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三共三带”旅游扶贫模式的实践及意义
2018-04-03向春敏
□向春敏
(中共黔东南州委党校 贵州 凯里 556000)
1 黔东南“三共三带”旅游扶贫模式
1.1 共建模式
共建主要是指利用景区景点原有的资源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与政府或企业共同建设。①利用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共建。黔东南的西江、肇兴、岂沙、小黄、旧州、下司等都是依托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在政府或企业的精心打造和大力投入下,形成著名的旅游景点。例如丹寨的万达小镇和凯里的云谷田园,都是由企业依托当地的资源直接投资建设的旅游景点。②直接入股参与共建。在以政府或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基础上,老百姓积极参与投资,入股共建。例如三穗县的颇洞、界牌、木良等14个行政村,村民集资入股成立乡村旅游发展合作社11家,乡村旅游发展公司4家,村民参与入股资金5 860万元,其中有920户贫困户参与入股建设。镇远县在文化园建设中,项目投资31 618万元,其中有7 145万元是全县1 429户贫困户入股的股金。③以土地和山林参与共建。例如三穗县的颇洞、界牌、木良等14个行政村,村民入股98.67 hm2土地;榕江乐里七十二侗寨将贫困户的“士荒”(荒田、荒地、荒山)流转给企业;黄平县云上的山旅游项目,由282户村民流转100 hm2土地参与共建等。④以传统手工艺参与共建。例如雷山县1 197户以银饰、刺绣等为主的旅游商品加工制作;丹寨县依托晟世锦绣、国春银饰、宁航蜡染、丹笼等企业,组织全县2 630名妇女(其中贫困户1 173户),参与蜡染、刺绣、银饰、古法造纸、鸟笼等非遗手工艺品制作[1]。
1.2 共管模式
共管主要是指旅游景区景点建成后,由政府或企业和景区景点所在的村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形成“政企村共管”的运行模式。三穗县的界牌村认识到,乡村旅游业是大家共同的产业,村民将管理规定写入村规民约,使乡村得到有效治理,土地征用未出现纠纷。台江县长滩村以村两委为主导,把长滩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列入村规民约,并组织群众召开大会,将长滩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行细化,制定传统村落保护、消防安全、环境卫生、保护古树屋和古井公约,将长滩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制度化。同时开展苗族文化保护培训,组织长滩村古歌师、银匠、绣娘利用农闲时间,对村民开展苗族歌舞、民间传说、传统工艺等培训,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
1.3 共享模式
共享主要指发展的成果共享,这是发展村寨旅游的初衷。①直接分红。例如榕江的大利侗寨,按所得利润的70%分给贫困户,20%分给合作社,10%分给村集体;雷山西江拿出门票收入的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金进行分红;黎平肇兴2016年的门票收益分红为250万元,每户增收2 500元。②旅游带动。例如三穗县的界牌村,实行“党岗部+管委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解决了该村300余人(其中贫困人员106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种养殖业、餐饮业、建筑业等相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二穗县颇洞村还采取“能人带户”策略,采取“联一扶二帮三”(联系一户富裕户、扶持两户示范户、帮助三户贫困户)帮扶方式,利用专业人员掌握的技术、销售渠道等优势,为群众提供上门指导、资金扶持、产品帮销等服务[2],组织全村12个合作社负责人、11位种养殖专业大户、9位家庭农场主和24位致富带头人,积极对800户农户进行帮扶,实现“滴灌式”精准帮扶。
2 黔东南“三共三带”旅游扶贫模式中的“三带”
2.1 合作社带户
由村两委牵头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或旅游发展公司,利用现有资源引领市场,开展特色乡村旅游,带动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利用基础设施、现有资源及特色种植、山珍旅游特色商品系列资源,进行混合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采用计提(计算和提取)制,将股份分配给村集体和农户,通过股份收益方式,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使贫困户脱贫。据统计,黔东南农民专业合作杜已有7 35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8家,省级示范社13家,入社成员9.39万人,带动农户37.86万户。
2.2 景区带村
景区带村就是通过景区发展带动周边贫困村和贫困户参与,形成景区带村帮扶脱贫运行机制。例如笛山西江“千户苗寨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扶贫景区带村示范点,辐射带动西江景区周边的营上、连城、干荣、白打、开觉、挖拜等特色民族村寨发展,有效联动郎德景区、巴拉河沿线民族文化旅游观光带,打造大西江景区。通过联动机制,将景区门票全年收入的18%作为民族保护经费,剩下的按一定的考核方式考核后直接发给村民,成为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全部人均收入的70%以上。同时搭建旅游创业就业平台,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农家客栈、个体工商户、旅游手工艺易、特色种养殖等,让村民直接参与景区的发展,带动周边村寨100余户贫用户脱贫。据统计,2017年全州己建立甲级乡村旅游村寨5个,标准乡村旅游村寨21个,现正全力打造25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和185个乡村旅游扶贫省级重点村,这将极大推进全州乡村旅游的发展[3]。
