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语语篇代词回指翻译研究

2018-04-03云岳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回指俄语先行

白 云岳 强

(1.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北京 100089;2.上海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1701)

一、引言

回指现象最早是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关注对象,在西方学术史上有比较悠久的研究传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回指现象成为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不同流派的语言学家从语言哲学、句法学、语义学、形式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篇等多种角度对回指现象进行过研究。各语言学流派研究的角度不同,对回指所下的定义也不同。本文从语篇角度对回指现象的翻译进行研究,所以采用徐赳赳对回指所下的定义:在篇章中,某个成分引进篇章后,如果再次提及,作者有可能重复使用这个成分来指称前一个成分,这一前一后两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为回指关系,如果这两个成分分别处于不同的篇章小句,可称为篇章回指关系,或简称回指。[1](P1)陈平(1987)把汉语回指形式分为三种:零形回指,代词回指和名词回指。Солганик Г.Я.在研究俄语句子的衔接方式时也间接地指出了俄语回指的三种主要形式:依次是代词回指、名词回指和零形回指。[2](P105)可见,俄汉语中存在着性质基本相同的回指,但他们的生成方式、表现形式及其所在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语篇类型的不同,造成了俄语语篇中的回指形式与其汉译语篇中的回指形式存在表达不对等的现象。这种不对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俄语语篇中的代词回指、名词回指和零形回指在译文中产生转换的现象。本文通过文学语篇《大尉的女儿》(刘文飞译)的前三章代词回指翻译现象进行统计[3],共发现221例代词回指,其中有156例代词回指在译文中仍被翻译为代词回指,共65例发生转换,其中,38例翻译为名词回指,14例翻译为零形回指,13例代词回指内部发生词性的变化。也就是说,将近30%的代词回指在译文中发生转换,这些转换如果在翻译过程中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译文的质量。接下来本文将对代词回指在译文中的转换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其规律,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语篇代词回指的翻译。

二、代词回指的翻译

(一)代词回指译为名词回指。《大尉的女儿》的前三章中共有38例代词回指翻译成了名词回指,但是导致这38例产生转换的原因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

1.受句子词序的影响。

①В это время батюшка нанял для меня француза,мосье Бопре,которого выписали из Москвы вместе с годовым запасом вина и прованского масла.Приезд его сильно не понравился Савельичу.

译文: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又为我雇了一个法国人,这位波普列先生是被与够吃一年的葡萄酒喝普罗旺斯橄榄油一同从莫斯科订购来的。萨维里奇很不喜欢波普列先生的到来。

例①中俄文原文中的 нравиться这个词的主语和主体的位置相对自由,但是作者把 его приезд置于句首,代替并紧邻上一句的述位 мосье Бопре,构成后一句的主位,引出新述位Савельич,形成严密的链式连接;而汉语句子词序相对固定,“喜欢”这个词的动作发出者“萨维里奇”只能位于“喜欢”之前,“他的到来”位于“喜欢”之后,这样“他”离其所指的“波普列”较远,所以要把代词回指变成名词回指,译为“波普列先生的到来”,这样虽然破坏了主述位的链式推进模式,但是所指更加准确,也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受先行词的影响。当先行词为事物时,俄语中习惯用代词来回指先行词,而汉语中更习惯用名词回指。38例代词回指译为名词回指中有15例是因为先行词为事物而产生转换,我们仅举其中两例进行分析:

②Надобно знать, что для меня выписана была из Москвы 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карта. Она висела на стене безо всякого употребления и давно соблазняла меня шириною и добротою бумаги.

译文:需要说明一下,家人曾从莫斯科为我订购来一张地图。这地图毫无用处地挂在墙上,那又宽又好的纸张早就被我看上了。

俄语原文中 она的先行词 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карта为阴性非动物名词,俄语中可以用人称代词来指物,只要保证性、数一致即可,所以用 она指代 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карта。而汉语中表事物的代词“它(它们)”很少作为积极动作的发出者,要用一个名词形式来回指先行词,而且为了更加明确回指前文所提到的那张地图,译文中用“指示代词+名词”的回指方式,译为“这地图”。

③ Матушка, знавшая наизусть все его свычаи и обычаи, всегда старалась засунуть несчастную книгу как можно подалее, и 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 Придворный календарь не попадался ему на глаза иногда по целым месяцам. Зато, когда он случайно его находил, то,бывало, по целым часам не выпускал уж из своих рук.

