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跖背筋膜蒂皮瓣修复足部趾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2018-04-03李东许明陆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血运筋膜皮瓣

李东,许明,陆辉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江苏苏州 215500)

在足外伤诊疗工作中,趾端缺损、缺失的病例较常见,特别是踇趾及第二趾缺损处理是否得当,会明显影响到患者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传统皮片移植或残端修复术已无法满足患者对美观及功能的要求,自2014年5月—2016年6月该科应用跖背筋膜瓣修复趾端缺损取得了较理想的趾外形及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11例,男 8例,女3例;年龄 28~56岁,平均年龄35岁。致伤原因:挤压伤6例,切割伤5例,其中踇趾8例,第二趾2例,第三趾1例。10例为急诊手术处理;1例挤压伤至组织坏死稳定后择期手术,缺损范围为 1.5 cm×1.5 cm~2.5 cm×3.0 cm,均为足趾末节创面。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腰麻或联合麻醉下进行,患者取平卧位,下肢绑止血带,消毒至整个小腿,铺巾后上血带,创面双氧水反复冲洗,去除活力欠佳组织,电凝止血,合并有骨折或肌腱损伤者予克氏针固定或可吸收线修补。

皮瓣设计:以第1、2、3跖骨间隙为轴线,趾蹼近侧跖背动脉与跖底动脉吻合处为旋转点,根据趾端创面大小及形状,在跖背设计皮瓣,皮瓣大小比创面稍大,皮瓣设计水滴状,一般不再足胫侧进行,以免预后疤痕摩擦,由皮瓣远端开始切取,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度至伸肌腱表面,在肌腱浅面分离皮瓣和筋膜蒂,防止层次错乱,注意保护筋膜内神经和静脉,保留宽 1.5~2.5 cm筋膜蒂,将皮瓣由近端向远端掀起,远端行 “Z”字或“S”形切口,切开皮肤游离皮下形成明道,游离宽度以不卡压筋膜组织为宜。皮瓣分离至旋转点附近时,放止血带查看皮瓣血运情况,皮瓣边缘有点状出血即可,将皮瓣翻转无张力覆盖创面,有神经吻合条件时,将筋膜内神经与趾神经断端相吻合。将皮瓣边缘与创面边缘用普理灵线间断缝合,针距可稍大,可打滑节,以便皮瓣淤血后处理,缝合至蒂部时作浅表缝合,能对合皮缘即可,要避免蒂部受压及过分扭转;继发创面较小时可拉拢缝合,稍大时可于患肢小腿切取全厚皮片修复。术后患肢抬高,预防感染改善循环治疗。注意观察血运,有异常及时处理。

1.3 结果

11例皮瓣中,8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静脉回流障碍,经拆线减压,按摩皮瓣后好转,1例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供区植皮者成活良好。术后随访0.5~1年,皮瓣血运良好,外形美观,质地柔软,无挛缩,行路时无疼痛,修复神经者皮瓣感觉恢复可,患者满意。

2 讨论

2.1 跖背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足背动脉在足背部走形中全程均发出纤细的筋膜皮动脉,尤其在远侧段分支较密集,足底内侧动脉的远端和足底弓、足底深支及跖底动脉相互交汇形成的丰富的吻合支,是构成跖背筋膜瓣的解剖学基础[1-3]。由弓状动脉发出2、3、4跖背动脉.在跖趾关节附近各分出两支趾背动脉,在足趾背部走形,并通过多条细小穿支与趾底动脉相吻合,踇趾趾背动脉粗大位置恒定,变异少,临床应用较多[4-5]。趾背动脉与趾底动脉形成多条位置较固定穿支,在近节趾骨跖侧远近1/3有两个吻合支,中节跖侧有一个吻合支[6],趾背动脉与趾底动脉靠这些穿支交互吻合,弥漫成网,这些血管网是跖背筋膜瓣的血运基础,跖背筋膜皮瓣形成后,趾背动脉与趾底动脉之间的穿支为供血点,依靠丰富的纵形血管链弥漫至皮瓣最远端[7],保证了皮瓣的动脉供血。同时,在静脉回流上,原本向心性回流被阻断,只能通过筋膜蒂中的静脉交通支完成指背静脉逆向性“迷宫样”回流,在一定程度上使静脉回流变缓,所以皮瓣形成时需保留筋膜内的静脉但不应过多,过多的静脉保留反而易引起皮瓣静脉瘀滞[8]。

2.2 利用跖背筋膜蒂皮瓣修复足部趾端组织缺损的优点

(1)符合就近、以次要部位修复主要部位的原则,修复后患趾外形好,无压痛,耐摩擦。(2)皮瓣内的神经皮脂,可与受区近端的趾神经吻合,利于感觉恢复。(3)手术损伤小,皮瓣成活率高,且不损伤足部的主干血管。(4)皮瓣没有固定模式,分离时不必特意至血管蒂。(5)手术愈合期短,患者可早期行功能练习。(6)手术时间短,操作较简单,无须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

2.3 皮瓣切取时注意事项

(1)注意创面清创彻底,创面组织活力好,利于微血管系统重建,同时注意创面及皮瓣止血。(2)皮瓣大小设计较创面略大为宜,皮瓣缝合后张力适中,利于静脉回流。(3)皮瓣蒂部是皮瓣存活的关键,扭转时应无张力,皮肤缝合时不应受压。(4)皮瓣切取时层次要注意,保护肌腱腱膜组织,利于皮片成活,以植全厚皮为佳。(5)术后注意观察皮瓣血运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部分患者术后2~4 d出现水疱多为缺血性水疱。但筋膜皮瓣术后主要出现的问题是静脉瘀滞等回流问题[8-9],可采取用皮瓣按摩及拆除部分缝线放血处理。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验为:分离皮瓣时没有必要完全分离至旋转点,分离筋膜至旋转后无张力即可,筋膜蒂宽度要适中,一般至少为皮瓣宽度。

综上所述,跖背筋膜蒂皮瓣修复足部趾端组织缺损手术创伤小、耗时少,患者易接受,术后皮瓣外形好,弹性及耐摩擦性良好,同时具有可早期活动,利于功能恢复等优点、是治疗足趾端缺损的良好办法。

猜你喜欢

血运筋膜皮瓣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双侧真皮组织瓣结合埋没导引技术修复乳头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