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2018-04-03高云才

山西农经 2018年23期
关键词:粮农种粮补贴

2018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稳定,粮食安全基础牢靠,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也要看到,粮食连年丰收,并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呈现刚性增长趋势。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将达到2.8万亿kg,粮食供给的压力较大。

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规模化农业的推进,农地流转的比例不断提高。而现有农业综合补贴是依据承包土地面积直接补贴给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出现了“拿补贴的不种粮,种粮的拿不到补贴”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农业补贴政策的边际效应受到抑制。

农业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耕地装备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虽然已经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与成就,但提升空间依然巨大。

农产品价格虽然总体上保持稳定,但与农业的强投入相比,粮食生产的回报率还是不高,农民仅靠种粮而不依赖副业或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依然有难度。这些年,我国粮食价格改革和粮食收储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为主、补贴为辅的价格形成机制正在完善,但玉米、小麦、稻米等谷物的市场价格常常只是覆盖了生产上的投入,难以让粮农在价值回报上有更多获得感。

粮食生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政策链、产业链、收储链、供给链、加工链、贸易链,哪一条链都十分重要,任何一个环节有差池、有过失,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都会对粮食安全形成威胁。

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粮食出了问题,就是社会出了问题。在粮食生产上,我们决不能犯任何颠覆性的错误。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一方面要提高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精准度,具体来说,就是精准补贴对象,优化农业补贴内容,提高农业补贴标准。要用创新的思维提供新的制度性供给,比方,对拥有承包地农民要进行流转费用补贴,降低耕地流入方的粮食生产成本,增加流出方的土地租金收入。另一方面,要把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落到实处。2018年我国秋冬种将努力实现“一稳、一扩、三提升”的目标。“一稳”,即保持小麦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一扩”,即扩大冬油菜播种面积;“三提升”,即提升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提升优质比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种植效益、助力农民增收。

粮食丰收了,不是可以喘口气、歇歇脚的理由,更不是让粮食生产放一放、搁一搁的借口。食为政首,粮食生产永远在路上,粮食安全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粮农种粮补贴
粮农致富是农业的要害问题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中国粮农类主题博物馆类型与特色探析
画画就如种粮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订单农业为抓手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基层粮农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