译文:母亲深知他的这个脾气,所以总想把这本倒霉的书藏得远远的,于是,他有时一连几个月都见不到这本《宫廷年鉴》。然而,一旦他偶尔找到这本书,便会一连几个小时也不撒手。

例③与例②相比更为复杂些,因为俄语原文一句话中有两个代词回指形式он和ег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形式和逻辑判断可以顺利推导出 он 和 его的所指对象,находил这个词的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补语为动作的承受着,又通过上文可以推出он指代父亲,его为四格形式可以推断出его为 находил的补语,指代 Придворный каленьдарь;而汉语中由于人称代词“他(们)”“她(们)”“它(们)”的发音相同,很少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若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会造成理解的困难,所以,汉语译文中将его这种代词回指的形式翻译成了“这本书”名词回指的形式。

俄语原文中先行词为人物时,汉语译文中也存在将代词回指译为名词回指的现象。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语境中存在多人物时,汉语中若用代词回指,会产生指代不明的现象;二是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例如:

④ Матушка шутить этим не любила и пожаловалась батюшке.Унегорасправабылакоротка.

译文:妈妈认为这事可不是儿戏,就告诉了父亲。父亲的处理很简洁。

⑤ Зурин велел подать пуншу и уговорил меня попробовать, повторяя, что к службе надобно мне привыкать; а без пуншу что и служба! Я послушался его.

译文:祖林吩咐拿果酒来,劝我尝一尝,并反复强调说,我必须习惯军旅生活;要是没有酒,那还叫什么军旅生活呢!我听了他的话。

⑥Она вся покраснела,и даже слезы капнули на её тарелку.

译文:她的脸羞得通红,眼泪甚至都滴到了她的盘子里。

例⑤和例⑥的汉语译文中都没有将人称代词直接翻译,而是对人称代词进行了补充,послушался его如果翻译成“听他”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она вся покраснела如果翻译成“她整个人都红了”也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要将人称代词进行补充,加一个名词,将代词回指译为名词回指。

3.受定语从句类型的影响。俄语中带有который的定语从句可以根据先行词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为扩展句和限制句。先行词语义确定的,不需要从句对其加以确切和限制的称为扩展句。由于扩展句中带有который的定语从句与被说明词没有严格的限制关系,从叙述的逻辑上看,可以单独立意。[4](P4-16)所以,在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可以将主句和从句拆分成两个小句进行翻译,这时关系代词который往往需要名词化,也就是说在译文中翻译成名词回指的形式。例如:

⑦Нередко за свои нежности получал он толчки,от которых охал по целым суткам.

我伸出衰弱的树枝,把范峥峥紧紧地搂在了怀里,那几缕白光,融进了我的身体。我无论如何,得带上她回去。可是她决绝地离开我,走向悬崖……

译文:他经常由于自己的柔情而碰壁,碰壁之后便整日整夜地唉声叹气。

⑧ Я приказал ехать на незнакомый предмет,который тотчасисталподвигатьсянамнавстречу.

译文:我命令驶向那个不明对象,那个目标随即也迎面向我们移动过来。

以上两例除了受定语从句类型的影响,也受俄汉语造句方法的影响。俄语造句方法和英语类似,主要采用形合法,即句中的词语和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即词语或分句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这就造成俄语习惯使用较长的复合句,而汉语中习惯将较长的复合句拆分成独立的小句,由который引导的定语从句拆分成小句翻译时,要将который用其所指代的名词来代替,作为下一个小句的一个成分。所以,例⑦和例⑧中分别用“碰壁”和“那个目标”来代替 который。

(二)代词回指译为零形回指。《大尉的女儿》(刘文飞译)的前三章中共有14例代词回指翻译成了零形回指,通过语料分析,我们发现俄语语篇中代词回指译为零形回指主要有三个原因:

1.受话题影响。在话题不变的情况下,汉语里可以连续多次地使用零形回指,有时甚至可以多达十几个;而俄语通常不允许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俄语的语篇结构更加注重形式的变化。[5](P99)例如:

⑨Хозяин вынул из ставца штоф и стакан, подошел к нему и, взглянув ему в лицо:Эхе,-сказал он,-опять ты в нашем краю! Отколе бог принес

译文:店主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酒瓶和一只杯子,走到他跟前,看了他一眼,说道:“嗨,你又来我们这边了!你是打哪儿来的?”

