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与中国现代体育之滥觞

2018-04-03庄鸿雁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滑冰哈尔滨比赛

庄鸿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体育是一种文化形态,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近代体育活动于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首先在上海租界兴起。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哈尔滨开埠通商,大批俄罗斯等西方侨民进入哈尔滨,他们带来了西方的现代体育文化。1907年,哈尔滨举办了首次滑冰比赛和自行车比赛,并相继成立了滑冰协会、自行车运动协会、网球协会和水上体育会与游艇俱乐部。在俄侨体育活动的影响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30年代初,不仅哈尔滨的现代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迅速发展,哈尔滨的城市体育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滑冰、滑雪、冰球、篮球、田径等竞技项目在国内名列前茅,尤其是田径项目在全国运动会中多次创全国纪录,哈尔滨运动员也多次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远东运动会,其中哈尔滨撑杆跳运动员符保卢在1936年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上成为第一位进入奥运决赛的中国运动员。同时,划船、游泳、网球、沙滩排球、赛马、赛艇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也蔚为大观,为哈尔滨城市文化增添了勃勃生机。

体育是一种健身手段和娱乐方式,也是一种集体狂欢和精神释放,更是一种文化。在近现代,随着人们对城市本质和体育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体育的发展与城市文化更加紧密,体育成为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一部分。在哈尔滨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独具特色和勃勃生机的现代体育文化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并为哈尔滨城市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俄侨体育娱乐和哈尔滨近代体育活动

“哈尔滨现代意义体育活动之滥觞始于中东铁路修筑后的俄国侨民。”[1](P212)从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伊始,大批俄侨进入哈尔滨,1910年“哈尔滨外侨32320人,其中俄侨31269人,犹太人452人,德国人166人,希腊人92人”[2](P93),至1922年5月“哈尔滨俄侨人口统计,新市街148042人,埠头区36251人,两区共185042人。如果加上老哈尔滨、马家沟、沙曼屯、正阳河等地,哈尔滨俄侨总人数超过20万人。”[2](P236)短短20年间,俄侨人数已占哈尔滨人口的一半以上。体育运动是俄侨的娱乐休闲方式之一,俄侨来到哈尔滨后,把西方现代体育带到了哈尔滨,田径、球类、拳击、赛马、滑冰、游泳、自行车等项目,无所不包。可以说,俄侨的体育活动开启了哈尔滨现代体育的序幕,并为哈尔滨城市体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3年清朝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哈尔滨国人的初高等小学各学年体操课每周3学时,中学、初级师范各学年每周2学时。哈尔滨学校教育首次开展现代体育活动。1907年出任呼兰知府的黄维翰在其1915年出版的《呼兰府志·学务略》中,言之“体操一门尤为乡俗所骇怪。”

1905年,哈尔滨赛马场在马家沟落成,同时,俄国赛马协会成立,规定从1906年开始,每年举办春秋两季赛马会。加入赛马会的成员众多,赛马会之初,仅仅是竞技比赛,每年春秋两季举行。后来加入了博彩内容,每周必有一次赛马,发行彩票。1918年转入美国资本家桑顿手中之后,向中外人士开放,并于天津、北京、上海、汉口、香港等地发行彩票,使买彩者,皆有大彩之望,[3](P285)引得各界观者如云。

1907年,俄侨在哈尔滨成立了哈尔滨运动员协会,主席由俄侨弗门科担任。1909年6月30日,哈尔滨铁路局成立了哈尔滨体育体操协会,协会创始人为中东铁路管理人之一卡兹·基雷,该体育协会替代了1907年的运动员协会。铁路局给该协会在新城(南岗)提供了一块场地(北京街和中央街中间)修建了网球场和体育馆。

1907年,哈尔滨举行滑冰运动会。1909年7月13日哈尔滨滑冰协会和网球协会成立,时有网球比赛。1910年,在埠头区修建了体育场(即红星体育场),冬季浇成滑冰场。南岗俄人还开办“扎牙斯”(音译滑冰场),对社会开放。此后,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等单位入冬即浇自用冰场,滑冰运动日渐兴起。

