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及其在织物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8-04-03陆少锋申天伟肖超鹏张永生
辛 成,陆少锋,申天伟,肖超鹏,张永生
(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0 引言
相变材料(PCM)[1]由于具有良好的储热能力,在能源领域被广泛应用。在一定温度变化范围内,相变材料可以通过发生相转变,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2]。虽然使用相变材料可以获得较高的相变潜热,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纯相变材料存在相分离、易损失以及与基体材料结合的问题[3],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微胶囊相变材料(MEPCMs)[4]是对相变材料进行微胶囊化,将相变材料包裹起来,避免了相变材料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可以使芯材所处的环境更加稳定,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变微胶囊壁材的成分一般为无机或者有机材料[5],无机壁材导热性较好,但制备工艺复杂,所制备的微胶囊封装率较低;与无机壁材相比,有机壁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封装率,且制备流程简单。以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研究工艺最为成熟[6]。通过此方法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并将微胶囊整理到织物上,可制得蓄热调温纺织品[7~9],使织物具有一定的储放热能力,在其周围会形成一定环境温度的微气候,服用的过程中,织物的舒适性得到明显提高。本文对国内外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原位聚合法存在的问题、改善措施以及将相变微胶囊整理到织物上的相关报道进行了介绍。
1 相变微胶囊
1.1 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简介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大致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物理法包括喷雾干燥法[10]和相分离法[11]。化学法主要包括界面聚合法[12-13]和原位聚合法[14-15]。目前,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工艺尚不成熟,所制备的微胶囊的致密性和稳定性较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芯材容易发生泄漏,且制备过程中所用单体成本较高。因此,界面聚合法未广泛应用。原位聚合法由于可以实现芯材和壁材的多元化选择,更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所制备微胶囊壁材的致密性和稳定性较好,制备工艺成熟且成本较低,受到较多研究者的青睐。采用原位聚合法在制备相变微胶囊的过程中,形成壁材的聚合反应单体和催化剂全部加入芯材的分散介质中,使其均匀的分布在芯材的内部或者外部。由于聚合物在整个体系中不溶于芯材,因此会在芯材的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在芯材液滴的表面,聚合反应产生分子量相对较低的预聚体不断沉积并和单体反应,最终在芯材的液滴表面形成了固体的微胶囊壁材,制得了相变微胶囊。
1.2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马烽等[16]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出了以硬脂酸丁酯为芯材,密胺树脂为壁材的相变微胶囊,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对微胶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使用苯乙烯马来酸苷共聚物钠盐水溶液(TA)与司班—80复配且复配的质量比为5:1时,所制得的微胶囊表面光滑致密、形貌较好,包裹后的微胶囊的相变焓可达68.36J/g,具有优良的储热性能。刘星等[17]以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尿醛树脂为壁材,制备相变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按照此工艺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包裹率提高了94.15%,芯材石蜡的含量高达61.78%,相变焓为137.16J/g。黄全国等[18]以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当芯壁比为4:1时,微胶囊的相变潜热可达162.7J/g,与理论值较接近,且经过100次热循环后,微胶囊的相变潜热损失率仅为3.63%。Shao等[19]以正十二醇为芯材,尿醛树脂为壁材,制备相变微胶囊,所制得的微胶囊正十二醇含量高达64.7%,微胶囊球体表面粗糙,平均粒径约为1μm,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Xin等[20]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含有低熔点石蜡的相变微胶囊,所制得的微胶囊成品中,石蜡含量为52.8%,熔融热焓为74.23J/g,微胶囊的耐热温度为220℃,表明该相变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储热和耐热性能。王立新等[21]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为壁材,制备具有储放热功能的相变微胶囊,探讨了三聚氰胺和尿素摩尔比对壁材渗透性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尿素用量为壁材总单体质量的20%时,与未加尿素的相变微胶囊对比,热失重温度提高了约30℃,可承受6.0MPa的压力。
