这种现象同样体现在海棠诗的吟咏上。提到有幽妍之姿的海棠和宋代诗人对其审美意蕴普遍接受和吟咏风尚的形成,就需要提到一位关键的诗人——苏轼。宋代文化的审美特质在宋诗中有具体的体现,对于海棠的关注也折射出“宋代文化向内、收敛、冷静、从容、婉约、平淡、秀雅的特质”[1],从苏轼咏海棠诗入手,不仅可以探究苏轼对海棠审美意蕴的提升的贡献,也能够“管中窥豹”地反映出苏轼在整个宋诗审美特征的形成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海棠,蔷薇科,落叶乔木,春天二三月开花,作为观赏花卉,是由海外流传而来的品种[2],最初传入中国时还未有“海棠”的称谓,直到贾耽在唐德宗贞元年间编著《百花谱》,开始使用“海棠”的名称,并誉之为“花中神仙”,遗憾的是此书已亡佚,但是海棠艳而不俗,也是担得起这个称号的。此后海棠逐渐被诗人重视起来。在《全唐诗》中,薛涛、李绅、贾岛、吴融、郑谷、齐己、薛能、韩偓、何希尧、顾非熊、温庭筠等诗作中已提到海棠,他们都是中晚唐诗人,但其中涉及海棠意象的只有20多处。盛唐气象的外向、宏大、辐射、阳刚,至中晚唐渐转化为内向、幽微、聚敛、阴柔[3]。中晚唐诗风的转变为海棠吟咏风气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和氛围,但是当时对于海棠的吟咏还未形成风气,对于海棠的文学审美意蕴也没有明确的定位,其吟咏主要是体物上的局部描绘,而无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神态姿韵的升华。从欧阳修的《牡丹谱》、刘贡父的《芍药谱》、范成大的《梅谱》《菊谱》来看,清新脱俗、平淡有味的花卉都赢得了宋代诗人的许多赞叹与歌咏,而海棠无论从姿态到色彩再到香气,都与清新平淡异趣,故而其文学审美意蕴一直不被诗人普遍认同。直到苏轼出现,海棠的文学地位和审美意蕴才得以提升。苏轼的海棠诗数量不多,包括《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海棠》《黄州寒食帖》《营妓比海棠绝句》四首,那么苏轼是怎样观察海棠,并与其他诗人的咏海棠诗在审美角度上有什么不同呢?这种不同对于海棠审美意蕴的提升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让我们试从形貌刻绘、姿韵生发、品格意蕴和典故创造这几个方面考察,以探究苏轼咏海棠诗对海棠审美意蕴的提升及其文学意义。

一、苏轼咏海棠诗之形貌描绘及其影响

(一)“海棠诗”色彩的层次美及影响

在海棠花色的吟咏上,苏轼的咏海棠诗突破了传统对海棠花的单色调描绘,写出了海棠花色的层次感。他的《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的“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4]9301,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前句既能让人联想到海棠花色如同美人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又让人感受到美人酒后的娇柔和妩媚;后一句则以具体的动作和色彩的映衬来表现出海棠色彩的若隐若现,给人雾里看花的朦胧美。而且苏轼用“晕生脸”也将海棠初开之时花朵颜色的层次性表现了出来,在最顶头的花苞处,是如朱唇一般的大红,而从上到下,红色是渐渐变浅的,如同晕染的一般,红色是渐渐荡开的,铺开舒展而下,颜色的渐变性用这一“晕”字就完美展现了。苏轼首次用“醉”“酒”来描绘海棠的色彩,使海棠在娇艳的基础上更添一种朦胧神秘的清韵美,在表现出海棠娇红的色彩美的同时还体现出轻盈摇曳的动态美,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苏轼还将海棠花开喻为美人笑脸,写出了海棠在开放之时,细腻轻薄,颜色粉红的姿态,并以美人笑脸上的红晕表现海棠花色的层次感。