1907年6月28日,哈尔滨自行车运动协会在埠头区炮队街、药铺街、哥萨克街和商市街中间、原达尼洛夫剧场处修建环形自行车赛车场,开始举行办自行车比赛[2](P65)。纪实电影先驱科勃采夫记录了当时的比赛盛况:“运动员在弧形道上,骑自行车的技术熟练,动作敏捷,忽前忽后,变化多样,惊险动人,引人人胜,使观众流连忘返。”“1911年7月23日,哈尔滨自行车比赛冠军班克拉托夫发起自行车环球旅行倡议。本日班克拉托夫一行三人从哈出发,途经西伯利亚、德国、匈牙利、瑞士、北意大利、奥地利、希腊、保加利亚、土耳其、南意利、西班牙、巴黎、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日本、汉城、大连、北京、沈阳,1913年8月10日回到哈尔滨。全程历时两年18天。[2](P99)

“1911年6月16日,哈尔滨游艇俱乐部首次在松花江上举行摩托艇、划艇、小船比赛。”[2](P98)“1912年,哈尔滨游艇俱乐部(亚赫特—克鲁珀)在九站落成(今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建筑设计师A.A.米亚科夫斯基。”[2](P108)

1911年9月21日俄国飞毛腿卡列特尼科夫从哈尔滨出发徒步环球行,1912年4月抵达莫斯科,日行50俄里破世界纪录。[2](P100)

1912年秋,俄国飞行家A.A.库兹明斯基来哈进行飞行表演。

1916年6月9日《远东报》载:“道里俄国商务学校定于俄历五月二十六日(华历六月八日)在奏家岗开运动大会,所有全体男女学生刘莅会场。并闻已通知吉江两省交涉局总办,请其入会参观,以志盛况。”

1916年9月26日《远东报》载:“本月二十四日道立中学举行第一次运动会,会场即假该校操场为之,北边扎彩棚十余间,左为男宾席,右为女宾席,中间为评判席及地方长官席。棚间悬有各界赠联及万国旗,西与南为各校参观席。上午九点钟开会,长官莅会者为李道尹及刘左长,各学校则皆整队齐至,即俄人所设之商务学校亦与焉。”

1918年,滨江道立中学与俄人学校举办篮球赛。在其影响下,1918年4月16日,同记工厂工人与东华中学学生举行篮球比赛。从1923年起,篮球运动在学校发展迅速。扶轮中等技校、许公学校、东铁中学、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第二中学、三育中学、省立六中、普育中学、商船学校、私立职业学校、第一女子中学、师范专科学校、医科专门学校、哈工大、政法大学、俄人青年会等篮球队经常比赛。大专组哈工大最强,中学组六中最强。1923年9月14日,省立第六中学篮球队与俄人学生篮球队交锋,击败了身高占优势的俄人学生篮球队。1920年代末,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篮球队异军突起,屡次战胜俄人青年队。1930年代初期,哈尔滨篮球运动已在全国大都市中拥有较强实力。1930年哈工大队员平均身高1.89米,技术精湛,实力雄厚,经常与由俄侨各队精英组成的“燕子篮球队”较量,曾以56:56逼和。从哈尔滨走出的诗人、画家、翻译家高莽在一篇文章回忆1930年代在哈尔滨读中学时:“我们的学校在花园街,是一栋三层的楼房,顶层是大礼堂兼室内体育场,地下室是图书馆和存衣处。据说篮球作为室内运动,是由基督教青年会开创的。青年会很重视学生们的体育健康,会徽上就刻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之中’的字样。也许正因为如此,哈尔滨青年会建筑校舍时,便有了全市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室内体育场,在这里举行过全校的甚至全市的篮球比赛。”[4](P218)由此可见,当时哈尔滨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水平。

