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运用支架式教学的相关措施
2018-04-03孙冬凌
孙冬凌
(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 225300)
由于高中化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的教学方法非常有限.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探索出更多地适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升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效率和质量.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支架式教学法出现了.利用支架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还能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的相关知识.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一些问题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兴趣,学会自己观察化学现象,最终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有了求知欲就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可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着把书面上的琐碎知识点变成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尽量创设出生动形象的课堂情景,以调动学生求知欲.为此,教师可以恰当地设置一些悬念或者是举一些实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以高中化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走进化学科学”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比如:神奇的溶洞景观、升空的热气球以及磁悬浮列车等.在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介绍溶洞的时候可以就“是什么引发了溶洞的变化”来进行讨论,在展示热气球的时候可以就“热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展开探讨,在解释磁悬浮列车为什么可以行驶的时候问学生“列车是什么材料做的”等.通过播放幻灯片,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而融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搭建支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化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化学问题的本质.教师带领学生探索问题的步骤主要如下:第一,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让学生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第二,为了使学生明确接下来的发展路线,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概念框架,这个概念框架主要围绕当下的学习内容展开,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一阶段的探索目标;第三,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各种资源,逐步引导学生走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为使学生更加明确探索的问题,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以高中教材为例,为了让学生通过同素异构现象了解物质的多样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每个组选择两个或者多个同分异构体进行分析,比如其中一个组就可以选择金刚石和石墨作为研究对象.教师需要在刚开始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指导的时候可以这样说:“从微观结构上来看,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是他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很大差异,大家可以从两者的硬度、熔沸点以及导电性等方面进行对比,最后尝试着从碳原子的空间结构来说明两者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明确了探索目标以后,学生就可以自主展开学习,最终每组派出代表进行研究结果汇报即可.
三、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事物本质
为了引导学生全面、多角度地学习化学知识,新课改大力推行三维立体教学模型,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模型、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型以及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模型,而支架式教学的理念和三维立体教学模型倡导的理念恰好是相同的.支架式教学要求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探索,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完成问题的探究工作.
以高中化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电解质”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原理、分类以及性质等基础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学到的内容讲解出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由于电解质的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来学习高中化学中难度较大的模块,然后教师可以给每个组安排一个问题,让学生在组内商量好以后派一个代表进行解答,教师应该在学生发言的时候认真聆听,然后给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和鼓励.课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渠道.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正确运用支架式教学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进而为祖国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莫小卫.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12).
[4]刘然,张玲,陈晓艳.支架式教学的优势和挑战——“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关系新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