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质量控制对策的研究
2018-04-03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10)
引言
市政道路的建设与合理设计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建设的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现代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进行质量控制对策的过程中,应该对设计原则进行科学合理地把控,并重点加强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工作,更好地实现市政道路的建设目标,满足交通事业发展的需求。
一、路基设计质量控制的基础要求
(一)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来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对于市政道路路基设计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质量控制工作当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旨在提升设计与控制方案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施工方需要在设计开始前就进入区域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从结果上分析数据资料,为后续的路基设计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例如边坡坡度、横断面、防护结构控制等,都需要结合考察资料进行合理规划。
(二)注重生态原则。为了减少施工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进行路基设计时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运用环保设计理念,对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有效评估,保障路基设计质量的前提下重点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以实现人文景观自然和谐,建筑物质量不受影响,周围人文环境自然规律不受破坏。
(三)稳定性要求。市政道路的路基是保障道路稳定性与道路荷载能力的关键。为了保障城市交通的稳定性,就需要满足道路的质量要求,例如在宽度设计、坡度设计方面,应尽量避免过于狭窄的路基设计方案,还应该减少因车辆行驶产生的振动与路基松散情况。例如市政道路的较差纵横会形成交叉,路面结构规划工作也是设计质量控制的重点,例如交通部署、支路网设计、道路畅通等方面,都应该按照结构控制的要求来进行合理设计[1]。
二、路基设计质量控制要点
(一)路基高度设计。路基高度即路基的开挖深度与填方高度。由于路基高度是设计的重点,需要考虑到施工区域内的土质条件,在传统的设计施工当中,往往会产生路面凹凸情况,从而影响道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一般情况下类似的原因都是因为设计不当所导致。另外,路基过于松软、含水量问题也应该被纳入考虑范围之内,结合相应的行业技术规范与安全要求来合理控制路基高度。
(二)排水系统设计。按照水源不同,影响路基的水流可以被分为地下水、地面水两种类型,尤其是路基排水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地面水进行拦截意外,还需要防止地面水的下渗、漫流等。对于这些可能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地下水,需要将其进行隔断,充分利用现有地形与自然水系,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等措施进行协调,打造完善的排水系统。当然,在设计质量控制工作开始前,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对排水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如果地形情况特殊,例如排水条件困难或是不良地质,还应该强化路基防护,做好适当程度的特殊设计,在不影响天然水系与水流性质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地质条件进行人工沟渠的布设,注重道路等级要求,以防为主。
例如边坡排水工程,可以根据当地区域内的降水量与路面排水量的要求,在路基两侧视情况修建合理宽度与深度的沟渠,防止降水因排放不及产生的路基破坏。另外,如果是隔离带排水设计,也可以通过设置排水沟与集水槽的方式避免路基被长期浸泡。
(三)边坡加固。边坡加固一般可以通过植被防护的模式来进行。一方面,对于强风化状态的岩石缓坡,可以使用多边形空心变快作为骨架,这种防护模式也能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提升路基边坡对于雨水冲刷的抵抗能力。另外,对于施工的经济性要求来看,土质边坡还可以利用锚杆混凝土框架作为主骨架,不仅丰富了组合方式,还能具备良好的可行性,起到合理的加固效果。避免因雨水作用导致边坡上形成沟槽,做好防护设计。
(四)挖方填方路基质量管理。当市政道路路基路堑不深的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路堑长度要求上来看,分层台阶式可以被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方案,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针对性地对路段进行划分,从而在道路开挖的过程中保障整体的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在填方路基的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部填筑碾压,二是全宽填筑碾压。所以,在进行填土与碾压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注意路堤边缘,重点提升边缘的压实度,土层越深,则其密实度越低,如果需要碾压可以使用光路压路机来进行,减少一定的压实厚度[2]。
(五)技术检测要求。在工程质量的管理与验收过程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自身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在质量控制环节,可以强化技术检测工作,按照相应的行业规范与法律法规,形成有序的架构,让检测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并进行持续改进,设定良好的质量控制程序。另外,检测机构也需要准确地使用标准、更新标准,熟练掌握路基设计质量的检测方案。
三、质量控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施工测量环节。从施工测量环节的主要内容来说,包括导线、中线与水准点的复测,并按照设计单位的控制点来布设导线桩。在布设环节中应该进行相互通视,控制好距离,并采取精准测量定位的方案。在操作环节中,需要重点避免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施工图纸的检查与设计,判断是否能满足技术要求;二是在工序施工测量放线的过程中,测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保持路基与构造物的定位符合设计质量的要求,必要时还需要重视地下覆盖的管网路线建设,防止造成损失。
(二)压实度问题。在压实方法的选择上,应该采取“先边后中”的原则,能够适应逐渐增加的土基强度,防止松土被机械的作用推动。在具体的碾压工作开始前,先进行整平,然后由路中线向路堤量测整成4%左右的横坡。如果在弯道部分碾压,应保持低侧边缘向高侧边缘的方向进行碾压,防止形成单向横坡,更需要防止不均匀沉陷情况[3]。
具体来看需要结合工程地形地貌与断面形状来合理地调整土方调配情况。例如当土含水量不足时,可以配备洒水车进行洒水,保持施工进度与质量。
(三)软土区域。如果是水域附近,例如农田、水塘地区因季节性因素导致土质松软的过湿状态,则需要考虑到是否会产生路基沉陷与地面病害情况。具体来看,可以进行排水疏通,并更换水稳性能更好的土,保持路基具备足够的稳定性。
四、结语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与设计环节具有显著的技术难度,尤其是受到施工场地的影响与交通流量的影响,在工艺设计方面会显得非常复杂。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应该重视在不同环境下的质量控制方案,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强化施工管理与质量意识,提升路面耐久性与质量,保障市政工程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