1920年代,哈尔滨排球和足球运动兴起。中东铁路局和哈工大、政法大学、东省特别区一中、二中都有自己的排球队和足球队,1930年代初,抚顺小学等也组织有自己的排球队。1920年代初,滨江道立中学修建足球场,1924年,省立通俗教育馆举办了中等学校排球比赛。1928年5月,由东省特别区第一公共体育场(红星体育场)牵头,集中哈埠各校10余名擅长足够的教师组建“滨华”足球队(兼篮球),与俄侨足球队、日侨足球队、朝鲜侨民足球队经常比赛。1930年代初,医专、政法大学等也组建了足球队。1932年,以滨华主力队员为主,又邀请南开大学队员和大连球员组成的“锋队”与日本早稻田大学足球队比赛,以2:2,踢平,大长了华人的志气。[5](P401、406)

1909年,中东铁路局建立网球协会,时有网球比赛。1920年至1927年,叶夫根尼亚·伊万诺娃·布劳恩,连续获得网球冠军,引起轰动。1920年9月21日,为迎接东北三省学校联合运动会,东省特别区教育厅在东铁网球场进行选拔赛,政法大学徐玉亭获男子单打冠军,哈工大武建庚、纪延岭获男子双打冠军。赛后三人代表东省特别区赴奉天参赛。1924年6月,在道外公园建一网球场,正式对外开放。嗣后,哈工大、中东铁路局等相继修建网球场,参加活动的人逐渐增多。1934年,由哈尔滨部分学校和社会网球爱好者组成的网球队与日本东京大学网球队在南岗大直街国际俱乐部进行了比赛。[5](P415)

1925年,哈尔滨举行首次学校联合运动会。同年,黄树芳从上海两江女子体专毕业应聘到从德女子中学(后改称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任教,成为哈尔滨第一个女体育教师,培养出了孙桂云等一批全国知名的田径女运动员。1927年毕业于北师大的哈三中教师王立疆培养了百米短跑吴耀景,中跑王铭坤、王绍业,长跑刘古学,铅球、铁饼李学章、关宏达等运动员。1929年,在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上,来自25省市136所大中学校的1650名运动员参赛。由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孙桂云、吴梅仙、刘静贞,第三中学符保卢,第一中学刘古学等学校选手组成的哈尔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中级组男、女团体第一名。

1930年,在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东省特别区女一中学生孙桂云等5名田径运动员首创4项全国纪录,被大会誉为哈尔滨女子“五虎将”,孙桂云以13.8秒的成绩破百米全国纪录,大会将西湖一座桥更名为桂云桥以示表彰。运动会上,其他地区的女运动员还用线衣裤把身体包裹起来,而哈尔滨女运动员则身穿短袖白衣,黑裤衩,疾跑如飞。对此,《大公报》记者称赞哈尔滨女运动员:“哈尔滨女士,俄国化,乳峰突起,露着白而黄的腿肚,英勇可爱。”[1](P214)会后,孙桂云、刘静贞、吴梅仙入选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由6人组成的中华女子田径队,黄树芳被选为教练,符保卢入选男队,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东省特别区中学学生符保卢,被称为撑杆跳大王。他1913年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符保卢具有卓越的运动天赋。1930年,在杭州举行的全运会上,他以3.28米的成绩获得冠军,那时他年仅17岁。在此后的运动会撑杆跳上,他多次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并以4.15米的最好成绩创全国运动会最高纪录,这个纪录在中国保持了20年之久。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这是中国第二次派运动员参赛。在这次奥运会上,由于各种原因,符保卢仅仅跳出了3.85米的成绩,获得了第14名,但他却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进入决赛的运动员。1936年上海勤奋书局出版的《全国男子田坛名将》中记载符保卢时有这样的评论:“吾国田径项目中,成绩之能步入世界林囿者,惟有符保卢一人而已。符君不仅善跳,且于各项运动,无不娴熟,如十项、球类、滑冰等均为其所擅长。”民国时期曾与符保卢有过交往、后移居香港的无锡学者薛学海在其论著《薛学海体育论文集》中曾对符保卢的撑杆跳高技术大加赞赏:“民国23年时,符保卢就已经是国内掌杆跳的头牌,他的握杆和过杆技术国内无可匹敌。由于身体素质良好,加上非常好的弹跳能力,他具备了先进选手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但那时国内的训练条件很恶劣,器材和好的场地都无法保证。如果他生在欧美,以其条件,他应该是一名世界级的撑杆跳运动员。”[6]

