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策略研究

2018-04-03李少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节奏感肢体节奏

李少芳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 山西·汾阳 032200)

健美操活动是建立在舞蹈和体操运动基础上的体育活动。健美操具有难度低、操作性强且表象优美的优点,十分符合当代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目标。虽然健美操对于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舞蹈功底没有过高的要求,但考虑到健美操的观赏性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音乐韵律和节奏的配合度,体现了健美操的艺术性和价值性,下文针对学生健美操节奏感的培养进行详细论述。

一、高校健美操节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意识的问题

在非艺体专业的普通院校,对于健美操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效果并无过多的要求,仅仅出于实现教学的原则和目的。不少健美操教师也会在校方弱化体育课程的同时,不注重对学生综合体操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教学都是以演示为主,按照动作示范之后,将动作分解教给学生。当学生对肢体和动作顺序基本把握之后便开始组织团队表演,直至学生能按照正确的顺序和走位完成表演,教学目标就随之结束。但实际上完整的健美操不但包含动作的正确性和连贯性,动作与音乐结合的动感和节奏感也同样重要,而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涉及到过多的节奏培养内容,这属于教师主观教学意识上的教学观念不完善。

(二)节奏感教学准备不完善的问题

在健美操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虽然多数教师也会为学生普及一些肢体节奏感方面的技能知识,但能够传达到的知识点却比较微小。这是因为多数健美操教师在准备节奏感相关的教学材料时,都不会认为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相对的,教师所准备的知识点和节奏感训练活动项目就也不会在课堂上过多讲授。而实际课堂中,健美操教师通常都会在学生肢体协调度方面使用过多的时间去训练,从而忽略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的实际内容就被圈定在了动作记忆上,继而令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肢体的表达僵硬和死板,不具备健美操艺术特征中动作与音乐充分融合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不强

在健美操实践过程中,音乐是健美操表演过程中不可分割的元素。但多数大学生因为并非专业的健美操选手,其多数成员也并不是音乐专业,因此其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敏感程度都要低于专业的运动员。但健美操表演过程中,对于动作和音乐高度结合的要求又是非常普遍的,因此多数学生对于音乐不具备及时的感知能力,就成为了教师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因素。而学生之所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较差,一方面是因为自身在音乐领域上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就是教师所编制的音乐带入环节存在一定的欠缺因素,要么就是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的节奏带领,要么就是教师不重视对于不同风格的区别培养。无论是对于节奏较强还是节奏较缓的曲目,教师都采用相同的教学策略,使得本就难以感知音乐节奏的学生,更加难以掌握练习过程中的音乐节拍。

(四)教师对学生动作技巧的培养不全面

目前多数健美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动作标准性时,都只注重要求学生一遍一遍的排练、练习,只注重排练的结果而不重视对学生动作标准性的培养。而学生即便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会了一整套动作,其对于动作记忆的切入点便也仅限于强行记忆,学生是不会对动作和音乐节奏有着联通性的体会的。同时对于健美操这种音体结合的表演形态,学生不能在刚开始就直接参与动作的排练,而是应该先对相关的音乐内容有所了解、有所体会才行。故当前多数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动作技巧的培养,就必定会使得学生无法在学习健美操的初期阶段就对音乐节奏感和动作产生关联记忆。而动作和音乐节奏在健美操表演过程中属于相辅相成的状态,当学生无法对音乐节奏有着充分理解时,其动作技巧便也不会太过标准。

二、针对大学生健美操节奏感弱项特征的改良策略

(一)教师团队需改良自身的教学意识

首先,虽然健美操教师属于体育类别,不涉及到过多的文化知识。但考虑到健美操课程中会涉及到一些有关肌肉、肢体协调方面的语言教学部分,因此健美操教师就仍然需要精化自身的体育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加正确的知识解答。其次教师必须要更替自身的教育观念,要重视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重要性。在编制教学大纲,准备教学活动时,都应尽可能的将节奏感培养作为活动主题。只有当教师认为节奏感的培养是主要的教学任务时,才能保证在健美操课堂中,学生的节奏感可以被有效培养和锻炼。

