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颜色革命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对策分析

2018-04-03廖如春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颜色革命大学生

廖如春

(福建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118)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就曾经把“和平演变”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与第四代身上,希望中国青年一代能够被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影响,动摇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彻底改变青年人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进而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更迭。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目标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矛盾,策划目标国家的民众发动所谓的群众性的“街头政治”活动,这些示威者们一般以“选举舞弊”为口号,要求重修投票或者要求统治者直接下台,实现目标国家的政权更迭,建立起亲西方的政府。这些推翻政权的“非暴力”活动通常以某种花朵作为标志,称为“颜色革命”。

众所周知,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阶级本质差异,美国一直都把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瓦解共产党执政地位作为终极任务,希望中国发生类似前苏联一样的和平演变。但是,随着中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政治稳定与民主建设不断推进,美国意识到使用“硬实力”对中国采取围堵难以取得效果,必须利用“软实力”对中国全面渗透西方思想文化,尤其对高校大学生渗透西方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促使大学生成为美国发动颜色革命的关键人群。高校大学生对外来文化充满好奇心理,但是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改变自身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时代正能量,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一批批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一、高校大学生是美国颜色革命的主要渗透对象

2000年,塞尔维亚发生颜色革命,美国“非暴力”理论专家赫尔维成为这场颜色革命幕后指导者,赫尔维亲临塞尔维亚指导大学生应付当地军队与警察,建立起具有影响力的学生机构,利用媒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可以说,米洛舍维奇是被一个叫Optor(意为反抗)的学生组织赶下历史舞台。2003年格鲁吉亚发生“玫瑰革命”胜利之后,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亲自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广场发表热情洋溢演说,赞扬“玫瑰革命”是一场民主正义革命,对亲美的萨卡什维利大加称赞,还主动接见部分参加活动的大学生代表。同样,2005年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时候,大学生充当街头运动的马前卒,对政府治理、腐败问题、就业困难等方面大做文章,这些大学生领袖甚至赤裸裸认为在前苏联国家发生政权更迭活动将会把这些独联体国家引入到自由与民主境地。美国颜色革命高度重视发挥青年大学生影响作用,为他们提供广泛的舆论、资金以及技术上支持,组织与培训,促使他们成为美国发动颜色革命中坚力量。在当前复杂环境之下,“国内外敌对势力通过网络、电影等各种途径,宣扬“普世价值观”,宣扬“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不少学生深受其害,导致产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1]这种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高校要时刻高度警觉,站稳脚跟,保持战略定位,认真做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生命线”作用,防止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渗透与影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

二、美国颜色革命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主要方式

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综合国力以及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对美国传统霸权地位产生一定的挑战,美国出于战略考虑对中国实施西化与分化,利用互联网平台、文化交流、培植代理人以及非政府组织等方式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西方思想文化渗透,促使他们成为发动颜色革命关键人群。

(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西方价值观念

当前我国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2017年8月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持续提升。”[2]。同时,我国高校大学生属于互联网时代主力军,他们的成长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之中,这部分学生一刻也离不开互联网与社交媒体,这些是他们了解社会,认识世界主渠道。虽然我国是互联网大国,但并不是互联网强国,在一些主要技术领域,我们仍然处于不利条件之下,世界上主要的互联网处理硬件都在以美国为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面。美国利用互联网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例如,一些美国好莱坞影片以及电视剧涌入到中国互联网平台,这些影视剧集中反映美国价值理念与生活方式,宣扬个人主义、英雄主义、金钱至上、奢靡腐化思想行为,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描绘成是一幅人人平等,太平盛世图景,而对于现实生活出现的贫富差距、政治腐朽以及社会矛盾突发等现象讳莫如深。

(二)借助文化交流“幌子”,渗透西方主流文化

当前,我国与世界交流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化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与水平。美国强调文化输出,发挥美国“软实力”优势,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胡锦涛同志说过“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思想下手。”[2]一些美国非政府组织例如,美国民主基金会、索罗斯基金会、爱因斯坦研究所,这些组织利用在高校办研讨会,学术讨论,以及学术资助方式传播美国文化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宣扬美国“民主”与“人权”,促使大学生对美国文化与价值观产生好奇,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产生质疑。此外,他们还利用西方教材向大学生兜售美国的生活方式,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普遍出现西方经济学,西方政治学,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财务理论等教材,人们对西方人文社科领域趋之若鹜,一部分高校教师认为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多党制、民主宪政、私有化,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不正当言论。2015年1月29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出席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的教材进入高校课堂”正确言论,一部分网络人士对袁贵仁部长言论攻击与谩骂,还有部分人肉搜索,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并非一片净土,而是暗流涌动。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公开宣传西方基督教理论,给学生灌输有神论观点,指导学生参加教堂活动,鼓动大学生放弃马列主义理想信念,接受资本主义主流文化。