单独看苏轼此首咏海棠诗,或许还不能完全体察其精妙,我们将其与在此之前的咏海棠诗对比,即可发现苏轼在咏海棠诗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新变意义。经笔者检索发现,中国古代第一首咏海棠的诗歌是薛涛的《海棠溪》,:“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纱。”[5]歌咏了海棠盛开时的美艳情景,薛涛用她惯常的整体关照的写法,写出了春季满溪海棠盛开一片红艳的景象。又如吴融《海棠》诗中的“云绽霞铺锦水头”,说明唐代的诗人已经开始注意海棠花的艳丽色彩,并善于将其以云霞比喻,渲染海棠色彩的美艳。但是像苏轼这样细致深入的观察和层次性地刻画还未出现。受苏轼的影响,对于海棠花色的描写出现了新的趋势,对于海棠花色的描写达到了极致,色彩的划分也十分细致,强调海棠的明艳妖娆,呈现出海棠花色的层次感。曾几用“玉颊酒潮红,醉头扶不举。”(《海棠洞》)[4]18577来描绘海棠的晕红之色,葛起耕的《海棠二首》中用“新红”描绘初开海棠的色彩,给人清新之感。以上对于海棠花色的描绘体现了后世诗人有意识地模仿苏轼咏海棠诗中细腻和丰富的特点,可见苏轼咏海棠诗对于后世海棠吟咏上的影响和对于海棠色彩审美角度的提升。

(二)“海棠诗”香味感受及影响

海棠花是否有香味这一话题自唐以来就争论不休,这也反映了世人对于海棠的关注,宋人多数认为海棠是有香味的,只是对香味的浓淡各持己见。王禹偁认为海棠的香味是浓烈的,他在《海棠花二首》(其二)中说“莫夸颜色斗扶疏,浓艳繁香总是虚。”但更多的人认为海棠的香味是淡雅的,如宋真宗的“翠萼凌晨绽,清香逐处飘。”(《海棠》)而苏轼则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折中融合的视角。

苏轼的《海棠》诗中说“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苏轼巧妙地避开了关于海棠香味浓淡的争论,而是将海棠置身于朦胧的雾里和袅袅的风中,其实在这静静的夜里,加之“雾”和“东风”,即使海棠的香气浓烈,也飘散在这袅袅的风中,即使海棠的香气淡雅,因着这安宁静谧之境的烘托,也能沁人心脾。实际上苏轼在这首咏海棠的诗作中,已经用亲身体验说明了海棠之香味的浓淡与观赏者的心境和所处的时间地点的烘托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也呼应了王国维先生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6]的观点。这种对于海棠花香味的描写实际上是一种“不即不离”的写作方法:“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7]所以有时候恰当的侧面描写可以使写作对象更加“新鲜有趣”。苏轼就是如此,虽然是为了写海棠花的香味,但是从“东风”“雾”的周围环境去烘托渲染,取得了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苏轼在这首咏海棠的诗中所表现的“不即不离”的写作手法对于后代诗人摆脱海棠花姿态的限制,而从海棠生长环境和诗人心境出发的海棠诗描写有很大影响。这是苏轼在海棠吟咏上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技巧,是不断追求创新的表现,取决于作家个人的学思才力,学思才力优者才能够做到兼容并蓄。

(三)“海棠诗”对海棠花的形态奇喻及影响

海棠花的形态也是宋人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宋人对其开放程度和欣赏远近等不同的条件下的不同形态进行了描述:对于海棠花苞,方信孺《咏西山海棠》“真珠几颗最深红,点缀偏方造化工”[4]34762,将其形容成一串串晶莹的珍珠;对于初开的海棠,张冕在《海棠》中写道:“山木瓜开千颗颗,水林檎发一攒攒。初疑红豆争头缀,忽觉燕脂众手丸。”[4]9738用“山木瓜”和水边“林檎”这两种与海棠花相似的植物的花作比较,说像是美人将胭脂捏成一颗颗细丸,比喻新奇生动。其完全盛放之时的形态,邹浩在《和仲孺前韵约赏展江海棠及简仲弓述之》中写道:“江亭巧作故时面,濯濯宫锦花成团。”写出了海棠花团的浓密。宋诗中还经常用“锦”和“霞”形容海棠盛开时色彩的绚烂和光滑的质感,如王瑜的《庄严寺海棠洞》“千株相对复相重,袅娜繁枝夹道红。疑是当时锦步障,至是留得罩春风。”[4]12629韩维《展江亭海棠四首》“占尽人间丽与华,白头判得醉流霞。”[4]5280但这些比喻都只是用自然物比拟,还不能完全生动形象地展现海棠的优美姿态。