(二)肢体节奏感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带入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使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来帮助学生对于肢体的节奏感产生一定认知。例如教师先跟随着音乐做出一些幅度较大的健美操动作,之所以选择幅度较大的是为了给学生做出更为明确的节奏感示范。当学生跟随教师而感受到肢体动作的节奏点后,教师就可以重复播放音乐要求学生自主练习舞蹈动作。其次,教师需要关闭掉音乐,用拍手、跺脚等方式为学生打拍子,要求学生在教师所给的节拍中重复已经学习好的动作。在拍手时,教师可以选择放慢或加快节拍速度,观察学生的肢体动作是否能够跟随着节拍而呈现出较好的律动感。当学生肌体已经对节奏产生跟随的认知时,学生的节奏感就算是被初步培养出来了。

(三)以提升音乐兴趣入手,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健美操教师在开展培养学生节奏能力的初期就要明确节奏感的入手点。而健美操节奏感实际上就是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而若要培养感知能力首先就要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方面进行考虑。只有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才能够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维持长期学习的心态。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分为三点。其一,选择符合健美操动作特征的音乐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后环境下进行练习式聆听。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对音乐节奏特征加深感知记忆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了解所选音乐的背景和情感体现。使学生能够在充分记忆的过程中,通过对情感的回执叙述明确音乐在不同播放进度中的节奏体会。其二,教师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使用“1、2、3、4”等动作口令,带领学生配合音乐节奏的节点,以音乐口令融合的手段,强化学生肌体对音乐的反应程度。其三,教师要以递进式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不同节奏音乐的感知能力,尤其要注重在音乐平缓期和迸发期之间的肢体节奏转换点,尤其要强调节奏的连通性特征。其四,当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够到达一个升阶的节点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群体联系音乐和动作,自主进行打节拍行为。

(四)增加对不同曲风的配合训练

在健美操选曲中,同样节奏强度和频率的曲目实际上是无法达到全面性锻炼教学特征的。同时过于固化的练习曲目也会为学生造成一种肢体记忆的假象,不利于学生实际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对此教师应该以听力训练为主,逐节强化学生在听力层面的反应能力。首先,教师要利用大量的感知培训来减少大学生在“听”到音乐内容和“做”出对应节奏动作之间的反应时间,如此便能间接提升学生在表演动作上的柔和度和串联性特征。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省略语言讲解的时间,保证在课堂进程中肢体和音乐的配合是随时可观的。而为了提升节奏训练点的差异效果,教师可将动作教学以音乐的节奏特征加以分段处理,尽力让学生在分节练习中体会到不同节奏所对应的表演变动。最后是要在节奏的配合中保持健美操的表演原则。无论节奏在健美操表演观感中的作用有多重要,在健美操课程的学习中,无论教学者还是学生都不能顾此失彼,既要注重节奏的掌握,也要注重音乐与正确动作的配合。如此才能在日常的节奏训练中,保持学生在健美操学习中的根本原则。

结语:

综上文所述,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节奏感能够对健美操表演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健美操课堂的分解,分别在不同层面以多种角度对节奏感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为,教师首先应带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度,而后将音乐完全融入到常规教学中,准确把握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与节奏进行对应教育。其次要从前奏、高潮与结尾部分有针对性地协调音乐与健美操的动作,在此期间教师应积极进行正确的示范,增强学生对优美动作与标准动作的感性认识,促使音乐为学生培养健美操节奏感注入灵魂,促使学生为健美操动作优美性和标准性提供源泉,切实深刻、全面理解和把握健美操节奏感,将健美操动作以优美规范的姿态充分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丁珊,何绍元,李会明.不同教学法对中学生健美操节奏感培养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6):72-73.

[2]古力克孜;阿布都克力木.健美操教学中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5):230-230.

[3]柴静,赵建新.高校大众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J].品牌研究,2015(6):197-197.

猜你喜欢

节奏感肢体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肢体语言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YOUNG·节奏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