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18-04-03□张冰
□张 冰
(离石区扶贫办 山西 吕梁 033000)
1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1 缺乏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在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一直遵循的体制,对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制约,使我国农业无法有效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及时创新并制定出符合实际发展的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管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1.2 对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处于提升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攻坚阶段。为加快实现农业生产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国家相关部门结合农业经济实际需求,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围绕经济管理,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政策和意见,但最终这些政策和意见都变成形式。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引起重视,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受传统的管理观念影响较大[1]。他们认为经济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并没有深入理解农业经济管理发挥的作用。
1.3 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
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经济管理缺乏正确合理的认识,使经济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大多数农业管理者没有创新意识,部分农业管理者并没有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敷衍了事或执行力不够的现象,进而对农业经济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管理者因缺乏充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现代农业市场发展需求。因此,应从经济管理角度入手,加强对农业经济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并加大对相关管理人员理论知识的培训力度。
2 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2.1 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
目前,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中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并且在农业管理水平提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技术对其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有效处理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制定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的先决条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既为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更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
2.2 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产业化
农业建设较大地提升了农业产业基础,加大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力度,牢牢抓住国家提出的“三农”问题,鼓励通过农业合作关系的建立,实现农业市场化。同时,建立农产品基地,使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更加标准化,为农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另外,农产品基地的建立也吸引了较多的农民参与,对农民就业和社会就业压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提高了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应加快对相关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从而实现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规划与指导,并积极转变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理念,实现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现阶段,我国通过采用对农产品加工等形式,促使农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还应该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基础,促进农业方面先进技术的有效利用。
3.2 为农民整体利益提供保障
从整体上来看,若要保证农民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关部门应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对各方利益和矛盾进行合理的协调,防止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产生不作为和贪污腐败的现象。
3.3 对农业科技加强创新
政府应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增强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不足,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为培养现代化农业科技人才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科研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相关部门还应该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合理的奖惩制度,提升农业科技教育水平,增强农民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