(三)培养西方代理人,鼓吹西方制度优越性

随着中国社会逐渐发展与强大,美国政府也意识到很难从外部开展对中国和平演变,因此,只有通过内部瓦解才能实现中国社会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更加注重在中国培植反华势力,利用“第五纵队”破坏中国社会制度巩固与稳定发展进程。同时,美国利用一些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学者,网络大V,以及雇佣一些网络水军对我国现行意识形态领域开展渗透。美国通过支持“异见人士”诋毁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袖,企图在我国现实土壤中培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将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包装成“普世价值”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利用强大的舆论主导权宣传该国政府压制“民主自由”、“专制独裁”、腐败透顶等等。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发表一篇叫《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并不输理》文章,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与现实,这篇文章发表没过多久,网络上立即就出现大量批驳王伟光帖子,认为“老调重弹”,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大量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还有就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关于禁止高校引入西方教科书争论,这都反映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激烈斗争态势。如果社会没有及时发出正确声音,给予义正言辞声援,那么一部分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就容易失去价值判断,政治定力,进而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合理性产生一定程度质疑。

(四)借助非政府组织,培养学生活动骨干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称霸全球,一方面,加强对前苏联地区,特别是俄罗斯周边国家施加影响,促其逐渐向西方靠拢,尽可能压缩俄罗斯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在全世界打着“民主”、“人权”旗帜,肆意对他国进行赤裸裸干涉,只要美国认为这个国家不是所谓“民主”国家,即想尽一切办法推翻该国政权。为此,美国广泛参与全世界各国政治发展,利用美国民主基金会、美国爱因斯坦基金、美国索罗斯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这些非政府组织进行资金援助与思想渗透,关注发生国家的总统选举矛盾,地区冲突,民族问题,亲自出马或者幕后指导这些国家“街头政治”,最终推翻该国政权,建立起亲美国政权。美国非政府组织长期在东欧中亚地区活跃,这些组织发挥了巨大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反对派上台执政做了大量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工作,是美国推进民主化改革的助推器。美国向来善于借助和裹挟单纯青年大学生,培养大学生骨干人员,利用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追求进行具有政治对抗色彩的街头运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各类美国非政府组织进入我国高校,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渗透传播西方价值观与政治理念,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政治斗争经验的骨干分子,为发动颜色革命准备政治力量。

三、高校应对美国颜色革命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对策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严峻形势,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对我国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与作用产生一些不利影响。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3]作为培养人才主阵地之一,高校必须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帮助大学生的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一)揭示美国颜色革命本质,了解颜色革命危害性

近几年,中亚与北非一些国家受到颜色革命的冲击,出现政权更迭、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使我必须高度警惕颜色革命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从格鲁吉亚“玫瑰革命”到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从缅甸“袈裟革命”到伊拉克“紫色革命”,从阿拉伯之春到叙利亚危机,这一系列颜色革命表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颜色革命对我国国家与社会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诚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在《“颜色革命”危害深重》一文中指出“颜色革命”是西方势力推行干涉、大搞颠覆的工具,是国家安全之敌、动乱之源、人民之祸。”[4]遗憾的是,当前还有一大部分大学生对颜色革命缺乏一定科学合理认知,认为颜色革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国家民主与政治建设会带来一些正面积极的作用。同时,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此知一无所知,没有任何的防御与抵制颜色革命心理,认为颜色革命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颜色革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与规律性,我们认识到发生颜色革命的这些国家,包括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并没有通过颜色革命使国家走上安全、稳定与发展的道路,反而出现政权不稳定,接二连三政府腐败、游行示威、社会动荡,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人们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升陷入贫困境地。可见,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发动的颜色革命是一场祸害国家稳定、影响社会发展、殃及百姓生活社会灾难。为此,我国高校要主动地向青年大学生讲授颜色革命的本质与危害性,以及颜色革命具有的虚伪性、隐蔽性与破坏性,高校还要发挥理论研究与传播功能,研究美国颜色革命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路径与机制,帮助大学生了解美国颜色革命的本质与规律。