例⑨中连续几个动作的发出者,即话题,都是хозяин,俄语语篇中分别使用了零形回指和代词回指(он)两种形式来回指хозяин,动词分别使用了两个动词完成体过去时和副动词形式;而汉语中只有第一句先行词“店主”使用名词形式,其他几个动作的主语均省略,采用零形回指的形式来回指“店主”。由此可见,俄语语篇不论在回指和动词使用方面都更加重视形式的变化,而汉语习惯使用零形回指代替已知的、没有歧义的信息,使语言结构更加紧凑。

2.受先行词的影响。上文提到,当先行词为事物时,俄语习惯用代词来回指,而汉语中多数情况下用名词形式来回指。但是,汉语中如果所指的先行词明确,在口语中为了表达简单明了,可以将指代事物的代词省略,直接翻译成零形回指。⑩Где его паспорт? Подай его сюда!译文:他的证件在哪里?拿来我看看!

⑪ полно! возразила капитанша.Только слава, что солдат учишь:ни им служба не дается,ни ты в ней толку не ведашь.

译文:“得了吧!”大尉太太反驳道,“什么训练士兵,还不是个虚名:他们学不会军务,你自己也搞不清楚。

例⑩和例⑪ 分别用 его指代 паспорт,用 ней 指代служба,而汉语译文中将这两个代词省略,翻译成零形回指的形式。俄语中例⑩和例⑪如果将 его和 в ней去掉,两个句子语义表达都不完整,而汉语中将“它”去掉反而更加符合汉语语言表达习惯,更加简练。

3.受定语从句类型影响。上文提到俄语中带有который的定语从句可以根据先行词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为限制句和扩展句。若主句中的先行词语义不确定,需要从句进行确切和限制的称为限制句。对于限制句来说,从句和主句之间有严格的限制关系,一般译成修饰语。因为汉语定语的形态标志是“……的”,所以汉语中名词的修饰语,不论是一个词,还是短语和句子,经常都会用一个“的”字连接起来。[1](P4-16)也就是说如果将由который引导的定语从句翻译成一个带有较长定语的简单句时,который 要省略不译,将 который引导的定语从句置于所修饰名词前加一个“的”字。例如:

⑫Янесводилглазсперабатюшкина,котороедвигалось довольномедленно.

译文: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那杆移动得相当缓慢的笔。

⑬ Матушка отыскала мой паспорт,хранившийся в ее шкатулке вместе с сорочкою,в которой меня крестили,и вручилаегобатюшкедрожащегорукою.

译文:母亲从她的箱子里找出我的证件,那证件和我受洗时穿的褂子放在一起,母亲用颤抖的手把证件交给父亲。

(三)代词回指词性变化。《大尉的女儿》(刘文飞译)的前三章中共有10例代词回指在译文中词性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之间。这主要俄语动词接格要求和俄汉语表达习惯不同造成的。

⑭Батюшказаворотприподнялегоскровати,вытолкал из дверей и в тот же день прогнал со двора,к неописанной радостиСавельича.

译文:父亲抓着他的衣领把他从床上提起来,推出门外,当天便把他赶出家门,这使得萨维里奇无比高兴。

⑮ Поцелуйунегоруку,ипустьонтебяблагословит...

译文:吻他的手,就让他为你祝福吧……

三、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发现俄语语篇中的代词回指在译文中可以翻译成名词回指、零形回指,代词的回指的词性在译文中也会发生变化。其原因主要受先行词的影响,先行词为事物时,汉语译文中很多情况下不用代词回指,而是变成名词回指或者零形回指;俄语中可以一起出现多个代词回指,但汉语由于汉语代词的发音相同,如果一起出现多个代词回指会产生指代不明的情况;俄汉语的词序和句式以及表达习惯的不同,也会导致代词回指在译文中发生变化,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以上几种情况,用适当的回指形式来替换代词回指,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1]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赵红.俄语语篇中话题指称的回指和翻译[J].外语教学,2010(4).

[3]普希金(著),刘文飞(译).大尉的女儿[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5.

[4]董珊珊.浅析带 который 的定语从句及其翻译策略——以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четыре века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й(第四章)汉译文本为例[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5]史铁强,安利.语篇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回指俄语先行
汉译英小说本族语—非本族语译者人称回指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健康养生“手”先行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浅析回指与溯因推理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包含复杂限定语的回指关系浅议
基于角色与值的指称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