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4-03□佘磊
□佘 磊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1 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1.1 产业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农业产品结构较为混乱,农产品自身缺乏明显优势,尚未凸显出主导产业,环节间缺乏联系,没有及时交流互动,不具备知名的农业品牌与特色产业链条。另外,需要规模较大并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引领,但是在这一方面相对较为匮乏,农村电商近些年来刚刚兴起,市场物流与冷链体系建设、发展十分缓慢。
1.2 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在对农业产业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贷款难、融资难这些问题在目前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农户自身的投入能力有限,在农业招商引资、保障农业发展中会遇到重重阻碍,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不高,但是产业生产成本却逐年提高,环境资源过于约束,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阻碍。
1.3 技术型人才较匮乏
农村与城市相比较,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生活环境,城市地区均明显比农村地区优越,因此大量技术型人才更加向往城市中的工作,不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导致农村技术型人才较为匮乏。
1.4 缺乏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社会化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很少有组织与企业参与到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代耕代种代管、市场信息化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当中。由于农村劳动力接受的教育水平有限,自身综合素质会受到直接影响,在使用科学技术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将农业科技成果完全展现出来。
2 提升产业扶贫效果的有效策略
2.1 选准特色产业
选准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产业的扶贫主要条件,以此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特色产业的发展。
首先,挑选出具有特色的产业。将当前的资源、产业发展基础、生态环境因素考虑其中,选择特色产业。
其次,凸显市场优势。由于市场需求较大,根据供给结构进行改革,在农产品供给、结构方面改变,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与效率。
最后,选择绿色产业。绿水青山是最宝贵的资源,为使当前整体生态向着绿色方向发展,应将绿色生态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势,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2.2 树立精准理念
明确扶持对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进而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经过国家统一指导选择扶贫对象,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实用性强的识别方式。大数据平台在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建立,能够精准定位不同的情况,明确扶贫对象与扶贫方式之后建立扶贫信息平台,保证扶贫过程的透明化。在大数据下的精准扶贫平台中,包含资金分布的过程、贫困用户个人信息、整体项目建设进度,对产业扶贫进行精准定位之后,才能够实现整体的精准考核与落实[2]。
2.3 完善利益机制
由好产业与好龙头带领,解决贫困人口收益机制问题。因利益机制不健全这一问题在农业产业扶贫中较为普遍,要将健全的农业产业扶贫利益机制相结合,共享理念贯彻落实其中,秉承长短结合的原则,使贫困人口真正受益。另外,推广订单帮扶模式,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根据相关比例落实到集体,村集体根据资产入股企业,与企业签订协议,建立合理的受益分配机制,企业形成利益机制,既能够提高村民的收益,也能够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实施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扶贫就是扶贫开发的过程,以产业特色、资源优势为基础,在发展贫困地区、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