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工匠精神”
——《人民法院报》2017年度“十大系列”专题报道掠影
2018-04-03张先明
■张先明
时光荏苒,2017年已经渐行渐远,各路媒体轰轰烈烈的“2017年终盘点”专题报道大战,业已硝烟散尽,重归平静。
回首《人民法院报》诸多“2017年终盘点”专题报道,连续第九年策划推出的2017年度“十大系列”专题报道,无疑是值得关注和总结的一个亮点。
2017年度“十大系列”专题报道共计六个专题,分别为十大关键词、十大刑事案件、十大民事行政案件、十大司法政策、十大法院新闻和十大亮点人物。
十大关键词
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关键词,分别为执行攻坚、智慧法院、三项规程、公益诉讼、家事审判、员额法官、跨域立案、产权保护、四大平台和认罪认罚。
《人民法院报》认为,2017年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决战之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审判执行、司法改革、便民公开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关键词,是对2017年度人民法院工作重点、亮点、难点的一次全面、认真梳理,为社会公众开启了一扇了解人民法院工作的窗口。十大关键词中,执行攻坚、公益诉讼、家事审判、产权保护是人民法院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体现;员额法官、三项规程、跨域立案、认罪认罚是人民法院推进司法改革的重要抓手;智慧法院、四大平台是人民法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深化司法公开的有力推手。
为深入解读2017年度十大关键词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法院报》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肖建国、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傅郁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吕忠梅、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洪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樊崇义(按照关键词点评顺序排序)对十大关键词进行精彩点评,这些点评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人民法院重点工作的进展、目标、意义和价值,体现出学者们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这是《人民法院报》连续第九年推出人民法院年度十大关键词。
十大刑事案件
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均为《人民法院报》2017年所报道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公众关注度高、案情疑难复杂、审理难度大,或是审判结果具有重大突破或借鉴作用的刑事案件。
十大案件,分别为于欢故意伤害案、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内蒙古农民收购玉米案、赵春华涉枪案、卢荣新无罪释放案、任润厚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申请案、“e租宝”非法集资案、山东非法疫苗案、组织刷单入刑第一案以及彭宇华李明哲颠覆国家政权案。
《人民法院报》认为,这十大案件反映了2017年人民法院为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所作的努力,展示了人民法院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体现了人民法院在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保障人权方面所作的贡献,彰显了司法的理性、良知与温度。
应《人民法院报》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卢建平、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为十大刑事案件作了精彩点评,对十大案件的典型意义及重大影响进行了深入解读。
十大民事行政案件
入选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也均为《人民法院报》2017年所报道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和标志性意义的案件。
十大案件,包括王老吉与加多宝包装装潢纠纷案、全国首例证券支持诉讼案、女博士诉北大撤销学位案、腾格里沙漠系列公益诉讼案、福昌电子破产重整案、国内首起网购平台打假案、腾讯诉“今日头条”侵权案、生父母向养父母索要孩子案、首例“毒跑道”公益诉讼案和江苏省政府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案。
《人民法院报》认为,这十大案件展示了过去一年中,人民法院在强化产权保护、维护生态环境、保障社会诚信、加强破产审判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诸多领域所付出的努力,也反映了人民法院在定分止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支持促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与积极探索。
应《人民法院报》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龙卫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为十大民事行政案件进行了精彩点评。
十大司法政策
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司法政策,分别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诉权的若干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补充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人民法院报》认为,2017年,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最高人民法院为了更好地适用法律,促进司法公正,单独或者会同其他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司法政策,这些政策不但为司法实践具体适用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和依据,同时也为社会理解相关法律提供了指引,进而为推动社会的法治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人民法院报》特邀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程啸,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卞建林、顾永忠、赵旭东,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曹守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王欣新九名专家学者,对十大司法政策作了精彩点评。
十大法院新闻
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法院新闻,分别为: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在京召开、知产司法保护纲要首次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共商司法合作、司法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首家互联网法院挂牌运行、中国裁判文书网总访问量近125亿、法院系统16人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群众推选“我最喜爱的好法官”、我国破产处理情况全球排名上升29位以及人民法院依法再审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
这次十大法院新闻的选评,在内容上注重了与《人民法院报》年度十大关键词、十大案件等等的区分,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蒋惠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春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熊秋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于志刚、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王雅琴、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刚志、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夏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仁文等专家学者应邀进行精彩点评。
专家学者们认为,2017年,人民法院披荆斩棘,勇毅笃行,推动司法改革向纵深发展,法院工作收获丰硕成果。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份份工作“成绩单”,彰显了法院人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与为民情怀,昭示了前行路上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精神。
十大亮点人物
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亮点人物,重温2017年人民法院系统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同时配发个人感言或同事评语。
十大亮点人物分别为: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法官方金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法庭法官陈昶屹、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侯铁男、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法院原庭长雷昌根、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陈群、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法院法官李志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古丽米热·阿布力孜、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法院法官田芳、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法官周星宇和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法院法官何芬。
《人民法院报》认为,十大亮点人物事迹典型,影响广泛。他们之中,有的依然奋战在办案一线,有的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方金刚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自己追求、热爱的司法事业;侯铁男是一名勇于破解执行难题的实干家;陈昶屹将深厚学识和新技术运用到年均审结的300余件案件中;雷昌根虽然已经退休不再判案,但仍坚持在调解的长路上积极发挥余热;古丽米热·阿布力孜用维、汉双语,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案件当事人的心中……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他们努力付出,他们倾力奉献。
小结
策划理念是办报理念的自然演绎,办报理念则源于读者群体的需要。《人民法院报》2017年度“十大系列”专题报道自然也不例外。
《人民法院报》读者群体中,核心层是法院干警,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是党中央精神和全国法院干警的共同声音相贯通的关键点;基本面是律师、其他直接从事法律工作人员、因履职需要关心法院工作和法治建设的党政机关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法律专业研习人员等;辐射面是关心关注法院、法律和法治建设的其他人员。
源于这一独特的读者群体,多年来,《人民法院报》形成了独特的办报理念,那就是立足机关报、行业报和专业报特点,聚焦“法院、法律、法治”,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专业的资讯和专业的观点,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精益求精,积极传播法治理念、引领法治思潮并推动以法治国进程。
2017年度“十大系列”专题报道,就是这一办报理念和策划理念的集中体现,为此也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攻占了读者宝贵的注意力和碎片化阅读时间,建立起了移动互联时代独特的极其稀缺的媒体公信力。
2017年度“十大系列”专题报道推出以来,各方面反响不俗。截至2018年1月底,仅在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这一个平台上,十大刑事案件的点击率就突破“10万+”。
(作者系人民法院报社总编室代理副主任)
观点速递
文娱新闻在让读者消遣,为其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层次,达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目的,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媒体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编辑记者在文娱新闻报道和评论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放弃社会责任为代价,用“炒星、媚俗”吸引读者,满足一些人的恶俗情调,片面追求阅读量、发行量、收视率,不仅使文娱新闻失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对庸俗文化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社会将产生不良影响,客观上也是对受众的一种愚弄和不尊重,同时损害了新闻界自身的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
——菊丽娟,《新闻世界》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