二、哈尔滨近代城市体育文化的形成

(一)冰雪体育。哈尔滨的气候对冰雪体育来说得天独厚,20世纪初,一些俄侨和在哈尔滨居住的外国滑冰爱好者,自发组织滑冰活动,有速度滑冰,也有花样滑冰。早在“1907年,哈尔滨即举行了滑冰运动会”[2](P70),“1909年7月13日俄侨成立了哈尔滨网球协会和滑冰协会。”[2](P83)1910年,在埠头区药铺街修建了体育场(即红星体育场),成为俄侨开展体育活动的中心。场地一周为218米,跑道平坦松软,适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四周用水泥铺就平而光的坡道,供自行车比赛使用。场地中央设有排球场、篮球场及拳击台等设施。北侧有木制看台,可纳观众千余人,看台后面还有网球场。“体育会”在每个星期日都要在这里举行为期半天的运动会,或周六下午的周末运动会,项目有田径、自行车、排球、篮球、网球等,深受侨民的欢迎。冬季则浇成滑冰场,分成速滑跑道和花样滑冰场地,每天分早晚两场向俄侨开放,早场9点至12点,晚场6点至9点。每天晚场,整个体育场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花样滑冰还配有教练,最吸引人的是男女花样双人滑,优美的舞姿吸引了无数休闲的人们驻足观看。[7](P439)

南岗俄侨还开办“扎牙斯”(音译滑冰场),对社会开放。此后,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等单位入冬即浇自用冰场,吸引了众多哈尔滨中外滑冰爱好者,滑冰运动日渐兴起。曾在哈尔滨邮政局工作并兼《国际协报》文学副刊《蓓蕾》编辑的哈尔滨本土作家罗荪在哈尔滨沦陷后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在一篇小说中写到:“我相信你们最会留念的是冬天里的滑冰,那真是奇异啊!在冰场里冻红着鼻尖、耳朵,两颊,而心里却冒着汗,两片光亮的冰刀栓在鞋上,好像生了翅膀,它可以使你在那坚固而透明的冰上飞舞起来,可以一对一的在上面婆娑起舞,比起那光滑的舞厅里面的地板要更为使人满意。整个下午可以使我们在冰场里消磨过去——那些日子,我们真像是荒唐神话里面的仙子,好像一切烦恼都远离了我们。”[8](P49)

萧红与萧军上世纪30年代初在哈尔滨生活时,尽管经常穷得食不果腹,但热爱体育的萧军还经常带着萧红去滑冰。“郎华(萧军)肩着冰鞋回来,汪林大概在院中也看到了他,所以也跟着进来。这屋子就热闹了!……又过几天,郎华(萧军)为我借一双冰鞋来,我也到冰场上去。程女士常到我们这里来,她是来借冰鞋,有时我们就一起去……”[9](P1033)“我们送走了他,就到公园走走。冰池上小孩们在上面滑着冰,日本孩子,俄国孩子……中国孩子……”[9](P1029)由此可见,至上世纪20、30年代,滑冰已不再是俄侨等少数外国人的运动,大批中国青年参与其中,成为哈尔滨年轻人普遍热爱的冬季体育娱乐活动。哈工大、滨江省立哈尔滨第二国民高等学校(哈一中)等学校还出现了韩辉、郑荣庭、陶德魁等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爱好者。

1935年,在吉林举行的滑冰大会上,哈尔滨滑冰运动员郑亚兰、董跃廷分别以1分36秒、10分54秒的成绩获女子500米和男子5000米第一名,首创速滑纪录。在这届滑冰大会上,哈尔滨花样滑冰选手许允萃、迟禹昌分获描型滑第二、第三名。