与前人不同,苏轼是第一个将海棠初开的形态比喻为人的“朱唇”的诗人,“朱唇得酒晕生脸”,红唇欲滴,娇艳可爱,花红叶绿,相互映衬,苏轼将海棠的娇美可人的形象衬托了出来。“朱唇”的比喻不仅写出了海棠花颜色之深红,而且形象描绘出海棠花似开未开,即将开放,就如朱唇欲启一般的形态,这就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的空间,将静态的海棠写出了动感,“翠袖卷纱红映肉”,像是佳人翠袖卷起露出的红肘。翠与红,将佳人撩袖这一瞬间的动作也能用来比喻,可见苏轼观察的细致。在王安石的《海棠》中有“轻轻飞燕舞,脉脉息妫言。蕙陋虚侵径,梨凡浪占园。”将海棠比拟为“飞燕”、“息妫”,“烟愁思旧梦,雨泣怨新婚。画恐明妃恨,移同卓氏奔。”又将海棠比拟为“明妃”“卓氏”,都是将海棠拟人化的描写,用飞燕的舞姿形容海棠妖娆的形态,用明妃恨别的眼泪比喻雨中海棠的神韵,这不得不说是受了苏轼的启示,想象的新奇生动,用人的某一部位和某一瞬间的情态来比喻海棠也显得新颖别致。

二、苏轼“海棠诗”之品格提升及其影响

(一)“月下海棠”审美模式的生发与影响

关注花的风姿神韵是相对于其色香形态方面来说,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进一步提升的表现,对海棠花整体风姿神韵的展现亦是海棠诗审美意蕴的提升。苏轼在海棠姿韵的描写方面的贡献突出表现在“月下海棠”这一海棠审美模式的生发,“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月色朦胧中的海棠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人隐约迷离的美感。与白天强烈光影和喧嚣人世下的海棠相比,柔和月光下的静静观赏更能品味到海棠的幽香与姿韵,月光淡淡的色彩给海棠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月夜的环境也使得观赏者如处梦中,似幻似真,所以才会有“造物有深意”的感慨,海棠在月下幽然朦胧的模样仿佛仙花一般,给观赏者带来不一样的美的体验。苏轼也写过很多"月下赏梅"的诗篇,程杰师在《梅与水、月——一个咏梅模式的发展》一文中对苏轼的“月下赏梅”的审美模式进行了透彻深切的分析,其中提到“月下赏梅”所体现的是“幽峭雅逸与孤清落寞交掺互渗的情景模式,苏轼梅诗中的月色偏于凛冽,梅花形象也偏于幽独孤介”[8],这显然与苏轼的主观情感紧密相关。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阅读苏轼在海棠诗中的月色,会发现其并没有如梅诗一般的清冷凛冽,而是“空蒙”,给人温暖和愉悦的审美感受,以至于当“月转廊”以后,诗人还是能够“故烧高烛照红妆”,一样地在烛光下观赏海棠。这一方面说明诗人对于月下海棠的留恋和对于海棠花之喜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诗人心中,月下和烛下给人一种相似的审美愉悦,而这种相似除了极静极暗之夜的包围中只有自己一人处于亮光之中赏海棠,海棠之美只有自己一人可见的独有心理以外,就是在黑夜中的柔光给人的温暖愉悦的感受是相同的。这与苏轼梅诗中的月色给人的孤寒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此苏轼创造出了“月下海棠”这一独特的海棠姿韵,这一审美模式也影响了很多诗人,自苏轼后诗人们更青睐于夜晚秉烛赏海棠。“月下看酴醾,烛下看海棠。”(《海棠》)陆游就说烛光之下最适合看海棠。“烛光花影两相宜,占断风光二月时。”(《赏海棠三绝》)范成大也说烛光照耀下海棠花与影交相变化,生动有趣。黄庭坚在《送高士敦赴成都钤辖二首》中也说“烧烛海棠夜,香衣药市秋”,均可见苏轼“月下海棠”吟咏的典范作用。

