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检测题编制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2018-04-03姚春燕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命制试卷命题

姚春燕

(云南省楚雄市楚雄师范学院 675000)

一、问卷编制的依据

为探寻高中数学检测题的编制,笔者分别设计了关于高中数学教师检测题编制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并对西南地区不同级别的四所中学的高中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二、问卷(访谈)调查

1.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88名高中数学教师(来自××省),其中男教师48名,女教师40名.访谈调查对象:不同学校的高中数学教师6名.

2.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中学数学教师对日常数学检测题编制的现状,共设计了22道选择题,目的在于①了解命题经历、命题形式与方法;②了解对命题的目标、功能、作用的掌握情况;③了解教师是自编题还是照搬原题;④了解教师是否对试卷进行信度效度区分度等分析;⑤了解老师对独立命题或集体命题的看法;是直接用别人的试卷还是自己命题,并了解其原因;命题交流情况等.

在访谈调查中,教师提出命制数学试卷的最大困难与困惑是以下7点:①不易把握试卷层次,抓不准知识点的权重分配与内容比例;②独立命题时,大多数依据自己的判断或偏好出题;③课程内容太多,教学任务紧,缺乏教学反思,只有尽量用原题或原卷;④不懂命题技巧,难易分配困难,教学的三维目标难以体现;⑤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了解程度,预判和研判存在困难;⑥自拟题时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熟悉,试卷的编辑等难以操作;⑦对课标把握不到位,无法体现课标要求,在编题时如何把握命题背景等.教师提出了需要解决的5个问题:①多研究试题,参与试题编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提高;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从不同角度出发命制合理的试题;③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④加强对课标的把握,在把握的基础上体现课标要求,在编制试题时把握命题的背景;⑤主要做到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考试大纲等来设计不同层次的试题有较大困难.

此外,在访谈调查中,笔者通过与各个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得到很多对数学检测题编制的启发,归纳得出以下6点被调查者口述问题的原始描述:(1)参考考试大纲及课程要求进行命题;明确本次检测需要达到的目标,重视试题难易度的排序,先易后难,教学符号的规范.(2)①确定出题范围(内容),明确检测目标;②分层次重点、难点以及考查难度;③根据学生的情况编制试题,难易结合,中等难度题占多数,有一两道难题提升.(3)网络QQ、微信、手机等各种通讯交流或者外出学习,与不同学校、老师进行交流.(4)注重设置含有数学思想的题型;注重如何使用知识.(5)新课程评价体系更关注学生个体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6)主要通过学生的成绩分析;从被调查者口述可看出命题目标明确性与命题设计、命题材料来源、命题参与、命题态度、命题实施分析与评价都是影响检测题编制的因素.

综合问卷、访谈调查结果及参考文献,得出数学检测题编制的14个影响因素. 即命制试卷经历;命题的目标明确性;功能与作用的了解程度;检测知识点的熟悉性;信息技术手段的熟练程度;命题规范程序的熟悉性;双项细目表;资料阅读量;命题交流情况;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与评价情况;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情况;试卷命制时间的多少;命题的方式方法(个人或集体等);对命题的总结与反思.

三、制约有效检测题编制的原因

在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分析中也发现制约有效检测题编制的因素.

(1)不重视日常检测题的编制.问卷调查统计中,发现90%以上命题教师都使用双向细目表,但访谈中得知这往往是在期中、期末测试这些比较正规的考试中才使用,而在平时的周考月考中几乎不用.(2)不了解日常检测题的检测功能与作用.日常的检测题与升学考试试题在功能上有明显区别,似乎更侧重于甄别,而不是检测. (3)编制检测题不具普遍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命题经历较丰富者(经常命制周考、月考、半月考、中考、终考等常态考试试卷),往往是教龄较长、职称较高的教师,他们在学校的检测题编制中发挥主力作用.(4)对信息技术手段掌握不够熟练.问卷调查中在问卷部分教师提到试卷编辑难以操作,自拟题中,数学符号和公式难以编入.(5)对日常检测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不够.只有熟悉知识点才能获取丰富的知识背景,有利于自编题目时创造能力的发挥.(6)缺乏对日常检测题编制的总结与反思. 结合问卷、访谈调查,得知很多教师会根据学校要求做命题的反思与总结,但这主要是针对期中、期末等较正规的考试,而日常的周考、月考则几乎没有老师做.

4.实现检测题有效编制的策略

(1)了解日常检测题的功能与作用.日常检测题的功能主要在于检测.日常检测题在于反馈学生的困难与不足,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成才.(2)重视日常检测题的编制.日常检测题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举足轻重,这应引起学校、教师的高度重视.(3)日常检测题编制成为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一方面缺乏命题经验的教师要培养自身命制试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命题经历较为丰富的教师可为其他教师提供命题指导与服务.(4)提高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能力.教师只有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在自拟题中不受公式编辑器使用困难等问题困扰,从而提高检测题编制的质量与效率.(5)加强对检测知识点的理解.才有利于在自编题目时创造能力的发挥. (6)获取丰富的命题素材.通过大量阅读、交流,利用网络资源等方式,获取丰富的命题素材.(7)认真落实对学生答题的分析与评价.①按题型、知识点、得分情况进行分析;②客观题和主观题单独分析,找出学生的得分点和失分点;③纵观本试题的难易程度,老师之间互相交流. 但这不仅存于正规考试中,更应该在日常检测题中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冯精华.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试题编制的研究与探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命制试卷命题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由命制唐朝使职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对一道中考题的命制与解析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