哈尔滨解放以后,1948年,苏联侨民会在南岗尼古拉教堂广场(今华融饭店两塔建筑处)修建“红军体育场”,1954年更名为南岗体育场。内设网球、足球和田径跑道,可容纳3000名观众。1965年,将网球场夏季改为灯光篮球场,冬天浇成冰场,开展滑冰和冰球运动。对社会全面开放,吸引了无数青少年。上世纪60年代,每逢冬季,南岗滑冰场都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作为哈尔滨城市中心与连结哈尔滨火车站的必经之地,它已成为哈尔滨城市冰雪文化的一张名片。

1952年,为迎接全国首届冰上运动会,哈尔滨又在八区修建了容纳2万观众的大型滑冰场。1953年和1955年,在这里接连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哈尔滨运动员林振坤获首届全国冰上运动会男子总分第一名,并有14人进入前三名,并创多项全国纪录。在第二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哈尔滨运动员获全部冠军,多项第二、第三名,创10项全国纪录。花样滑冰发展迅速,1953年至1965年,哈尔滨市共参加13次全国性花样滑冰比赛,共获男子冠军11人次,女子冠军11人次,男子亚军5人次,女子亚军10人次,男子季军6人次,女子季军7人次。正因为有了上世纪前半叶冰雪体育的深厚积淀,才有了改革开放后哈尔滨冰雪体育以及中国冰雪体育在世界上的辉煌。

冰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加拿大并传入欧洲。1910年,欧洲举行了第一届冰球比赛。20世纪初,冰球随着俄侨进入哈尔滨,俄侨冰球队曾闻名世界。“当时,在亚洲和远东地区没有能和哈尔滨俄罗斯冰球队匹敌的冰球队,哈埠最好的冰球队是哈尔滨新体育协会冰球队”[10](P238),他们曾战胜过当时世界冰球劲旅美国队。在俄侨冰球运动的影响下,192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韩孝彰、教师郑荣廷、李翰平等组成“爱好者”冰球队,与俄侨冰球队进行了比赛,这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民间冰球赛事。1935年,哈尔滨市冰球代表队参加了第十九届华北运动会冰球比赛,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次冰球竞技活动。[5](P352)哈尔滨解放后,哈尔滨俄侨组成的火车头、秋林公司、红星三个俱乐部的冰球队,常在道里商务俱乐部、道里体育场、南岗“扎牙斯”冰球场一带活动。1949年,哈尔滨第一中学学生杨奎武、邓君海与六中学生孙树隆、哈尔滨制革厂医务所医生卢春霖、毛织厂医务所医生邹绍衍,秋林毛皮部部长修福喜、文具部营业员修福禄等人自发组成“雪冰”冰球队,1951年元旦,哈尔滨市体育分会在南岗体育场组织雪冰队与俄侨联队公开表演比赛,观众上千人,“雪冰”队以9:4战胜俄侨联队。此后,以“雪冰”队队员为主组成的哈尔滨冰球队和东北区冰球队,出战1953年全国冰上运动会大胜解放军队、西北队、铁路队、华北队等,获全国冠军。1956年,以哈尔滨队员为主组成的中国冰球队参加了第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冰球运动是小众体育活动,它传入哈尔滨初期仅仅是少数俄侨的体育活动,但很快受到哈尔滨年轻人的喜爱,并发展成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直到上世纪70、80年代,哈尔滨一些企业都有自己的业余冰球队。从1953年至1990年,哈尔滨男子冰球一队参加全国比赛42次,获34次冠军,为中国冰球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可以说,中国冰球运动始于哈尔滨,发展壮大于哈尔滨。

哈尔滨冬天的松花江还是天然的溜冰场,滑冰、打冰爬犁和玩一种叫做“拉普塔(俄罗斯棒球)的运动成为孩子和年轻人的冬季热爱的体育娱乐活动。每逢冬季,俄侨“体育会”都在在松花江南岸江上俱乐部旁修建高高的冰台,也就是冰滑梯,供年轻人和孩子们玩耍,这种娱乐经过一个多世纪一直沿续到今天。