(二)海棠春睡典故的创造

“以才学为诗”被公认为宋诗一大特征,这反映出本民族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崇尚古学、宗经征圣,它是使宋诗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9]。“以才学为诗”的一个典型体现就是好用典故,在宋代,作诗用典已发展成为有理论、有实践的普遍倾向,但是因袭模仿式的堆砌也难出新意。

“海棠春睡”的典故出自惠洪的《冷斋夜话》,上载《太真外传》一事为:“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10]

苏轼能够创造性地使用典故来丰富自己的创作,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典雅性。他由于其自身的才气和影响力,在使事用典方面能够推陈出新,往往能够引导学界的潮流,在他的海棠诗中,就首先使用了“海棠春睡”一典,得到后人的普遍接受和因袭,具有开创意义。苏轼有《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此诗中将“贵妃醉酒”和“海棠春睡”的典故糅合于诗句中,以杨贵妃的娇媚典雅展现海棠的高贵姿韵,以“海棠春睡”中贵妃柔弱无力的媚态来形容海棠风中摇曳的姿态,用典和谐自然,读者即便不知其典,也能够雅俗共赏。“海棠春睡”的本意是用海棠花来比喻杨贵妃的娇媚,但是苏轼反用本事,用杨贵妃酒醒睡未足的情态来形容海棠的美,并在后人的因袭中发展为“美人睡未足”和“美人醉”两种意象来形容海棠。“海棠春睡”之典将海棠与贵妃、妃子联系到了一起,后世诗人多有沿用,如南宋刘克庄的《黄田人家别墅缭山种海棠为赋二绝》其二:“海棠妙处有谁知,全在胭脂乍染时。试问玉环堪比否,玉环犹自觉离披。”就受苏轼“海棠春睡”的启发而用贵妃比海棠。他还写了《海棠七首》,其一:“一种秾纤态,三郎未必知。浪将妃子比,妃子太浓肥。”更是延伸到妃子的“浓肥”无法与海棠的“秾纤”相比。“美不自美,得人而彰”,这一典故的运用也增强了海棠诗的意象美和含蓄美,提高了海棠诗的表现力。“海棠睡未足”的典故因此诗而得以流传,甚至典故涉及到的杨贵妃也因与海棠结缘而形象提升。

(三)苏轼对海棠品格意蕴的提升——从娇艳到高洁

品格意蕴是在主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下对审美对象进行精神层面的提升。宋人偏重理性,宋诗也偏重精神,由于中国诗歌的比兴传统,娇艳的海棠易被视为轻佻,故多不写海棠。而且宋人认为,即使有神仙之姿、高贵之态也不够成为他们所推崇的对象,他们更在意的是其内在品质。而海棠的品质也是在苏轼这里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苏轼在其《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中将海棠幽独高洁的品格借用清艳佳人这一意象得以体现。苏轼在此诗中明确提出了海棠“幽独”的个性,犹如“空谷”中的佳人,与海棠一比,其他的花都是粗俗不堪的。海棠幽独高洁的个性不仅仅与其美丽的“天姿”有关,更因其所生长的环境,诗人将自己怀才不遇之感与海棠的特点融合,得出的海棠的这一品格意蕴,被后来很多诗人追和,其后的诗人也大都继承苏轼对海棠品格的评价,于是海棠作为幽独高洁的化身,常常出现在宋人的诗句中,使海棠具有了时代认同感。

苏轼虽出生于有“海棠香国”之称的西蜀,却在早年无一首海棠诗,直到被贬谪黄州才写了第一首海棠诗,当时诗人已经四十五岁。《寒食雨二首》[11]诗曰: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在谪居黄州的凄苦日子里,苏轼还惦记着海棠花,可见对此花的热爱。在《黄州寒食帖》的这一首诗中,苏轼将海棠花比喻为“燕支雪”,即胭脂雪,说海棠花像是在雪上抹了胭脂一样美丽,既圣洁又娇艳,红白相间,富有诗意。