2.3 企业带片
①企业带动区域发展。例如丹寨万达小镇在万达集团的投入驱动下,采取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教育、旅游产业、扶贫基金结合的扶贫模式。目前该县在万达小镇就业人数达1 247人,其中贫困人口143人。万达小镇的339个商铺中,210家商铺直接带动贫困户发展民族手工艺品、民族美食、特产等产业,占小镇全部商铺的61.9%,共有28家扶贫龙头企业和102个产业扶贫合作社入驻小镇。在万达小镇的带动下,周边的卡拉、高要、甲脚、石桥等27个景区景点和旅游村寨的旅游发展迅速“升沮”,助推了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②企业带动领域发展。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弘扬和传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公司经理王国春将商品加工、销售与培训融为一体,精心传授技艺并接收贫困人员就业,使贫困就业人员真正实现了在公司就业可增收,走出公司可创业的造血扶贫模式,促进了银饰行业的发展。现公司年产30万件银饰品,年销售额达2 770余万元,带动85人(次)贫困户稳定就业,年均增收3万余元。截止2017年底,黔东南组织动员了州内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品生产等133家企业,帮扶旅游扶贫重点村84个,旅游示范村18个,一般贫困村10个,深度贫困村21个。
3 黔东南旅游扶贫“三共三带”模式的意义
3.1 贫困农民增收明显
黔东南近年来乡村旅游接待旅客不断上升,“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56 439万人次,年平均增长26 22%。旅游总收入达1 307.50亿元,年均增长28 31%,接待境外游客10 218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10%,成为黔东南“促消费、稳增长”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带动17万贫困人口就业,使近40万人脱贫。
3.2 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
通过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使老百姓“等靠要”的思想得到了很大改变,积极寻求发展路径,加上“三共三带”模式的融入,改变贫穷的意识也开始增强。①公司和合作社带动内生发展。通过旅游发展,各县市涌现出一批依托旅游发展的产业。②技术带动内生。据统计,2017年黔东南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68期,培训13 000人次,有力推动了贫困户的内生发展。
3.3 培育了乡村旅游业态体系
黔东南在发展旅游业中,把民族村寨作为旅游资源重点进行开发利用,培育了一大批以民族村寨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态,赢得了大量中外游客的好评,成为黔东南旅游的支柱。同时,把民族村寨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利用,不论是起步时间、连片规模,还是综合利用、带动脱贫致富人数,在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
3.4 民族文化内涵得到充分的挖掘
深入挖掘姊妹节、苗年节、侗年节、侗族大歌、银饰刺绣、古法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等物质文化的内涵。以承办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等节会活动,打造了5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民族特色主题公园和民族文化世博园,推动民族文化从“橱窗式”向产业化、封闭式向参与式、节点式向常态化转变,形成了既保留原汁原味民族文化符号又具备现代营销方式的旅游业态。
3.5 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实施乡村旅游项目,使全州贫困村的道路、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所有农村住房风貌和室内设施全面改善,初步实现了人畜分离、人污分离。入户道路硬化、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得到整治和完善,全州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3.6 社会管理和乡风文明不断增强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老百姓脱贫致富,也提高了村村民参与村里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乡村邻里关系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乡风文明进一步增强。①民主管理得到加强。在黔东南,出现了黎平县“侗族款约”、锦屏县圭叶村“五瓣公章”、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十户一体”等村民自治模式,民主管理得到具体落实。②乡风文明得到提升。凯里市碧波镇五寨村实施“村规民约”后,广大村民已经形成相互监督、共同遵守的良好习惯,村民们会主动打扫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互帮互助,礼貌待人,村寨治安良好,邻里相处和谐。③环境卫生得到治理。黔东南通过“清洁风暴”行动,农家房前屋后整洁干净,寨内道路通畅,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美丽乡村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