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选修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实践研究

2018-04-03郝海龙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积速率溶液

郝海龙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 528208)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特别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小组学习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选修四是高二上学期理科班学生的选修课程,课本中学生实验较少,理论性较强,以往的选修四教学中,由于理论性较强,很少会考虑到小组合作学习.本学期笔者又上到了选修四,一直思考如何使得课堂更加高效,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积极性更高,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节为例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选修4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

一、小组的分工及人数确定

根据学校化学探究室探究桌的数量,刚好把学生分为了8个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人数在6人左右.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小组学习是组内成员共同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最怕的就是相互推脱,把学习任务变成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所以在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必须进行分工,要有明确的任务,比如:组长,工作认真负责同时又有号召力,负责安排组员的工作,对组员的分工做到明确、准确、合理,这也是锻炼组长组织、协调能力的一个好的机会.如:有负责实验操作的同学、负责实验记录的同学、负责实验观察的同学、负责实验监督的同学,负责汇报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各个组员间的积极配合,学习任务就会轻松、高效的完成.

二、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教学片段展示

本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第二章第二节,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从整个高中教学过程来看,它是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深入拓展,就全章内容来看,既是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论延伸,也是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研究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课主要流程: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小组实施实验方案→交流汇报结果→小组讨论,理论提升.

片段一:教师指导,根据实验室所提供的试剂,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分享方案,小组分享结果如下

方案1 温度、压强相同的条件下,等质量的锌粒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还有小组提出改良:可以用等质量的锌粉代替锌粒,变量控制更合理,现象明显而且反应迅速,还有的小组提出应该看单位时间内谁收集的气体多少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方案2 温度、压强相同的条件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的高锰酸钾溶液,与不同浓度、相同体积的草酸溶液,看褪色时间的长短,有的小组提出了两组实验同时进行更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更有对比性.还有的小组提出了,可不可以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草酸与不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高锰酸钾溶液?有的小组提出了要观察褪色时间长短,应该用计时器才准确.

方案3 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有的小组设计将装有硫酸的试管和硫代硫酸钠的试管混合后再放入热水域中,其他小组直接提出了质疑,应该先把装有硫酸的试管和硫代硫酸钠的试管先分别放热水中,待温度基本不变后,再将两者混合.

这样,学生在争辩中,掌握了知识的同时,收获了对比法、控制变量法和定性实验方案选择等科学方法.

片段二:修改实验方案,按方案进行实验,分享实验结论

实验1 由于锌粒与硫酸反应较快,如果用锌粉反应速率就更快,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产生气体的时间来确定速率的大小,误差较大,后学生将实验又进行了改进,将等质量的锌粒(过量)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硫酸(不足)反应,测量产生气体的时间和体积,即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体积的多少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更为准确.

实验2 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草酸(过量)与不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高锰酸钾溶液(不足)进行实验,由于浓度大的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较深,这样变量不止一个,用褪色时间来衡量反应速率快慢不准确.所以还是要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的高锰酸钾溶液(不足),与不同浓度、相同体积的草酸溶液(过量),看褪色时间的长短,才可行.

通过小组设计实验,分享实验方案,虽然有时候所要的方案跟标准有出入,让学生明白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或实验结果为什么不行,原因在哪里?这个收获有时候比成功的实验更有价值.所以通过小组交流设计、评价、实施、汇报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验的能力.

三、实践结论与思考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些问题值得思考,如:小组的分配怎样更合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由于能力的不同,导致有个别小组的成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不够主动.还有就是如何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偶尔的一次小组学习课,学生感觉到新鲜感,但如果模式一旦固定,时间长了大家都会有疲劳感,进而会产生懈怠.还有就是教师设计小组探究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而不能什么问题都讨论,这样的话就会过于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这样有些不自律的学生借机聊天,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我校刚好有化学探究室,小组可以分组坐,讨论交流比较方便,如果是课室进行小组学习,又以什么形式,座位又如何安排?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小组学生个人能力都不同,动手能力也不一样,势必不同小组所需要时间不同,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外是否也可以发挥它的作用?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争辩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即使像选修四这样理论性极强的课堂上也可以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进行应用,突破常规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本人也会在后续的课堂中不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志华.化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要素浅析[J].教学反思,2010(4B):41-42.

[2]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06):31-35.

猜你喜欢

体积速率溶液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溶液』知识全解读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解读“溶液”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速度和速率有什么不同
谁的体积大
网络扫描发包速率学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