(二)水上运动。20世纪初期,风景怡人的松花江则成了俄侨夏季的水上运动场。1911年6月16日,哈尔滨游艇俱乐部首次在松花江上举行摩托艇、划艇、小船比赛。1912年,游艇俱乐部(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在九站落成,俄侨还成立了“水上体育会”,并在水上体育娱乐设施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太阳岛开设深浅水游泳场和跳水台,浅水游泳场在水底设有木槽,并配有教练,以保障初学者的安全。“水上体育会”每年夏季都举办水上游泳运动会,进行顺松花江长游和短距离比赛,参赛者达百人,围观者数千人。这一游泳比赛的传统一直保持到解放后,从1948年为纪念抗战胜利3周年举行的顺水1500米自由泳比赛大会到50年代初建立哈尔滨游泳运动协会和在九站建立江上运动站,畅游松花江一直是哈尔滨人夏季热爱的体育活动之一。

哈尔滨夏日的太阳岛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就是身着各色泳装的俄侨妇女。“1935年尼龙发明之前,女式泳衣的材料是用普通棉布制作而成的,哈尔滨的俄侨女子穿着裁剪合体的由胸罩和短裤配成的两件一套的游泳衣,畅游在松花江的碧波之中,没有法律去阻止她们,这也使当时哈尔滨女泳装的款式居于世界潮流领先位置。”[11)(P78)而同时代内地广州等一些大都市却禁止女性穿着泳衣和男女同泳。“1934年禁止男女同泳,由广州开始,认为泳场之内男女肌肤接触有伤风化。此后各公共游泳场所,均须划分男游泳场和女游泳场,并在两场间,施以间隔,使不可逾,亦不可望。亦禁止男女穿暴露的泳衣,北戴河奉省府令实行新生活,无论男女,除入海游泳外,不准赤足短裤在路中行走露背短襟之新式游泳衣,亦禁女子穿着,以维风化。”[12]杭州、北平甚至出现“摩登破坏团”,专门毁损摩登女性的衣服,禁止穿着时髦的妇性进入戏园等公共场所。[13]相比之下,哈尔滨城市的文明和开放程度要远远领先于内地。

太阳岛不仅设有游泳场,还在沙滩上还设有沙滩排球场,高低杠、双杠、秋千等,还有小舢板、划艇、帆船等,且配有教练,每年6月至8月开班办学,使划艇和帆船运动迅速成为俄侨乃至哈尔滨市民极为喜爱的一项群众性体育运动。建国后,哈尔滨市总工会在松花江建有工人业余划船俱乐部,设有机艇库,哈尔滨车辆厂、哈尔滨建成机械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等30多家企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划船队,经常开展比赛活动,还组成哈尔滨队参加全国的比赛且成绩斐然。从20世纪初至70年代,每逢夏季,松花江上碧波荡漾,千帆竞秀,百舸争流,已成为哈尔滨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一些体育史料认为,划艇运动首次传入中国是1913年英国人在上海建立的划船总会,划船总会使黄浦江上出现了赛艇。笔者认为,划艇最早进入中国应是1911年的哈尔滨。据哈尔滨历史专家李述笑先生考证:“1911年6月16日,哈尔滨游艇俱乐部首次在松花江举行了摩托艇、快艇及各种小船比赛。”[2](P98)

(三)爬山、郊游、野餐等休闲运动。俄侨春夏季郊游、爬山、划船、垂钓,冬季冬泳的休闲体育习惯,也对哈尔滨人产生深远影响。每逢春夏节假日,俄侨都会呼朋唤友,带上冷食,来到郊外登山亲水,郊游野餐,亲近自然,放松身心。那时太阳岛、帽儿山、亚布力等地是俄侨常去的地方,有的富裕人家在太阳岛、帽儿山等地还建有度假别墅或房屋。在俄侨的影响下,郊游、野餐也成为哈尔滨人保持了一个世纪的休闲文化传统。