苏轼在《记游定惠院》一文中的开头就提到:“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写文之外还创作了一首诗,诗名是《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在给诗歌取题目时为了记忆和传诵的方便,一般都会遵循简洁的原则,而且苏轼的其他诗歌诗题也都尽量简洁,但是苏轼一定要给这首诗取此长名,可知苏轼是想透露自己和海棠花一样“土人不知贵也”的不遇之感,非此长名不足以表达诗人的心境。

宋笔记《春渚纪闻》中记录了苏轼在黄州时给营妓题诗一事,篇名就是《营妓比海棠绝句》:“东坡七载黄州住,何时无言及李琪?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12](《古今诗话》于“海棠诗”条说“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13])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陆机《文赋》)这一系列的事件和诗篇都证明苏轼借海棠花寓意,写出了自己对海棠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感受,海棠作为幽独高洁的化身,常常出现在宋人的诗句中:陆游的《海棠》:“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14]117写海棠之“气”和“恨”,表现海棠的气节不被世人所知。他的《海棠歌》也写道:“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14]922用“桃李”来反衬海棠的高洁幽独之品。杨万里在《垂丝海棠盛开》中有“举似老夫新句子,看渠桃李敢承当”[15],也同此比。刘克庄的《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其韵》其五:“梅太酸寒兰太清,海棠方可入丹青。赵昌骨朽徐熙死,谁写春风上锦屏。”[16]75甚至用在文人意识中认为是“君子”的“梅”和“兰”与“海棠”作对比,突出海棠不逊色于梅、兰的高洁,并且有胜过梅、兰的幽姿。《再和十首》其一“凤州宫柳昔曾攀,亦醉琼花芍药间。独有海棠心未足,每逢多处必来看。”其二“蔷薇难比况金沙,一种风标富贵家。我有公评君记取,惜花须惜海棠花。”[16]76也说到芍药、蔷薇都无法与海棠比肩,可见苏轼之后,海棠的审美文化地位真正得以提升,海棠品格的高洁特征为诗人普遍接受。

结论:苏轼咏海棠诗对宋人海棠吟咏的意义

苏轼咏海棠的诗对于海棠审美意蕴的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创作的海棠诗虽然数量不多,却使海棠的色彩美得以多层次地动感体现,从感受出发解决了海棠香味的浓淡之争,以奇喻展示其开放的形态,并首创“月下海棠”的审美模式、创造性首用“海棠春睡”的典故,使海棠的审美意蕴得到从外而内的全方位提升,也提高了海棠的文学地位,促进了咏海棠诗的大量涌现。从数量上看,南宋陈思作《海棠谱》,收录了宋代上至皇帝公卿学士,下至骚人墨客诗僧的咏海棠诗作。而名家吟咏更见质量,在苏轼之后,宋代名家的海棠吟咏诗作大量涌现,在苏轼之前,只有王禹偁五首、晏殊四首、梅尧臣五首,欧阳修、王安石各二首,共十八首,而在苏轼之后,宋代咏海棠的名家诗作有陈与义二首,黄庭坚、晁补之、张耒、朱熹各一首,陆游有二十首以上,范成大十六首以上,杨万里有二十三首以上,刘克庄有二十八首。苏轼之后,海棠花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另一个表现是拟人化的写法也普遍流传并且出现了与梅、兰、菊比肩的趋势。从总体上来说,苏轼的咏海棠诗体现出来了唐诗的风韵,能够将具体物象的描摹与抽象意象的抒发相结合,将视线回归到海棠本体的细致观赏上,以海棠的特征和风貌为情感抒发的源头和志意书写的铺垫,既有描写之具体可感,又有思辨之说服效果,既巧构形似又缘物说理,这比之有宋一代一味地“遗貌取神”更具有客观性和趣味性。苏轼咏海棠多致力于此,这是苏轼之前的诗人所少有的,苏轼于海棠的本质特征传承晚唐的尽海棠之态的写意风格,朝更精深广阔的空间去发挥,将海棠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结合起来,“不即不离”,使海棠的品格得以提升,并对苏轼之后的宋代诗人的海棠吟咏产生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海棠花意蕴海棠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猫在野海棠花落处
海棠花开
《大嘴狗》
找春天①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意蕴难求
海棠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