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的形成分析
2018-04-03
(安徽大学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引言
创新是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意味着重视人才、教育和科技进步,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动力。然而推动创新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却在传统信贷融资中一再处于不利地位[1]。政府为缓解这一局面,自2006年起,一系列城市开始纳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范围,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对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作用显著。据统计,2017年全国实现专利质押融资总额720亿元,同比增长65%;专利质押项目数4177项,同比增长60%,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中小微企业[2]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过程中,由政府协助商业银行选择优质客户,不仅降低银行的贷款管理成本,也降低了违约风险。但试点工作结束后,政府开始退出贷款业务,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更多的贷款风险和管理成本将由商业银行承担。
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
(一)高新技术企业信贷融资困境
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少,在初创期和成长期,仅依据人力资源和专利等无形资产[3],在信贷融资中往往处于劣势。从信贷配给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当信贷资金供不应求时,银行应通过提高利率来达到均衡,然而,银行还可能依据非利率条件排除资金需求者,这就是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企业的规模、财务结构、信用不符要求;银行对企业风险认识悲观;企业现金流不足;银企关系恶劣。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轻资产性质,较易遭受信贷配给。从抵押歧视的管理学角度来看,银行对于不同的抵押物给予不同的信贷待遇,这就是抵押歧视。已有数据表明,同时期知识产权质押率大大低于房产质押率。抵押歧视会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融资能力[4]。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缓解困境
政府强有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的制定,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和金融主管部门联合实施,三方面政策的落实大大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能力,有效缓解信贷配给和抵押歧视问题。关于知识产权具体应用的政策,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专利权质押登记办法》,随后还有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等。
三、不完全契约理论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形成机理
(一)不完全契约理论
2016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5]。
不完全契约是更为普遍的一种契约,由于缔约双方无法预见履行期内所有可能情况,因此契约具有不完备性,相关条款可以在后续补充约定。不完全契约的形成主要归于两点,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前者是固有认识缺陷,后者则是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此外,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6]和机会主义等理论都能一定程度上解释不完全契约。从契约角度来看,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的主要思路是使隐性契约显性化。
(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中的契约关系人分析
1.直接契约关系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由知识产权质押活动和借款活动两部分组成,直接参与人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人、出质人、质权人和借款人、贷款人。2.间接契约关系人。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中提供其他担保的参与人;第二类,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中提供专业服务的参与人;第三类,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中负有公共管理责任的政府。3.隐性契约关系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中的隐性契约同样与贷款歧视有关,但更多地是由于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分歧所导致的委托代理行为[7]。
(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契约的不完备性与贷款风险形成机理
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中各方参与者众多且复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契约显然具有不完备性,从而产生贷款风险[8]。以下将通过商业银行[9](贷款人)角度分析贷款风险形成机理。
1.契约中的权利约定。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中,贷款人的权利主要包括:要求借款人提供知识产权质押等等。在契约中约定借款人的权利,有助于保障借款人的合法利益,降低贷款风险。2.契约中的义务约定。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中,贷款人的义务主要包括:按贷款合同约定的日期、数额向借款人提供借款等等。在契约中约定借款人的义务,有助于保障质押贷款合同的全面履行,进一步降低贷款风险。3.契约中的限制性条款。银行为约束代理行为,规定限制贷款用途等等。这些条款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从而降低贷款风险。4.契约中的救济性条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中的救济性条款主要包括:免责;违约救济;风险分散等等。
四、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文依据不完全契约理论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进行了初步分析。从契约角度来看,通过规定契约中的权利、义务、限制性条款和救济性条款能够将隐形关系显性化,从而改善不完备契约,降低贷款风险,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政策的落实。本文是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的一个初步探讨,后续研究可以根据贷方风险形成的多个因素建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期能为知识产权贷款风险的评估和检验提供一定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