(二)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功能,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辨别能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关键领域,也是各种外部势力极力渗透区域,一些错误社会思潮通过网络、微博、QQ等形式对大学生价值观展开影响,希望一部分大学生出现“西化”,对资本主义制度表示推崇与热衷。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一批批思想上坚定,政治上自觉,行动上与党和国家高度一致的大学生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处理身边各类事项;另一方面,要始终把思政课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把党在新时期确立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布局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目标以各种鲜活的案例融入到思政个门课程教学与实践中,使大学生更加深刻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与新挑战,同时,也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就与新发展。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更加全面认真到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突出的社会问题,更加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科学闪耀出来一系列真理之光,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高校还要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错误社会思潮,帮助大学生分辨西方社会思潮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起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三)提升大学生对四个自信认识,增强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情感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专门讲到青年对祖国重大意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一刻也离不开青年人的努力与奋斗。但是,“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还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果被某些价值观偏激或不了解客观事实的网民所夸大传播,极易产生舆情危机,形成群体性事件,影响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稳定。”[5]我国青年大学生处在新媒体时代,他们对互联网与新媒体高度关注,时刻接受一些不同的社会声音与社会思潮,这对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时期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制度与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因此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牢记“四个自信”,对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的产生高度价值认知与认同。为此,高校要做好宣传与教育,利用课堂讲授、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包括开展各类的讲座、论坛,把“四个自信”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学生更加坚定地树立起爱国主义情感,全面看待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与挑战,防止被一些西方国家传播的错误社会思想与言论诱导,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定力,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充满自信心与自豪感。

(四)做好网络舆论引导,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某种契机。美国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在各种场合攻击中国互联网自由,认为互联网是绊倒中国一项利器,互联网俨然成为美国主流思想文化出口到全世界的工具。美国发挥在信息技术、网络、影视等方面优势,融合运用多种新媒体,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进行意识形态传播,对中国“量身定做”意识形态渗透性强的敏感内容,向中国灌输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政治信条。美国一直在互联网上占据话语权,把互联网作为发动颜色革命一个有力杀手锏,利用互联网发动一场无硝烟革命。在此之前,突尼斯发生Tweet革命,就是因为二十六岁的大学生商贩长期失业对生活失去希望“自焚”的视频通过Tweet在突尼斯广泛传播一下子引起全国轰动,产生严重社会骚乱,演变成为一场颜色革命。我国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一代,日常生活一刻也离不开互联网,微博、微信、MSN、QQ是大学生主要社会信息来源,通过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手段把西方思想文化呈现在学生们的移动终端上,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对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形成了严重冲击,淡化了学生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 认同感。因此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甄别互联网上各种参差不齐信息来源,使得大学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高校要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校园网站、BBS,学校微博与微信平台及时的发布一些权威信息与咨询,及时帮助大学生了解与掌握对一些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普遍关心问题,有效的掌握与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疏导进行各种不良社会思想认识。

四、总结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判断,同时,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实施颜色革命,利用国际上掌握强势的话语权,媒体优势,不断渗透各式西方文化到人们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带来严峻压力与挑战。美国“凭借互联网、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将“颜色革命”的黑手逐渐伸向了普通大众,加大了对我国人民意识形态的渗透,叫嚣“每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企图让“颜色革命”在中国上演,使得人民群众意识形态淡薄,出现理想信念混乱和信仰危机,严重影响我国国家安全。”[6]因此高校必须清楚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绝不能听之任之让西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在互联网及其他场合肆意传播,恶意造谣,及时揭露“普世价值”虚伪性,“西方民主”危害性,帮助大学生认清颜色革命的本质,提升政治辨别力,树立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有力思想保证。

[1]刘纲强,熊瑶.新媒体视域下加强意识形态教育谨防“颜色革命”渗透[J].实事求是,2016,(3):28-31

[2]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DB∕OL].http://www.gzswdx.gov.cn/library ewweb/showcontent.asp?Title ID=29874.2006-11-6.

[3]金灿荣.“颜色革命”,危害深重[N].人民日报,2015-06-1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李洁琼.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1):27-30.

[6]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OL].新华网,2013-8-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猜你喜欢

颜色革命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特殊颜色的水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