俄侨B.H.热尔纳科夫回忆:“夏日,松花江的妩媚吸引了无数的哈尔滨人前往。即使是平日,从傍晚四五点钟开始,人们纷纷涌来划船、玩快艇,纳凉消暑。如果是星期日、节假日,哈尔滨有几乎一半俄罗斯人,从清晨便来到江北平静的水面被摩托快艇、赛艇、小船、桦皮小舟劈开层层波浪;江边金色的沙滩上,处处是遮阳伞,从远处看仿佛是雨后的鲜蘑;女人们彩色艳丽的泳装,仿佛像流动的宝石,那美丽的身影,为江边抹上一道亮丽的景色!俄罗斯人最爱光顾的是‘帆船俱乐部’、‘哈尔滨青年人协会’在沙滩上开辟的体育场地。年轻人在这里打秋千,比赛排球,角力比赛和晒日光浴。在太阳岛上的凉亭里呷冰镇格瓦斯、鲜奶,而喝啤酒更是惬意。”[14](P89-90)

笔者曾采访过多名俄侨,在回忆他们在哈尔滨的生活时,都曾对童年随家人去太阳岛、帽儿山等地野游或度假记忆深刻。

俄侨科利亚:“记得除了去松花江玩,最难忘的是坐着火车去帽儿山,因为,去帽儿山不仅坐火车,还买一些好吃的,黄瓜、红肠、汽水, 我们坐在火车上,一边唱着歌,一边看车窗外掠过的青山绿水,可以慢慢地享用美食,简直太美了。那时的帽儿山满山遍野的野花……”[15]

澳大利亚俄侨伊戈尔:“我还随父亲去帽儿山和太阳岛避暑、度假,太阳岛到处开满野花。”[16]

原居哈尔滨犹太人高佳丽:“我的父亲在铁路局医院工作,有时也到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的铁路医院工作。小时候,每逢夏天,我和姐姐经常随母亲到富拉尔基、扎兰屯去看爸爸,到那里过夏天。那里的夏天非常美。有时也随全家到亚布力、冒儿山去玩。在我的记忆里,这些地方到处都开满了漂亮的野花。”[17]

原居哈尔滨犹太人拜因:“每年夏天七八月份,我们家都会去太阳岛度假,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太阳岛非常美。我的叔叔还常带着他的孩子和我们一起去参加皮划艇比赛,我们都是皮划艇俱乐部的成员。有时叔叔也会带我们去看足够比赛,叔叔是个超级球迷。但我们这些孩子却是不同球队的支持者,每次比赛后,肯定会有一个哭得很伤心。”[18]

俄侨的这种喜爱郊游野餐的休闲习惯深深地影响了哈尔滨人,直到今天,这种习惯一直沿续着,只不过,野游的内容有所改变,过去都是带着面包、香肠、啤酒、汽水等冷食,找一处树阴草地,铺上凉席,席地而坐,餐后则载歌载舞,直到夕阳西下,快乐而归。如今则增加了烧烤,食物也更加丰富。

郊游、野餐的习惯也不仅仅限于家庭、亲友之间,学校、单位也常常组织集体郊游。1960年代曾任苏联中学教师的吕占林老师回忆:“1960年夏天苏联中学全校师生到帽儿山去爬山野游,当时我带着200多学生爬帽儿山,现在帽儿山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去过了。”[19]与笔者同时代的人不会忘记,从小学直到大学,那时学校几乎每年都组织学生集体郊游,太阳岛、帽儿山、二龙山等,曾留下几代人的记忆。

三、哈尔滨早期体育文化的特点及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一)哈尔滨体育文化特征。20世纪初,在俄侨体育的影响下,哈尔滨开启了城市现代体育的序幕。现代体育的兴起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哈尔滨城市之兴得益于中东铁路的修建,这座崛起于远东的现代都市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开放与包容的胸怀接纳吸收了欧洲文化,俄侨所带来的以身体运动为载体,以体育锻炼、竞技比赛和体育休闲为主要方式的现代体育运动,传播了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生活的现代体育理念,开启了哈尔滨现代体育之门。在哈尔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体育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态亦构成了其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不论在体育观念上,还是在体育实践上,都得风气之先,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回首总结哈尔滨近现代体育文化,归纳其具有以下特征:

1.开放性与兼容性。哈尔滨这座新兴的移民城市,少有传统文化的束缚,在欧风东渐影响下,哈尔滨以开放的胸禁,兼收并蓄,快速接纳吸收了西方近代体育文化,不论是体育观念、竞赛制度、运动项目、场馆建设、体育社团组织,还是女子体育的开展,都走在时代和地域的前列,可以说,除了上海外,哈尔滨是近代体育在中国传播的另一个滥觞之地,它促进了城市体育的现代化转型,同时,也为城市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2.多样性与群众性。哈尔滨近代体育,不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学校体育;不论体育比赛组织频率和层次,还是体育社团数量与规模;不论民众参与的体育项目种类,还是呈现出的竞技水平,都精彩纷呈,具有广泛多样性与群众性。其时哈尔滨的体育参与者,没有专业运动员,均来自于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但体现出的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竞技水平,却领全国之先。

3.创新性与开拓性。哈尔滨近代体育在许多方面领全国之先,具有创新与开拓精神,如女子体育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女子参与体育的程度,是现代体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女性解放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和城市现代化的标志。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并不高,女性体育普遍受到排斥。在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设立的女子高尔夫球和网球,是女子项目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1928年第9届奥运会,女子田径首次列为比赛项目,从本届至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女子项目只有田径、击剑、体操和游泳4个比赛项目。直到二战后,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这种情况才得到改观。在世界女性体育运动的背景下,20世纪初期至30年代,哈尔滨女性积极参与游泳、滑冰、网球、田径等运动项目,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在华北和全国运动会上,独占熬头,闻名全国,并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哈尔滨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范围、深度以及产生的影响,远远高于内地其它大城市。这说明,哈尔滨作为当时东北亚国际化大都市,其文明和开放程度也远远高于内地。

(二)现代体育对哈尔滨人精神世界的影响。体育精神是体育的灵魂。国际上一般将现代体育分成两部分,一是以奥运会为核心的竞技体育,一是普通民众的大众体育。随着哈尔滨人对现代体育运动形式的接受,同时较早地接触到了现代体育观念和奥运精神。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而且可以“增精、强国”,增强民族自豪感,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以哈尔滨学生为主体的各种运动爱好者,在与外侨的比赛中,尤其是哈尔滨沦陷后在与日本来访的运动队进行比赛时,长中国人志气已成为哈尔滨队员的动力。如:1931年6月9日举行的哈尔滨田径运动员与俄侨运动员对抗赛,第一中学郭景盛100米以11秒9的成绩战胜俄侨运动员谢立节耶夫。6月10日《滨江时报》以大字标题进行报道“郭景盛超出俄人”,一时轰动全城。1930年代初,哈尔滨足球‘锋队”,“对在哈逞雄一时的俄侨队、日侨队进行冲击,打击了藐视华人的气焰。1932年春,‘锋队’迎战来访的日本早稻田大学队,以2:2踢成平局,大长华人志气。”[5](P406)即使哈尔滨沦陷后,1935年,流亡北平的哈尔滨大学生冰球爱好者仍组成冰球队,打着“白山黑水”的图徽,参加了第19届华北运动会。多次蝉联全国撑杆跳纪录并远征奥运赛场的“撑杆跳大王”符保卢,1936年参加完奥运会后回国。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符保卢毅然放弃大学学业,参加中国空军,成为飞行员。在抗战中,他曾击落三架日寇战机。1943年,在一次试飞中以身殉职,年仅29岁。

回顾哈尔滨百年城市体育的来时路,它之所以能领时代之先,领全国之先,这与哈尔滨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是分不开的。城市建设与体育发展相互作用,城市的建设为体育的发展提供条什,体育也在城市文化中孕育,为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确立注入活力。传承哈尔滨城市历史文脉,弘扬哈尔滨城市体育精神,走体育社会化和体育生活化之路,充分体现体育的全民性,才能实现现代体育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滑冰哈尔滨比赛
奥运会滑冰
“雨课堂”平台用于滑冰课的初步实践
小老鼠滑冰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小兔毛毛 学滑冰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选美比赛
比赛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