1.3 相变微胶囊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不可避免的存在游离甲醛的问题,危害人类健康,造成环境污染。为了降低采用该方法制备相变微胶囊中的游离甲醛含量,Sumiga等[22]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的同时,以氨作为一种残留甲醛的清除剂,采用孔雀石绿分析法对残留甲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氨的浓度和残留甲醛浓度减少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测得未处理的微胶囊悬浮液中残留甲醛味4500pm,加入1.35%的氨后,残留的甲醛浓度降至900ppm,表明氨对残留甲醛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Li等[23]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相变微胶囊,通过氯化铵降低微胶囊中残留甲醛的含量,成功的将微胶囊中的残留甲醛含量从125mg/kg降低到19mg/kg。
在制备微胶囊的过程中,芯材一般选用有机相变材料,但与无机相变材料相比,导热性能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Zhang等[24]以氮化铝(AIN)为热导材料,将其与芯材聚乙二醇(PEG),均匀的封装在微胶囊壁材内部,制备复合的相变微胶囊,热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相变微胶囊具有潜在的热性能,氮化铝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有机相变材料的传热性能。吴炳洋等[25]以石墨烯/正十八烷为芯材,制备相变微胶囊,由于石墨烯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制备出的微胶囊导热系数为0.092W·m-1·K-1,与未加石墨烯的相变微胶囊相比,导热系数提高了约51%,表明石墨烯可以明显提高微胶囊的导热性。XUAN等[26]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石蜡为芯材,通过将铁纳米颗粒引入到微胶囊中,由于铁的导热性较好,因此随着悬浮液中铁纳米粒子数的增加,所制备的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导热性不断提高。
2 相变微胶囊整理织物
将所制得的相变微胶囊整理到纺织品上,使纺织品具有双向的调温的功能,制备出了蓄热调温纺织品。这一特性提高了纺织品的舒适性,也赋予了纺织品极大的商业价值。Shin等[27]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含有二十烷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相变微胶囊,将所制得的相变微胶囊整理到涤纶针织物上,结果表明,随着微胶囊用量的增加,织物的储热性能不断增强,整理后织物的熔融热焓最高可达4.44J/g,经过5次洗涤后,织物仍保留了40%的储热能力。史汝琨等[28]以正十八烷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树脂为壁材制备相变微胶囊,并将所制得的微胶囊整理到丙纶SMS复合织物上,整理后织物表面光滑平整,当微胶囊的质量分数为40%时,织物的熔融热焓达89.62J/g。另外,由织物降温曲线可知,加入微胶囊后,织物的降温速率明显减缓,说明整理后织物具有良好的蓄热调温功能。孙铮等[29]以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酸树脂和异氰酸酯为壁材制备相变微胶囊,并整理到涤纶织物上,结果表明,当微胶囊质量分数为25%时,微胶囊整理的织物效果较好,调温织物的热焓为8.49J/g,调温曲线显示在织物升温或者降温的过程中,微胶囊的存在对于织物的温度变化速率有显著的减缓效果,说明整理后的织物具有一定调温作用。钱惺悦等[30]通过浸轧整理,将原位聚合制得的相变微胶囊整理到纯棉和涤纶织物上,相变微胶囊的用量为250g/L时,整理织物较空白织物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显著降低了温度的变化速率,具有明显的调温效果,整理后织物的透气性略微增加,具有一定的耐洗性。
3 结语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反应工艺成熟,且所制得的微胶囊致密性和稳定性较好,然而在反应过程和反应结束制得的成品中都存在游离甲醛,不仅危害人类健康,也会造成环保问题。虽然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或者减少游离甲醛的含量,但始终无法避免这个问题。将所制得的微胶囊整理到织物上,微胶囊含量越高,织物的储热性能越好,但同时织物的手感会降低,在多次洗涤后微胶囊都会损失,储热能力降低。因此,如何制得无毒且具有高储热能力微胶囊,以及良好的整理工艺是将相变微胶囊广泛应用到织物上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